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做好农业科技领域的国际化工作,对于加快推进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为例,阐述了该院国际合作交流的现状与成效,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提升全院国际化水平,助力国际交往中心建设提出了对策措施。
关键词:国际交往中心;农业科技;国际交流合作;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21)08-0269-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08.070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ImprovingtheLevelofInternationalizationintheFieldofAgriculturalScienceandTechnologytoHelptheConstructionofCenterforInternationalExchanges—TakingBeijingAcademyofAgricultureandForestrySciencesasanExample
YANGGuo-hang,SHIKun,JIANGTaoetal
(BeijingAcademyofAgricultureandForestrySciences,Beijing100097)
AbstractDoingwellintheinternationalizationofagriculturalscienceandtechnologyisofgreatsignificanceforacceleratingBeijing’sroleasacenterforinternationalexchanges.TakingBeijingAcademyofAgricultureandForestrySciences(BAAFS)asanexample,thecurrentconditionandeffectivenessoftheinternationalcooperationandexchangeswaselaboratedinthispaper.Theexistingproblemswereanalyzed,andthecountermeasuresonhowtoimprovetheinternationalizationlevelofBAAFSandpromotetheconstructionoftheinternationalexchangescenterwereproposed.
KeywordsTheinternationalexchangescenter;Agriculturalscienceandtechnology;Internationalexchangesandcooperation;BeijingAcademyofAgricultureandForestrySciences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时,明确指出首都的城市战略定位之一就是国际交往中心。《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北京“十三五”要强化国际交往功能,建设国际城市。《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提出落实城市战略定位,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加快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建设,构建世界级城市群[1-2]。北京的国际交往中心建设,是北京城市国际化发展的新阶段,在北京国际化发展中农业版块的国际化必不可少。在这种形势下,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为北京唯一的市属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何做好农业科技领域的国际化工作,提升国际学术影响力显得十分重要。
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国际交流合作情况
多年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秉持开放办院理念,不断加强农业科技国际合作。科技交流持续深入,因公出国(境)访问人次逐年增多,举办国际学术会议、承担国际合作项目层次和水平日渐提升;国际合作伙伴不断拓展,与3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了实质性合作关系;国际合作平台建设稳步推进,建有2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7个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与国际知名科研机构共建了11个国际联合实验室;农业科技人才引进来和走出去同步发展,积极引进海外人才,聘请客座研究员50多名。设立“海外人才培养计划”,每年支持10人左右赴国外知名研究机构研修。
1.1积极谋划,学术融入度不断提高
“十二五”以來,不断加大农业科技人才的走出去力度,加强培养国际化视野的科技人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全院因公出访团组约500个,
1200人次,涉及全院在职职工总数的35%左右,2014—2019年,每年派出团组数和出访人次逐年增高,2019年达到100个206人次,科研人员国际交流的参与面不断扩大。2019年,全院因公出访执行学术交流合作任务104人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84人次;执行长期访学任务6人次;参加农业农村部、北京市等境外培训任务8人次,执行科技援助任务1人次,均较以往有所增加,国际学术的参与度不断提升。
1.2深入挖掘,持续拓展合作伙伴
充分调动院所两级能动性,积极建设各类国际交流合作平台,近几年取得较好进展,如2018—2019年增加了市级国际合作基地2个,国际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5个。目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拥有2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7个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11个中外联合研究实验室/研究中心。涉及农作物、畜牧兽医、植物病理、信息化与智能装备、林业果树、资源环境等多个领域,多为目前国际合作的热点领域[3]。
充分利用国外智力资源,是降低对外开放成本,保证信息快捷畅通的有效途径[4]。“十二五”以来,外宾来访数量不断增加,先后来访外宾团组数约570个,2000人次,主要来自北美洲、欧洲、大洋洲、亚洲等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到访外宾中,多数专家是基于已经建立的较密切的关系,如落实合作协议、共建的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国际合作项目和联合培养研究生等。国际交流合作平台的建设促进了科研人员的深度交流合作,而人员的深度交流又进一步推动国际合作平台功能的发挥。
关键词:国际交往中心;农业科技;国际交流合作;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21)08-0269-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08.070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ImprovingtheLevelofInternationalizationintheFieldofAgriculturalScienceandTechnologytoHelptheConstructionofCenterforInternationalExchanges—TakingBeijingAcademyofAgricultureandForestrySciencesasanExample
YANGGuo-hang,SHIKun,JIANGTaoetal
(BeijingAcademyofAgricultureandForestrySciences,Beijing100097)
AbstractDoingwellintheinternationalizationofagriculturalscienceandtechnologyisofgreatsignificanceforacceleratingBeijing’sroleasacenterforinternationalexchanges.TakingBeijingAcademyofAgricultureandForestrySciences(BAAFS)asanexample,thecurrentconditionandeffectivenessoftheinternationalcooperationandexchangeswaselaboratedinthispaper.Theexistingproblemswereanalyzed,andthecountermeasuresonhowtoimprovetheinternationalizationlevelofBAAFSandpromotetheconstructionoftheinternationalexchangescenterwereproposed.
KeywordsTheinternationalexchangescenter;Agriculturalscienceandtechnology;Internationalexchangesandcooperation;BeijingAcademyofAgricultureandForestrySciences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时,明确指出首都的城市战略定位之一就是国际交往中心。《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北京“十三五”要强化国际交往功能,建设国际城市。《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提出落实城市战略定位,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加快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建设,构建世界级城市群[1-2]。北京的国际交往中心建设,是北京城市国际化发展的新阶段,在北京国际化发展中农业版块的国际化必不可少。在这种形势下,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为北京唯一的市属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何做好农业科技领域的国际化工作,提升国际学术影响力显得十分重要。
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国际交流合作情况
多年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秉持开放办院理念,不断加强农业科技国际合作。科技交流持续深入,因公出国(境)访问人次逐年增多,举办国际学术会议、承担国际合作项目层次和水平日渐提升;国际合作伙伴不断拓展,与3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了实质性合作关系;国际合作平台建设稳步推进,建有2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7个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与国际知名科研机构共建了11个国际联合实验室;农业科技人才引进来和走出去同步发展,积极引进海外人才,聘请客座研究员50多名。设立“海外人才培养计划”,每年支持10人左右赴国外知名研究机构研修。
1.1积极谋划,学术融入度不断提高
“十二五”以來,不断加大农业科技人才的走出去力度,加强培养国际化视野的科技人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全院因公出访团组约500个,
1200人次,涉及全院在职职工总数的35%左右,2014—2019年,每年派出团组数和出访人次逐年增高,2019年达到100个206人次,科研人员国际交流的参与面不断扩大。2019年,全院因公出访执行学术交流合作任务104人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84人次;执行长期访学任务6人次;参加农业农村部、北京市等境外培训任务8人次,执行科技援助任务1人次,均较以往有所增加,国际学术的参与度不断提升。
1.2深入挖掘,持续拓展合作伙伴
充分调动院所两级能动性,积极建设各类国际交流合作平台,近几年取得较好进展,如2018—2019年增加了市级国际合作基地2个,国际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5个。目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拥有2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7个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11个中外联合研究实验室/研究中心。涉及农作物、畜牧兽医、植物病理、信息化与智能装备、林业果树、资源环境等多个领域,多为目前国际合作的热点领域[3]。
充分利用国外智力资源,是降低对外开放成本,保证信息快捷畅通的有效途径[4]。“十二五”以来,外宾来访数量不断增加,先后来访外宾团组数约570个,2000人次,主要来自北美洲、欧洲、大洋洲、亚洲等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到访外宾中,多数专家是基于已经建立的较密切的关系,如落实合作协议、共建的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国际合作项目和联合培养研究生等。国际交流合作平台的建设促进了科研人员的深度交流合作,而人员的深度交流又进一步推动国际合作平台功能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