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山水画的透视法则

来源 :景德镇陶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proklklklk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山水画是颇具观赏性的画种。它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以自然景色为绘画对象,画中内容非常丰富,包括山川树木、小桥房舍、楼台亭阁、飞禽走兽、各种人物等等,具有技艺的综合性和艺术的装饰性。一幅画中,包含着这样多的内容,其布局经营上是十分地讲究透视性,否则画面就非常不协调。可见,透视在山水绘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国山水国画透视法的形成,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我国的文献上很早就有出现。战国时荀况在《荀子·解蔽》篇中有一段记载:“从山上望牛者若羊,而求羊者不下牵也;从山下望木者,千初之木若著,而求著者不上拆也,高蔽其长也”,这就把透视上“近大远小”的法则讲出来。而直接论述到与绘画创作有关系的透视法,早期谈到的是南北朝的宋宗炳《画山水序》。其中有一段提到:“且夫昆仑之大,瞳子之小,近目以寸,则其形莫睹迥以数里,则可围于寸眸。诚由去之稍阔,则其见弥小。今张绢素以远映,则昆间之形,可围于方寸之内。竖画三寸,当千初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这把透视上的远近大小、长短、高低的基本法规都阐述到。唐代王维所著《山水论》中提出处理山水画中透视关系的要诀是:“丈山尺树寸马分人,远人无目,远树无枝,远山无石,隐陷如眉,远水无波,高与云齐”。可见当时山水画家是重视运用透视规律的。到了宋代,由于绘画的发展,画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绘画技法上的各种经验,对透视也作了进一步的论述,并给山水画家提供了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具体方法。如北宋郭熙提出了“高远、深远、平远”的三远透视法。后来韩拙又提出了“阔远、迷远、幽远”的三远论。从宋代不少山水画作品中可以看出,画家在透视表现上的确花了不少的精力,作了认真的探索与尝试。因此,中国山水画的透视法在宋代已形成了较完整的体系。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认识:
  1、高远的意境
  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到:“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清代费汉源在《山水画式》中说“高远”是:“本山绝顶处,染出不效者是也”。以上曲种说法,其共同观点都说高是自下向上看,是一种仰视。宋代范宽等大家用此法表现的很多,如《溪山行旅图》等,主要突出雄伟、高大、气势磅礴的景物,仰视的高远,应该是远而高,达到高山仰止的艺术效果,突出“高”的形式感。
  2、深远的意境
  郭熙称“深远”是:“自山前而窥山后”。这是站在山前或山上远眺,并要移动视点,绕过前面近山,才能见到山后无穷无尽的景色,落到画面上就出现山重水复,使人望之莫穷其迹、不知其为几千万重的艺术效果。深远法所表现出的景物既有深度又有远的感觉,这种方法宜于表现幽深的意境,既是“境深要能曲”,又能“境深尤贵明”。
  3、平远的意境
  《林泉高致》中提到:“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郭熙又说:“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清费汉源从水墨渲染方面论平远:“于空阔处、木末处、隔水处染出皆是”,也有人认为要画平远,当以“云烟平之”。“平远”就是在平视中所获得的远近关系。正因为视线的平,致使近大远小的差距比深远要突出得多。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平远接近于焦点透视。只是由于中国山水画在表现上具有特殊的处理方法,取近少取远,或取远少取近。又如在画面上将视平线放得很高(或在画外面)等等。
  4、迷远的意境 宋代韩拙在《山水纯全集》中提出
  “迷远”。他说“迷远”是:“烟雾溟漠,野水隔隐而仿佛不见者”。所谓不见,即不能用一般的透视法中所说“灭点”,去校对。绘画上的一般透视法很难概括“迷远”。在山水画里,迷远之妙,可以有数里远的感觉,甚至仿佛有数百里之遥。只要内容题材需要它把景物表现得无穷远,则运用迷远的方法就可达到这种视觉效果。绘画作品中,米友仁的《潇湘奇观》、石涛的《罗浮山色》均是迷远透视法的体现一E例画面,如果只靠近大远小,或近低远高来表现很难出现“仿佛不见者”的妙境。
  5、阔远与幽远的意境 宋韩拙在《山水纯全集》中提出:“ 近岸旷水,旷阔遥山者谓之阔远”。元代黄公望所说的“阔远”是“从近隔间相对谓之阔远”。其二者所说的意思是相同的。宋人、元人所说“阔远与幽远”,均无特别的道理。如所说“幽远”,完全可以在前面的“迷远”中包括。因为“幽远”是“景物至绝而微茫缥缈”,这与;“烟雾溟漠、野水隔隐而仿佛不见者”没有根本的区别。
  总之,这些都是中国古今画家经过长期观察、反复实践得出的一整套传统方法,形成了独特的中国透视法,它使中国画家在写生创作上获得了极大自由,丰富提高了山水画的表现力,这些宝贵经验我们必须加以继承。然而随着时代发展、科学进步,为了使中国画具有更强的表现力,适当吸取西画透视方法中能为我所用部分,也是必要的。所以我们要在绘画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新的表现方法,使作品以新的风貌出现。
其他文献
如果不是个耐心的读者,《蜗牛慢吞吞》大概会让你气急败坏。作为一本绘本,它不仅没有华丽的色彩,甚至没有多少起伏的故事情节,翻开书,只见一只小蜗牛缓缓前行,身后拖着长长的体液。《设计诗》更会让你丈二和尚摸不着脑袋。文本和设计相辅相成的结合,反而让你有些疑惑,这是一本诗集,还是一个设计师突发奇想的涂鸦?这两本书都出自朱赢椿的手中。这个在出版界炙手可热、作品曾经多次拿下“全球最美图书”称号的书籍装帧设计师
期刊
古今中外,文人雅士的聚会相当看重场所,一如林徽因“太太的客厅”,必定要有或富丽堂皇、或典雅精致的场面。即便如唐人刘禹锡的“陋室”,那也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清新幽雅。建安七子常集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才得“竹林七贤”之美名:王羲之会友兰亭,流觞曲水,方有“兰亭集序”之传世。有时,一种场所氛围就是能吸引某一种人的相聚,激发出各式各样的意想不到。  在这座城市,有这么一群人,他们需要一种远比财富本
期刊
美剧《反恐24小时》的男主人公JackBauer不管身处何种境地,总能在关键时刻从背包里拿出最合适的工具,令自己能顺利完成任务。荧幕中这些或炫或简的物品是Jack Bauer的法宝,也传递出这位反恐精英的恋物特质。  在英国2011年的一份心理学报告中指出,有很大一部分精英人士,除了同时具有性格上的严谨,更无一例外表现出“恋物者”的特征。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报告中提到的“恋物”并不是医学中对性心理癖
期刊
对于千里迢迢赶来参会的中国企业家而言,递名片或者打招呼,相逢一笑,都在情理之中。他们奔着资源和机会而来,热衷结交那些政要和资本权贵。那些性格高调能说流利英语的人,俨然是会场明星,享受着被媒体和潜在合作者围追的荣耀。  2011年11月22日到24日,博鳌亚洲论坛国际资本会议在巴黎举行。本次论坛是博鳌亚洲论坛第三次在欧洲举办。近400位来自欧洲和亚洲等地区的工商业领袖围绕“合作、创新与发展”的主题深
期刊
男人告别一件式袍子而改穿上衣和长裤的年代是14世纪初,当时为了配合长裤的贴身效果,上衣越缩越短直缩到腰线的位置。之后,为了强调短上衣的紧密贴身感,上衣前襟的纽扣越来越多,鼎盛时期达到360颗之多。这股风潮实在苦了身材走形的中年人,一位14世纪的德国传记作家在书里对这个现象挖苦了一番:“人类为何如此愚蠢?他们穿着无法遮盖臀部、阴部的极短上衣,一弯腰就能看到臀部,这是何等的羞耻!”直到19世纪中期西装
期刊
自从西方资产阶级把洛可可风格的旧日贵族们拍灭在历史的洪流中,男性主流形象就与紧身裤、长筒袜、蕾丝以及各种花俏的珠宝首饰绝缘了。难怪珠宝商TheoFennell说:“男士们买下地球上最昂贵的珠宝,然后把它们送给女性。若要让男士们在脖子上佩戴25克拉的钻石还需要一段时间,除非他们是舞男或者相反的事情发生了。”不过,在欧洲大部分保留至今的皇室中,其成员仍比一般人重视配饰,尤其是胸针。这件生活中的非必需品
期刊
衍生自拉丁文“perfumum”的“香水”原意是“穿透烟雾”,公元前1500年已是人人皆有的日常消耗品:古埃及人视公共场所不涂香水为违法:埃及艳后可娄巴特拉浸泡在15种香水和香油中洗澡:古罗马人造墙拌砂浆也离不开香水。古罗马帝国没落后香水仍继续发展,德国教士发明了香水蒸馏术:而法国则从来自东方的独特香料中提取了更多的芳香特质。法国历史上为众人熟知的大力推动香水发展的两位重量级人物不能不提,以太阳王
期刊
热爱真皮家居的人可以如数家珍地介绍真皮的好处:触感舒适、冬暖夏凉、美观耐用。的确,在人类使用皮具的三百多年历史里,皮具家居一直是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尽管新的材质层出不穷,但是永远无法替代真皮沙发所带来的完美触觉和天然气息。真皮沙发是要用皮肤去感觉原皮的温暖,用眼睛去阅读那些不可预测的线条与纹路的。  具体到家居用品来说,一般所选用的材质多为牛皮。像树的年轮一样,牛皮忠实而精确地记录了牛的生命历程,它
期刊
随着欧洲奢侈品迅速在中国富豪阶层铺展开去,欧洲的大街小巷开始迎来一批批扫货的华人军团。这种现象,同样发生在每年一度的欧洲艺术和古董博览会(TEFAF)——以荷兰小城马斯特里赫特作为基地的全球最高规格艺术与古董博览会,不过,这里的消费者更有自主选择性。  2012年3月16日,TEFAF25周年特展正式开幕。主席本、杰森(Ben Jassens)再也按捺不住,前不久兴致盎然地来到上海、北京与中国藏家
期刊
书法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独特的艺术,它与中国绘画相辅相成,是东方文化,华夏民族精神气质的象征。  回顾自己这些年学习陶瓷书法的经历。笔者有以下三方面体会:  1、读书要博为什么读书要博呢?首先我们要知道陶瓷书法是用文字表现内容的瓷上艺术,中国书法是用文字表现内容的艺术,中国书法是与文字的产生、发展密切相关的。它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章草、今草、楷书、行书的演进,加之不同时代的书家又创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