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每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各行各业都会产生重要的拐点,以对过去反思、对未来憧憬。在经济发展的每一个重要历史时期,突破口都有教育,教育的提升会直接刺激社会的价值取向,更会直接积蓄大发展的力量。没有梦想的国家与个人是没有动力的,因此,站在历史的拐点寻找新的课程梦、教育梦、价值梦是多么的重要。在畅想美丽梦想之前、之中、之后,都需要面对现实从小处着手向着切实的目标前行,唯有如此才能拥有追逐梦想的翅膀。对信息技术课程而言,您有什么样的梦想,又有什么样的向着梦想飞行的清晰路线图呢?
● 致信息技术课程的青春
国不可无史,因为史可鉴今,史可让人的思想文化更深厚。但读史最大的问题有二:一是自以为读过史就会看穿成败轮回的规律而无所作为,二是自以为读过史就会过度自豪而抱守残缺吃老本。时光是一个矢量,我们无法在青春记忆里生活,唯有创造更新的历史方能青春永驻。
曾记得,信息技术课程那自由的天空,没有考试,没有评比,没有检查,虽然开设课程的学校不多,虽然学校里开设的课时不多,但机房是多么神圣的地方,进入机房以换鞋、套鞋套为标记的做法已然成为记忆中凝固的行为艺术。一门简单的BASIC语言,一套神奇的算法、结构,至今在那一代学生的记忆中弥足珍贵。有的学生就是因为那点启蒙,后来走上了信息科技的从业道路,成为工程师、博士和上市公司年轻的老总。后来,从DOS下的一个WPS,再到Windows3.0,“所见即所得”的友好界面突然巨大地改变了课堂,也改变了课程与学生思维的切合,技术童年的纯真戛然而止,青春叛逆兀然出现。
关于“操作电脑就像操作电视一样”的绝世名言,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推上了普及教育的快车道。当时这话的确很振奋教育界,因为动手总比不动手要强,接触就比不接触好。然而,各地轮番的机房配备更新用巨大投资换来的是青春早熟的苦涩,从中华学习机、苹果II之后,变革连绵不断:286、386、486、奔腾、酷睿、平板,课程教育随着家世的豪华变得妩媚无比:程序语言、应用软件、任务驱动、主题活动、项目学习,课程评价也随着课程的妩媚变得日渐繁华:统考、会考、学业水平考试、等级考试、高考。
现在,我们无法判断信息技术课程仍然童真还是已步青春。给一线老师的感觉是,它很青春很叛逆。
青春叛逆最大的表现就是心浮气躁,表现为:其一,到了懂事年纪,还迷恋孩子的玩具。一上网,必开QQ;一操作,必做板报;一上课,必做学案。不论是技术派还是知识派,都是满满的操作或习题,直至烦了,就满脑子里只有游戏。无品的内容因为缺乏了精神而无力,这些都是青春的迷茫。其二,精力旺盛,却依然在低层次重复浪费时光。一个Word学10年,却不会分栏;信息获取从小就开始做,遇到问题却只想答案;沉迷网游和帖子的转发,却不想想游戏的机理和帖子的内容。重复的操作因为缺乏了思维而苍白,这些都是青春的颓废。
年轻就是年轻,年轻有的是时间,年轻有的是精力,再苦涩的青春也会有瞬间的能量剧烈爆发,因为青春是上升期。一个年轻人,当他的青春美梦被击碎,他会绝地反击,迅速找到出口。一个年轻的学科,当它的强盛梦想被囚困,它会冲破牢笼,更快找取成功。我们以青春的样子描绘并非一无是处却不断起伏、密码未解的信息技术课程发展,为的是让它拥有更多梦想与希望。
● 课程发展路线图上的几个坐标
既然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已经起步了几十年,新课程也实施了十多年,作为学科课程就没有必要再拿传统学科的教育资本对比着自卑与自嘲,在新的历史拐点只需各级监护人助它迈好更正确的一步。监护人首先是国家,然后是专家,最后是教师,在这关键时刻最应避免的是权重“倒置”——过度把责任付于一线教师。作为一线的呼声和媒体的呼吁,对课程发展的路线只能去寻找却不能制定,仅仅作为舆论的力量吧。
1.科学理想,更科学地树立
科学的理想如何确立,这是课程发展路线图中的基础坐标。
我们要用科学的视野、科学的方法和科学的过程对待学科课程,研究透学生的年龄、爱好、环境以及社会需求等与课程的关系,有效选取和安排不同的内容。就像科学类课程那样,在每一个学段有不同的内容划分与方式的区分,而非全面按照信息处理过程让学生每个阶段都重复经历。避免那么多无用软件,那么多无用技术,不要让课程太多的杂草掩盖科学的深邃,窒息学生活跃的细胞。
纵观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史,并不缺乏自主创新,也不缺乏高超工艺,但是缺乏科学精神。这其中的原因是以文至上、以仕评人造成的。以至于,到了当代对人才的评价仍然没有脱离历史的传统,人们的理想仍然过多局限于“修身、治国、平天下”,哪怕这其中的人才凤毛麟角。
对待科学的态度应是一种普世的精神追求,而不是仅仅把它当成方法与工具。落在信息技术课程上,把技术当作工具是有很大局限性的。尤其是,不能因为技术的工具性而过多宣扬主题内容的价值,而忽略了技术本身的价值魅力。否则,技术就会沦为浅尝辄止的附庸。例如,从小学到高中,搜索技术一直局限于关键字应用的规则与技巧,而这些技巧往往不断被发展的技术所抛弃。相反的,也有一些观点呼吁回归科学知识体系,从知识、原理系统学习,以期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又会因为过度抛弃工具而走向空手论道,给课程的实施带来务虚。
2.创造思维,更创造地培育
创造思维是信息技术课程发展路线中的活力坐标。
创造思维存活需要自由的科学精神,从创意到创造是思维到行动的自然激发,从超越工具到实现创造才能让梦想自由飞翔。因此,需要教给学生技术而非目标。例如,使用应用软件进行表达创意,使用语言工具进行软件设计,有自主价值的行为表现才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培育。因此,我们要摆脱流程的要求、规划的限制,采取更有创造力的方式让学生自由地去发现与创造美好的事物。
创造思维有很多种,分析思维、发散思维、辐合思维、抽象思维、逆向思维等,如果对这些思维的培养系统化、规则化,又将走入死板的困境。课程就这么个特点,不统太乱,一统就死。研究性学习就是一个例证,学生研究的素养没有培养起来,课程的内容却因太多、太过、太教条而破坏了研究的心态与兴趣。 我们给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赋予了太多神圣使命,从合作精神、自主学习、探索意识到创新精神等,太多的不能承受之负担淹没了真正的科学精神。作为新兴的信息技术,对孩子们来讲需要有选择地领略美丽,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感。与技术相关的创造思维不必太多,小时候创作一点电子作品,长大了创造一点属于自己的技术,从外到内、从视野到技能有开放的思维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体验,这最难能可贵。
的确,学习多少软件才算够呢?比如,一个PowerPoint从头到尾讲几年、学几十遍,学生仍然只是知道样品怎么做,工具怎么操作,而不会主动创造自己的作品。如果我们放弃规定动作,只给学生PPT核心技术的精彩印象,那无非就是内容、版式与动画,但如果在创造中能为学生预留更多时间他们会自己寻找更多、更深的技术。真正需求的就是创造,就是发现思维的不断衍射。一旦打开思维的自由天空,高年级的学生甚至会自己去探索诸如VBA程序控制等PPT精彩技术内核,不论这些内容必修与否,这种自我需求下的探索对其创造性思维是很有益的。
3.理想与现实,课程存亡的较量
课程的理想与现实的平衡,这是在课程发展路线图上的存亡坐标。
课程生存,这是一个政策问题,也是一个学术问题,是每一个历史拐点的忧患问题。据说,很多专家认为信息技术课程很重要,因为它是教育的时代特征。然而,也有一些专家认为课程在中小学已经没有开设的必要,因为计算机网络已经普及。于是,政策就在必修、选修,甚至不修(在其他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之间协调、变换与博弈。信息技术课程的未来发展,最大的挑战可能正是课程的生存问题。小学、初中、高中课程归于地方课程还是国家课程?归于实践课程还是独立课程?课程选修还是必修?部门统一评价还是自主评价?诸多问题将昭示下一轮课程改革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命运,给课程再次带来冲击波。
课程内容的稳定性存在问题,各学段差异性也存在问题,国家重新整体架构课程已成为最大的呼声。然而,现实却是各地发展的不均衡、课程内容本身多变、教师技术水平滞后等,这些都给课程的发展带来阻碍。于是,大家对课程期待的心态也更复杂,既希望有新的课程内容,又希望能够更容易实施。于是,课程无论怎样设计,总会游走于理想与现实之间。
单从学术上讲课程内容中的技术应用,课程如果无法与时代保持一致,不及时引入新兴技术、概念,其生存机会都会存在问题。例如,在触摸屏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的今天,我们的课程把鼠标、键盘事件响应还作为“高端”内容来讲解,何谈设计理念的创新?
再从教学看课程内容中的规划,课程如果不进行立体思维变革,仅局限于软件体系,或者信息需求,或者工作流程,这种培训式课程是无法在当下快餐式教育环境中达到相当深度的。例如,做一个多媒体作品,一款软件一款软件地学下来,从图像、声音、视频、动画,再到多媒体的集成,用多长时间?虽然过程很严谨,但是学生在走马观花中心浮气躁,无法深刻体会技术价值。实际上,能专心做好动画何谈声音不会编辑?任何技术的学习都可以举一反三,用课程来启动探索心灵、激发创造动力是当下最需要的。
总之,课程内容与方式的质量决定着其未来的生存状态和发展方向,课程内涵与外延的品质是课程发展路线图上的分水岭,向前、向后还是此路不通,它既能让梦想暗淡,也会让梦想闪耀。在这新的历史拐点,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路线图虽然还很模糊,但它并不需要太多风景,也不需要太多路口,更不需要太快车道,而需要精致、有效且能自由创造的科学理想内涵、创造思维引领和充满生机的超越精神。
● 致信息技术课程的青春
国不可无史,因为史可鉴今,史可让人的思想文化更深厚。但读史最大的问题有二:一是自以为读过史就会看穿成败轮回的规律而无所作为,二是自以为读过史就会过度自豪而抱守残缺吃老本。时光是一个矢量,我们无法在青春记忆里生活,唯有创造更新的历史方能青春永驻。
曾记得,信息技术课程那自由的天空,没有考试,没有评比,没有检查,虽然开设课程的学校不多,虽然学校里开设的课时不多,但机房是多么神圣的地方,进入机房以换鞋、套鞋套为标记的做法已然成为记忆中凝固的行为艺术。一门简单的BASIC语言,一套神奇的算法、结构,至今在那一代学生的记忆中弥足珍贵。有的学生就是因为那点启蒙,后来走上了信息科技的从业道路,成为工程师、博士和上市公司年轻的老总。后来,从DOS下的一个WPS,再到Windows3.0,“所见即所得”的友好界面突然巨大地改变了课堂,也改变了课程与学生思维的切合,技术童年的纯真戛然而止,青春叛逆兀然出现。
关于“操作电脑就像操作电视一样”的绝世名言,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推上了普及教育的快车道。当时这话的确很振奋教育界,因为动手总比不动手要强,接触就比不接触好。然而,各地轮番的机房配备更新用巨大投资换来的是青春早熟的苦涩,从中华学习机、苹果II之后,变革连绵不断:286、386、486、奔腾、酷睿、平板,课程教育随着家世的豪华变得妩媚无比:程序语言、应用软件、任务驱动、主题活动、项目学习,课程评价也随着课程的妩媚变得日渐繁华:统考、会考、学业水平考试、等级考试、高考。
现在,我们无法判断信息技术课程仍然童真还是已步青春。给一线老师的感觉是,它很青春很叛逆。
青春叛逆最大的表现就是心浮气躁,表现为:其一,到了懂事年纪,还迷恋孩子的玩具。一上网,必开QQ;一操作,必做板报;一上课,必做学案。不论是技术派还是知识派,都是满满的操作或习题,直至烦了,就满脑子里只有游戏。无品的内容因为缺乏了精神而无力,这些都是青春的迷茫。其二,精力旺盛,却依然在低层次重复浪费时光。一个Word学10年,却不会分栏;信息获取从小就开始做,遇到问题却只想答案;沉迷网游和帖子的转发,却不想想游戏的机理和帖子的内容。重复的操作因为缺乏了思维而苍白,这些都是青春的颓废。
年轻就是年轻,年轻有的是时间,年轻有的是精力,再苦涩的青春也会有瞬间的能量剧烈爆发,因为青春是上升期。一个年轻人,当他的青春美梦被击碎,他会绝地反击,迅速找到出口。一个年轻的学科,当它的强盛梦想被囚困,它会冲破牢笼,更快找取成功。我们以青春的样子描绘并非一无是处却不断起伏、密码未解的信息技术课程发展,为的是让它拥有更多梦想与希望。
● 课程发展路线图上的几个坐标
既然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已经起步了几十年,新课程也实施了十多年,作为学科课程就没有必要再拿传统学科的教育资本对比着自卑与自嘲,在新的历史拐点只需各级监护人助它迈好更正确的一步。监护人首先是国家,然后是专家,最后是教师,在这关键时刻最应避免的是权重“倒置”——过度把责任付于一线教师。作为一线的呼声和媒体的呼吁,对课程发展的路线只能去寻找却不能制定,仅仅作为舆论的力量吧。
1.科学理想,更科学地树立
科学的理想如何确立,这是课程发展路线图中的基础坐标。
我们要用科学的视野、科学的方法和科学的过程对待学科课程,研究透学生的年龄、爱好、环境以及社会需求等与课程的关系,有效选取和安排不同的内容。就像科学类课程那样,在每一个学段有不同的内容划分与方式的区分,而非全面按照信息处理过程让学生每个阶段都重复经历。避免那么多无用软件,那么多无用技术,不要让课程太多的杂草掩盖科学的深邃,窒息学生活跃的细胞。
纵观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史,并不缺乏自主创新,也不缺乏高超工艺,但是缺乏科学精神。这其中的原因是以文至上、以仕评人造成的。以至于,到了当代对人才的评价仍然没有脱离历史的传统,人们的理想仍然过多局限于“修身、治国、平天下”,哪怕这其中的人才凤毛麟角。
对待科学的态度应是一种普世的精神追求,而不是仅仅把它当成方法与工具。落在信息技术课程上,把技术当作工具是有很大局限性的。尤其是,不能因为技术的工具性而过多宣扬主题内容的价值,而忽略了技术本身的价值魅力。否则,技术就会沦为浅尝辄止的附庸。例如,从小学到高中,搜索技术一直局限于关键字应用的规则与技巧,而这些技巧往往不断被发展的技术所抛弃。相反的,也有一些观点呼吁回归科学知识体系,从知识、原理系统学习,以期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又会因为过度抛弃工具而走向空手论道,给课程的实施带来务虚。
2.创造思维,更创造地培育
创造思维是信息技术课程发展路线中的活力坐标。
创造思维存活需要自由的科学精神,从创意到创造是思维到行动的自然激发,从超越工具到实现创造才能让梦想自由飞翔。因此,需要教给学生技术而非目标。例如,使用应用软件进行表达创意,使用语言工具进行软件设计,有自主价值的行为表现才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培育。因此,我们要摆脱流程的要求、规划的限制,采取更有创造力的方式让学生自由地去发现与创造美好的事物。
创造思维有很多种,分析思维、发散思维、辐合思维、抽象思维、逆向思维等,如果对这些思维的培养系统化、规则化,又将走入死板的困境。课程就这么个特点,不统太乱,一统就死。研究性学习就是一个例证,学生研究的素养没有培养起来,课程的内容却因太多、太过、太教条而破坏了研究的心态与兴趣。 我们给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赋予了太多神圣使命,从合作精神、自主学习、探索意识到创新精神等,太多的不能承受之负担淹没了真正的科学精神。作为新兴的信息技术,对孩子们来讲需要有选择地领略美丽,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感。与技术相关的创造思维不必太多,小时候创作一点电子作品,长大了创造一点属于自己的技术,从外到内、从视野到技能有开放的思维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体验,这最难能可贵。
的确,学习多少软件才算够呢?比如,一个PowerPoint从头到尾讲几年、学几十遍,学生仍然只是知道样品怎么做,工具怎么操作,而不会主动创造自己的作品。如果我们放弃规定动作,只给学生PPT核心技术的精彩印象,那无非就是内容、版式与动画,但如果在创造中能为学生预留更多时间他们会自己寻找更多、更深的技术。真正需求的就是创造,就是发现思维的不断衍射。一旦打开思维的自由天空,高年级的学生甚至会自己去探索诸如VBA程序控制等PPT精彩技术内核,不论这些内容必修与否,这种自我需求下的探索对其创造性思维是很有益的。
3.理想与现实,课程存亡的较量
课程的理想与现实的平衡,这是在课程发展路线图上的存亡坐标。
课程生存,这是一个政策问题,也是一个学术问题,是每一个历史拐点的忧患问题。据说,很多专家认为信息技术课程很重要,因为它是教育的时代特征。然而,也有一些专家认为课程在中小学已经没有开设的必要,因为计算机网络已经普及。于是,政策就在必修、选修,甚至不修(在其他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之间协调、变换与博弈。信息技术课程的未来发展,最大的挑战可能正是课程的生存问题。小学、初中、高中课程归于地方课程还是国家课程?归于实践课程还是独立课程?课程选修还是必修?部门统一评价还是自主评价?诸多问题将昭示下一轮课程改革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命运,给课程再次带来冲击波。
课程内容的稳定性存在问题,各学段差异性也存在问题,国家重新整体架构课程已成为最大的呼声。然而,现实却是各地发展的不均衡、课程内容本身多变、教师技术水平滞后等,这些都给课程的发展带来阻碍。于是,大家对课程期待的心态也更复杂,既希望有新的课程内容,又希望能够更容易实施。于是,课程无论怎样设计,总会游走于理想与现实之间。
单从学术上讲课程内容中的技术应用,课程如果无法与时代保持一致,不及时引入新兴技术、概念,其生存机会都会存在问题。例如,在触摸屏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的今天,我们的课程把鼠标、键盘事件响应还作为“高端”内容来讲解,何谈设计理念的创新?
再从教学看课程内容中的规划,课程如果不进行立体思维变革,仅局限于软件体系,或者信息需求,或者工作流程,这种培训式课程是无法在当下快餐式教育环境中达到相当深度的。例如,做一个多媒体作品,一款软件一款软件地学下来,从图像、声音、视频、动画,再到多媒体的集成,用多长时间?虽然过程很严谨,但是学生在走马观花中心浮气躁,无法深刻体会技术价值。实际上,能专心做好动画何谈声音不会编辑?任何技术的学习都可以举一反三,用课程来启动探索心灵、激发创造动力是当下最需要的。
总之,课程内容与方式的质量决定着其未来的生存状态和发展方向,课程内涵与外延的品质是课程发展路线图上的分水岭,向前、向后还是此路不通,它既能让梦想暗淡,也会让梦想闪耀。在这新的历史拐点,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路线图虽然还很模糊,但它并不需要太多风景,也不需要太多路口,更不需要太快车道,而需要精致、有效且能自由创造的科学理想内涵、创造思维引领和充满生机的超越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