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新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找到解决新挑战的对策。
[关键词]互联网 大学生 思想政治工作
[作者简介]王焕章(1971- ),男,鹤壁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河南 鹤壁 458000)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7-0080-02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互联网作为信息传递和交流的工具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和利用,尤其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被网络文化所吸引,上网成为校园内的一种文化潮流和时尚。网络信息的内容丰富,传播速度快,不仅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也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造了便利条件。
首先,互联网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网络能将分散在各地的信息融为一体,成为大容量、高速度的数据传输系统,在传播信息方面具有及时、大量、交互的优势,在时效性、连续流动报道上具有优势,这就为搞好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来源。
其次,互联网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互联网的建立,为学校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方便。以往,思想政治教育以课堂传授或一对一的形式开展,这可以很好地解决个人和少数人的思想问题,但这种方式无法广为传播,对其他有类似问题和疑惑的人无法都产生影响。为了扩大宣传,还需要通过作报告、印材料等方式,即便如此,覆盖面仍有限。而互联网的建立,使学生不必按传统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到规定的场所去接受教育,而是可以在任何一个设有终端的地方随时获取所需的知识,聆听老师的教导。传输快捷、内容丰富的网络信息不仅方便了学生的学习,还充实了教师的教学。
但是,互联网在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和冲击。
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
当代大学生有一定的思想政治觉悟、鉴别力,他们好奇心强、感觉敏锐,但是,他们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还不能很好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来准确客观地观察、判断和分析问题,不能识别网络信息的真与假、美与丑、是与非。网络上的不同思想很容易对他们产生影响,这就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严峻挑战,具体表现如下:
(一)网络信息的全球化冲击着大学生的政治信念
对网络的应用,使大学生更容易接触到西方的意识形态,造成一些学生政治观念模糊,民族意识淡化。网络传播的开放性,使全世界的人都可以迅速通过网络进行交流,信息成为共享资源。由于美国等西方国家网络应用发展的相对普及,目前在互联网上,西方网络用户和英文信息占了大部分,这固然有助于国内大学生便利地接受发达国家大量新鲜的信息和先进的观念,但也为西方国家利用网络对我国进行渗透并散布影响社会稳定、影响大学生思想健康成长的言论和信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信息化时代,西方反华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一刻也没有停止,他们利用网络,编辑操纵信息、传播谣言、制造混乱;他们打着“民主”“自由”“人权”等旗号恶意诋毁共产党的领导,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攻击和诽谤,大肆向社会主义国家宣传、兜售资本主义的政治、文化、民主、自由、人权等价值观,作为渴求知识的当代大学生群体,不可避免地容易受到西方思想、文化的腐蚀和影响,导致政治意识、阶级意识、甚至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开始淡化。
(二)网络的负面效应加大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
第一,许多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聊天,难以自拔。互联网上生动逼真并带有刺激性的电子游戏,很容易使大学生混淆虚拟与现实的关系而产生心理失衡。许多杂乱无章的信息和无所事事的“聊天室”,占用了一些大学生的大量时间,使他们对身边的事情反映淡漠,致使学习成绩直线下滑。第二,大学生网络违法和不道德行为日趋增多,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缺乏积极有效的应对手段。网络世界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不像现实世界中有法律和法纪部门的约束与管理,现有的条件很难做到对网络行为进行严格审查和责任追究,而网络道德规范也是非强制性的。通过上网,大学生可以以匿名的方式随心所欲地发表作品、发泄牢骚、暴露隐私,还可以以匿名的方式在网上参与讨论、发表言论、攻击他人,社会上对此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教师更难得知。这些现实生活中的大量事实使互联网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形成了强烈冲击,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值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普遍关注。
(三)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质和工作方式提出了挑战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质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处于一种信息优势的地位,通过这种优势,在教育过程中比较容易树立起威信,受到尊重,从而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经过长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已积累了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工作经验。但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过去依靠一支笔、一本书、一张嘴,通过读文件、看报刊、听大课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状况。学生通过网络随时可以查阅各种信息,相当多的大学生运用网络的能力超过了教师,特别是年龄在40岁以上的思想政治工作者网络运用能力相对不足,加之学校的网络管理跟不上网络发展的步伐,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也对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质和工作方式带来了挑战。
二、对策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三个方面的主要任务:一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二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三是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要解决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挑战,探索适应网络时代需要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必须以《意见》精神为指导,针对网络时代的特点,及时调整思路和方法。
(一)建立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占领网络阵地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事业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只有真正把这项工作做好了,才能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代代相传、长治久安。”要适应互联网时代,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占领网络阵地,建立专门的网站,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加大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教育,强化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要首先在全国建成统一的和多层次的、相互沟通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再由各高校建立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或制作思想政治教育专题主页,定期发布交流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并使各高校网站之间相互沟通,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共享。网站要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宣传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要积极开辟健康、丰富、高雅的富有人文魅力的文化资源,形成具有权威性的网上宣传中心,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要从正面加强对青年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抵御西方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毒害。要达到以上效果,要求各高校在制作网页时,不仅要考虑对大学生的网络教育,还要考虑增强网络教育内容的实用性和趣味性。网站要贴近校园、贴近师生,开辟诸如“校长信箱”“心理咨询”“师生论坛”等网页,加大网上思想政治工作的基地建设,以健康的、科学的、喜闻乐见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及时荡涤各种不良信息。
(二)加强信息监管,规范网上行为
首先,应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管,特别是对境外信息的监管,要严格控制和监测国际互联网入口,对所有进入我国的信息进行“过滤”,通过技术手段把有害信息拒之于国门外。要制定法律、法规,及时制止非法信息的发布和制造。
其次,要加强网络管理,加强网络伦理和法制教育,增强学生上网的法制观念。学校内部的电子阅览室要制止学生上课时间聊天,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不断引导大学生自觉抵制网络垃圾的侵害。要引导学生掌握网络伦理道德,按照网络伦理道德的要求,自觉遵守网络规则,不制造和传播非法信息,不使用令人不愉快的语言,尊重他人隐私,杜绝恶意行为,不断增强学生上网的自律性。同时,要发挥法律、舆论监督的积极作用,把自律和他律结合起来。
(三)培养一支既懂思想政治教育,又精通网络技术的新型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高校的网络管理,已不是单纯的技术性管理,而是融思想政治工作和网络技术于一身的新型管理。这就要求高校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师不但要学习网络知识、了解网络、运用网络,而且还要学会把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技术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解决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除了要具备过去要求的基本素质以外,还必须具备以下新的重要素质:
1.要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工作业务水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象是人,对人的教育和培养是一门很深的学问。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既需要具有深厚的政治理论水平,具有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自觉维护这种价值观与道德观的责任感,还需要深入地了解网络,熟练地驾驭网络,这是做好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好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网络知识和网络技术水平,才有可能对网络进行分析、鉴别、判断和引导,才能对学生的网络心理做精深的研究,才能及时、科学地解答网络时代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互联网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要求我们不仅要善于做网上思想政治工作,还要准确地把握时代精神的精华,把思想政治教育贯彻到学校工作的各个领域和环节中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胜任自己的工作,必须站在时代的前列不断地学习,使自己既精通思想政治工作又精通信息技术。
因此,首先,学校要对思想政治工作者进行系统的网络知识培训;其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注意从网络上搜集信息,找准学生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再次,要把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宣传阵地及时移植到网络上来,加强宣传的广度和深度。
2.要具有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主动培养自己的开拓创新精神,不断了解网络时代的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创造新经验,使自己的思想观点、道德规范、工作目标与工作方法更好地适应网络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瑞.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探索[J].湖湘论坛,2003(8).
[2]韦扬.加强高职院校网络德育建设的思考[J].广西大学学报,2006(28).
[3]高胜利.试论网络文化对于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的挑战[EB/OL].青岛团校网站,2005-04-06.
[关键词]互联网 大学生 思想政治工作
[作者简介]王焕章(1971- ),男,鹤壁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河南 鹤壁 458000)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7-0080-02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互联网作为信息传递和交流的工具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和利用,尤其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被网络文化所吸引,上网成为校园内的一种文化潮流和时尚。网络信息的内容丰富,传播速度快,不仅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也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造了便利条件。
首先,互联网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网络能将分散在各地的信息融为一体,成为大容量、高速度的数据传输系统,在传播信息方面具有及时、大量、交互的优势,在时效性、连续流动报道上具有优势,这就为搞好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来源。
其次,互联网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互联网的建立,为学校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方便。以往,思想政治教育以课堂传授或一对一的形式开展,这可以很好地解决个人和少数人的思想问题,但这种方式无法广为传播,对其他有类似问题和疑惑的人无法都产生影响。为了扩大宣传,还需要通过作报告、印材料等方式,即便如此,覆盖面仍有限。而互联网的建立,使学生不必按传统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到规定的场所去接受教育,而是可以在任何一个设有终端的地方随时获取所需的知识,聆听老师的教导。传输快捷、内容丰富的网络信息不仅方便了学生的学习,还充实了教师的教学。
但是,互联网在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和冲击。
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
当代大学生有一定的思想政治觉悟、鉴别力,他们好奇心强、感觉敏锐,但是,他们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还不能很好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来准确客观地观察、判断和分析问题,不能识别网络信息的真与假、美与丑、是与非。网络上的不同思想很容易对他们产生影响,这就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严峻挑战,具体表现如下:
(一)网络信息的全球化冲击着大学生的政治信念
对网络的应用,使大学生更容易接触到西方的意识形态,造成一些学生政治观念模糊,民族意识淡化。网络传播的开放性,使全世界的人都可以迅速通过网络进行交流,信息成为共享资源。由于美国等西方国家网络应用发展的相对普及,目前在互联网上,西方网络用户和英文信息占了大部分,这固然有助于国内大学生便利地接受发达国家大量新鲜的信息和先进的观念,但也为西方国家利用网络对我国进行渗透并散布影响社会稳定、影响大学生思想健康成长的言论和信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信息化时代,西方反华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一刻也没有停止,他们利用网络,编辑操纵信息、传播谣言、制造混乱;他们打着“民主”“自由”“人权”等旗号恶意诋毁共产党的领导,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攻击和诽谤,大肆向社会主义国家宣传、兜售资本主义的政治、文化、民主、自由、人权等价值观,作为渴求知识的当代大学生群体,不可避免地容易受到西方思想、文化的腐蚀和影响,导致政治意识、阶级意识、甚至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开始淡化。
(二)网络的负面效应加大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
第一,许多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聊天,难以自拔。互联网上生动逼真并带有刺激性的电子游戏,很容易使大学生混淆虚拟与现实的关系而产生心理失衡。许多杂乱无章的信息和无所事事的“聊天室”,占用了一些大学生的大量时间,使他们对身边的事情反映淡漠,致使学习成绩直线下滑。第二,大学生网络违法和不道德行为日趋增多,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缺乏积极有效的应对手段。网络世界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不像现实世界中有法律和法纪部门的约束与管理,现有的条件很难做到对网络行为进行严格审查和责任追究,而网络道德规范也是非强制性的。通过上网,大学生可以以匿名的方式随心所欲地发表作品、发泄牢骚、暴露隐私,还可以以匿名的方式在网上参与讨论、发表言论、攻击他人,社会上对此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教师更难得知。这些现实生活中的大量事实使互联网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形成了强烈冲击,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值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普遍关注。
(三)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质和工作方式提出了挑战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质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处于一种信息优势的地位,通过这种优势,在教育过程中比较容易树立起威信,受到尊重,从而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经过长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已积累了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工作经验。但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过去依靠一支笔、一本书、一张嘴,通过读文件、看报刊、听大课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状况。学生通过网络随时可以查阅各种信息,相当多的大学生运用网络的能力超过了教师,特别是年龄在40岁以上的思想政治工作者网络运用能力相对不足,加之学校的网络管理跟不上网络发展的步伐,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也对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质和工作方式带来了挑战。
二、对策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三个方面的主要任务:一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二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三是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要解决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挑战,探索适应网络时代需要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必须以《意见》精神为指导,针对网络时代的特点,及时调整思路和方法。
(一)建立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占领网络阵地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事业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只有真正把这项工作做好了,才能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代代相传、长治久安。”要适应互联网时代,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占领网络阵地,建立专门的网站,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加大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教育,强化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要首先在全国建成统一的和多层次的、相互沟通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再由各高校建立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或制作思想政治教育专题主页,定期发布交流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并使各高校网站之间相互沟通,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共享。网站要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宣传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要积极开辟健康、丰富、高雅的富有人文魅力的文化资源,形成具有权威性的网上宣传中心,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要从正面加强对青年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抵御西方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毒害。要达到以上效果,要求各高校在制作网页时,不仅要考虑对大学生的网络教育,还要考虑增强网络教育内容的实用性和趣味性。网站要贴近校园、贴近师生,开辟诸如“校长信箱”“心理咨询”“师生论坛”等网页,加大网上思想政治工作的基地建设,以健康的、科学的、喜闻乐见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及时荡涤各种不良信息。
(二)加强信息监管,规范网上行为
首先,应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管,特别是对境外信息的监管,要严格控制和监测国际互联网入口,对所有进入我国的信息进行“过滤”,通过技术手段把有害信息拒之于国门外。要制定法律、法规,及时制止非法信息的发布和制造。
其次,要加强网络管理,加强网络伦理和法制教育,增强学生上网的法制观念。学校内部的电子阅览室要制止学生上课时间聊天,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不断引导大学生自觉抵制网络垃圾的侵害。要引导学生掌握网络伦理道德,按照网络伦理道德的要求,自觉遵守网络规则,不制造和传播非法信息,不使用令人不愉快的语言,尊重他人隐私,杜绝恶意行为,不断增强学生上网的自律性。同时,要发挥法律、舆论监督的积极作用,把自律和他律结合起来。
(三)培养一支既懂思想政治教育,又精通网络技术的新型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高校的网络管理,已不是单纯的技术性管理,而是融思想政治工作和网络技术于一身的新型管理。这就要求高校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师不但要学习网络知识、了解网络、运用网络,而且还要学会把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技术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解决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除了要具备过去要求的基本素质以外,还必须具备以下新的重要素质:
1.要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工作业务水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象是人,对人的教育和培养是一门很深的学问。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既需要具有深厚的政治理论水平,具有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自觉维护这种价值观与道德观的责任感,还需要深入地了解网络,熟练地驾驭网络,这是做好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好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网络知识和网络技术水平,才有可能对网络进行分析、鉴别、判断和引导,才能对学生的网络心理做精深的研究,才能及时、科学地解答网络时代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互联网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要求我们不仅要善于做网上思想政治工作,还要准确地把握时代精神的精华,把思想政治教育贯彻到学校工作的各个领域和环节中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胜任自己的工作,必须站在时代的前列不断地学习,使自己既精通思想政治工作又精通信息技术。
因此,首先,学校要对思想政治工作者进行系统的网络知识培训;其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注意从网络上搜集信息,找准学生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再次,要把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宣传阵地及时移植到网络上来,加强宣传的广度和深度。
2.要具有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主动培养自己的开拓创新精神,不断了解网络时代的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创造新经验,使自己的思想观点、道德规范、工作目标与工作方法更好地适应网络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瑞.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探索[J].湖湘论坛,2003(8).
[2]韦扬.加强高职院校网络德育建设的思考[J].广西大学学报,2006(28).
[3]高胜利.试论网络文化对于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的挑战[EB/OL].青岛团校网站,2005-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