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多读多写,在大量的言语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朗读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中的常用方式,是帮助学生品味名篇佳作、培养语感的方法之一。朗读能引导学生领会文本的内涵,感受文章的韵味,起到习得语言、内化语言的作用。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都比较重视朗读,也意识到朗读指导的重要,但如何结合新课标的理念,更好地实施朗读指导却不是很清楚。本文结合《莫高窟》一课中对“飞天”的朗读指导提出思考。
“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本段结构清晰,从“引人注目”引出飞天给予人们视觉上的美感,紧承的“成百上千”则营造出一种恢宏的气势。行文中,作者用细致生动的笔触,亦真亦幻的想象,描摹出飞天的独特神韵。“艺术殿堂”的结语自然无痕地升华了审美意境,留给了每位读者无尽的遐想。每一位教师都会在“飞天”的教学中做足“读”的文章,但不同的教师根据自身对文本的解读和流程的架构,会采用不同的朗读指导策略。
【教学片段一】
师:看了这么多壁画,人们最喜欢是什么?
生:飞天。
师:让我们一起读描写飞天的文字吧!
(生集体读)
师:说说飞天给你的感觉。
生:飞天的姿态非常优美。
师:谁能把这么美的飞天带进我们的课堂?
(指名读,配上优美缓慢的音乐。)
师:谁还能读得更美一些?
(再请生读)
师:在莫高窟492个洞窟中,共有4500余尊之多,敦煌就是飞天的王国。
(师引讀:壁画上的飞天,有的……壁画上的飞天,有的……)
【教学片段二】
师:快速读第3自然段,找出壁画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什么?
生:(齐)飞天。
师: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飞天,从中你读懂了什么?
(生读,师巡视。)
师:谁来读写飞天的句子?
(生汇报读)
师:你读得不错,老师也想读一读,请同学们仔细听,想象飞天的模样。
(师范读,很投入,并加入动作,生笑。)
师:你们看到了怎样的飞天?
生:很多飞天。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从“成百上千”“有的……有的……”中看出来的。
生:作者还用了一个省略号表示还有很多的飞天。
师:奖赏你读,读出飞天的多吧。
(生个人读,重点强调了“有的……有的……”。)
师:谁还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懂了飞天很美。
师:请你美美地读一读。
(生展示美读)
师:听起来很亲切,你能不能读得更美些?
(生再读)
师:你动情的样子真美。这么美的飞天我们大家一起读吧!
(配乐生集体读)
上述两个教学案例中,教师的朗读指导策略清晰,从引导学生理解内容入手,感悟飞天之多、之美,再通过个人读、想象读、引读、集体读等方式来演绎飞天。确实,飞天之美,学生只要用单纯的、质朴的童声朗读,就能流淌出美感。但这样的朗读指导就真能让学生领悟文本的奥妙,培养语感吗?
笔者认为朗读指导,要从两个方面着手,充分发现“文本”的特征,把握“语言”的特性,做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才是有效的朗读指导实践。
一、发现语言的特别之处
“飞天”一段的文本特征主要是结构精当,总分总尽显结构的严谨,四字词语的俩俩相称、相互映照的表达,使得整体的语言风格与“飞天”的形象相和谐。这层层铺排、叠加的四字词语就是本文语言表达的特别之处,是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实施朗读指导中所不能忽视的一点。为什么用四字词语,又连续使用?这样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独特的作用呢?只有透过形式探寻本质,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将朗读指导得自然、真实。
二、探寻语言的表达意义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使用的策略是在理解后激发情感,无论是个人读和集体读,还是教师引读和学生美读,都是在教师的牵引下进行。“飞天”是需要用充满情意的语调去读的。但为什么用这样的语调、语速读,会缺少学生发现、思考的过程呢?因为这样的朗读多是技巧性、经验式的朗读,能在多大程度上引发学生对文字的亲近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所以,当特别语言呈现在眼前时,我们应该从语言入手,引导学生发现形式的特别之处,并探寻其中的奥妙,使学生读得清楚、到位。
结合以上思考,我对“飞天”的朗读指导实施如下:
1.明晰结构,整体朗读
师:读这段文字,你能用什么词来形容飞天?
(生自由读后反馈:引人注目、成百上千。)
2.发现形式,接力朗读
师:两个词就让我们产生对飞天的无限向往。谁能用动听的声音带我们去欣赏美妙的飞天?
(指名接力读)
师:作者笔下的飞天这么美,是有什么语言奥秘吗?
生:作者用了很多的四字词语。
师:对,让我们接力读一读。
(师生接力读。师:臂挎花篮;生:采摘鲜花。师:怀抱琵琶;生:轻拨银弦。师:倒悬身子;生:自天而将。师:彩带飘拂;生:漫天遨游。师:舒展双臂,生:翩翩起舞。)
师:变一变内容来接力,看我们之间有没有默契?
(师生二次接力读。师:挎花篮;生:摘鲜花。)
师:为什么你用三个字呢?
生:您用了三个字,我们也要用三个字,对称。
师:这是中华文字对仗的工整。我们继续。
(师:抱琵琶;生:拨银弦。师:倒身子;生:自天降。师:彩带拂;生:漫天游。师:展双臂;生:翩翩舞。)
师:把变换后的词语,我们连起来读一读。
(集体读)
3.探寻奥妙,比赛朗读
师:朗读有变化吗?
生:三个字三个字读,节奏更快。
师:作者描写飞天时,为什么不用三个字,而要用四字词语呢?
生:因为四字词语读起来比较舒缓,能让我们联想到一个个飞天轻盈的样子。
师:对,这就是作者用四字词语的独特之处。一串串的四字词语连续使用,不仅不会有累赘之感,反倒使我们觉得飞天越来越美。让我们比一比谁能读出四字词语的独特和飞天的美。
(生比赛读)
4.移情练笔,想象美读
师:飞天不仅会停留在我们的声音中,应该已经走进我们的心中。让我们提起笔,用上作者这种独特的表达方法,写写你心中最美的那些飞天吧。
(生写后展示)
生:壁画上的飞天,有的手捧花束,撒向大地;有的手拿玉萧,吹奏乐曲;有的面望同伴,追逐打闹;有的置身花丛,追赶蝴蝶;还有的三五成群,谈笑风生。
师:让我们再一次走进飞天的世界,捧起书本美美地读一读吧。
(配乐,生集体美读。)
案例中的朗读指导,从“四字词语”的重叠使用着手,引导发现特别的语言形式。在接力读和发现读中感受“四字词语”与“三字词语”在朗读语速和节奏上的不同,引发学生思考作者描写“飞天”为什么用“四字词语”这一表达形式,从而探寻出“四字词语”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在读中发现语言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再移情朗读,美读想象时,一切都水到渠成。
朗读指导关系着学生语感的培养。只有扎根于语言的土壤,循着语言的血脉去寻找、发现,才能让学生在长期浸润中内化语言,提升素养,真正使朗读指导绽放出灿烂生机。
(作者单位:福建福鼎市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张 艳
“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本段结构清晰,从“引人注目”引出飞天给予人们视觉上的美感,紧承的“成百上千”则营造出一种恢宏的气势。行文中,作者用细致生动的笔触,亦真亦幻的想象,描摹出飞天的独特神韵。“艺术殿堂”的结语自然无痕地升华了审美意境,留给了每位读者无尽的遐想。每一位教师都会在“飞天”的教学中做足“读”的文章,但不同的教师根据自身对文本的解读和流程的架构,会采用不同的朗读指导策略。
【教学片段一】
师:看了这么多壁画,人们最喜欢是什么?
生:飞天。
师:让我们一起读描写飞天的文字吧!
(生集体读)
师:说说飞天给你的感觉。
生:飞天的姿态非常优美。
师:谁能把这么美的飞天带进我们的课堂?
(指名读,配上优美缓慢的音乐。)
师:谁还能读得更美一些?
(再请生读)
师:在莫高窟492个洞窟中,共有4500余尊之多,敦煌就是飞天的王国。
(师引讀:壁画上的飞天,有的……壁画上的飞天,有的……)
【教学片段二】
师:快速读第3自然段,找出壁画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什么?
生:(齐)飞天。
师: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飞天,从中你读懂了什么?
(生读,师巡视。)
师:谁来读写飞天的句子?
(生汇报读)
师:你读得不错,老师也想读一读,请同学们仔细听,想象飞天的模样。
(师范读,很投入,并加入动作,生笑。)
师:你们看到了怎样的飞天?
生:很多飞天。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从“成百上千”“有的……有的……”中看出来的。
生:作者还用了一个省略号表示还有很多的飞天。
师:奖赏你读,读出飞天的多吧。
(生个人读,重点强调了“有的……有的……”。)
师:谁还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懂了飞天很美。
师:请你美美地读一读。
(生展示美读)
师:听起来很亲切,你能不能读得更美些?
(生再读)
师:你动情的样子真美。这么美的飞天我们大家一起读吧!
(配乐生集体读)
上述两个教学案例中,教师的朗读指导策略清晰,从引导学生理解内容入手,感悟飞天之多、之美,再通过个人读、想象读、引读、集体读等方式来演绎飞天。确实,飞天之美,学生只要用单纯的、质朴的童声朗读,就能流淌出美感。但这样的朗读指导就真能让学生领悟文本的奥妙,培养语感吗?
笔者认为朗读指导,要从两个方面着手,充分发现“文本”的特征,把握“语言”的特性,做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才是有效的朗读指导实践。
一、发现语言的特别之处
“飞天”一段的文本特征主要是结构精当,总分总尽显结构的严谨,四字词语的俩俩相称、相互映照的表达,使得整体的语言风格与“飞天”的形象相和谐。这层层铺排、叠加的四字词语就是本文语言表达的特别之处,是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实施朗读指导中所不能忽视的一点。为什么用四字词语,又连续使用?这样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独特的作用呢?只有透过形式探寻本质,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将朗读指导得自然、真实。
二、探寻语言的表达意义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使用的策略是在理解后激发情感,无论是个人读和集体读,还是教师引读和学生美读,都是在教师的牵引下进行。“飞天”是需要用充满情意的语调去读的。但为什么用这样的语调、语速读,会缺少学生发现、思考的过程呢?因为这样的朗读多是技巧性、经验式的朗读,能在多大程度上引发学生对文字的亲近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所以,当特别语言呈现在眼前时,我们应该从语言入手,引导学生发现形式的特别之处,并探寻其中的奥妙,使学生读得清楚、到位。
结合以上思考,我对“飞天”的朗读指导实施如下:
1.明晰结构,整体朗读
师:读这段文字,你能用什么词来形容飞天?
(生自由读后反馈:引人注目、成百上千。)
2.发现形式,接力朗读
师:两个词就让我们产生对飞天的无限向往。谁能用动听的声音带我们去欣赏美妙的飞天?
(指名接力读)
师:作者笔下的飞天这么美,是有什么语言奥秘吗?
生:作者用了很多的四字词语。
师:对,让我们接力读一读。
(师生接力读。师:臂挎花篮;生:采摘鲜花。师:怀抱琵琶;生:轻拨银弦。师:倒悬身子;生:自天而将。师:彩带飘拂;生:漫天遨游。师:舒展双臂,生:翩翩起舞。)
师:变一变内容来接力,看我们之间有没有默契?
(师生二次接力读。师:挎花篮;生:摘鲜花。)
师:为什么你用三个字呢?
生:您用了三个字,我们也要用三个字,对称。
师:这是中华文字对仗的工整。我们继续。
(师:抱琵琶;生:拨银弦。师:倒身子;生:自天降。师:彩带拂;生:漫天游。师:展双臂;生:翩翩舞。)
师:把变换后的词语,我们连起来读一读。
(集体读)
3.探寻奥妙,比赛朗读
师:朗读有变化吗?
生:三个字三个字读,节奏更快。
师:作者描写飞天时,为什么不用三个字,而要用四字词语呢?
生:因为四字词语读起来比较舒缓,能让我们联想到一个个飞天轻盈的样子。
师:对,这就是作者用四字词语的独特之处。一串串的四字词语连续使用,不仅不会有累赘之感,反倒使我们觉得飞天越来越美。让我们比一比谁能读出四字词语的独特和飞天的美。
(生比赛读)
4.移情练笔,想象美读
师:飞天不仅会停留在我们的声音中,应该已经走进我们的心中。让我们提起笔,用上作者这种独特的表达方法,写写你心中最美的那些飞天吧。
(生写后展示)
生:壁画上的飞天,有的手捧花束,撒向大地;有的手拿玉萧,吹奏乐曲;有的面望同伴,追逐打闹;有的置身花丛,追赶蝴蝶;还有的三五成群,谈笑风生。
师:让我们再一次走进飞天的世界,捧起书本美美地读一读吧。
(配乐,生集体美读。)
案例中的朗读指导,从“四字词语”的重叠使用着手,引导发现特别的语言形式。在接力读和发现读中感受“四字词语”与“三字词语”在朗读语速和节奏上的不同,引发学生思考作者描写“飞天”为什么用“四字词语”这一表达形式,从而探寻出“四字词语”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在读中发现语言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再移情朗读,美读想象时,一切都水到渠成。
朗读指导关系着学生语感的培养。只有扎根于语言的土壤,循着语言的血脉去寻找、发现,才能让学生在长期浸润中内化语言,提升素养,真正使朗读指导绽放出灿烂生机。
(作者单位:福建福鼎市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张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