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代刘禹锡的一首《陋室铭》,世间樵夫牧童都能随口吟出,让安徽和县名扬天下。现如今,和县的骄傲已经不仅仅是它的秀美山川和人文历史,在新世纪奔小康的道路上,和县人同样风光无限。2007年,和县连续被评为“首届安徽投资环境十佳县”、“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县”。为了解和县致富的风雨历程,探索中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模式,记者采访了和县县委的领导班子,探究和县农业现代化的成功之道。和县县委书记朱爱民、县长吴桂林、副县长贾开明分别就记者关心的话题打开了话匣子,逐步揭开了一幅宏伟蓝图的面纱。
打造华东最大的菜园子
记者(以下简称记):和县自古就被誉为鱼米之乡,是长三角的重要粮仓。改革开放以来,和县也一直走在时代的前列,曾传出过“五个能人带全乡,万吨蔬菜过大江”的佳话。能从农业大县的角度解释一下这段话的来历么?
朱爱民(以下简称朱):这段佳话是我们和县光荣历史的缩影,概括了和县的天时、地利、人和。和县和南京只有一江之隔,地处苏浙地区和皖江开发“T”区域的交汇点。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和县城南乡人就想响应开放搞活的号召,把种植的蔬菜卖到邻近大城市,但是当时苦于没有汽车,没有货轮,菜运不出去。然而现代化运输工具的匮乏没有难倒勤奋的城南人,他们硬是用扁担、自行车运载着一篮篮蔬菜跨过长江,把蔬菜卖遍大江南北,自此造就了“五个能人带全乡,万吨蔬菜过大江”的传奇,谱写了改革开放大门打开之初的篇章。历代和县领导班子和致富带头人,都主张提倡和发扬光大这种和县传统,把它当作一种精神上的传家宝传承下去。
吴桂林(以下简称吴):这两句话激励了和县干部和群众很多年。有时候,一句民谣、一句顺口溜,要比宣传报道的长篇大论更能深入人心。这两句话诠释的就是和县农业大县的地位,凸显的就是和县人的勤勉与智慧。和县地处皖东,紧临长江,毗邻南京、合肥、马鞍山、芜湖四座大中城市,区位优势独特。农业一直以来都是我们的优势产业,和县是国家商品粮、商品油基地县,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打造了华东地区最大的“菜园子”。2002年我县被国家农业部评为“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先进县”,多次被省级评为农业产业化示范县、农机十强县。到2002年蔬菜瓜果种植面积达26.7万亩,年产量50.9万吨,成为仅次于山东寿光之后的全国第二大蔬菜生产基地。和县的成就是靠汗水铺就的,我们希望这两句话不仅响彻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更能唱响全国。
记:十七大提出,产业化链条要形成规模效益,产生集聚效应。正如您所介绍的,和县作为“长江中下游最大的菜园子”,农业是如何规模做大产业做强的?又是如何达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
吴:首先是围绕核心产业做文章,使这一产业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蔬菜产业是我县农业产业化中的支柱产业,这个主题一定要扣好,如何实践科学发展观,使这一产业达到可持续发展,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我们在三个方面下足了功夫,一在安全生产上下功夫,使和县的蔬菜生产成为无公害的代名词;二在打造品牌上下功夫,使皖江牌蔬菜享誉全国;三在深加工上下功夫,增长产业链、增加农民收入、增强抗风险能力。
另一方面推行“一村一品”建设和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做大特色农业。和县流传一句话:“三棚加一塘,致富奔小康”,即大棚蔬菜、大棚养鸭、大棚养鸡和精养鱼塘,是和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方向,是农民致富的源泉。我们认为,“一村一品”是基础、是载体,合作组织是提升、是发展。所以在推进这两项工作时,我县以实施“一村一品”为切入点,为建立合作组织提供纽带;以建立合作组织为手段,为壮大“一村一品”增添动力。
至于具体贯彻,我县按照“优势产品区域化,大宗产品优质化,基地建设标准化”的要求,根据土壤资源、水资源、农民种植养殖习惯及现有生产水平、龙头企业辐射带动效应等具体情况,重点发展蔬菜、粮油、畜牧、水产、苗木等特色产业基地。目前,在历阳、乌江、沈巷等镇建立28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在西埠、姥桥、功桥、沈巷、白桥等镇建立20万亩优质水稻、10万亩优质油菜生产基地;在姥桥、香泉、乌江、善厚等镇建立10万亩水产养殖示范基地;在香泉、乌江、沈巷、善厚、历阳等镇建立2200万只肉鸭肉鸡和10万头牲畜养殖示范基地。特色基地的建立,使“一村一品”的规模得以扩大,使各类合作组织有了基础。
贾开明(以下简称贾):说到底,搞农业产业化,搞“一村一品”建设,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农民增收,群众脱贫。截至目前,全县“一村一品”专业村达71个,建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76个,加入各类合作经济组织的农户8600户,带动农户44300户。2007年我县已有两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被市政府列入全市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获得市政府嘉奖。省农委先后批准我县四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省示范单位,10个为省财政扶持单位。事实证明,“一村一品”有效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我们不能躺在成绩单上睡觉,仍然有许多工作要做。
绿色产业科技先行
记:提到产业,和县的绿色产业早已闻名遐迩,尤其是无公害农产品,成为了和县农业的一张名片。请你们介绍一下和县绿色产业的发展情况。
朱:和县发展无公害农业,也有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多年来农民面对的那种指令性的、政府包办的、一刀切的行政干预行为,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安徽又是第一个实行分田到户的省份,尊重农民的自主选择十分重要,如何让分到土地的农民尽快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这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必须让农民认识到个体农业经济的生存危机。事实上,单打独斗不能在市场的大潮中游出多远,不发展特色农业,路子就会越走越窄。绿色产业、无公害农业就是和县找到的、适合自身发展的、能给农民带来实惠的特色农业的立足点。
吴:无公害蔬菜是和县最大的农业金字招牌,蔬菜产业已形成了相当的规模、效益与特色。这是我们和县人的共同荣耀。和县从1985年开始示范种植大棚蔬菜以来,因其经济效益显著,蔬菜种植面积得到迅速发展。到了2006年,蔬菜种植面积发展到46万亩,实现产值9.3亿元,并实现了五个1/3,即全县蔬菜种植面积占整个农业种植面积的1/3,蔬菜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1/3,种植人数占农民的1/3,蔬菜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3,蔬菜销售份额占南京地区的1/3。全县蔬菜品种发展到9大类200多个品种,形成了茄果、甜瓜、菜豆等八大特色蔬菜种植区,“一镇一品、一村一特”的产业格局基本形成。
贾:无论是江浙还是苏北,华东还是华南,和县的无公害蔬菜都被摆上了老百姓的餐桌,成为美味佳肴。我们不光要当采购基地,还要打开渠道,自己来推销和贩卖自己的拳头产品。我县投资了3200万元,兴建皖江蔬菜批发市场,并连同依交通干线建立的呈带状分布的24家产地无公害蔬菜市场,构成了县、乡、村三级市场网络体系。这个市场上活跃着5000多名蔬菜经纪人,形成了“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的产业格局。此外,县委坚持以工业理念抓农业,促进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
记:无论国内还是国外,似乎中国农产品近期频频遭遇“质量门”事件。政府和个人的食品安全意识都在不断强化,有关标准化生产的政策和法令已经或者正在出台中。和县是如何严把质量关,迎接这一挑战的?
朱:作为农业大县,食品安全永远像悬在我们头上的利剑,有关部门一刻也不敢放松。相关的会我开过不少,相关的报道我也留意过许多。我认为,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固然是农业从业者所面临的严峻考验,但更是一个诱人的商业机遇。为什么?大浪淘沙,洗去的是砂砾,留下的是真金。以前市场良莠不齐,现在那些来源暧昧的农产品没人理睬了,正是我县的无公害蔬菜展示自我、树立形象的好机会。标准化生产、安全检验机制,是混水摸鱼者的丧钟,却是我们农业大县的喜讯。
贾:这方面县委本着一个宗旨,就是真抓实干。大会上说,小会上讲。我们带头实施自己的标准化生产,提高“一村一品”质量,制定高标准,自身严要求。县财政在资金不充裕的情况下,每年都拿出一部分资金,着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诸如开展产地检测认证,完善质量标准体系,建立省级蔬菜质量检测中心,健全三级联保网络,开展质量追溯体系试点,积极发展无公害、安全、优质的农产品。目前,我县经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36个,经认证的产地面积67万亩,蔬菜生产已全面实现无公害化,并积极向绿色、有机方向迈进;每年生产无公害肉鸭500万只、标准化肉鸡400万只,无公害水产养殖面积达3.5万亩,每年发展无公害水稻30万亩、安全优质油菜30万亩。这些数字和荣誉是对全县人民付出的最好回报。
记:农业发展,科技先行。和县绿色产业的科技含量据说在全国首屈一指,你们是如何打造这驾科技马车,从而拉着和县农业一往直前的呢?
吴:没有科技这个车头,和县的绿色产业快车就没法疾驰。这些年,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在蔬菜生产中得到大力推广与应用。创业初期,我县蔬菜主要为茄子、辣椒、番茄“老三篇”。随着蔬菜产业的发展,新的优良品种不断被引进、推广,仅近两年来,我县就陆续引进国内外的辣椒、番茄、茄子、厚皮甜瓜、小西瓜、南瓜、西葫芦、草莓、芥蓝、苗香、生菜、青花菜、甜椒、樱桃番茄等16大类80个品种进行试验示范,从中筛选出30个适宜我县种植的新品种并在生产中推广。广大菜农和农业科技人员在生产实践中努力探索,积累经验,形成了一套具有地方特色的蔬菜栽培技术体系,同时积极学习、引进先进的新技术、新设施,比如脱毒技术、吊蔓栽培技术、高密度栽培技术、微量元素施肥技术、微滴灌技术、平衡施肥技术、CO2气肥施用技术、穴盘育苗等新技术,遮阳网、防虫网、微滴灌、育苗盘、施肥器、除草地膜、转光膜、无滴保温长寿膜等新设施。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的引进、推广与普及,让这个绿色产业的专列有了源头活水。
贾:我们的科技兴农工作不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夸出来的,而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和县这些年来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和科技赶集,累计举办各类农业技术培训232场次,受训达11万人次。同时,我县还积极开展了农资春季打假专项整治活动,已建立3个万亩示范片,7个千亩示范片。各示范片都按要求开展了水稻品种对比示范、测土配方施肥和高产攻关田试验示范,有条件的乡镇还开展了机插秧示范。没有这些繁琐的工作做铺垫,科技兴农就成了空谈。
敢做市场弄潮儿
记:目前全国农产品市场已日趋一体化,积极开拓市场,加大营销力度是当务之急。和县是如何走出相对封闭的农村,把农产品成功推介到全国市场的?
朱:这也没什么独家秘方,法宝就是开拓网络化市场。我们本着“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并建,内部市场与外部市场并拓”的原则,加快“一村一品”的市场化进程,使加入合作组织的社民都能切切实实地得到好处。在培育 “一村一品”过程中,和县政府引导并帮助本县的皖江蔬菜批发市场与北京新发地、上海中山、南京白云亭、合肥周谷堆等20多家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结为友好市场,皖江蔬菜批发市场目前年销售额达6亿元。同时,还有刚才我们所提到的,对濮集果瓜市场、乌江边贸市场等沿公路干线呈带状分布的24家各类批发市场的改造工程,也在铺建市场网络体系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贾:除了加强市场建设,再就是积极寻求与外埠市场的联姻。在皖江蔬菜批发市场广结友好伙伴的同时,我县积极与南京市蔬菜局、白下区政府、南京市蔬菜副食品集团总公司及28所高等院校签订了蔬菜配送合作协议。此外还启动了优质农产品进超市工程。经过多年的努力,由我县的济洪公司、香泉湖禽业公司、华安粮油公司等主销的蔬菜、禽类、粮油等产品,成功进入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易初莲花、大润发、上海华联、华联吉买盛、苏果等分布在全国70个大中城市的大型超市连锁店里销售。
记:树立和提升品牌形象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国内外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和县是怎样进行农业品牌建设的呢?
朱:我先谈谈我对品牌的认识。品牌,尤其是自主品牌,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情感已经超越了利益与职业的范围,成为一种文化上的认同、归属,甚至是家乡、民族的自豪感。许多人第一次身处外地客乡乃至异国他乡,在城市的街头,看到标注着出自自己家乡产地的产品或者来自祖国的Logo的时候,有一种非常复杂的体验,很激动也很让人难忘。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在家乡、祖国,早已对一些事物熟视无睹。可当我们处在一个陌生的环境当中,蓦然发现,亲切的广告语言已经成为情感的共鸣。以前,人们提到和县,脑海里第一个闪现的,就是《陋室铭》,就是霸王祠,就是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的诗句,它们已经充当了和县的品牌成百上千年。而我希望,以后人们提到和县,不仅仅是历史上的辉煌,更有和县现在的特色。比如我们的“皖江”牌蔬菜。
我期待着和县农业的品牌能够做强做大起来,不仅出现在国内的每一个角落,即使在世界的另一头,也能看到它的身影。在这方面,我佩服浙商,他们发现,为国外辛辛苦苦代工的一双鞋,报酬不到1欧元,这些鞋被运到欧美市场上去卖,贴上人家的牌子,就能卖10~20欧元,甚至100~200欧元的也比比皆是。所以,浙商苏醒了,他们联合起来,也要搞自己的品牌,让中国鞋横扫国外市场,以至于欧盟都在惊呼中国的“倾销”。我和和县现在的领导班子,也要为本土的商人和龙头企业创造环境,让他们积极地树立自己的品牌,掌握市场的主动权和话语权。
吴:的确,我县一直以来比较重视品牌建设,把品牌当作重点工程来抓。目前,全县共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6家,其中省级5家,市级15家,销售收入过亿元的有5家,龙头企业涉及粮油、畜牧、果蔬、家禽等多个行业。通过订单生产,龙头企业每年带动农户10万户,生产基地90万亩。为进一步提升和县蔬菜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县委、县政府提出对我县的“皖江”、“皖蔬”、“和州绿”等知名蔬菜品牌进行整合,统一打造“皖江”牌,并通过各种形式提高“皖江”牌蔬菜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皖江”牌辣椒、番茄多次被评为省名牌农产品,2005年,“皖江”牌蔬菜更是荣膺“全国蔬菜十大畅销品牌”第一名,与酒类的“五粮液”、肉类的“双汇”齐名。
不仅如此,我县的龙头企业也采取“走出去”战略,香泉湖禽业公司在上海设立了安徽省名特优农副产品专营连锁店。县委、县政府扶持皖江营销公司、绿叶公司等龙头企业成立蔬菜生产协会,发展订单农业;扶持金东海酱菜制品加工厂、鸡笼山调味品厂、姥桥益和酱菜厂等蔬菜深加工企业,在质量和规模上下功夫、谋发展。这些企业生产能力持续攀升,基地规模逐年扩大,产品质量不断提升,前景非常喜人。
记:尽管有打造自主品牌的潮流,招商引资仍然被各地视为加速经济发展的推进器。借别人之力,做自己的事,最后达成双赢。实施品牌战略的同时,和县在这方面是否有长远规划呢?
吴:在全球化的今天,创造自主品牌与招商引资并不冲突。我们不可能闭门造车,讲究的是各取所需、各尽所能、优势互补。比如张家集外贸加工厂、沈巷外贸冷冻厂原是我县两家专门从事蔬菜产品加工出口的企业,通过招商引资,张家集外贸加工厂整体出让给南京绿源缘集团,成立了和县绿源缘食品有限公司;沈巷外贸冷冻厂整体出让给巢湖瑞丰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了和县嘉谊食品有限公司,由日商控股。两企业改制后,分别投入860万元和1500万元进行技术改革,企业生产能力、生产工艺大幅提高。目前两公司已建立原料基地5万多亩,实现年销售收入1.2亿元,带动农户2.3万户。
还有一个例子,我县曾引入上海济洪净菜配送公司,一期投资800万元,在城南乡建立5万亩绿色蔬菜基地,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组织生产,公司负责销售;二期投资2500万元上马冷库和净菜加工生产线项目。飞翔冬瓜、竹园果汁等公司也先后与我县签约。
朱:未来最值得关注的项目,是我县同深圳市柒号食品服务有限公司合作,投资3亿元人民币,在和县建设大型现代化无公害蔬菜基地,为华东、华南、华北等城市的家庭提供优质、新鲜、健康、便利的绿色食品,这一项目前景广阔,双方都寄予了很高期望。我们也希望更多的国内外企业,能够了解和县,参观和县,这里蕴藏着无穷的商机。
打造华东最大的菜园子
记者(以下简称记):和县自古就被誉为鱼米之乡,是长三角的重要粮仓。改革开放以来,和县也一直走在时代的前列,曾传出过“五个能人带全乡,万吨蔬菜过大江”的佳话。能从农业大县的角度解释一下这段话的来历么?
朱爱民(以下简称朱):这段佳话是我们和县光荣历史的缩影,概括了和县的天时、地利、人和。和县和南京只有一江之隔,地处苏浙地区和皖江开发“T”区域的交汇点。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和县城南乡人就想响应开放搞活的号召,把种植的蔬菜卖到邻近大城市,但是当时苦于没有汽车,没有货轮,菜运不出去。然而现代化运输工具的匮乏没有难倒勤奋的城南人,他们硬是用扁担、自行车运载着一篮篮蔬菜跨过长江,把蔬菜卖遍大江南北,自此造就了“五个能人带全乡,万吨蔬菜过大江”的传奇,谱写了改革开放大门打开之初的篇章。历代和县领导班子和致富带头人,都主张提倡和发扬光大这种和县传统,把它当作一种精神上的传家宝传承下去。
吴桂林(以下简称吴):这两句话激励了和县干部和群众很多年。有时候,一句民谣、一句顺口溜,要比宣传报道的长篇大论更能深入人心。这两句话诠释的就是和县农业大县的地位,凸显的就是和县人的勤勉与智慧。和县地处皖东,紧临长江,毗邻南京、合肥、马鞍山、芜湖四座大中城市,区位优势独特。农业一直以来都是我们的优势产业,和县是国家商品粮、商品油基地县,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打造了华东地区最大的“菜园子”。2002年我县被国家农业部评为“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先进县”,多次被省级评为农业产业化示范县、农机十强县。到2002年蔬菜瓜果种植面积达26.7万亩,年产量50.9万吨,成为仅次于山东寿光之后的全国第二大蔬菜生产基地。和县的成就是靠汗水铺就的,我们希望这两句话不仅响彻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更能唱响全国。
记:十七大提出,产业化链条要形成规模效益,产生集聚效应。正如您所介绍的,和县作为“长江中下游最大的菜园子”,农业是如何规模做大产业做强的?又是如何达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
吴:首先是围绕核心产业做文章,使这一产业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蔬菜产业是我县农业产业化中的支柱产业,这个主题一定要扣好,如何实践科学发展观,使这一产业达到可持续发展,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我们在三个方面下足了功夫,一在安全生产上下功夫,使和县的蔬菜生产成为无公害的代名词;二在打造品牌上下功夫,使皖江牌蔬菜享誉全国;三在深加工上下功夫,增长产业链、增加农民收入、增强抗风险能力。
另一方面推行“一村一品”建设和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做大特色农业。和县流传一句话:“三棚加一塘,致富奔小康”,即大棚蔬菜、大棚养鸭、大棚养鸡和精养鱼塘,是和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方向,是农民致富的源泉。我们认为,“一村一品”是基础、是载体,合作组织是提升、是发展。所以在推进这两项工作时,我县以实施“一村一品”为切入点,为建立合作组织提供纽带;以建立合作组织为手段,为壮大“一村一品”增添动力。
至于具体贯彻,我县按照“优势产品区域化,大宗产品优质化,基地建设标准化”的要求,根据土壤资源、水资源、农民种植养殖习惯及现有生产水平、龙头企业辐射带动效应等具体情况,重点发展蔬菜、粮油、畜牧、水产、苗木等特色产业基地。目前,在历阳、乌江、沈巷等镇建立28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在西埠、姥桥、功桥、沈巷、白桥等镇建立20万亩优质水稻、10万亩优质油菜生产基地;在姥桥、香泉、乌江、善厚等镇建立10万亩水产养殖示范基地;在香泉、乌江、沈巷、善厚、历阳等镇建立2200万只肉鸭肉鸡和10万头牲畜养殖示范基地。特色基地的建立,使“一村一品”的规模得以扩大,使各类合作组织有了基础。
贾开明(以下简称贾):说到底,搞农业产业化,搞“一村一品”建设,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农民增收,群众脱贫。截至目前,全县“一村一品”专业村达71个,建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76个,加入各类合作经济组织的农户8600户,带动农户44300户。2007年我县已有两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被市政府列入全市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获得市政府嘉奖。省农委先后批准我县四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省示范单位,10个为省财政扶持单位。事实证明,“一村一品”有效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我们不能躺在成绩单上睡觉,仍然有许多工作要做。
绿色产业科技先行
记:提到产业,和县的绿色产业早已闻名遐迩,尤其是无公害农产品,成为了和县农业的一张名片。请你们介绍一下和县绿色产业的发展情况。
朱:和县发展无公害农业,也有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多年来农民面对的那种指令性的、政府包办的、一刀切的行政干预行为,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安徽又是第一个实行分田到户的省份,尊重农民的自主选择十分重要,如何让分到土地的农民尽快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这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必须让农民认识到个体农业经济的生存危机。事实上,单打独斗不能在市场的大潮中游出多远,不发展特色农业,路子就会越走越窄。绿色产业、无公害农业就是和县找到的、适合自身发展的、能给农民带来实惠的特色农业的立足点。
吴:无公害蔬菜是和县最大的农业金字招牌,蔬菜产业已形成了相当的规模、效益与特色。这是我们和县人的共同荣耀。和县从1985年开始示范种植大棚蔬菜以来,因其经济效益显著,蔬菜种植面积得到迅速发展。到了2006年,蔬菜种植面积发展到46万亩,实现产值9.3亿元,并实现了五个1/3,即全县蔬菜种植面积占整个农业种植面积的1/3,蔬菜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1/3,种植人数占农民的1/3,蔬菜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3,蔬菜销售份额占南京地区的1/3。全县蔬菜品种发展到9大类200多个品种,形成了茄果、甜瓜、菜豆等八大特色蔬菜种植区,“一镇一品、一村一特”的产业格局基本形成。
贾:无论是江浙还是苏北,华东还是华南,和县的无公害蔬菜都被摆上了老百姓的餐桌,成为美味佳肴。我们不光要当采购基地,还要打开渠道,自己来推销和贩卖自己的拳头产品。我县投资了3200万元,兴建皖江蔬菜批发市场,并连同依交通干线建立的呈带状分布的24家产地无公害蔬菜市场,构成了县、乡、村三级市场网络体系。这个市场上活跃着5000多名蔬菜经纪人,形成了“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的产业格局。此外,县委坚持以工业理念抓农业,促进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
记:无论国内还是国外,似乎中国农产品近期频频遭遇“质量门”事件。政府和个人的食品安全意识都在不断强化,有关标准化生产的政策和法令已经或者正在出台中。和县是如何严把质量关,迎接这一挑战的?
朱:作为农业大县,食品安全永远像悬在我们头上的利剑,有关部门一刻也不敢放松。相关的会我开过不少,相关的报道我也留意过许多。我认为,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固然是农业从业者所面临的严峻考验,但更是一个诱人的商业机遇。为什么?大浪淘沙,洗去的是砂砾,留下的是真金。以前市场良莠不齐,现在那些来源暧昧的农产品没人理睬了,正是我县的无公害蔬菜展示自我、树立形象的好机会。标准化生产、安全检验机制,是混水摸鱼者的丧钟,却是我们农业大县的喜讯。
贾:这方面县委本着一个宗旨,就是真抓实干。大会上说,小会上讲。我们带头实施自己的标准化生产,提高“一村一品”质量,制定高标准,自身严要求。县财政在资金不充裕的情况下,每年都拿出一部分资金,着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诸如开展产地检测认证,完善质量标准体系,建立省级蔬菜质量检测中心,健全三级联保网络,开展质量追溯体系试点,积极发展无公害、安全、优质的农产品。目前,我县经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36个,经认证的产地面积67万亩,蔬菜生产已全面实现无公害化,并积极向绿色、有机方向迈进;每年生产无公害肉鸭500万只、标准化肉鸡400万只,无公害水产养殖面积达3.5万亩,每年发展无公害水稻30万亩、安全优质油菜30万亩。这些数字和荣誉是对全县人民付出的最好回报。
记:农业发展,科技先行。和县绿色产业的科技含量据说在全国首屈一指,你们是如何打造这驾科技马车,从而拉着和县农业一往直前的呢?
吴:没有科技这个车头,和县的绿色产业快车就没法疾驰。这些年,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在蔬菜生产中得到大力推广与应用。创业初期,我县蔬菜主要为茄子、辣椒、番茄“老三篇”。随着蔬菜产业的发展,新的优良品种不断被引进、推广,仅近两年来,我县就陆续引进国内外的辣椒、番茄、茄子、厚皮甜瓜、小西瓜、南瓜、西葫芦、草莓、芥蓝、苗香、生菜、青花菜、甜椒、樱桃番茄等16大类80个品种进行试验示范,从中筛选出30个适宜我县种植的新品种并在生产中推广。广大菜农和农业科技人员在生产实践中努力探索,积累经验,形成了一套具有地方特色的蔬菜栽培技术体系,同时积极学习、引进先进的新技术、新设施,比如脱毒技术、吊蔓栽培技术、高密度栽培技术、微量元素施肥技术、微滴灌技术、平衡施肥技术、CO2气肥施用技术、穴盘育苗等新技术,遮阳网、防虫网、微滴灌、育苗盘、施肥器、除草地膜、转光膜、无滴保温长寿膜等新设施。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的引进、推广与普及,让这个绿色产业的专列有了源头活水。
贾:我们的科技兴农工作不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夸出来的,而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和县这些年来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和科技赶集,累计举办各类农业技术培训232场次,受训达11万人次。同时,我县还积极开展了农资春季打假专项整治活动,已建立3个万亩示范片,7个千亩示范片。各示范片都按要求开展了水稻品种对比示范、测土配方施肥和高产攻关田试验示范,有条件的乡镇还开展了机插秧示范。没有这些繁琐的工作做铺垫,科技兴农就成了空谈。
敢做市场弄潮儿
记:目前全国农产品市场已日趋一体化,积极开拓市场,加大营销力度是当务之急。和县是如何走出相对封闭的农村,把农产品成功推介到全国市场的?
朱:这也没什么独家秘方,法宝就是开拓网络化市场。我们本着“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并建,内部市场与外部市场并拓”的原则,加快“一村一品”的市场化进程,使加入合作组织的社民都能切切实实地得到好处。在培育 “一村一品”过程中,和县政府引导并帮助本县的皖江蔬菜批发市场与北京新发地、上海中山、南京白云亭、合肥周谷堆等20多家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结为友好市场,皖江蔬菜批发市场目前年销售额达6亿元。同时,还有刚才我们所提到的,对濮集果瓜市场、乌江边贸市场等沿公路干线呈带状分布的24家各类批发市场的改造工程,也在铺建市场网络体系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贾:除了加强市场建设,再就是积极寻求与外埠市场的联姻。在皖江蔬菜批发市场广结友好伙伴的同时,我县积极与南京市蔬菜局、白下区政府、南京市蔬菜副食品集团总公司及28所高等院校签订了蔬菜配送合作协议。此外还启动了优质农产品进超市工程。经过多年的努力,由我县的济洪公司、香泉湖禽业公司、华安粮油公司等主销的蔬菜、禽类、粮油等产品,成功进入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易初莲花、大润发、上海华联、华联吉买盛、苏果等分布在全国70个大中城市的大型超市连锁店里销售。
记:树立和提升品牌形象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国内外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和县是怎样进行农业品牌建设的呢?
朱:我先谈谈我对品牌的认识。品牌,尤其是自主品牌,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情感已经超越了利益与职业的范围,成为一种文化上的认同、归属,甚至是家乡、民族的自豪感。许多人第一次身处外地客乡乃至异国他乡,在城市的街头,看到标注着出自自己家乡产地的产品或者来自祖国的Logo的时候,有一种非常复杂的体验,很激动也很让人难忘。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在家乡、祖国,早已对一些事物熟视无睹。可当我们处在一个陌生的环境当中,蓦然发现,亲切的广告语言已经成为情感的共鸣。以前,人们提到和县,脑海里第一个闪现的,就是《陋室铭》,就是霸王祠,就是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的诗句,它们已经充当了和县的品牌成百上千年。而我希望,以后人们提到和县,不仅仅是历史上的辉煌,更有和县现在的特色。比如我们的“皖江”牌蔬菜。
我期待着和县农业的品牌能够做强做大起来,不仅出现在国内的每一个角落,即使在世界的另一头,也能看到它的身影。在这方面,我佩服浙商,他们发现,为国外辛辛苦苦代工的一双鞋,报酬不到1欧元,这些鞋被运到欧美市场上去卖,贴上人家的牌子,就能卖10~20欧元,甚至100~200欧元的也比比皆是。所以,浙商苏醒了,他们联合起来,也要搞自己的品牌,让中国鞋横扫国外市场,以至于欧盟都在惊呼中国的“倾销”。我和和县现在的领导班子,也要为本土的商人和龙头企业创造环境,让他们积极地树立自己的品牌,掌握市场的主动权和话语权。
吴:的确,我县一直以来比较重视品牌建设,把品牌当作重点工程来抓。目前,全县共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6家,其中省级5家,市级15家,销售收入过亿元的有5家,龙头企业涉及粮油、畜牧、果蔬、家禽等多个行业。通过订单生产,龙头企业每年带动农户10万户,生产基地90万亩。为进一步提升和县蔬菜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县委、县政府提出对我县的“皖江”、“皖蔬”、“和州绿”等知名蔬菜品牌进行整合,统一打造“皖江”牌,并通过各种形式提高“皖江”牌蔬菜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皖江”牌辣椒、番茄多次被评为省名牌农产品,2005年,“皖江”牌蔬菜更是荣膺“全国蔬菜十大畅销品牌”第一名,与酒类的“五粮液”、肉类的“双汇”齐名。
不仅如此,我县的龙头企业也采取“走出去”战略,香泉湖禽业公司在上海设立了安徽省名特优农副产品专营连锁店。县委、县政府扶持皖江营销公司、绿叶公司等龙头企业成立蔬菜生产协会,发展订单农业;扶持金东海酱菜制品加工厂、鸡笼山调味品厂、姥桥益和酱菜厂等蔬菜深加工企业,在质量和规模上下功夫、谋发展。这些企业生产能力持续攀升,基地规模逐年扩大,产品质量不断提升,前景非常喜人。
记:尽管有打造自主品牌的潮流,招商引资仍然被各地视为加速经济发展的推进器。借别人之力,做自己的事,最后达成双赢。实施品牌战略的同时,和县在这方面是否有长远规划呢?
吴:在全球化的今天,创造自主品牌与招商引资并不冲突。我们不可能闭门造车,讲究的是各取所需、各尽所能、优势互补。比如张家集外贸加工厂、沈巷外贸冷冻厂原是我县两家专门从事蔬菜产品加工出口的企业,通过招商引资,张家集外贸加工厂整体出让给南京绿源缘集团,成立了和县绿源缘食品有限公司;沈巷外贸冷冻厂整体出让给巢湖瑞丰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了和县嘉谊食品有限公司,由日商控股。两企业改制后,分别投入860万元和1500万元进行技术改革,企业生产能力、生产工艺大幅提高。目前两公司已建立原料基地5万多亩,实现年销售收入1.2亿元,带动农户2.3万户。
还有一个例子,我县曾引入上海济洪净菜配送公司,一期投资800万元,在城南乡建立5万亩绿色蔬菜基地,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组织生产,公司负责销售;二期投资2500万元上马冷库和净菜加工生产线项目。飞翔冬瓜、竹园果汁等公司也先后与我县签约。
朱:未来最值得关注的项目,是我县同深圳市柒号食品服务有限公司合作,投资3亿元人民币,在和县建设大型现代化无公害蔬菜基地,为华东、华南、华北等城市的家庭提供优质、新鲜、健康、便利的绿色食品,这一项目前景广阔,双方都寄予了很高期望。我们也希望更多的国内外企业,能够了解和县,参观和县,这里蕴藏着无穷的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