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读”就是慢慢地、细致地、反复地阅读,作为一种读书的方法,“细读”不只是一般地停留在文字表面意义的仔细阅读,还要求在读的过程中细细地想,去感受文本,理解文本,领会文本,并对文本做出判断,和人们常说的“精读”同义,也可以等同于古人常说的“熟读玩味”。美学家叶朗在教育青年多读经典、细读经典时就曾指出:“精读,换一种说法,就是细读。也就是放慢速度,反复咀嚼,读懂,读通,读透。”古诗词是高度凝练的语言艺术,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蕴涵着诸多的关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内容,这其实就是人文关怀。学会细读、鉴赏古诗词,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发展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以及审美能力。古诗词的细读方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追根溯源,挖掘古诗词的深层含义
古诗字字凝练,对古诗进行咬文嚼字的分析,要警惕望文生义或浮光掠影,不能满足于语表浅层意思的直感,还要充分挖掘字词背后的种种历史、文化因素,才能揭示词语的多义性和丰富性。如,李白《静夜思》是一首思乡诗,其中对“床前明月光”中“床”的理解就值得细读细思。对于这首诗中的床,就有两种理解:一是指床即马扎,因为以前的汉民族是席地而坐的,没有凳子与椅子。马扎来自胡人,又称胡床,是蒙古民族挂在马背上的小板凳,下马的时候可以坐着休息一下。杜甫在《树间》一诗中曾写道:“岑寂双柑树,婆娑一院香。交柯低几杖,垂实碍衣裳。满岁如松碧,同时待菊黄。几回沾叶露,乘月坐胡床。”在这首诗中,明白解释了胡床是一种坐具。那么,杜甫和李白一样,在庭院的月光里,坐着小马扎观景,月光洒落,举头望月,低头思乡。另有一解认为,床是“井栏”的意思。《辞海》里明确注释,床是“井上围栏”。李白的《静夜思》作于公元727年,现在的湖北安陆。古人把“有井水处”称为故乡,诗人置身在秋夜明月下的井边上,举头遥望,顿生思乡之情。学会细读古诗,透过诗词字面向深处挖掘,就能领略到咀嚼不尽的意味。
二、咬文嚼字,体会古诗词的意境情韵
在写景的古诗中,意境的呈现往往表现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诗人对景物的选择和描写不是客观的,而是让一切景物都染上了主观的情意色彩。此时对意境的把握就要通过“景语”解悟“情语”,透过诗人笔下的风景、事物,捕捉浸润其中的情感。通常情况下,诗人所选取的词语的感情色彩与当时的情绪基调是一致的。试读王安石《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春风又绿江南岸,“绿”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用法,用得绝妙。“绿”本是一个表颜色的形容词,用在诗中变成了使动用法的动词,有色彩感和动态感,给人以视觉上的形象美。从修辞上讲,这是一种移觉手法,也叫通感。风一般只能以听觉和感觉辨别,但春天却是惠风和畅,吹面不寒,过耳无声的。现在用“绿”去描写它,化不十分容易传达的听觉、感觉而为视觉,即见出春风的到来,又表现出春风到后江南水乡的变化,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给人以强烈的美的感受。一个“绿”字使全诗大为生色,全诗都活了,这个“绿”字就成了后人所说的“诗眼”。
三、联想感悟,探究古诗词的表现手法
古诗语言精纯,言约意丰,为使简短的语言表现更丰富的情感和意蕴,诗人往往运用各种技巧和方法,如,比喻、象征、拟人、拟物、用典、隐喻等,以激活词语的全部潜能,获得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鉴赏古诗,就是要发现和揭示诗中的技巧方法,从而深入理解诗歌,获得更多的审美快感。阅读古诗,需要从细节出发,联想感悟,探究古诗词语的表现手法。如,戎昱的《移家别湖上亭》:“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从题目可知,这首诗作于搬家之时,诗人采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创造了一个童话般的意境,抒写了对故居一草一木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用“系”字,既切合柳条藤蔓修长柔软的特点,又写出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用“啼”字,既符合黄莺鸣叫的特点,又似殷殷挽留,让人联想到离别的眼泪。“系”“啼”就符合“柳条藤蔓”“黄莺”等事物的特点,所谓“传神”,就是用了拟人的手法,寄寓了人的情感。
细读的宗旨是以文本为中心,运用语言学、符号学等方法去发现文本中的微言大意。一方面语文教师在细读教法上要引领学生去关注文本,另一方面作为学生在细读学法上也要关注文本,这样才能将细读的知识转化为细读的能力。
一、追根溯源,挖掘古诗词的深层含义
古诗字字凝练,对古诗进行咬文嚼字的分析,要警惕望文生义或浮光掠影,不能满足于语表浅层意思的直感,还要充分挖掘字词背后的种种历史、文化因素,才能揭示词语的多义性和丰富性。如,李白《静夜思》是一首思乡诗,其中对“床前明月光”中“床”的理解就值得细读细思。对于这首诗中的床,就有两种理解:一是指床即马扎,因为以前的汉民族是席地而坐的,没有凳子与椅子。马扎来自胡人,又称胡床,是蒙古民族挂在马背上的小板凳,下马的时候可以坐着休息一下。杜甫在《树间》一诗中曾写道:“岑寂双柑树,婆娑一院香。交柯低几杖,垂实碍衣裳。满岁如松碧,同时待菊黄。几回沾叶露,乘月坐胡床。”在这首诗中,明白解释了胡床是一种坐具。那么,杜甫和李白一样,在庭院的月光里,坐着小马扎观景,月光洒落,举头望月,低头思乡。另有一解认为,床是“井栏”的意思。《辞海》里明确注释,床是“井上围栏”。李白的《静夜思》作于公元727年,现在的湖北安陆。古人把“有井水处”称为故乡,诗人置身在秋夜明月下的井边上,举头遥望,顿生思乡之情。学会细读古诗,透过诗词字面向深处挖掘,就能领略到咀嚼不尽的意味。
二、咬文嚼字,体会古诗词的意境情韵
在写景的古诗中,意境的呈现往往表现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诗人对景物的选择和描写不是客观的,而是让一切景物都染上了主观的情意色彩。此时对意境的把握就要通过“景语”解悟“情语”,透过诗人笔下的风景、事物,捕捉浸润其中的情感。通常情况下,诗人所选取的词语的感情色彩与当时的情绪基调是一致的。试读王安石《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春风又绿江南岸,“绿”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用法,用得绝妙。“绿”本是一个表颜色的形容词,用在诗中变成了使动用法的动词,有色彩感和动态感,给人以视觉上的形象美。从修辞上讲,这是一种移觉手法,也叫通感。风一般只能以听觉和感觉辨别,但春天却是惠风和畅,吹面不寒,过耳无声的。现在用“绿”去描写它,化不十分容易传达的听觉、感觉而为视觉,即见出春风的到来,又表现出春风到后江南水乡的变化,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给人以强烈的美的感受。一个“绿”字使全诗大为生色,全诗都活了,这个“绿”字就成了后人所说的“诗眼”。
三、联想感悟,探究古诗词的表现手法
古诗语言精纯,言约意丰,为使简短的语言表现更丰富的情感和意蕴,诗人往往运用各种技巧和方法,如,比喻、象征、拟人、拟物、用典、隐喻等,以激活词语的全部潜能,获得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鉴赏古诗,就是要发现和揭示诗中的技巧方法,从而深入理解诗歌,获得更多的审美快感。阅读古诗,需要从细节出发,联想感悟,探究古诗词语的表现手法。如,戎昱的《移家别湖上亭》:“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从题目可知,这首诗作于搬家之时,诗人采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创造了一个童话般的意境,抒写了对故居一草一木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用“系”字,既切合柳条藤蔓修长柔软的特点,又写出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用“啼”字,既符合黄莺鸣叫的特点,又似殷殷挽留,让人联想到离别的眼泪。“系”“啼”就符合“柳条藤蔓”“黄莺”等事物的特点,所谓“传神”,就是用了拟人的手法,寄寓了人的情感。
细读的宗旨是以文本为中心,运用语言学、符号学等方法去发现文本中的微言大意。一方面语文教师在细读教法上要引领学生去关注文本,另一方面作为学生在细读学法上也要关注文本,这样才能将细读的知识转化为细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