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使用交锁髓内钉治疗长管状骨折已被公认为是一种标准的治疗方法 [1].随着交锁髓内钉设计的不断改进,治疗长管状骨折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但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其中很常见的一个问题是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下段骨折时有很高的对线不良的发生率 [2]以及骨折端小稳定.应用阻挡螺钉可以纠正胫骨骨折端的成角畸形并增加稳定性.自2006年3月至2008年4月用交锁髓内钉以及阻挡螺钉技术治疗胫骨下段骨折16例,现报告如
【机 构】
:
063000,河北省唐山市第二医院创伤二科,063000,河北省唐山市第二医院创伤二科,063000,河北省唐山市第二医院创伤二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使用交锁髓内钉治疗长管状骨折已被公认为是一种标准的治疗方法 [1].随着交锁髓内钉设计的不断改进,治疗长管状骨折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但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其中很常见的一个问题是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下段骨折时有很高的对线不良的发生率 [2]以及骨折端小稳定.应用阻挡螺钉可以纠正胫骨骨折端的成角畸形并增加稳定性.自2006年3月至2008年4月用交锁髓内钉以及阻挡螺钉技术治疗胫骨下段骨折16例,现报告如下……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上颈椎损伤合并不连续的下颈椎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策略.方法 2004年5月至2007年8月,对上颈椎损伤合并不连续的下颈椎损伤9例患者进行一期手术治疗.术前神经功能按Frankel评级:A级2例,C级3例,E级4例.其中上颈椎损伤均采用后路手术,经椎弓根寰枢固定融合8例,枕颈固定1例;下颈椎损伤采用后路手术6例,其中以不连续经椎弓根短节段钉棒固定融合4例,2例采用联合上颈椎经椎弓根连
肱骨近端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类型,其发病率约占骨折总发病率的4%~5%[1].在65岁以上老年人中,肱骨近端骨折为第三大常见骨折类型(仅次于髋关节骨折与桡骨远端骨折)[2].虽然大部分肱骨近端骨折没有移位或仅有轻度移位,可以通过颈腕吊带制动、功能锻炼等保守疗法治愈,
距骨骨折发生率较低,在所有骨折中的发生率为0.32%[1],且多为高能量损伤所致,20%~25%为开放性骨折[2],多伴有严重的软组织挫裂伤,而且距骨本身无单独的血供,故骨折后易发生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距骨缺血性坏死、感染等并发症.距骨开放性骨折常常有骨折碎块游离脱出于体外而受到污染,对于这些既失去血供又被污染的离体骨折块,是否应该丢弃以避免骨髓炎的发生?原位植入是否一定会发生骨坏死?这是一个值
目的 探讨应用组合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手术技巧. 方法 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组合皮瓣移植治疗36例小腿及足踝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采用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组合携带健侧胫后血管的单桥式皮瓣修复14例,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组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11例,游离背阔肌皮瓣组合带健侧胫后血管的单桥式皮瓣修复6例,游离胸脐皮瓣组合局部转移腓肠肌皮瓣修复3例
近年来,腕关节解剖研究进展显示,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rianguIar fibrocartilage complex,TFCC)损伤足尺侧疼痛及远侧尺桡关节不稳的一个基本因素,关节镜下修复周围型的TFCC损伤已经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
目的 通过数字化三维重建正常中国人桡骨小头大体形态,测量解剖参数,为选择、设计假体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对45例正常中国人进行单侧肘关节CT扫描,利用Mimics 10.0软件进行数字化三维重建来测量桡骨小头的解剖形态,并与国外相关资料进行比较. 结果桡骨小头的形状和大小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各形态参数接近正态分布,桡骨小头冠状面最大直径平均(22.34±2.46)mm,髓内冠状面直径平均(9.04±
美国《科学》杂志日前公布了该刊评选出的2007年十大科学进展.这些进展是:一、“人类基因组差异”研究取得进展。它研究的是DNA(脱氧核糖核酸)的基本组成单元——单核苷酸之间的碱基差别,即所谓的单核苷酸多态性.2007年,有十多个研究项目采用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方法研究单核苷酸多态性,这种分析方法通过比较病人和健康者的DNA.来确定哪些微小差异会带来疾病风险。
寰椎爆裂性骨折也称为Jeffersons骨折,是头部受到垂直方向应力作用的结果,可造成高位颈段脊髓损伤及椎动脉损伤而危及生命.上颈段解剖结构复杂,位置深在,手术具有高难度及高风险性,由于影像学的发展及对该类损伤的深入认识,临床诊断水平有所提高,漏诊率大大降低,认为只要合理及时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自2003年2月至2008年7月我科共收治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23例,现报告如下。
自1995年开始,第一个关于机器人应用于外科手术的程序被FDA所通过以后,至2000年,开始有大规模的应用在临床的趋势.在提高手术效果和精度的同时,也不断开展创新的手术,并向其他领域扩展[1-7].如何保证机器人系统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在远程遥操作中如何保证数据安全,是研制与临床应用中的一个关键问题.目前,对外科机器人安全性的研究,还没有一个专用的标准,大多是基于传统工业机器人的安全理论和方法,采用
目的 探讨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持续被动活动和主动功能锻炼对患者关节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 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07年2月至2008年6月行TKA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入院序号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持续被动活动组(CPM组)和主动功能锻炼组(AP组),每组40例.CPM组术后早期应用CPM机行康复治疗,AP组则在专业康复医师指导下进行主动功能锻炼.记录患者术后第3、6、9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