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结构的调整,国家用工和就业制度的变革,使得人力资源配置日益复杂化。职校毕业生作为一个新生的劳动力群体具有个性化特征,他们走出校门,初涉社会,在缤纷的职业世界和复杂的就业形势面前举步维艰。为此,加强对他们的职业指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对职校生的职业指导,应做到:明确职业指导的任务,落实职业指导的内容,构建职业指导的模块,强化职业指导的管理,努力开创职业指导工作的新局面。
关键词:职校生;职业指导;任务;内容;模块;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1-0034-02
职业学校的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除少部分学生通过普通高校单独提前招生进入高校继续深造外,绝大部分毕业生将走出校门,加入社会就业的大军。作为新生的劳动力,面对缤纷复杂的职业世界和就业形势,他们应该怎样选择职业、如何及时就业并成就事业,是一个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为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作为职业指导工作人员理应给予特别的关心与指导。就职业指导本身的意义来说,职业指导可以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合理运行,可以帮助用人单位获得切合本单位需要的劳动力,有助于劳动者实现自我价值,从而促进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一、明确职校生职业指导的任务
1.认清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竞争的形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但经济发展对劳动力资源的需求相对滞后,又由于资产重组、减员增效、中国加入WTO等因素的影响,城市下岗(失业)工人再就业问题令人头疼,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增多,流转速度加快。在自然增长的劳动力和社会派生的劳动力给就业造成很大压力的同时,我们还看到初现端倪的知识经济,给拥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职校毕业生就业带来了生机。职业学校职业指导的核心内容必须体现如何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如何处理好职校生发挥个人特长、满足个人兴趣、符合主观愿望与适应社会需要的关系,鼓励学生服从社会需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将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给祖国的建设事业。
2.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自我。职校生年纪轻、社会阅历浅,容易呈现两个极端:或认为自己拥有一技之长,自以为是,夜郎自大;或认为自己是职校生,低人一等,无所作为。针对职校生思想认识的矛盾偏见,对他们进行职业指导就是要帮助学生自我定位,客观辩证地认识自我,如自己属中等职业技术人才,在苏南蓬勃发展的“三资”企业招工中,职校毕业生较为抢手,但也不要自恃其才,眼高手低,这山望着那山高。同时,要切实加强职业指导的档案建设,建立健全学生档案制度,把学生的品行、专长、兴趣、爱好、学业成绩、身体状况等统计归档,作为学生择业和向用人单位推荐的参考依据。
3.培养职业取向的决断力。在职业指导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地选择和决断,使他们摒弃那种左右徘徊、犹豫不决、坐享其成的不良思想,懂得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人们所从事的职业将随着社会的变革和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人的一生将有多次择业的机会。在从业之前,选择与决策是以学生个体的自主分析、判断为基本依据的。为此,职业指导要把对学生决策能力与自主能力的培养当作重要的任务去完成,为学生在今后充满职业流动机会的社会中再择业大显身手奠定基础,从而将职业指导延伸到学生人生的整个发展历程之中。
二、落实职校生职业指导的内容
1.扶正就业观念。职业本无高低贵贱之分,只是社会分工不同。在当前就业形势较为吃紧的情况下,职校生应转变就业观念,扩大就业视野,不能把从事方兴未艾的第三产业看作是低人一等的侍候人的工作;不要受旧有的诸如“父母在,不远游”思想的影响,放弃异地就业、境外就业;不因私有制和经营管理方式的不同,不愿意到“三资”企业、私营企业上班。职校生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就地奔农置业或自愿组织就业。职业指导中必须积极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大力张扬“天生我才必有用”,“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思想,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和自我评价体系,指导学生面对现实,学会处理就业时各种利害关系,主动关注用人需求动向,上下奔走,四面出击,努力提高就业的成功率。
2.传授政策法规。职业指导过程中,通过印发材料、开设讲座、个别辅导等形式,帮助学生吃透当前国家的宏观就业政策,特别注意指导学生了解、领会我国新时期的就业方针,即“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从就业市场的实际出发,拓宽择业范围。同时,明确市场经济也是法制经济,必须掌握培训与就业、劳动关系与争议及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就业时要依照法律程序履行手续,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3.进行创业教育。通过开设创业教育讲座或系统培训,培养学生创业精神,提高创业能力,增强学生走上社会的适应性。无论是学校推荐就业,还是自谋职业、自主创业,都能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必要的能力准备,从而为毕业生走上创业致富的成功之路创造条件,提供原始动力。与此同时,还应把那些在择业、创业中获得成功的典型人物介绍给学生,特别要大力宣传本校毕业生中成功创业的典型事迹,使学生看到职校生创业跳一跳也能摘到果实。
4.训练求职的技巧。目前的职校生,虽有一定的从业知识技能,但还缺乏求职的技巧。技巧在某种意义上往往决定求职的成功与否。因此,在职业指导中,要提请学生注意练好坚实的基本功,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就业能力作为立足点和突破口,帮助其拓宽知识面,增强适应性,从心理需求、气质养成、形象塑造、口头表达、自我包装、工作责任心、个人目标、人际关系等方面对学生加强训练。可以组织毕业生在校内模拟面试现场,也可请已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到校谈求职方法、介绍就业技巧,这样能使学生在充分认识自我、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辅以必要的求职技术,达到顺利就业的目的。
三、构建职校生职业指导的模块 1.学科教育的渗透。职业教育的任务主要是通过各学科的教学实现的,学科教学对学生职业兴趣和爱好的形成与发展,对学生的职业取向起着重要的作用。职业指导人员要建议学校优化专业结构,改革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要建议所有科任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进行职业基本技能的共同培养,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兴趣。同时,要注意挖掘学科内容中包含有关职业方面的信息,介绍学科课程与职业的关系,讲解学科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为学生选择职业和从事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2.综合素质的测评。素质测评是对个人稳定的素质特征进行的测量与评价。测评能够为职校生职业指导工作提供某种分析与研究的依据,也是职业指导工作所采用的最广泛、最直接的方法之一。测评分为操行评语、学业成绩和特种素质测评三大类。操行评语和学业成绩等资料在职校档案室一般都比较齐全,而就职业指导工作而言,侧重是特种素质测评工作,可以通过系统软件的测试结果和标准、常模的对照,对职校生的职业潜能、个人风格和动力因素进行全面的衡量,努力为了解学生和学生的自我了解提供较为客观、科学的材料。
3.校外实践的引导。实践活动是职业指导人员了解学生、学生自我了解以及学生了解社会的最佳途径。职业指导可以通过校外社会实践活动、教学见习、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方式,有意识地让学生在实践中显露自己的兴趣和才能,培养职业意向,积累初步的工作经验,同时尽可能多地了解社会的职业种类和各种职业要求,认识自己现有的状况、条件及各种职业的客观需求,为学生提供从事职业的感性认识。
4.提供职业咨询。职业指导人员要主动了解职校毕业生及其家长的择业心态,有针对性地对毕业生的就业思想、就业意向、就业途径进行调查摸底、分析引导,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分类的择业心理分析和个别交心,消除思想困惑,稳定择业情绪,让他们充满自信地去求职。同时,提供人才需求信息、分析材料、提出建议,特别要注意把握独生子女的特点,详细介绍用人单位的食宿条件、工作环境、待遇标准及发展前景等情况,让学生形成对未来职业的憧憬倾向,使家长满意而放行,从而推动就业成功率的提高。
四、强化职校生职业指导的管理
1.加强理论研究,提高指导水平。职业指导的实践产生职业指导的理论,科学的职业指导理论又能够使职业指导的工作走上新的台阶。为此,职业指导人员必须在职业准备指导、就业指导、从业指导、创业指导等领域加强研究,积极探索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新方法、新途径,求得家庭的理解、职校的支持和社会的接纳,为人力资源的市场合理配置和职业教育的良性运行做出职业指导人员应有的贡献。
2.健全培育机制,规范管理流程。职业学校在聘请专业职业指导人员帮助职校生解决职业范畴的各种难题的同时,应建立自己的职业指导组织,如职业指导工作领导小组、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毕业生就业安置推介处等领导和服务机构,配备专兼职职业指导人员具体负责,制定切实有效的规章制度,明确公关人员、研究与咨询人员、测评鉴定人员、职业安置人员、毕业生跟踪调查反馈人员各自的职责,引进奖惩激励机制,将职校生的职业指导活动落到实处。
3.做到多管齐下,采集有效信息。在信息大爆炸且高速传播的今天,信息资料的收集、处理是职业指导机构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职业指导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丰富、及时、准确的信息,职业指导工作就没有针对性和科学性,就不能收到职业指导应有的效果。职业指导人员应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这一信息高速公路下载信息,经常参加各种形式的人才信息发布会收集信息,大量订阅反映人才需求的报刊杂志筛选信息,到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事业单位采集信息,并组织专人对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归类、发布,做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从而为职业指导提供及时、准确、优质的服务。
总之,职校生的职业指导工作应规范,运行应科学,并能形成系列,与时俱进。唯有如此,才能让每一个职校学生正确择业,成功就业,踏实从业,崇尚创业,才能使人才和职业达到科学合理的配置,才能避免“许多人无事做,许多事无人做”的反常现象,才能发挥职校毕业生这个新生劳动力群体的最大优势。
关键词:职校生;职业指导;任务;内容;模块;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1-0034-02
职业学校的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除少部分学生通过普通高校单独提前招生进入高校继续深造外,绝大部分毕业生将走出校门,加入社会就业的大军。作为新生的劳动力,面对缤纷复杂的职业世界和就业形势,他们应该怎样选择职业、如何及时就业并成就事业,是一个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为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作为职业指导工作人员理应给予特别的关心与指导。就职业指导本身的意义来说,职业指导可以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合理运行,可以帮助用人单位获得切合本单位需要的劳动力,有助于劳动者实现自我价值,从而促进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一、明确职校生职业指导的任务
1.认清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竞争的形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但经济发展对劳动力资源的需求相对滞后,又由于资产重组、减员增效、中国加入WTO等因素的影响,城市下岗(失业)工人再就业问题令人头疼,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增多,流转速度加快。在自然增长的劳动力和社会派生的劳动力给就业造成很大压力的同时,我们还看到初现端倪的知识经济,给拥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职校毕业生就业带来了生机。职业学校职业指导的核心内容必须体现如何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如何处理好职校生发挥个人特长、满足个人兴趣、符合主观愿望与适应社会需要的关系,鼓励学生服从社会需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将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给祖国的建设事业。
2.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自我。职校生年纪轻、社会阅历浅,容易呈现两个极端:或认为自己拥有一技之长,自以为是,夜郎自大;或认为自己是职校生,低人一等,无所作为。针对职校生思想认识的矛盾偏见,对他们进行职业指导就是要帮助学生自我定位,客观辩证地认识自我,如自己属中等职业技术人才,在苏南蓬勃发展的“三资”企业招工中,职校毕业生较为抢手,但也不要自恃其才,眼高手低,这山望着那山高。同时,要切实加强职业指导的档案建设,建立健全学生档案制度,把学生的品行、专长、兴趣、爱好、学业成绩、身体状况等统计归档,作为学生择业和向用人单位推荐的参考依据。
3.培养职业取向的决断力。在职业指导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地选择和决断,使他们摒弃那种左右徘徊、犹豫不决、坐享其成的不良思想,懂得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人们所从事的职业将随着社会的变革和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人的一生将有多次择业的机会。在从业之前,选择与决策是以学生个体的自主分析、判断为基本依据的。为此,职业指导要把对学生决策能力与自主能力的培养当作重要的任务去完成,为学生在今后充满职业流动机会的社会中再择业大显身手奠定基础,从而将职业指导延伸到学生人生的整个发展历程之中。
二、落实职校生职业指导的内容
1.扶正就业观念。职业本无高低贵贱之分,只是社会分工不同。在当前就业形势较为吃紧的情况下,职校生应转变就业观念,扩大就业视野,不能把从事方兴未艾的第三产业看作是低人一等的侍候人的工作;不要受旧有的诸如“父母在,不远游”思想的影响,放弃异地就业、境外就业;不因私有制和经营管理方式的不同,不愿意到“三资”企业、私营企业上班。职校生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就地奔农置业或自愿组织就业。职业指导中必须积极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大力张扬“天生我才必有用”,“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思想,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和自我评价体系,指导学生面对现实,学会处理就业时各种利害关系,主动关注用人需求动向,上下奔走,四面出击,努力提高就业的成功率。
2.传授政策法规。职业指导过程中,通过印发材料、开设讲座、个别辅导等形式,帮助学生吃透当前国家的宏观就业政策,特别注意指导学生了解、领会我国新时期的就业方针,即“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从就业市场的实际出发,拓宽择业范围。同时,明确市场经济也是法制经济,必须掌握培训与就业、劳动关系与争议及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就业时要依照法律程序履行手续,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3.进行创业教育。通过开设创业教育讲座或系统培训,培养学生创业精神,提高创业能力,增强学生走上社会的适应性。无论是学校推荐就业,还是自谋职业、自主创业,都能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必要的能力准备,从而为毕业生走上创业致富的成功之路创造条件,提供原始动力。与此同时,还应把那些在择业、创业中获得成功的典型人物介绍给学生,特别要大力宣传本校毕业生中成功创业的典型事迹,使学生看到职校生创业跳一跳也能摘到果实。
4.训练求职的技巧。目前的职校生,虽有一定的从业知识技能,但还缺乏求职的技巧。技巧在某种意义上往往决定求职的成功与否。因此,在职业指导中,要提请学生注意练好坚实的基本功,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就业能力作为立足点和突破口,帮助其拓宽知识面,增强适应性,从心理需求、气质养成、形象塑造、口头表达、自我包装、工作责任心、个人目标、人际关系等方面对学生加强训练。可以组织毕业生在校内模拟面试现场,也可请已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到校谈求职方法、介绍就业技巧,这样能使学生在充分认识自我、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辅以必要的求职技术,达到顺利就业的目的。
三、构建职校生职业指导的模块 1.学科教育的渗透。职业教育的任务主要是通过各学科的教学实现的,学科教学对学生职业兴趣和爱好的形成与发展,对学生的职业取向起着重要的作用。职业指导人员要建议学校优化专业结构,改革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要建议所有科任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进行职业基本技能的共同培养,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兴趣。同时,要注意挖掘学科内容中包含有关职业方面的信息,介绍学科课程与职业的关系,讲解学科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为学生选择职业和从事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2.综合素质的测评。素质测评是对个人稳定的素质特征进行的测量与评价。测评能够为职校生职业指导工作提供某种分析与研究的依据,也是职业指导工作所采用的最广泛、最直接的方法之一。测评分为操行评语、学业成绩和特种素质测评三大类。操行评语和学业成绩等资料在职校档案室一般都比较齐全,而就职业指导工作而言,侧重是特种素质测评工作,可以通过系统软件的测试结果和标准、常模的对照,对职校生的职业潜能、个人风格和动力因素进行全面的衡量,努力为了解学生和学生的自我了解提供较为客观、科学的材料。
3.校外实践的引导。实践活动是职业指导人员了解学生、学生自我了解以及学生了解社会的最佳途径。职业指导可以通过校外社会实践活动、教学见习、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方式,有意识地让学生在实践中显露自己的兴趣和才能,培养职业意向,积累初步的工作经验,同时尽可能多地了解社会的职业种类和各种职业要求,认识自己现有的状况、条件及各种职业的客观需求,为学生提供从事职业的感性认识。
4.提供职业咨询。职业指导人员要主动了解职校毕业生及其家长的择业心态,有针对性地对毕业生的就业思想、就业意向、就业途径进行调查摸底、分析引导,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分类的择业心理分析和个别交心,消除思想困惑,稳定择业情绪,让他们充满自信地去求职。同时,提供人才需求信息、分析材料、提出建议,特别要注意把握独生子女的特点,详细介绍用人单位的食宿条件、工作环境、待遇标准及发展前景等情况,让学生形成对未来职业的憧憬倾向,使家长满意而放行,从而推动就业成功率的提高。
四、强化职校生职业指导的管理
1.加强理论研究,提高指导水平。职业指导的实践产生职业指导的理论,科学的职业指导理论又能够使职业指导的工作走上新的台阶。为此,职业指导人员必须在职业准备指导、就业指导、从业指导、创业指导等领域加强研究,积极探索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新方法、新途径,求得家庭的理解、职校的支持和社会的接纳,为人力资源的市场合理配置和职业教育的良性运行做出职业指导人员应有的贡献。
2.健全培育机制,规范管理流程。职业学校在聘请专业职业指导人员帮助职校生解决职业范畴的各种难题的同时,应建立自己的职业指导组织,如职业指导工作领导小组、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毕业生就业安置推介处等领导和服务机构,配备专兼职职业指导人员具体负责,制定切实有效的规章制度,明确公关人员、研究与咨询人员、测评鉴定人员、职业安置人员、毕业生跟踪调查反馈人员各自的职责,引进奖惩激励机制,将职校生的职业指导活动落到实处。
3.做到多管齐下,采集有效信息。在信息大爆炸且高速传播的今天,信息资料的收集、处理是职业指导机构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职业指导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丰富、及时、准确的信息,职业指导工作就没有针对性和科学性,就不能收到职业指导应有的效果。职业指导人员应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这一信息高速公路下载信息,经常参加各种形式的人才信息发布会收集信息,大量订阅反映人才需求的报刊杂志筛选信息,到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事业单位采集信息,并组织专人对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归类、发布,做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从而为职业指导提供及时、准确、优质的服务。
总之,职校生的职业指导工作应规范,运行应科学,并能形成系列,与时俱进。唯有如此,才能让每一个职校学生正确择业,成功就业,踏实从业,崇尚创业,才能使人才和职业达到科学合理的配置,才能避免“许多人无事做,许多事无人做”的反常现象,才能发挥职校毕业生这个新生劳动力群体的最大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