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音乐教育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6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属于国家高素质人才,大学生心理健康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主要从探讨音乐教育目的与价值出发,分析音乐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提出通过音乐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方法。
  【关键词】音乐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
  音乐教育是指通过对音乐旋律进行欣赏,实现人与音乐的交流。大部分高校通过开办音乐课,通过音乐教育对大学生实现疏导,以此达到缓解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压力。音乐教育已成为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组成之一,在心理健康引导上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一、音乐教育的目的
  音乐教育目的就是音乐教育对人的作用,达到陶冶情操、开拓思维、启迪人心的目标,而不是仅仅培养优秀音乐人才。音乐教育能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全面高素质人才。通过音乐教育,能使人领会到音乐内涵,与音乐作品阐述的精神产生精神上的共鸣,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开展音乐教育能开发大学生自身潜力,使其更加了解自我,认识自我。
  音乐教育价值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价值与创造发展价值。音乐能使人心情放松,激发创造力与想象力,对人们智力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创造力有极大作用,任何音乐的产生都离不开音乐家创造力的发挥。其他艺术在生活中往往有可模仿的原型,但音乐在实际生活中并没有模仿对象。音乐具有多种表现形式,例如舞蹈、合奏、合唱等,通过这些表现形式,大学生能彼此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解除彼此隔阂,互相团结协作,提高个人交往、沟通能力,有利于心理健康的发展。
  二、音乐教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一)丰富学生情感世界,起到放松身心、净化心灵的作用
  音乐是善于激发情感、表达情感的艺术,音乐欣赏则是体验情感的过程。不同的音乐作品使人产生的感受不同。音乐作为听觉艺术,以直接方式表达人的思想、情感,唤起听众情感共鸣。例如聆听《春之歌》《花之圆舞曲》《卡门序曲》等表现积极、明快、愉快的音乐作品时,孤单寂寞的心境得以化解,心理逐渐豁达。
  (二)引导大学生建立积极乐观心态,树立正确价值观
  大学生主要健康问题表现为价值观的扭曲。当代大学生往往容易从利益与需求来认识、理解价值观念,不利于大学生身心不发展社会进步。优秀的音乐作品以其感人的故事发展、优美的旋律及不断变化的节奏给人深刻启发,与大学生思维产生共鸣,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三)利用音乐疗法帮助大学生宣泄情绪,摆脱心理困惑
  音乐疗法也称“心理音乐疗法”,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逐渐将音乐作为一种医疗手段。音乐疗法适用范围广泛,包括医疗性的、发展障碍儿童的音乐治疗以及身心康复的音乐治疗。以大众熟知的音乐为媒介,通过人感情中枢的变化来引起人的生理、心理的变化,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原因
  心理健康一般包括两方面:一是无严重心理疾病,例如极端性心理状态、强迫性心理疾病等。二是具有良好、积极客观的心态,做事不消极、不颓废。心理健康的人坚韧、能与人很好相处、迅速适应不同环境是心理将康的更高标准。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高校中自杀人数都有数十人,每5个大学生里有1个心理障碍。大学生出现焦虑、人格障碍、抑郁、强迫等问题情况为15%~27%。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原因主要为以下几点。
  (一)个人因素
  大学生经过高中紧张学习,进入大学后需要离开父母独自去读书。需要开始独立思考、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对陌生环境熟悉、适应需要一定时间。高中学习大多来自老师知道,而大学阶段则更多属于学生自主能力。且大学生还未真正接触到外界,性格处于成长阶段,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二)家庭因素
  父母是孩子性格形成的第一任老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重大影响。家庭氛围是否和谐对孩子是否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有重要影响,例如父母经常吵架,感情不和,容易给孩子造成巨大伤害,使其产生暴躁、焦虑、敏感、不自信等。父母教育方式也会影响孩子性格的发展。如今父母一味注重考试成绩,忽略对孩子情感上的教育。此外,家庭背景对孩子心理健康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家庭背景较好的孩子容易因为得到过程过于快速而不懂珍惜,容易产生以自我为中心,任性妄为的性格。而家庭条件较差的孩子容易产生自卑心理,缺乏自信心,自暴自弃等。
  (三)学校因素
  大学生从入校开始便要独自开始大学生活,学校师资情况、生活条件、硬件设施等都会给大学生心理造成影响。学校内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教师与学生相处融洽、学生之间团结互助,那么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会较好。学校不仅要传授知识给学生,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更要注重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使学生能更好适应大学生活,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基础。
  (四)社会因素
  大学生毕业后需面临严峻的社会考验,目前大学生面临十分严重的就业压力,就业希望常常的得不到回应。例如工作地点、薪酬、专业是否对口等等都与自身条件及现实存在较大差距,致使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挫败感逐渐增加,是大学生出现心理疾病,产生自卑、焦虑、抑郁、消极心理。
  四、通过音乐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方法
  (一)开设音乐欣赏选修课程,引领大学生走进音乐课堂
  音乐是情感丰富且细腻的艺术,能准确表达演奏者的内心情感,听众将音乐在神经中枢进行联想、重塑,并与自身思维产生情感通融。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既能培养大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强化大学生分辨美丑善恶能力。因此学校应有针对性开设音乐选修课程,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开设音乐基础课程,教授学生掌握识谱、音的属性、音的分类等基础乐理知识,使学生拥有分析、理解音乐作品的必要条件。通过学习、了解音乐所属风格、创作背景及作曲家创作原因、生活经历,引导学生了解音乐内涵,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把握音乐形象。
其他文献
一、我国高校学生职业指导方法和内容的现状我国高校职业指导在方法上主要有授课、讲座、报告会、校园招聘会等形式,总体而言是灌输多,互动少;间接教育多,亲身体验少;请进来
采用Gleeble-1500试验机对经过挤压比为12开坯后的γ-Ti Al合金在温度为900~1100℃、应变速率为0.01~1s-1、变形量为70%等温恒应变速率下的热变形行为进行了研究,获得了变形
采用耦合溶质场、温度场和流场的相场模型,对Ni-Cu合金凝固过程中多枝晶生长进行模拟,研究了多枝晶生长形貌及温度场和溶质场分布。结果表明:熔体流动显著改变凝固前沿的传热
一、引言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五个方面听、说、读、写、译,听力首当其冲.然而,听力理解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它涉及语言、心理、文化、社会知识、所谈话题的熟悉程度等各种
教师口语课在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应结合学科特点实施美育,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美的素养,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以适应新时期对人才的需
工程质量是水利建设成败的关键,监督机构肩负着把好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关的重任.为充分发挥监督效能,解决因工程建设质量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道德风险问题,通过在工程监督各阶段进
【摘要】文章主要介绍教学操作的灵活性,通过对教材的合理选择以及了解音乐欣赏的注意性,在情感发展中加大学生的欣赏音乐的素养。  【关键词】小学音乐;欣赏课;充满活力  一、教学内容的多样化选择,提升多元化欣赏  音乐是艺术的一种形式,也是培养学生发现生活和热爱生活的能力,加大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小学音乐课堂更具活力。音乐欣赏让学生的审美得到进一步拓展,学生不了解音乐好在审美地方,只是喜欢听或者能够听懂
【摘要】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文化相辅相成,两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两者的互动体现在理论与实践中。我国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的基础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这与社会精神、教育体系等诸多因素相关。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文化之间的互动日益构成一个体系,并在社会向多元化转变的背景下共同发展。  【关键词】音乐教育;社会音乐文化;互动;矛盾与冲突  一、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文化因素的关联  社会音乐文化不断变化,而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