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赠书 馨香满怀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f198604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听到有人抱怨,在这个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我们已经无法静下心来去读一本书了。对于大多数信息技术教师来说,宁愿在网络上查阅资料,也不愿意去享受阅读的乐趣。但是,一本好书的价值永远是不能替代的,而读书的过程更是一种与心灵契合的旅程。
  大体说来,信息技术教师读书,不外乎以下几种目的:一是为了解决教学中、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而读,这是一种吃快餐式的读法;二是为了自身的专业发展而读,着眼于自身素质的提高,个体成长的追求;三是闲来无事,随手而读,却也偶有所得,乐在其中。开卷有益。
  您是否因为读了某一本书而使久而未决的难题豁然开朗?您是否因为读了某一本书而对自己的教学之路有了新的认识?如果您有过上面的阅读体验,您是否愿意与大家分享您的这一次读书经历?
  好了,还是让老师们用自己读书的心路历程和书中精彩的篇章来为我们娓娓道来吧!
  主持人:魏宁(E-mail:[email protected]:354986136)
  
  题记:
  信息技术教师的素养意味着他们作为专业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这种水平除了应当具备传统意义的专业特性(理解本学科的知识及其结构、掌握必要的教学技能等)之外,还必须拥有“扩展的专业特性”——有能力通过较系统的自我研究、教育教学实践研究和在实践研究中对有关理论的检验,实现专业上的自我发展。
  ——摘自《信息技术教师素养:结构与形成》
  
  我一直对信息技术教师素养有疑惑,在南京师范大学李艺老师的引荐下,我结识了南京师范大学的张义兵老师。张老师赠送了我一本他主编的书《信息技术教师素养:结构与形成》,我欣喜若狂,相信这本书会帮助我加深对素养的理解。
  慢慢翻开这本书,细细品味这顿精神大餐,让我豁然开朗。
  书中介绍:素养一词在《辞海》中指“经常修习涵养,如艺术素养、文学素养”。根据教师职业特征,本书把素养分为了教育理论素养、信息素养、技术素养、研究素养。这些都是信息技术教师必不可少的涵养。下面谈谈我对这几个素养的认识。
  ● 登上高山之顶——教育理论素养
  书中提到,“信息技术教师最大的困惑往往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技术教育’问题。”对信息技术教师来说,需要具有信息技术学科特点的理论基础来为课堂教学作支撑。书中介绍道:多元智能教学理论可以改变教师对教学和学生成就的信念,教师会用心了解每个学生的智能专长、重视学生差异,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赞赏学生的多元成就,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由于学生的智能特征各不相同,应尽可能多层次提供适应性的学习内容,尽可能涉及一些不同的智能领域,让学生享受到“智能公平”,将多元智能与课程教学统整起来。
  这不禁让我想到了市优质课《设置动画效果》的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的表现棒极了,接下来就是你们大显身手的时候啦!让我们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把其他动画片也制作得更生动有趣吧。你们看,动画片可真多啊!有《李广射虎》、《林冲捧打洪教头》、《牧童和狼》等,同学们可以根据难度系数选择一个你最感兴趣的动画片,然后根据课文提示设计动画效果。设计要求是动画效果合理,顺序正确。既可以单独创作,也可以和组内成员合作完成,各位“设计师”开始行动吧!
  学生制作时,大屏幕滚动播放部分优秀作品,供学生参考。
  在这个环节上,教师采用与语文学科相整合的思路,提供给学生丰富的创作资源,以学生刚学的《自相矛盾》成语故事、《林冲棒打洪教头》历史故事等激发学生的制作兴趣,兼顾了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同时也考虑到学生不同的能力差异,在课堂中充分运用了多元智能的教学理论,课堂效果很好。
  也有的人认为只要上好课就行了,学不学教育理论无所谓,其实不然。就是因为有教育理论作为基础,才能轻松驾驭课堂,看来我日后还是需要汲取“理论”的营养。
  ● 饱含时代特征——信息素养
  新课程对信息技术教育总目标的定位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尽管这是对学生的要求,但是对于培养学生的主力军——信息技术教师来说,则需要更高层次的信息素养。
  信息能力是整个信息素养的核心。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作为中小学信息化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应该具有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与学生及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读罢,对比这几项要求,总结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与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有所欠缺,也许是不做班主任的缘故,对于学生的了解程度还远远不够,关爱帮助学生也做得不够,这些都明确了我的努力方向。
  ● 拥有一技之长——技术素养
  信息技术教师首先应该是信息技术“工程师”;其次,信息技术教师应该能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再次,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具备学习、创新的能力与精神,掌握新的教学、学习与研究方法,把握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信息技术教师应积极利用自身的技能优势,善于将新技术、新理念和新平台引入信息技术课堂,如交互式电子白板、电子网络教室平台、博客、论坛、QQ、专题网站等,有效实施信息技术手段与信息技术课程的整合。2009年9月,我参加了无锡市电教馆举办的信息技术教师的基本功比赛,技术这一项的比例占分很多,可见技术对教师的重要性。
  ● 带着问题教学——研究素养
  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对信息技术教师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需要重新学习教育科研方法,把“教书匠”转化为适应新课程的教学科研型教师。
  书中用详实的文字介绍了信息技术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方法:第一,确定研究的课题。第二,恰当选用研究方法、科学研究问题。常用的方法有调查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行动研究法,用得最多的还是行动研究法。只要有了行动,相信在研究中肯定会有收获。第三,要规范写作论文、有效发表研究成果。信息技术教师的写作可以分为四类,分别是教育感悟、教育叙事、教学案例、课题研究。我们的教育生活由无数的碎片组成,这些碎片如果不进行思考、整理,就会使自己的教学在比较低的层面上不断重复。通过写作,教师就能够有效地对经验进行反思,从碎片中提取有意义的东西并加以理解,形成经验融入教育生活。
  读到这里,我也深有感触。最近几年,得益于写作,我也在教育教学上收获不少,写得最多的是教育叙事、教学案例。至今还记得第一次发表文章时的情景,我欢呼雀跃,激动万分。写作是教学反思的最好方式,我也经常勉励自己要将写作坚持到底。
  不知不觉,这本书已经翻到最后一页,书中强调的几个素养还一直停留在我的脑海里。对照这几个素养,有些我还做得不够,有些还需要完善,这些都是我日后在教学中努力的方向。信息技术教师不应该仅仅是教书匠,我相信通过对信息技术素养认识的提升,信息技术教师能逐步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研究者。
其他文献
某一天,意大利艺术家Nazarino Crea脑中忽然灵光一闪,按照现如今以瘦为美的标准,他用画笔给名画里的胖美人们来了一次速效减肥,这个举动引来一片喧哗。本期要讲的,同样也是为名画瘦身,不过,瘦下来的是文件容量,而不是图片里的身材和脸型——无损压缩,具体来说,是以字典法编码为基础的无损压缩,为充分揭示其原理,下面实验中使用的并不是压缩软件,而是充满智慧的头脑。  首先,找一幅尺寸小一些的《蒙娜丽
第十一届NOC活动 数字化学习工具评优 · 一等奖  特色与亮点  《公司的经营》课件集成了视频、动画、图形、声音等多媒体素材,从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直观感受入手,带动学生思考关于公司如何科学合理经营的问题,整个课件界面清新活泼,页面导航操控性强。  本课件通过四个主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让学生真实研究、亲切参与;四个环节的活动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够使学生渐步提高认知;课件注重了动态性、美观
TPACK理论作为一项革新性教育技术理论,已经获得了广泛的认可,但在实践中缺点也很明显,即对真实的复杂教育现场而言,还缺乏较为实用和动态的解释框架。很多学者已经对此问题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这其中的努力主要包括TPACK实践框架和TPACK活动分析法等。TPACK活动分析法是基于活动理论视角,对TPACK发展过程的动态分析。这一方法是由美国凯尔文学院学者Marjorie Terpstra提出的,他
地域与经济的差异,导致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一些优质课程难以得到共享,因此通过网络和视频进行可视化远程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远程合作学习这一学习方式,可以解决地域上一定程度的差别化教育,对学生的主体性形成与发展、合作学习能力培养,以及实现资源共享和平等学习方面都有研究意义和价值。  《未来海底城》一课的设计,是通过视频回忆系统和学习网站,实现远程在线课堂教学的一次尝试,研究不同地区、不同环境文化的碰撞
近几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我们生活、生产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样,它也在影响并促进着我们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并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有史以来最大的变革。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些丰富的资源来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促进教与学的变革,并如何运用新的教育技术探索和构建新的学习模式。    多媒体技术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利用
有这样一个值得思考的奇怪问题,假如人类从来就不曾、或者将来也不会发明出真空管或者电子管之类的元件,那么计算机还有没有可能出现在人類世界中?笔者自己的答案是:会。即便没有真空管或电子管,人类最终也会找到其他替代材料,因为大自然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用逻辑语言来写就的,而纷繁表象背后的本质可能很简单。
2014年3月最热门的教育话题,估计应该是高考模式要改革了。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日前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我国即将出台方案,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第一种高考模式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第二种高考模式就是现在的高考,学术性人才的高考。技能型人才的高考和学术性人才的高考要分开。  虽然技能和学术两种人才招考模式的具体方案还没有公布,但是围绕这个话题的探讨声已不绝于耳。在
● 引言  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微博以其新颖性、开放性、交互性、创造性吸引着大批的人群,由于信息更新及时和随时随地分享信息的优势,微博逐渐成为高校学生学习交流、获取信息资源、宣泄个人情绪的重要渠道。  ● 高校微博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在微博迅猛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如下:一是为寻求标新立异,导致信息的病毒性传播;二是一些不实
摘要:视频作为一种高效的信息传播媒介,在教学软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正确合理地应用视频技术也成为提高教学软件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以《规范幼儿英语》DVD教学软件为例,探讨教学软件中视频编辑的关键环节与制作方法。  关键词:教学软件;视频编辑    随着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针对教学软件开发的研究日渐深入,其中视频的编辑制作是教学软件开发的重要内容,受到了业内人士的极大关注。视频按信号的性质可分为
当前,教育信息化正以特有的方式影响着教育。蒋鸣和教授在2013年第11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NOC)闭幕式上的《新一代技术支持的教学革命》报告中提到:“现代社会的学习趋于‘微型化、片段化、社会化、大众化与草根化’。翻转课堂的核心是学习个性化和知识内化的交互性。NOC活动的生命力在于它的草根精神,是教师自己的嘉年华。”面对这样的趋势,我们也在努力寻找着发展的方向和提升的舞台。  多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