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离辐射对不同放射敏感性细胞中高迁移率簇蛋白B1的诱导表达作用

来源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laob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电离辐射对已建立的宫颈癌放射抗拒细胞对比模型中高迁移率簇蛋白B1(HMGB1)和mRNA诱导表达的差异性,分析HMGB1对宫颈癌放射敏感性调控的可能性。

方法

人宫颈癌细胞系HeLa重复照射12次后,传代培养调整细胞状态至细胞增殖稳定,筛选得抗拒细胞系HeLaR。以2、5、10 Gy X射线分别照射亲代HeLa和HeLaR细胞,于照射后0、0.5、2、4、6、12、18、24、36、48 h收集细胞,提取蛋白质和RNA,采用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样本中HMGB1蛋白和mRNA的表达情况。

结果

在蛋白水平,2、5、10 Gy X射线照射后,HeLaR细胞在48 h内均表现为HMGB1表达量下降,在48 h达到未照射水平,后有增加趋势,与照射后0 h比较,2、5、10 Gy照射后6~36 h各时间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574~9.754,P<0.05);相反,HeLa细胞在照射后6 h,其HMGB1表达逐渐增多,尤其在5和10 Gy表现明显,与照射后0 h比较,2 Gy照射后6、12、48 h(t=3.945~4.864,P<0.05)、5 Gy照射后6、36、48 h(t=-2.875~3.295,P<0.05)及10 Gy照射后36、48 h(t=-4.480、-4.51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mRNA水平其趋势与蛋白水平基本一致。

结论

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后可诱导人宫颈癌细胞中HMGB1的表达变化,且其变化在人宫颈癌放射敏感细胞及放射抗拒细胞中不同。HMGB1可能参与人宫颈癌放射抗拒机制。

其他文献
叙述了用SBS热塑性弹性体替代氯丁橡胶生产建筑万能胶,并对新型万能胶的制备方法、原料配比做了阐述,通过两种万能胶的原料成本的比较,说明了新型万能胶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成
笔者自2000年以来,收集经临床和心电图证实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111例共171例次,将其常用5种转复方法作一一对照,为临床治疗PSVT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1资料和方法1.1机
目的探讨女性Skene腺病变的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6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Skene腺疾病,且有完整CT或MRI资料的15例女性患者。8例行盆腔MRI平扫及增强扫描,5例行盆腔CT平扫及增强扫描,2例同时行盆腔CT及MRI检查。观察其影像特征。结果15例Skene腺病变共有3种类型。(1)Skene腺囊肿:3例。均发生于尿道下段后外侧或近尿道外口处,
期刊
目的分析急性髌骨脱位后内侧髌股韧带(MPFL)损伤模式与股内斜肌(VMO)损伤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急性髌骨脱位患者的MRI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标准位置扫描。根据MPFL损伤模式分组,分为部分撕裂组、完全撕裂组;根据损伤部位分组,分为单纯股骨侧撕裂组、单纯髌骨侧撕裂组、单纯体部撕裂组及多发撕裂组,在冠状面和矢状面测量VMO撕裂抬升高度。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正态分布)采用t检
在神经外科临床工作中,特别是在重症监护室,颅脑外伤重症高血压、脑溢血、颅内占位性病变致昏迷不醒,躁动不安需长期输液的危重患者经常可见,护士在入院后能否建立快捷安全的
期刊
目的总结GNE肌病下肢肌肉影像特征,并探讨下肢肌肉MRI脂肪化评分与临床表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6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经基因确诊为GNE肌病,进行过双下肢肌肉MRI检查且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资料完整的17例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患者均行大、小腿横断面MRI平扫。对双下肢的18块肌肉进行脂肪化评分。根据改良Gardner-Medwin和Walton(GM-W)评分将患者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