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紧固件用SCM435盘条工艺开发

来源 :热处理技术与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gt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原材料生产到紧固件制造,精准识别热轧盘条生产工艺的关键点,基于SCM435连续冷却转变曲线,通过采取不同的控轧控冷工艺成功开发出(铁素体+珠光体)型和贝氏体型两款产品.结合钢厂、拉丝厂、紧固件厂整个产业链工业化生产实践,得出以下结论:(铁素体+珠光体)型产品组织和性能均匀性略差,可用于一球两拉精线改制工艺,但不适用于生产复杂零件;贝氏体型产品组织和性能均匀性较优,可用于两球两拉或首道拉拔减面率较小的一球两拉工艺,可用于生产复杂零件.
其他文献
随着冷轧压下率的增加,12Cr17Ni7不锈钢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都升高,屈服强度上升较抗拉强度快,延伸率下降,硬度HV升高。12Cr17Ni7不锈钢强度和硬度升高主要是钢板受冷轧变形时发生应变诱发相变,产生具有体心立方结构的α’马氏体和具有密集六方结构的ε马氏体导致。对硬化的12Cr17Ni7进行370℃下时效处理:强度随热处理时间变化不大,硬度和塑性变化趋势一致,先呈增加趋势,随后减小,时效硬度HV在热处理2 h达到峰值。通过对12Cr17Ni7表面硬度研究,钢板硬度范围在HV290~460之间,轧机压
通过对大沙河区域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及风险受体调查,建立了以区域水环境风险源强度(S)、水环境受体易损性(V)和水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能力(M)指数为基础的区域突发水环境风险评估系统,并通过量化表征结果分析了区域级“三级”综合防控体系的重要性。
采用石油醚萃取-ECD气相色谱法测定水环境样品中的四氯苯,能够实现三种同分异构体目标峰完全分离,在0~500 ug/L范围内各组分标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在0.999 4以上。水样检出限为1.0 ug/L;加标回收率在84%~9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06%~1.84%(n=7),此方法操作简单、萃取速度快,可满足生活饮用水、地表水、地下水等水环境样品中四氯苯的测定。
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维氏硬度计、力学拉伸试验机和涡流电导仪测试了铸锭不同位置的组织、硬度、力学性能及电导率。结果表明:2024高强度硬铝铸锭无疏松、夹杂、裂纹等铸造缺陷,铸锭偏析层厚度莓8 mm,合金的过烧温度为499.1℃,铸锭边部和心部位置成分偏析矣0.01%。铸锭径向截面中心、R/2和R位置的晶粒度依次为2、2和2.5级,晶粒平均尺寸依次为172、161和143μm。合金组织出现大量发达枝晶,连续枝晶网格显著,甚至出现了二次枝晶。铸锭中心、R/2和R位置的电导率变化不大,但硬度和拉伸力学性能均
针对汽车零部件选换档摇臂拨头在热处理后出现开裂的现象,通过分析发现生产过程的冷镦加工和高频淬火是导致开裂的原因。为此,通过球化退火后增加了再结晶退火、冷镦成型、高频淬火层深、高频泮火冷却介质等工艺改进后,消除了泮火开裂,满足了技术要求。
针对某铜冶炼厂生产废水污染物成分复杂、处理深度不够、常规方法处理难度大,无法稳定达标排放的问题,采用生物制剂协同氧化法处理工艺进行技术改造,改造后系统运行稳定,出水水质能够达到《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7-2010)特别排放限值。
大兴安岭东坡扎兰屯一带位于大兴安岭成矿带北段,随着内蒙古地勘基金矿产地质调查项目的开展和研究,对该区域的成矿地质特征和找矿前景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总结。主要研究成果是归纳了该区域的地层、构造、岩浆岩、遥感影像、航磁、地球化学等特征,并结合以往发现的矿产地、矿点等特征,进行综合对比融合分析,重新厘定了地层层序、岩浆岩分布和侵入期次、构造、矿化蚀变等特征,总结了这一带主要的北东向区域性控矿构造、燕山期主成矿期次、铜铅锌银钼多金属矽卡岩型、热液充填型矿产成矿类型。
普查区在大地构造上位于昆仑-秦岭地槽褶皱区-北祁连褶皱系。通过1∶2000地形修侧和地质草测,在矿区内共圈出1条矿体,矿体为震旦系多若诺尔群中岩组斜长角闪岩,经对矿石的抗压强度、块体密度、颗粒密度、吸水率、含水率、孔隙率等物理性能进行测试,区内矿石符合建筑技术指标要求,达到工业Ⅱ级品以上,为较好的建筑用石料矿。区内斜长角闪岩为火山岩经强变质作用形成的中、高级造山变质岩。该矿属变质岩型矿床。通过对普查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特征及环境地质的调查总结,本普查区开采技术条件为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属简单型,环境
采用MIG焊接技术对6005A铝合金进行焊接,研究了搭接接头与对接接头的力学性能、拉伸断口形貌,接头不同位置的微观组织及焊缝合金成分.研究表明,对接接头的抗拉强度达到母材的
为了研究海水吸光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误差来源,搭建了搭载645 nm光源的海水吸光度测量系统,根据郎伯-比尔定律、误差传递原理和吸光度传感器结构,对海水吸光度测量系统进行了分析,并通过重复性测试和吸光度测量实验对该系统的稳定性和吸光度探测能力进行了实验验证。重复性测试实验结果显示,使用测量前标定的方法可以将误差控制在±0.008 3 m-1以内,其中由光源和光电传感器引起的误差为±0.00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