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突发性耳聋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peng12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影响突发性耳聋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33例(148耳)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33例患者经系统治疗后,痊愈25例,显效18例,有效39例,总有效率为61.7%(82/133).单因素分析显示,与突发性耳聋预后相关的因素有年龄、发病至治疗时间、耳聋分级、是否伴有眩晕和治疗时间.年龄<60岁、发病至治疗时间越早、耳聋分级越轻、不伴有眩晕以及治疗时间较长的患者疗效明显占优.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与突发性耳聋预后相关的独立因素是发病至治疗时间和耳聋分级.结论 突发性耳聋病因不明,从发病到治疗时间间隔和发病后听力损失的程度是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因素,临床应予以重视,尽量早诊断、早治疗,以提高疗效。

其他文献
在充分研究国内外紧急灾难医学救援监测机制的前提下,分析国内灾难医学救援监测系统功能的需求,解放军总医院急诊科、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信息管理系和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共同设计了具有隐私保护机制的灾难医学救援监测系统的逻辑架构和数据结构,实现了汇报员信息管理、灾难医学救援数据上传、灾难医学救援数据搜索三大功能,并开发了Android客户端和Web客户端,方便接入系统。同时,该系统的隐私保护功能,基于
目的评估早期采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急性光气中毒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重症患者肺的保护作用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江西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4例急性光气中毒致ARDS患者的救治过程。收集患者ECMO治疗前及治疗后1、3、7 d的治疗参数,包括动脉血pH值、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血乳酸(Lac)和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心
目的探讨β1受体阻滞剂是否通过Toll样受体4 /核转录因子-κB (TLR4/NF-κB)信号通路抑制脓毒症大鼠心肌炎症反应。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3月龄250~300 g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分配至假手术组(S组)、脓毒症模型组(CLP组)、β1受体阻滞剂艾司洛尔干预组(ES组)、TLR4受体拮抗剂干预组(E5564组),每组15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脓毒症动物模型;S组仅剖腹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道阻塞为主要特征的严重呼吸道疾病,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等特点。康复锻炼可以减少患者病情反复加重,对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但现有的肺功能康复训练方法仍存在诸多不足,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能根据患者需求进行压力调节的肺功能锻炼瓶,操作简单,易于掌握。该锻炼瓶主要由瓶体、螺纹圆形盖和吹气管3部分组成。瓶体为长方体结构,用于容纳液体,上方设有加液口;加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