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水气单胞菌在欧洲鳗鲡体内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与病理观察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colew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从鳗鲡分离的嗜水气单胞菌进行人工感染试验,以探讨感染后不同时期嗜水气单胞菌在欧洲鳗鲡肝脏、肾脏和肠道内的定位和由此引起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将细菌分2次对鳗鲡进行肌肉注射。第1次采用每克体质量10^3-10^7cfu的不同剂量注射以确定该菌的半数致死量,结果表明其半数致死量为5×10^4cfu/g。第2次以每尾鱼1×10^7cfu的剂量注射欧洲鳗鲡,此后分别在注射后6、24、48 h采集鳗鲡的肝脏、肾脏、肠道进行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定位研究。结果表明:3个时期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存
其他文献
从采集到的污水样品中分离得到1株高效降解2-甲基异茨醇(2-methylisoborneol,2-MIB)的菌株Z5,通过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该菌在以2-MIB为唯一碳
应用NCBI、Expasy等在线生物信息学网站与生物信息学软件对蓝细菌各菌株的PipX进行多序列同源对比分析,获得保守序列,预测了二级结构与结构域,分析了pipX的基因簇等。分别构建了
以不同浓度Al^2+处理豌豆幼根根尖,24h后通过测定幼根的相对伸长率、不同根段的胼胝质含量、POD活性同时结合苏木精染色,探讨不同浓度Al^2+对豌豆根尖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幼根伸
采用组织分离法从表现炭疽病症状的采后香蕉果实中分离到4个炭疽病菌菌株。通过观察这4个菌株的菌丝生长速率、孢子萌发、附着胞形成和致病性,发现4个菌株的菌丝生长速率无显
张店区杏园东路小学是一所市级规范化学校.近年来,为适应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学校极为重视现代化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以电化教育为龙头,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