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维修教学实践体会

来源 :家教世界·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zi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首先从化工机械维修的课程设置要求入手,其次分析了课程教学的原则,最后对化工机械维修教学中的“工学结合”做了一定程度的探析。
  关键词: 化工机械;教学实践;技校
  1. 化工机械维修课程的特点
  1.1 化工机械维修课程要求
  一般来说,该课程应该安排在各个专业课教学完成之后进行,一般要求在3-4周内完成,由于目前对该课程课时压缩,要求2周内完成也是非常正常的教学安排。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看懂装配图,最后必须写一本工学结合实践报告,所有有关化工机械的测量、维修、安装都应当包含在里面。对于化工机械维修专业课与工学结合来讲,相对来说时间比较紧,教学任务很繁重,课程对学生有较大的实践意义,所以指导教师和学生都感到该课程完成任务很困难。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时间紧迫,如何验证工作量的正确性、准确性、可靠性也是面临一个重要问题。
  1.2 企业对化工机械维修的需求
  实行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校企联合育人的培养方式,对职业技术学校的专业建设和课程创新具有社会导向作用。通过直接接触工厂生产实际,使我们认识到理论联系实际,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以及对工厂各职业岗位的技术技能需求,这样才能引导我们的教学改革,不停的更新我们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是学校课程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同时这样的模式也非常利于学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我们的教师是工学结合实践中的牵头人,与企业结合不仅可以直接参与生产一线的经营管理、劳动组织、技术工艺,还可以在生产中检验自己对学生的教学效果,发现并弥补不足,从而提高了教师的综合教育水平。
  1.3 化工机械维修课程实践
  因为化工机械维修课和化工机械具有互通之处,所以教学过程实践性强,必须与实际生产密切相关。通过化工机械维修课工学结合,学生增加了实践知识,他们要学会将理论分析、工艺计算等结合到实践生产中去,在理论与实践中产生共鸣,这样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和建立学生的化工机械概念,整个实践过程就不会沦为纸上谈兵了。
  2. 化工机械维修课程教学原则
  化工机械维修课程教学必须遵循教学原则,加强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遵循教學原则、掌握教学规律、加强教学环节是提高学生课程学习效果的主要途径,也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同时还是体现学校、老师价值的唯一方式。因此在化工机械维修课程的实习教学过程中,至始至终必须注重掌握以下几点:一是在讲授新课时,教师应当做到准备充分、明确目的和任务、将内容具体化、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语言精练、重点突出、条理清晰、逻辑性强,还要把化工机械维修课程所必须的设备、材料、工具、图纸、操作工艺、可能发生的故障、安全操作规程等一一为学生讲清楚讲明白。二是采用边讲边实践的教学方法,讲解由浅入深、形象生动,操作示范清晰可辨、动作步骤准确无误、操作方法规范可靠。操作示范的动作速度由慢到快,同时要由分解到整体、要注重局部到整个操作过程进行全面彻底示范,使学生听得明白、看得清楚、记得牢固,另外要使学生参与进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三是要有计划、有目的、有准备地为每一位学生设计操作位,给每一位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同时保证安全。放开手脚操作有益于发现学生们的共性问题、重点、难点问题。对于容易演变成人身或设备事故的问题,要及时的进行集中指导,加以解决和纠正。对典型学生操作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个别特殊指导,帮助他们找出原因,掌握操作规范、窍门和学习方法,避免出现严重事故,帮助他们为将来的职业做技术储备。对能够理论指导实践、掌握操作技能较快、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我们应该进行重点指导和培养,使这一批学生成为技术上的尖子,掌握技巧的同时引导他们进行技术创新,技术研磨。最后最关键的就是总结,必须为他们做出实践总结,可以采取学生互评到时终评的模式。
  3. 化工机械维修课的“工学结合”
  根据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务安排,在社会工业化大生产的背景下,我们深深体会到了学校进行“工学结合”的用心良苦。“工学结合”是我国教育部门明确指出的职业技术教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它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知真理。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有幸有这样一次机会接受企业实习的岗位锻炼,对自己的成长,对自己以后的择业就业都有非常大的帮助。
  实习教学中,学生必须开始培养服从意识,吃苦精神,爱岗尽业的精神。这是社会大生产中最为看中、看好的必备素质;同时要培养学生挖掘实习的深层次意义。在刚开始实习时学生们可能还只停留在对化工机械的外观和简单操作的浅显认识上,随着实习内容的逐步进行,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开始对化工机械的工作原理,拆装过程以及调试方式方法和维修原则进行很多方面的讨论;慢慢学会观察,培养自己勤于思考、善于思考、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同时,实习中学生们在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该通过接触使原有理论知识结合实际实践,提高了分析化工机械维修问题和解决化工机械维修问题的能力,培养了自己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课程学习中应当和同学老师树立合作精神,全面的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工作素质。另外,实习过程中必须坚持写笔记、心得,作好实践报告,通过这些学习,提高自己的归纳能力、思考能力、特别是写作能力,这一块对技术学校的学生来说尤为欠缺。对于工学结合的实践性教学的培养模式的探索,使我们真切体会到:学生在实际生产工作环境中的心理状态和对环境的感受以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是与在学校传统的课堂上完全比不了的;现代企业理念、职业道德、应变能力、新的实用技能及应用等等综合素质在书本中和课堂上是无法获得的,学生们也只有在实际工作环境中才能学到或慢慢形成。
  总之,培养一个职业岗位人才,就应该必须为之设计一个职业环境,当然结合企业是最好的环境设计;职业技术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只能在实践应用中练就;技能型的人才也只能在工学结合的模式下才能培养。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反复流产与自身抗体的关系。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就诊的78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反复流产)和对照组20例(妊娠次数1次)。对两组的血清中抗心磷脂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抗精子抗体的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的血清中抗心磷脂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抗精子抗体的阳性率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  1.2实验方法  (1)标本采集观察组在末次流产3个月,对照
〔关键词〕早期妊娠;米非司酮合并米索前列醇;利凡诺;终止  〔中图分类号〕R71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019-(2010)04-74-01    新沂市陵山中心医院自1999年1月-2000年12月间,对妊娠11周至14周健康妇女80例采用利凡诺羊膜腔注入(甲组)及米非司酮合并米索前列醇(乙组)两种方法引产,现对这80例患者出血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
目的 初步探讨血液成分单采术在血液病治疗中的应用并观察其不良反应.方法 对524例患者应用CS-3000 plus血细胞分离机进行916次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根据病人情况选择不同细胞收集程序,分析临床效果和实验室指标的改善情况,并分析其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结果 行血细胞单采术后210例高白细胞患者白细胞由(230.1±48.5)×109/L降至(49.3±10.0)×109/L;123例真性红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