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的颜色

来源 :焦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ruy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除了唐朝,没有哪个时代会将色彩运用到这样的极致。显然任何一种单色都不能满足热衷于绚烂的唐朝人的要求和渴望。于是他们将各种颜色放在一起,引领它们互相流动、浸润、变化,最后融合成“盗得晚霞映落日”般的效果。
  民国的收藏家始将这类的多色低温釉陶器称为“唐三彩”,其实远远不只三种颜色,三者,多也。这其实是盛唐所有精神、气质自信到傲慢的一种表达。
  陇海铁路,从清末一直修到新中国成立。人们大都知道这条铁路线是贯通中国东西的最重要运输动脉,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它的修建无意中也挖出了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色彩。
  1905-1909年,清政府修筑陇海铁路开封至洛阳段,在洛阳北邙山脚下施工时,突然发现他们无意中损毁的普通坟头中露出了一堆花花绿绿的陶器,即使在泥土中也难掩其夺目的色彩。造型有动物也有人,还有各种器皿。
  古玩商们很快盯上了这些东西,将它们运往北京。很快,京城金石界震动,王国维、罗振玉一批大家也成了“唐三彩”的拥趸。
  1916年罗振玉编著的《古明器图录》收录有唐三彩马、女俑等,该书的序言还介绍了其发现与价值。1942年,赵汝珍在《古玩指南》一书中指出:“以铅黄绿青等三色描画于无色釉之白地胎上,即世所称之唐三彩者为最佳”。自此,“唐三彩”的名字被学术界所公认。
  唐三彩梦幻般的色彩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不幸的是,这其中也包括那些盗墓者。发现唐三彩的邙山地区更是引发了大规模的盗墓活动。那些曾经的“盗霞者”只能在盗墓者的洛阳铲下接受屈辱。
  民国时期到底出土了多少件唐三彩?恐怕终是悬案。可见的数字是1949年运往台湾,现存于台北历史博物馆标明为洛阳出土的唐三彩57件,未注明出处的唐三彩72件;故宫博物院收藏唐三彩571件;上海博物馆收藏唐三彩250件。此外,流散在欧美、日本等国的唐三彩也在百件之多。东京国立博物馆、京都博物馆、大英博物馆、法国吉美博物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都有唐三彩的收藏。
  泥与彩的邂逅
  如果要寻找一种最佳的人类自由意志的载体,那么无疑应该是陶器。当人类用双手搅动泥土,捏出形状,并在火中成型,一种崭新的物质就诞生了。在中国古老的传说中,人是女娲用泥土捏出来的。中国人相信泥土制成的器物就像人本身一样,是神性的创造。
  而泥与彩的邂逅,则是人类自由意志与瑰丽想象的结合,更是将生活的粗粝描摹成生命存在的骄傲。


  关于唐三彩的起源,可追溯到更早的汉代。那个人们所熟悉的汉武帝,目光不仅仅局限于疆域的开拓,还关注着这种自由意志的最佳载体——正是在他的时代也诞生了低温釉陶,只是那时只有单色的黄釉绿釉陶器。然而即使技术有限,当陶器被施上釉色的那一刻起,一颗追求绚丽的灵魂就在这种邂逅中萌动。
  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有一件西汉酱釉绿彩云纹陶奁。酱红的釉色上,绿色的云纹,流动若水,恰似女人所特有的温柔。拥有这样梳妆盒的女人,应该是优雅的,她也许不会想到,千年后人们依然可以从她那陶奁动人的色彩中想象出她的美丽。她坐在窗前,打开梳妆盒为心爱的人精心打扮的瞬间已然穿越了时空。
  到了东汉,釉陶更加盛行,而它超越生活的特质也越发显现,各种人物、动物俑及庭院楼阁水榭大量出现,而且流行在黄河和长江中下游的广阔地域之中。
  除了多见黄、绿、棕、褐等单色铅釉器物外,还出现了二色釉陶器。在陕西关中宝鸡、西安,陕北的甘泉、延安及河南济源的汉墓中,均有不少发现。
  唐三彩生来似乎就是融合的产物,它的身上有不同色彩的流动,也有不同文化的流动。那绚烂如晚霞般的色彩中也有远方的馈赠。
  蓝色,在唐以前的低温釉陶中是看不到的。这种颜色的烧制需要一种神奇的矿物钴。据17世纪保存下来的文件记载,沙俄为了购买昂贵的钴颜料曾花费了巨额资金,这种钴颜料叫“戈卢贝茨”,是“蓝色”的意思。克里姆林宫的大厅和安眠大教堂等许多宏伟大厦的墙壁上涂的蓝色颜料,就是“戈卢贝茨”。
  “戈卢贝茨”似乎也在等待着一个合适的契机,终于到了唐代,随着丝绸之路,这种神奇的矿物以及对这种色彩的偏爱来到了长安城,走上了唐朝工匠们的笔端。附着于陶俑之上,为唐三彩奉上了一抹天空般的蓝。


  “天知、神知、我知、 子知,何谓无知?”这是中国的一大传奇家族弘农杨氏的享誉天下的“四知”。
  东汉时期,这个兴起于华阴的家族四世连任宰相。史书上说,弘农杨氏家族的第一位宰相杨震为官清廉,德高望重。在他由荆州刺史调任东莱太守的赴任途中,昌邑(今山东巨野县)县令王密感念其“察举”(汉代的选官制度)之恩,特备黄金十斤欲趁夜赠予杨震,并言“暮夜无知者”。杨震以那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的名言,当场拒绝了这笔礼金。杨震也因此被后人称为“四知先生”。弘农杨氏,从此也将杨震奉为开基之祖,并取堂号“四知堂”。
  然而一千九百年后出土于这个显赫家族墓地的绿釉陶楼透漏了这个家族奢华的秘密。红胎绿釉,三层的阁楼式建筑,通高一米有余。庑殿式顶上装饰着柿叶的形状,大气中不失精巧。正脊中间一对鸟,微微低头,却目光锐利,仿佛显示着这个家族的涵养与智慧。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拥有楼宇的家族,其势力之大,生活之奢华是毋庸置疑的。
  “天知、神知,我知、子知”,杨氏的秘密或许我们也能从中窥见一二。
  泥与火的碰撞
  “天宝四载”,若不是这四个字,没有人会相信在西安老机场普通的家属楼中隐藏着关于“唐三彩”诞生的秘密。
  西安西郊老机场那片西北航空公司的家属楼,对于周围的市民来说是很出名的,因为在1980年代能盖起那样好的楼群并不多见,偶尔出出进进的空姐也很是养眼。然而就在这楼群中却隐藏着很多人并不知道的秘密——这里在唐朝叫醴泉坊,从这里诞生的美丽远远超越了漂亮的空姐。


  1988年,暖气公司的工人们开挖一段暖气管道,这条管道就位于西安老机场家属楼中间。工人们在泥土中发现一个五彩斑斓的碗以及同样华丽的碎片,还有一些三角形的陶支垫。一些附近的收藏家闻风赶来,除了知道这是唐三彩碎片之外,他们并不清楚这里发现的唐三彩又有什么特殊的含义。
  禚振西,陕西考古研究院的专家,很快带着专业队伍来到了这里。他惊奇的发现这里远远不是几片唐三彩碎片那么简单,这里是一处唐三彩的窑址!三座仅存底部的窑炉被发现,这其中还有三彩标本,单彩器物、模具、窑具等。可以想象当初从这个窑口烧制了多少美轮美奂的唐三彩。
  更有趣的是,这个窑址所在的醴泉坊正在大唐西市的北邻。西市曾经是盛唐时期著名的商贸市场,从世界各地来的商人们聚集在这里交易。这里有大唐如云霞般的丝绸,也有胡女的酒肆,有萨珊王朝耀人眼目的工艺品,更有神奇的唐三彩。
  没想到这唐三彩居然就生产于离它不远的醴泉坊。在这个窑址上一个长方形俑踏板残件上还刻有“天宝四载”的铭款,这是唯一一个有明确年款的窑址。


  而“天宝四载”是怎样一个年份呢?这一年玄宗册封他心爱的女人杨玉环为贵妃,赠其父杨玄琰为兵部尚书,以其叔父玄珪为光禄卿,从兄杨铦为殿中少监,杨錡为驸马都尉,及贵妃三姊,皆赐第宅于京师。这是一个帝王给予所能给予的全部的爱,然而这爱也有些像那炫目的唐三彩,虽然美的不可方物却终是要陪伴地下亡魂的。
  “事死事,如生事”。对于死亡,唐朝的人们从来充满了想象。他们尽情享受人生,即使是死后也将自己地下的住所装饰的富丽堂皇,这其中最重要的陪葬品就是唐三彩。这些伴随地下主人的器物,不仅历千年而鲜艳,更重要的是唐人在其上耗费的耐心与细致。他们首先要将开采来的矿土经过挑选、舂捣、淘洗、沉淀、晾干后,用模具做成胎入窑烧制。唐三彩的烧制采用的是二次烧成法。从原料上来看,它的胎体一般是用白色的粘土制成,在窑内经过1000-1100℃的素烧,将焙烧过的素胎经过冷却,再施以配制好的各种釉料入窑釉烧,其烧成温度约800℃。在釉色上,利用各种氧化金属为呈色剂,经煅烧后呈现出各种色彩。烧制过程中,各种呈色金属氧化物溶于铅釉中并向四方扩散流动,各种颜色互相浸润,形成深绿、浅绿、浅黄、赭黄、蓝、白、紫等多种色彩。
  唐三彩,泥与彩的邂逅,在烈火中涅槃重生。大唐创造了这样的色彩,也赋予这色彩非同寻常的意义。它从尘土中而来,却在火的熔铸后穿越茫茫红尘,在历史深沉的背影中发出夺目的光芒……

其他文献
张明华从未想过航拍可以如此简单。即便是作为从业者,他也未曾料到航拍可以如此流行。  航拍是什么?在已过不惑之年的张明华眼里,航拍器并不是一个单纯的飞机,而是一种类似哲学的事物。“它是在无穷的空间给了你一只手,它让你的镜头无处不在,让你的眼睛无所不在,可以伸向任何你想要去的地方。”  这个答案,是张明华用几十年的摄影人生经验换来的。是他用航拍路过了亚非欧太多地区的风景,看过了太多的战争与和平之后,逐
期刊
小航模飞行器、固定翼……曾经高大上的技术装备,近两年逐渐步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时尚玩家的“新宠”。时尚人士将这些航模飞行器运用到了日常生活、航拍写真、婚庆创意……带动了一条新兴的产业链。  婚礼仪式的航拍优势  1.航拍的运动范围大,空中拍摄可以让整个婚礼场景尽收眼底,呈现出更大气的效果。转场灵活,可以在摄影师不能到达的位置进行拍摄,各个高度、角度,实现360°全景。可以捕捉到如电影画面般流畅的复杂
期刊
航拍打破了婚纱照的老套路,新人们也贡献出不少新姿势。不远的将来,这些动作想必都会成为航拍婚纱照的新标准。赶紧现在就拍起来!  1无人机瘫  简单粗暴,两人往地上一躺,无人机升上高处90度拍摄,即可获得最标准上帝视角。可以并排躺,也可以头脚交错躺。可以在草地上躺,也可以在船躺,或者直接在床上躺?好像也不是不可以。  2浑然天成  想要获得全景时,将无人机飞远,让新人照片中占据较小位置,营造一种天地苍
期刊
婚姻,中国人历来看作终身大事。随着时代的流变,中式婚俗也有了很大改变。虽然各地婚俗不尽一致,三媒六聘的繁琐礼节也早已少人遵循,但婚礼前后还是有不少讲究。时代在变化,婚礼也不断增添新内容,就像航拍及无人机的流行一样,结婚,也要与时俱进。  从先秦以来,“六礼”便是婚姻仪式的统一规范,“六礼”规定了结婚就必须经过六大手续,才能真正完成了结婚。  六礼分为:  1、纳采——采并非彩金的采,而是男方家庭向
期刊
青,像物生时色也;岛,被水围着的陆地。这大概就是青岛这个地名的来历。  物生时色,究竟是什么色?自古以来,青字最难说清。按照老子的逻辑,可以说清的青就不是常青、恒青了。岛还是被水围着,青岛却耐不住寂寞地突围着,延伸着。  记两次出海  两千多年前的一位帝王一生也都在突围和延伸。于是六国灭了,车同轨了,就连文字也都统一成了符号感更强的小篆。他看看海内,感觉似乎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做的,便走到青岛,走到琅
期刊
风吹麦浪,这大概是很多人对于丰收的印象。之前受限器材跟视觉的角度,我们对于丰收场景的想象,可能都是比较固定式的,有了无人机加持之下的空中视角,可以换个角度,感受它超越印象之外的美意。  《焦点》:拍摄这组照片主要用到了哪些器材?  张可荣:用的是大疆悟Inspire 1 Pro禅思X5。  《焦点》:关于Inspire 1 Pro,有怎样的使用感受?  张可荣:大疆悟Inspire 1 Pro的稳
期刊
全球飞行影像系统的开拓者和领导者DJI大疆创新,9月2日宣布携新书《俯瞰世界——航拍摄影师眼中的地球之美》开启公司创立10周年纪念活动序幕。  这部画册展示了由世界各地知名航拍摄影师和航拍爱好者拍摄的精彩照片。《俯瞰世界》收录众多高清航拍图片,并以此向大疆的10年创业历程致敬。在过去10年中,大疆满足了世人换个角度看世界的渴望,用航拍设备重新定义了人类感知世界的方式。消费级的大疆精灵Phantom
期刊
西藏本身不具备更多,除了石头和冰雪;但通过对它的凝视,它给予的一瞥便可成为无限。  古城拉萨是一巨大载体,容纳着古今多少故事;又是忠实的守望者,目送过数千年沧桑岁月。正像时空交错穿越剧的结尾那样,蓦然回首时,已是今天,但见兴冲冲八方来客。  至迟在两千年前,拉萨河谷还保有森林与沼泽的生境,大昭寺就是在以土填湖的基础上建立起来。上世纪80年代该寺维修,气象学家还-惊喜地发现,更换下来的梁柱确为建寺时
期刊
公元604年,隋文帝崩,杨广继位。对杨广这个历史上被称为隋炀帝的人,民间文学把他描绘成荒淫无度的君王——以各种异想天开的方式沉迷于女色。但《剑桥中国隋唐史》却说,即使怀有敌意的修史者也不能掩盖这一事实,即他的正妻萧后,一个聪慧和有教养的妇女,从未遭到他的冷落而被宫内其他宠妃代替,她始终被尊重,而且显然受到宠爱。  萧后究竟何德何能,一生中竟然赢得了前后6位帝王心?最后一位是大唐皇帝李世民,唐太宗不
期刊
常规的婚纱照千人一面,是不是让你有一种例行公事的厌倦?可是生命从来不应该只有一种姿态,婚纱照又何必墨守成规。用航拍来变化角度,用创意来突破极限,才叫最浪漫的事。  1  “小人国”里的甜蜜  泰国婚礼摄影师Ekkachai Saelow最近推出了一项新的摄影业务——“小人国”。他把那些幸福的小夫妻变身成了小人国的居民,利用倾斜移位摄影和后期制作的方式,构建了一个超现实的甜蜜国度。  2  海底世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