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基础设施与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r——来自高铁开通的证据

来源 :民族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au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交通基础设施的持续完善,是我国民族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支撑.以高铁开通作为民族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改善的准自然实验,结合2004~2018年民族八省区地级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数据,采用渐进性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交通基础设施对我国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民族地区的高铁建设具有选择性,高铁发展阶段、城市规模、以及与规划骨干网的距离均有可能影响所在城市的高铁开通;整体来看,高铁开通对民族地区的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影响,且高铁的影响既表现出显著的“节点效应”,又展现了较强的“场所效应”;从影响的异质性看,高铁规模和新建站点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会分别随城市财政实力的增强和人口密度的增加而增大,体现出影响的“马太效应”;从影响的动态性看,在高铁开通的第三年,其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开始变得显著,至第五年累积影响则达到最大,其后快速衰减,显示出高铁影响高质量发展的时滞性和阶段性;从影响的机制看,高铁开通可通过交通改善机制和投资激发机制促进民族地区的高质量发展,且当前投资激发机制所具有的中介作用更大;基于有效挖掘“高铁红利”考量,研究结果蕴含的政策含义包括:进一步加强民族地区的高铁建设;完善高铁站点周边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增强高铁配套设施建设资金的保障力度.
其他文献
记得刚接手八年(2)班,第一次批改周记时,有一个女生的周记吓了我一跳。里面的内容大致是这样的:“老师,我并不喜欢你。老李走了,我很伤心……”以下的内容我记不大清了,我只
期刊
有效的生本式数学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要求的一种“好课堂”理念,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是备课、上课和评价。只有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数学课堂教学才更富实效。这样,有
期刊
马克思主义的“交往”范畴,立足于哲学人类学思维范式的应用,重视日常生活化“接地气”的交往功能.“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理论的落脚点在“交”,即“相互交汇,有所接触”的“
“大智移云”时代,商业逻辑深刻变化,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对从事信息处理工作的会计人才能力框架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深化专业学位培养模式改革的背景下,分析目前MPAcc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