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山水画是颇具观赏性的画种。它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以自然景色为绘画对象,画中内容非常丰富,包括山川树木、小桥房舍、楼台亭阁、飞禽走兽、各种人物等等,具有技艺的综合性和艺术的装饰性。一幅画中,包含着这样多的内容,其布局经营上是十分地讲究透视性,否则画面就非常不协调。可见,透视在山水绘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国山水国画透视法的形成,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我国的文献上很早就有出现。战国时荀况在《荀子·解蔽》篇中有一段记载:“从山上望牛者若羊,而求羊者不下牵也;从山下望木者,千初之木若著,而求著者不上拆也,高蔽其长也”,这就把透视上“近大远小”的法则讲出来。而直接论述到与绘画创作有关系的透视法,早期谈到的是南北朝的宋宗炳《画山水序》。其中有一段提到:“且夫昆仑之大,瞳子之小,近目以寸,则其形莫睹迥以数里,则可围于寸眸。诚由去之稍阔,则其见弥小。今张绢素以远映,则昆间之形,可围于方寸之内。竖画三寸,当千初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这把透视上的远近大小、长短、高低的基本法规都阐述到。唐代王维所著《山水论》中提出处理山水画中透视关系的要诀是:“丈山尺树寸马分人,远人无目,远树无枝,远山无石,隐陷如眉,远水无波,高与云齐”。可见当时山水画家是重视运用透视规律的。到了宋代,由于绘画的发展,画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绘画技法上的各种经验,对透视也作了进一步的论述,并给山水画家提供了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具体方法。如北宋郭熙提出了“高远、深远、平远”的三远透视法。后来韩拙又提出了“阔远、迷远、幽远”的三远论。从宋代不少山水画作品中可以看出,画家在透视表现上的确花了不少的精力,作了认真的探索与尝试。因此,中国山水画的透视法在宋代已形成了较完整的体系。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认识:
1、高远的意境
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到:“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清代费汉源在《山水画式》中说“高远”是:“本山绝顶处,染出不效者是也”。以上曲种说法,其共同观点都说高是自下向上看,是一种仰视。宋代范宽等大家用此法表现的很多,如《溪山行旅图》等,主要突出雄伟、高大、气势磅礴的景物,仰视的高远,应该是远而高,达到高山仰止的艺术效果,突出“高”的形式感。
2、深远的意境
郭熙称“深远”是:“自山前而窥山后”。这是站在山前或山上远眺,并要移动视点,绕过前面近山,才能见到山后无穷无尽的景色,落到画面上就出现山重水复,使人望之莫穷其迹、不知其为几千万重的艺术效果。深远法所表现出的景物既有深度又有远的感觉,这种方法宜于表现幽深的意境,既是“境深要能曲”,又能“境深尤贵明”。
3、平远的意境
《林泉高致》中提到:“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郭熙又说:“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清费汉源从水墨渲染方面论平远:“于空阔处、木末处、隔水处染出皆是”,也有人认为要画平远,当以“云烟平之”。“平远”就是在平视中所获得的远近关系。正因为视线的平,致使近大远小的差距比深远要突出得多。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平远接近于焦点透视。只是由于中国山水画在表现上具有特殊的处理方法,取近少取远,或取远少取近。又如在画面上将视平线放得很高(或在画外面)等等。
4、迷远的意境 宋代韩拙在《山水纯全集》中提出
“迷远”。他说“迷远”是:“烟雾溟漠,野水隔隐而仿佛不见者”。所谓不见,即不能用一般的透视法中所说“灭点”,去校对。绘画上的一般透视法很难概括“迷远”。在山水画里,迷远之妙,可以有数里远的感觉,甚至仿佛有数百里之遥。只要内容题材需要它把景物表现得无穷远,则运用迷远的方法就可达到这种视觉效果。绘画作品中,米友仁的《潇湘奇观》、石涛的《罗浮山色》均是迷远透视法的体现一E例画面,如果只靠近大远小,或近低远高来表现很难出现“仿佛不见者”的妙境。
5、阔远与幽远的意境 宋韩拙在《山水纯全集》中提出:“ 近岸旷水,旷阔遥山者谓之阔远”。元代黄公望所说的“阔远”是“从近隔间相对谓之阔远”。其二者所说的意思是相同的。宋人、元人所说“阔远与幽远”,均无特别的道理。如所说“幽远”,完全可以在前面的“迷远”中包括。因为“幽远”是“景物至绝而微茫缥缈”,这与;“烟雾溟漠、野水隔隐而仿佛不见者”没有根本的区别。
总之,这些都是中国古今画家经过长期观察、反复实践得出的一整套传统方法,形成了独特的中国透视法,它使中国画家在写生创作上获得了极大自由,丰富提高了山水画的表现力,这些宝贵经验我们必须加以继承。然而随着时代发展、科学进步,为了使中国画具有更强的表现力,适当吸取西画透视方法中能为我所用部分,也是必要的。所以我们要在绘画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新的表现方法,使作品以新的风貌出现。
中国山水国画透视法的形成,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我国的文献上很早就有出现。战国时荀况在《荀子·解蔽》篇中有一段记载:“从山上望牛者若羊,而求羊者不下牵也;从山下望木者,千初之木若著,而求著者不上拆也,高蔽其长也”,这就把透视上“近大远小”的法则讲出来。而直接论述到与绘画创作有关系的透视法,早期谈到的是南北朝的宋宗炳《画山水序》。其中有一段提到:“且夫昆仑之大,瞳子之小,近目以寸,则其形莫睹迥以数里,则可围于寸眸。诚由去之稍阔,则其见弥小。今张绢素以远映,则昆间之形,可围于方寸之内。竖画三寸,当千初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这把透视上的远近大小、长短、高低的基本法规都阐述到。唐代王维所著《山水论》中提出处理山水画中透视关系的要诀是:“丈山尺树寸马分人,远人无目,远树无枝,远山无石,隐陷如眉,远水无波,高与云齐”。可见当时山水画家是重视运用透视规律的。到了宋代,由于绘画的发展,画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绘画技法上的各种经验,对透视也作了进一步的论述,并给山水画家提供了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具体方法。如北宋郭熙提出了“高远、深远、平远”的三远透视法。后来韩拙又提出了“阔远、迷远、幽远”的三远论。从宋代不少山水画作品中可以看出,画家在透视表现上的确花了不少的精力,作了认真的探索与尝试。因此,中国山水画的透视法在宋代已形成了较完整的体系。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认识:
1、高远的意境
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到:“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清代费汉源在《山水画式》中说“高远”是:“本山绝顶处,染出不效者是也”。以上曲种说法,其共同观点都说高是自下向上看,是一种仰视。宋代范宽等大家用此法表现的很多,如《溪山行旅图》等,主要突出雄伟、高大、气势磅礴的景物,仰视的高远,应该是远而高,达到高山仰止的艺术效果,突出“高”的形式感。
2、深远的意境
郭熙称“深远”是:“自山前而窥山后”。这是站在山前或山上远眺,并要移动视点,绕过前面近山,才能见到山后无穷无尽的景色,落到画面上就出现山重水复,使人望之莫穷其迹、不知其为几千万重的艺术效果。深远法所表现出的景物既有深度又有远的感觉,这种方法宜于表现幽深的意境,既是“境深要能曲”,又能“境深尤贵明”。
3、平远的意境
《林泉高致》中提到:“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郭熙又说:“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清费汉源从水墨渲染方面论平远:“于空阔处、木末处、隔水处染出皆是”,也有人认为要画平远,当以“云烟平之”。“平远”就是在平视中所获得的远近关系。正因为视线的平,致使近大远小的差距比深远要突出得多。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平远接近于焦点透视。只是由于中国山水画在表现上具有特殊的处理方法,取近少取远,或取远少取近。又如在画面上将视平线放得很高(或在画外面)等等。
4、迷远的意境 宋代韩拙在《山水纯全集》中提出
“迷远”。他说“迷远”是:“烟雾溟漠,野水隔隐而仿佛不见者”。所谓不见,即不能用一般的透视法中所说“灭点”,去校对。绘画上的一般透视法很难概括“迷远”。在山水画里,迷远之妙,可以有数里远的感觉,甚至仿佛有数百里之遥。只要内容题材需要它把景物表现得无穷远,则运用迷远的方法就可达到这种视觉效果。绘画作品中,米友仁的《潇湘奇观》、石涛的《罗浮山色》均是迷远透视法的体现一E例画面,如果只靠近大远小,或近低远高来表现很难出现“仿佛不见者”的妙境。
5、阔远与幽远的意境 宋韩拙在《山水纯全集》中提出:“ 近岸旷水,旷阔遥山者谓之阔远”。元代黄公望所说的“阔远”是“从近隔间相对谓之阔远”。其二者所说的意思是相同的。宋人、元人所说“阔远与幽远”,均无特别的道理。如所说“幽远”,完全可以在前面的“迷远”中包括。因为“幽远”是“景物至绝而微茫缥缈”,这与;“烟雾溟漠、野水隔隐而仿佛不见者”没有根本的区别。
总之,这些都是中国古今画家经过长期观察、反复实践得出的一整套传统方法,形成了独特的中国透视法,它使中国画家在写生创作上获得了极大自由,丰富提高了山水画的表现力,这些宝贵经验我们必须加以继承。然而随着时代发展、科学进步,为了使中国画具有更强的表现力,适当吸取西画透视方法中能为我所用部分,也是必要的。所以我们要在绘画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新的表现方法,使作品以新的风貌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