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湿敷治疗药物性静脉炎的护理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shi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静脉输注药物是临床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而药物性静脉炎是临床静脉输液中常见的并发症。静脉炎不仅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增加护理人员静脉穿刺的难度,更重要的是阻碍了治疗方案的顺利实施,严重影响病人的治疗及康复。我院自2004年至今研究中药湿敷治疗药物性静脉炎,取得满意效果。为了减轻病人的痛苦,保证治疗方案的顺利实施,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4年10月~2006年11月收治藥物性静脉炎患者72例,诊断标准按《诊断学》第3版标准。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36例,对照组36例。研究组:36例,男10例,女26例;年龄51~70岁,平均60.5岁。对照组:36例,男15例,女21例;年龄49~74岁,平均61.5岁。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静脉输注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均P>0.05)。
  治疗方法:研究组将乳香10g、没药10g、紫草60g,用凉水浸泡30~40分钟,加水500ml煮沸后小火煎30分钟,去渣留药液300ml,倾倒至清洁的容器内,加入硭硝100g,放凉后用4层无菌纱布浸透药液,湿敷于病变部位,3~5次/日、20~30分钟/次,7天1个疗程。
  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溶液300ml,用4层无菌纱布浸透药液,湿敷于病变部位,次数、时间及疗程同研究组。
  按照疗效评定标准[1],做出疗效评价。
  ①显效:敷药3天,局部皮肤色泽正常,血管疼痛消失,硬结变软。②有效:治疗1周,局部皮肤色泽正常,血管疼痛消失,硬结变软。③无效:治疗1周,无变化。
  
  结 果
  
  两组疗效比较结果:经统计学处理,研究组与对照组显效率对比,具有非常显著差异性,P<0.01,总有效率对比,研究组总有效率94.4%,对照组总有效率72.2%,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比较,研究组优于对照组。见表1。
  


  
  讨 论
  
  药物性静脉炎为静脉的一种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多由于药物刺激血管壁,产生局部血管及皮肤组织炎性渗出,表现患肢有条索状硬结,有明显压痛,局部皮肤红、肿、热、痛。常见的药物有甘露醇、高渗糖、红霉素及化疗药物等。
  中医认为静脉炎的发生机制在于气滞血瘀,毒结凝滞于血脉,致使局部脉络气血运行不畅。治疗当以清湿热、化瘀血、散结脉为主。乳香、没药辛散苦降,具有流通经络,活血消瘀,消肿止痛的作用;紫草具有清热凉血、去除热毒的功效,局部应用具有抗炎的作用;硭硝具有润燥软坚,清火消肿的作用。而硫酸镁利用其高渗作用,促进局部组织水肿的消退,达到止痛的目的。
  该项研究,采用中药湿敷治疗药物性静脉炎,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止痛效果,不仅减轻了病人因输液带来的痛苦和护理人员静脉穿刺的难度,而且保证了病人治疗方案的顺利实施。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94.4%,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2.2%),提示中药治疗药物性静脉炎效果好。该治疗方案取材方便,方法简单,无毒副反应,且经济实用,是现代治疗药物性静脉炎的创新和突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村罔幸彦.输液引起的原因及预防.国外医学·护理分册,2002,5(6):209.
其他文献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较为动荡的阶段之一,在此期间,传统的儒家经学式微,文士们的自我意识和理性精神不断强化,他们追求思想解放,精神自由,所以固有的文学观念和文学体式逐渐
摘 要 临床实习是护校学生向临床护士进行角色转换的过程,是护生获得专业护士所必须具备的职业态度和专业技能的必由之路。在此过程中,带教老师的以身示范和师生间的融洽交流是两个最重要的法宝。  关键词 临床实习 护理教学 示范 交流
目的调查孕妇对乳少原因的认知状态,为制订针对性强、重点突出的增加泌乳量的健康知识培训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7年5~10月在妇产科待产的300例孕妇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
摘 要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73例产后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3例产后出血中,63例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63%),其次为胎盘因素(23%)。结论:加强孕前、孕期保健,正确处理产程,加强产后观察,落实外来孕妇管理,杜绝非法接生,是减少产后出血的良好措施。  关键词 产后出血 子宫收缩乏力    资料与方法  2005年12月~
摘 要 目的:探讨单边式骨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2例胫腓骨骨折进行手法复位,采用单边式骨外固定器固定,并进行平均13个月随访。结果:32例闭合性胫腓骨骨折中,解剖复位30例,近解剖复位2例,平均临床愈合时间60天,祛除外固定器时间4.2个月。结论:单边式骨外固定器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理想方法。  关键词 单边式骨外固定器 胫腓骨骨折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共32例,
750kV月海线、海柴线加装串联电容补偿装置,在提升线路输送容量,提高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水平同时,对线路继电保护装置动作行为产生较大影响。针对输电线路加装串补装置后对电气
目的:建立测定注射用泮托拉唑钠中有关物质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Kromasil Hypersil ODS,流动相为0.01 mol/L磷酸氢二钾溶液(调节pH为7.0)-乙腈(梯度洗
资料与方法  1997~2001年,我科共开展胆囊切除术500例,男153例,女347例;年龄9~75岁,平均42岁;病种有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75%),胆囊化脓(20%),胆囊萎缩、胆囊息肉、胆囊扭转(共占5%);合并症包括冠心病、心肌缺血、糖尿病、高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等;手术时间最快20分钟,平均32分钟;切口4~6cm;术前均行B超平卧位胆囊定位及胆囊定性检查,了解胆囊有无粘连、积脓、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