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展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弘扬华夏传统文化是一个历史的任务,文化与教育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 它们之间是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关系,现化教育在推动自身的完美化、理想化的同时把华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传承发扬光大。华夏传统文化对现代教育的德育和教学过程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启示,能更好促进教育的现代化进程。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多年来教育的光辉旗帜。随着新世纪的逐步深入,现代教育的步伐越来越大,越来越深。现代教育意味着继承与变革,继承就是传承优秀的华夏传统文化,变革就是改变传统教育中的不合理因素,使教育和各方面符合时代的特征和培养新时代的和谐发展的人。
一、文化与华夏传统文化
文化是与自然和先天相对应的一种概念,它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社会和自我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华夏传统文化是超越时代的华夏文化,是从古至今仍然活跃于现实中的动态的华夏优秀文化。华夏传统文化主干是儒、道、墨、释,在历史上传承了几千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地域上表现为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西藏文化和新疆文化等到子文化。
二、华夏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关系
现代教育是相对传统教育而提出来的,是在知识经济、信息化、全球化背景下,以构建终身教育,学习化社会,以人为本社会为目标的立体教育体系,在教育过程和教育理念上吸取传统教育精华和现代教育思想家的优秀成果,并灵活运用的和现代教育技术结合具体教育实情而进行的以培养具有民主精神和全面和谐发展的创造性人才的最优化教育。华夏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关系首先是文化与教育的关系。叶澜认为,教育是一个复杂开放的社会系统,而这个系统有自己的要素、结构与功能。她认为文化对教育的影响可分为学校教育活动内部的文化,即“学校亚文化”以及以学校教育外部的文化及文化背景的方式来影响教育。“教育几乎与文化体内所有部分都发生直接联系,任何一种文化物质和文化模式如果不借助于教育的传递和深化,都将影响它存在的的质量或缩短它存在的历史长度。”因此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动态平衡的关系。现代教育和华夏传统文化的关系可以简单说就是推动自身的完美化、理想化的同时把华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传承发扬光大。
三、华夏传统文化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华夏传统文化相对于西方文化对现代教育的启示来说,总体上优点体现在注重“德”和“人”,对于教育和教学的具体环节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而且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博大精深,在具体的经典中我们可以发现大量的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一)有教无类,普及教育的萌芽和教育公平的思想
有教无类作为一个命题,首先是有孔子提出来的。依据前人的研究以及孔子的教育理论与实践, 有教无类包括以下两层意思:第一,从人的外在性来看, 有教无类是指在教育对象上,不分地域与国别,不分华族与夷族,不分贵族与平民,人人都应该受教育。第二,从人的天赋素质以及后天的习惯与行为方面来看,有教无类是指不论智愚,不论品行善恶,只要诚心求教,都应当给与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相传孔门弟子三千,可考的仅在《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载有姓名就有77人。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民族,不受等级、地区、年龄身份等的限制。因此可以说有教无类是现代教育普及教育思想的萌芽。但是现代教育是一个正在逐步完善的过程,虽然基本上普及了教育,但教育公平的还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和问题。特别是在教育机会上发现一些地方和学校明文规定不招收农民工子女和外地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有许多中小学把学生按户口分为几等,如本地城市户口,本地农村户口,外地城市户口,外在农村户口,并实行不同的收费和教育行为,这些都是与华夏优秀传统文化背道而驰的。
(二)学而不厌的终身学习观与诲人不倦的专业教育者
孔子作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一代宗师,他本人就是一个虚心好学的光辉典范。他认为,学习是为了充实与提高自己不是在别人面前炫耀。
孔子反对那种“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的求学态度。孔子所称道的是“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正是有了这种基本态度,所以,孔子好学不倦。《史记·孔子世家》也记载:“孔子晚年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孔子真正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孔子有关论述学习的内容还有很多,但从中我们可以归纳出一点就是孔子的思想中有着终身学习的观点,这正是我们现代教育要发扬地方。孔子不仅自己博学,而且善于因材施教,对教育事业充满了热爱与关注。他主张诲人不倦,并且主张求学之道不耻下问,这些从现代教育看来都教师专业发展所不可或缺的。关于孔子的教育方法,《论语》为政篇第3章中,孔老夫子有教诲:“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许多人认为是对待学生问题的观点:实事求是,知道的就是知道的,知道几分就是知道几分,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不妄說。这才可谓“知”。这是一种字面解释,我认为这是一种教育方法。孔子其实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教育观点,就是教给学生适当的知识和能力。典型的命题可以在《道德经》里观妙章第一(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里的第一“道”,即无极大道,可以理解为天道,自然,规律方法等,第二个“道”可以理解为表征符号等。第一个“名”,即大道无名之名,可理解为与无极大道同义。可名,就是可以表达命名,说出的意思。大道原本无名,为了阐述表达代表它的概念,无奈强立其“名”曰“道”,此名实为常名。
我们今天的后现代知识观认为,知识是不确定的,只有个体自己的经验中建构了的知识对他才是真正的知识,才是能力,才是“道”,所以在教育传播学中还有一种观念就是真正的知识只可以建构,而不可以传播,因为或许你的知识“道”是正确的,但经过各种物质手段传播后,它就是一种符号,一种表征,而不是知识本身,而受播者呢,因为其头脑中的理念的建构各不相同,所以对同一“可道”,也成了“非常道”了,已经是改写版的道了。
一、文化与华夏传统文化
文化是与自然和先天相对应的一种概念,它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社会和自我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华夏传统文化是超越时代的华夏文化,是从古至今仍然活跃于现实中的动态的华夏优秀文化。华夏传统文化主干是儒、道、墨、释,在历史上传承了几千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地域上表现为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西藏文化和新疆文化等到子文化。
二、华夏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关系
现代教育是相对传统教育而提出来的,是在知识经济、信息化、全球化背景下,以构建终身教育,学习化社会,以人为本社会为目标的立体教育体系,在教育过程和教育理念上吸取传统教育精华和现代教育思想家的优秀成果,并灵活运用的和现代教育技术结合具体教育实情而进行的以培养具有民主精神和全面和谐发展的创造性人才的最优化教育。华夏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关系首先是文化与教育的关系。叶澜认为,教育是一个复杂开放的社会系统,而这个系统有自己的要素、结构与功能。她认为文化对教育的影响可分为学校教育活动内部的文化,即“学校亚文化”以及以学校教育外部的文化及文化背景的方式来影响教育。“教育几乎与文化体内所有部分都发生直接联系,任何一种文化物质和文化模式如果不借助于教育的传递和深化,都将影响它存在的的质量或缩短它存在的历史长度。”因此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动态平衡的关系。现代教育和华夏传统文化的关系可以简单说就是推动自身的完美化、理想化的同时把华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传承发扬光大。
三、华夏传统文化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华夏传统文化相对于西方文化对现代教育的启示来说,总体上优点体现在注重“德”和“人”,对于教育和教学的具体环节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而且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博大精深,在具体的经典中我们可以发现大量的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一)有教无类,普及教育的萌芽和教育公平的思想
有教无类作为一个命题,首先是有孔子提出来的。依据前人的研究以及孔子的教育理论与实践, 有教无类包括以下两层意思:第一,从人的外在性来看, 有教无类是指在教育对象上,不分地域与国别,不分华族与夷族,不分贵族与平民,人人都应该受教育。第二,从人的天赋素质以及后天的习惯与行为方面来看,有教无类是指不论智愚,不论品行善恶,只要诚心求教,都应当给与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相传孔门弟子三千,可考的仅在《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载有姓名就有77人。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民族,不受等级、地区、年龄身份等的限制。因此可以说有教无类是现代教育普及教育思想的萌芽。但是现代教育是一个正在逐步完善的过程,虽然基本上普及了教育,但教育公平的还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和问题。特别是在教育机会上发现一些地方和学校明文规定不招收农民工子女和外地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有许多中小学把学生按户口分为几等,如本地城市户口,本地农村户口,外地城市户口,外在农村户口,并实行不同的收费和教育行为,这些都是与华夏优秀传统文化背道而驰的。
(二)学而不厌的终身学习观与诲人不倦的专业教育者
孔子作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一代宗师,他本人就是一个虚心好学的光辉典范。他认为,学习是为了充实与提高自己不是在别人面前炫耀。
孔子反对那种“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的求学态度。孔子所称道的是“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正是有了这种基本态度,所以,孔子好学不倦。《史记·孔子世家》也记载:“孔子晚年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孔子真正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孔子有关论述学习的内容还有很多,但从中我们可以归纳出一点就是孔子的思想中有着终身学习的观点,这正是我们现代教育要发扬地方。孔子不仅自己博学,而且善于因材施教,对教育事业充满了热爱与关注。他主张诲人不倦,并且主张求学之道不耻下问,这些从现代教育看来都教师专业发展所不可或缺的。关于孔子的教育方法,《论语》为政篇第3章中,孔老夫子有教诲:“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许多人认为是对待学生问题的观点:实事求是,知道的就是知道的,知道几分就是知道几分,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不妄說。这才可谓“知”。这是一种字面解释,我认为这是一种教育方法。孔子其实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教育观点,就是教给学生适当的知识和能力。典型的命题可以在《道德经》里观妙章第一(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里的第一“道”,即无极大道,可以理解为天道,自然,规律方法等,第二个“道”可以理解为表征符号等。第一个“名”,即大道无名之名,可理解为与无极大道同义。可名,就是可以表达命名,说出的意思。大道原本无名,为了阐述表达代表它的概念,无奈强立其“名”曰“道”,此名实为常名。
我们今天的后现代知识观认为,知识是不确定的,只有个体自己的经验中建构了的知识对他才是真正的知识,才是能力,才是“道”,所以在教育传播学中还有一种观念就是真正的知识只可以建构,而不可以传播,因为或许你的知识“道”是正确的,但经过各种物质手段传播后,它就是一种符号,一种表征,而不是知识本身,而受播者呢,因为其头脑中的理念的建构各不相同,所以对同一“可道”,也成了“非常道”了,已经是改写版的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