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内毒素血症早期大鼠肠系膜淋巴管的动态观察

来源 :中国微循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ianse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活体微循环显微闭路电视系统,研究内毒素作用下肠系膜淋巴管的运动变化,探讨内源性NO对淋巴管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分三组,于股静脉一次性推注:(1)内毒素(脂多糖,1ipopolysaccharide,LPS);(2)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N-硝基-L-精氨酸甲基酯(L-NAME);(3)LPS及L-NAME.观察注药前和注药后2 h内的肠系膜淋巴管管径、收缩频率等指标.结果(1)LPS组:肠系膜淋巴管管径较注药前扩大,运动频率减少,总收缩活性指数变小;(2)L-NAME组:淋巴管管径变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高白细胞性急性白血病(Hyperleukocytic Acute Leukemia,HLAL)去白细胞术前后的微循环学变化,指导HLAL的治疗.方法40例HLAL患者行去白细胞术,观测术前后的微循环学参
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的临床特征、诊断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总结本院收治的11例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患者的诊断与治疗经验.结果CN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脂肪滋养蛋白(Adiponutrin)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rs2072907与肥胖以及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500例2型糖尿病患者设为2型糖尿病组,331名糖耐量正常者设为非糖
目的:探讨对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97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49 例)和对照组(48 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