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报道是地市报纸的一项重要内容,尤其是地市报纸中的晚报,文化报道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很多地市报纸对这一块并不重视,之所以不重视,是因为很难为自己拿出一个恰当的定位。
怎么给地市报纸的文化报道定位,近年来,我们做了一些探讨,并付诸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总结出几条经验,与同仁商榷——站在全国看地方:着眼大文化;注目地方先进文化;挖掘传统文化。同时注意:文化报道不能仅仅拘泥于纯文化,而应让文化与社会充分结合起来——不走向社会,不了解社会对文化的需求态势,文化报道就活不起来。
这其中,我们做得最成功的应属“依托传统文化,激活地市报纸文化报道”。本文将重点予以论述。
一、站在全国看地方:着眼大文化;注目地方先进文化
地市报纸的文化报道不能仅仅局限于动态的“小文化”,应着眼于“大文化”——只有着眼于“大文化”才能办出自己的特色。
地市报纸的“大文化”是什么?怎么搞?2000年,我们对这一问题进行反复思考、研究,决定把这个“大文化”定位于“站在全国看地方”。把地方上的文化现象放在全国大文化的背景里,从中去发现它的新闻价值。
南阳是全国“曲艺之乡”,又是曲剧的发源地,但近几年这里的戏曲艺术却日渐西落,原因何在?我们走访了几家剧团的负责人、主要演职人员、新老戏迷及普通百姓,最后把这些素材融化在全国戏剧的海洋里,写出了《南阳戏曲何日突出重围》系列报道,见报后很受读者欢迎,尤其在南阳戏曲界震动很大,并获得南阳市“五个一工程奖”。
经济发达,文化不一定发达,小地方也有先进文化生存的沃土,有时恰恰能孕育出先进文化。能否发现,关键在一个记者的新闻眼是否犀利。地市报纸不能好高骛远,要紧紧抓住本地的先进文化大力弘扬。
笔者在采访中发现方城县的群众文化搞得红红火火,是县域先进文化的一个缩影,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基于此,采写了《聚焦方城文化现象》一文,见报后反响很大,并引起了当地文化主管部门的重视。
二、依托传统文化,激活地市报纸文化报道
作为地市级报纸,“传统文化”不能丢。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地域的“传统文化”与这个地域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模式有着丝丝缕缕的联系,因此“传统文化”地域性比较强,它在地市级城镇拥有较大的读者群。从社会价值看,宣传“传统文化”对树立这个地域人的民族自豪感、荣誉感,对这个地域先进文化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对“传统文化”的报道,要传递出古老文化的底蕴,做到古为今用,具体到实际操作上,要根据不同的载体选择不同的运作(报道)方式。
1.把读者熟知而被社会淡化的传统文化推向前台。这类报道风险性较大,搞不好就不仅仅是无功而返;但是,一旦运作成功,其反响也将是巨大的,比如:
诸葛亮是南阳的历史,也是南阳的现代。但因为种种原因,现代的南阳人没有很好利用诸葛亮这一文化品牌。我们认为重点宣传诸葛亮,不仅能赢得可观的读者群,说不定还能为南阳充分利用诸葛亮打个前站,作个舆论铺垫。有了这一思想基础,总编辑包廷怀直接运作,深入分析诸葛亮问题上南阳与襄阳在思想观念、认识程度、史料研究、宣传公关、资金投入、经济效益诸方面的差距,于2002年隆重推出大型系列报道《我们怎样利用诸葛亮》。报道甫一推出,就产生了巨大的反响。紧接着,又推出专家研究文章《诸葛亮草庐南阳襄阳之争形成的历史渊源与发展概况》。与此同时,开辟了“我们怎样利用诸葛亮”读者热线,举办网上评论,刊登网友文章,让广大读者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成功,给了我们信心。经过充分准备,我们又隆重推出南阳汉子张文斌“单骑宣传南阳躬耕地七省行”活动。“七省行”历时近两个月,走过河南、安徽、江苏、湖北、陕西、四川等7省,行程数千公里,每到一处,都引起当地媒体、民众的强烈关注。
2.挖掘本地风土人情,尋找人们意识深处一直关注的传统文化。风土人情,是中国人的“文化情结”,尤其是文化积淀丰厚的地域,人们更是对当地的风土人情怀有深深的眷恋,对逐渐远去的风土人情甚至有一种独特的依恋与失落。这类报道,是为了满足人们精神层面的需求,挖掘不易,但一旦成功,影响是巨大的。2000年至2002年,我们相继推出的《南阳街巷趣话》、《南阳名小吃杂趣》、《南阳民居建筑群巡礼》等系列报道,时至今日不少读者还在津津乐道。
怎么给地市报纸的文化报道定位,近年来,我们做了一些探讨,并付诸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总结出几条经验,与同仁商榷——站在全国看地方:着眼大文化;注目地方先进文化;挖掘传统文化。同时注意:文化报道不能仅仅拘泥于纯文化,而应让文化与社会充分结合起来——不走向社会,不了解社会对文化的需求态势,文化报道就活不起来。
这其中,我们做得最成功的应属“依托传统文化,激活地市报纸文化报道”。本文将重点予以论述。
一、站在全国看地方:着眼大文化;注目地方先进文化
地市报纸的文化报道不能仅仅局限于动态的“小文化”,应着眼于“大文化”——只有着眼于“大文化”才能办出自己的特色。
地市报纸的“大文化”是什么?怎么搞?2000年,我们对这一问题进行反复思考、研究,决定把这个“大文化”定位于“站在全国看地方”。把地方上的文化现象放在全国大文化的背景里,从中去发现它的新闻价值。
南阳是全国“曲艺之乡”,又是曲剧的发源地,但近几年这里的戏曲艺术却日渐西落,原因何在?我们走访了几家剧团的负责人、主要演职人员、新老戏迷及普通百姓,最后把这些素材融化在全国戏剧的海洋里,写出了《南阳戏曲何日突出重围》系列报道,见报后很受读者欢迎,尤其在南阳戏曲界震动很大,并获得南阳市“五个一工程奖”。
经济发达,文化不一定发达,小地方也有先进文化生存的沃土,有时恰恰能孕育出先进文化。能否发现,关键在一个记者的新闻眼是否犀利。地市报纸不能好高骛远,要紧紧抓住本地的先进文化大力弘扬。
笔者在采访中发现方城县的群众文化搞得红红火火,是县域先进文化的一个缩影,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基于此,采写了《聚焦方城文化现象》一文,见报后反响很大,并引起了当地文化主管部门的重视。
二、依托传统文化,激活地市报纸文化报道
作为地市级报纸,“传统文化”不能丢。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地域的“传统文化”与这个地域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模式有着丝丝缕缕的联系,因此“传统文化”地域性比较强,它在地市级城镇拥有较大的读者群。从社会价值看,宣传“传统文化”对树立这个地域人的民族自豪感、荣誉感,对这个地域先进文化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对“传统文化”的报道,要传递出古老文化的底蕴,做到古为今用,具体到实际操作上,要根据不同的载体选择不同的运作(报道)方式。
1.把读者熟知而被社会淡化的传统文化推向前台。这类报道风险性较大,搞不好就不仅仅是无功而返;但是,一旦运作成功,其反响也将是巨大的,比如:
诸葛亮是南阳的历史,也是南阳的现代。但因为种种原因,现代的南阳人没有很好利用诸葛亮这一文化品牌。我们认为重点宣传诸葛亮,不仅能赢得可观的读者群,说不定还能为南阳充分利用诸葛亮打个前站,作个舆论铺垫。有了这一思想基础,总编辑包廷怀直接运作,深入分析诸葛亮问题上南阳与襄阳在思想观念、认识程度、史料研究、宣传公关、资金投入、经济效益诸方面的差距,于2002年隆重推出大型系列报道《我们怎样利用诸葛亮》。报道甫一推出,就产生了巨大的反响。紧接着,又推出专家研究文章《诸葛亮草庐南阳襄阳之争形成的历史渊源与发展概况》。与此同时,开辟了“我们怎样利用诸葛亮”读者热线,举办网上评论,刊登网友文章,让广大读者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成功,给了我们信心。经过充分准备,我们又隆重推出南阳汉子张文斌“单骑宣传南阳躬耕地七省行”活动。“七省行”历时近两个月,走过河南、安徽、江苏、湖北、陕西、四川等7省,行程数千公里,每到一处,都引起当地媒体、民众的强烈关注。
2.挖掘本地风土人情,尋找人们意识深处一直关注的传统文化。风土人情,是中国人的“文化情结”,尤其是文化积淀丰厚的地域,人们更是对当地的风土人情怀有深深的眷恋,对逐渐远去的风土人情甚至有一种独特的依恋与失落。这类报道,是为了满足人们精神层面的需求,挖掘不易,但一旦成功,影响是巨大的。2000年至2002年,我们相继推出的《南阳街巷趣话》、《南阳名小吃杂趣》、《南阳民居建筑群巡礼》等系列报道,时至今日不少读者还在津津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