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2015年,作为中国水利最高学府的河海大学将迎来百年校庆。清凉山校区是河海历史传承最为久远的校区,见证了河海的一路成长,将成为百年校庆的主会场。在此讨论河海大学清凉山校区交往空间现存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可行性的建议,以期为河海大学清凉山校区改造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更好地迎接河海百年校庆。
【关键词】 大学校区规划;交往空间;改造建议
引言
在大学校园规划中,对于交往空间的合理规划不可忽略,开展对高校交往空间的研究已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而作为中国水利最高学府的河海大学即将于2015年迎来百年校庆,其中清凉山校区作为河海历史传承最为久远的校区,伴随着河海的一路成长。但毕竟经历了五十多年的建设历程,由于各种教学资源、空间的需要与校园面积受限的矛盾,校園空间布局较为呆板,缺少较为开敞的空间场所,特别是在交往空间的处理和布局上存在一些问题。为此本文就校园外部交往空间方面,讨论了河海大学清凉山校区交往空间现存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可行性的改造建议。
1 校区概况
河海大学始于1915年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是一所有近百年办学历史,以水利为特色,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授权授予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实施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以及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学科综合实力处于全国领先位置,水利工程学科总体实力最强,支撑及相关学科门类众多,是中国水利科学的最高学府。
河海大学清凉山校区位于南京市鼓楼区清凉山北麓,占地800余亩,介于西侧的虎踞路和东侧的西康路之间,校区边界沿着两条道路呈曲线形状;而学校南北两侧与城市无明显界限,自由过渡。校园内地形比较起伏,很多路面基本上有坡度,为典型的丘陵地貌。校园内绿树成荫,花香四季,其中工程馆建成后成为江苏省当时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亦为华东水利学院时期老建筑之一。校园有三个主要出入口,一个布置在虎踞路上,两个分布在西康路上,学校周边有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南京教育学院和南京大学等高校以及古林公园、石头城公园和清凉山公园等城市绿地。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清凉山校区是河海大学历史最为悠久的校区,但显然在外部交往空间的营造和发展上,现有水平并不能与它的地位相匹配。通过考察,对其主要问题作如下几点归纳,并针对各个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
2.1校园交往空间数量不足
校区内绿植长势良好、茂密旺盛,参天雪松法桐夹道而立,X型主干路由此成为校区内继友谊山、气象山和清凉山支脉之后的第四大生态景观,很容易形成优质的交往空间,但此法桐林荫大道的一部分却被交通流线占用,其道路拓宽受到限制。
2.2不具吸引力使学生逗留
于交往空间中逗留些许时间,不仅能提高空间区域的活跃度,更能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指数。优质的交往空间可以吸引学生驻足停留,人们既愿意主动参与,又可以自由退出,而交往空间的吸引力与其细部设计紧密相关。河海大学清凉山校区交往空间中普遍缺少具有代表性和吸引力的视觉焦点。考察发现,友谊山、气象山和清凉山支脉三大山体景观空间主要通过绿地和栽植花卉树木围合而成。但规划过程中对树种的搭配和适地种树方面欠考虑,缺乏一定的空间美感和对行人的吸引力。同时过多过密的杂草树木,并没有增加人们与自然的亲和力,反而增大了整体郁闭度,遮蔽了人们的视线,特别在学生密度较大时会给人拥挤感和不适感。而校区中心广场周边,学生更多的只是动态地移步换景,而不是静态地驻足停留、与老师同学促膝长谈或参加集体活动。
2.3交往空间交通流线不佳
清凉山校区交往空间交通流线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校区过于追求轴线和放射形中心等构图效果,而忽略了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步行空间。主要表现为步行空间过于窄小,给人拥挤、约束的感觉,使学生的步行、锻炼、休憩受到影响。二是校区内庭院树、行道树配置不尽合理,导致各种交通线路交叉干扰,交往空间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得不到保证,降低了学生步行出行的几率。这些与优质交往空间对交通流线的要求背道而驰。
2.4不重视交往设施的布置
清凉山校区交往空间对学生的活动规律和交往特点重视不够,许多地方只是完成了大体效果而忽略了一些重要的细部设计。其中交往设施是交往空间细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归纳为空间内的设备与铺地。
除了防空林前和图书馆后山有几张石质座椅,整个校区就再找不出其他可以休息的露天座椅。经考察,工程馆交往空间缺乏必要的交往设施。同时,目前的清凉山校区交往空间的铺地偏于单调,缺乏空间美感。
2.5特色交往空间的缺乏
国外有些教育和心理学家指出:“一个比较灵敏的环境,能造就一个比较灵敏的人,一潭死水,养不出欢蹦乱跳的活鱼”。在有活力的交往空间内,学生才会更有活力和创造力。作为以水利科学为特色的高等学府,河海大学清凉山校区内除外国语学院前“饮水思源”的石雕,再未能发现与“水”有关的特色景观场所实属可惜。
3 改造建议
3.1设置景观焦点
针对清凉山校区缺乏吸引力的问题,校区交往空间内需要一些景观焦点以增加吸引力。具体可以利用河海特有的古树形成向心型景观焦点,或设置景观墙形成指向型景观焦点。对有条件的区域,设置交往空间的认知标志物如雕塑之类,不仅可以吸引周围人群的注意,还可以表现该交往空间的文化内涵,成为交往空间的标志。
3.2地下空间和架空层
考虑到校区本身地上空间有限,才导致可利用的步行空间有限,以及各种交通路线交叉。为此,我们提出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和设置架空层。
地下空间规划主要在机动车较集中的中心广场进行,以此在地下形成一个机动车交通枢纽,而行人步行其上,很好地形成人车分流的同时,也为中心广场交往空间的设置提供了足够的空间。一方面,在宿舍生活区设置架空层可形成宿舍楼下的交往空间;另一方面,在架空层上方可以“架空人行道”的独特步道交往空间,通过抬升交往空间实现人车分流,保证交往的安全性。
3.3完善交往设施
设备的存在在于为学生提供交往空间内随时驻足休息的可能,具体设备可以是人工配备的舒适的木椅、石凳、石桌,也可以是坡地台阶,甚至自然地利用周围的地形地貌,而这正是清凉山校区所欠缺的。目前河海的规划空间有限,可以通过巧妙的绿化处理,来进行空间的划分和重新整合,尽量多制造出环境优美、可以让人滞留的凹形空间;其次,可增加流动性的交流空间,例如卖简单食物和水的快餐车,让人们可以停下脚步休息休息。
3.4重新规划绿化
好的绿化规划对交往活动往往可以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整个校区部分山体的景观并未能得到合理的利用和规划,可以在山体临近街道的一侧因地制宜得设置一些绿植,供行人驻足欣赏。对于有条件的山体,甚至可以用绿植修剪出一些造型、标语等来迎接华水100周年校庆。此外,工程馆门前大片的空地均为草皮,鲜有灌木或树木,显得较为呆板和单调。在原来草皮的基础上可适当布置一些苗圃,围合出一些小路,这样既明确了行人交通流线,又增加了一些环境较好的交往空间,让使用者在其间既能安心交流少受外界打扰,同时又能欣赏到小路旁的花草树木。
4 总结
作为具有近百年历史的校区,河海大学清凉山校区在继承历史印记的同时,还必须面向未来新的发展,与时俱进,校区必须改正现有的不足迎接新的更大的挑战。此次课题对于大学校园交往空间的研究,分析了河海大学清凉山校区存在的问题,并借此给予清凉山校区改造上的一些建议,以期更好地迎接河海百年校庆。 针对清凉山校区缺乏吸引力的问题,校区交往空间内需要一些景观焦点以增加吸引力。具体可以利用河海特有的古树形成向心型景观焦点,或设置景观墙形成指向型景观焦点。对有条件的区域,设置交往空间的认知标志物如雕塑之类,不仅可以吸引周围人群的注意,还可以表现该交往空间的文化内涵,成为交往空间的标志。
3.2地下空间和架空层
考虑到校区本身地上空间有限,才导致可利用的步行空间有限,以及各种交通路线交叉。为此,我们提出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和设置架空层。
地下空间规划主要在机动车较集中的中心广场进行,以此在地下形成一个机动车交通枢纽,而行人步行其上,很好地形成人车分流的同时,也为中心广场交往空间的设置提供了足够的空间。一方面,在宿舍生活区设置架空层可形成宿舍楼下的交往空间;另一方面,在架空层上方可以“架空人行道”的独特步道交往空间,通过抬升交往空间实现人车分流,保证交往的安全性。
3.3完善交往设施
设备的存在在于为学生提供交往空间内随时驻足休息的可能,具体设备可以是人工配备的舒适的木椅、石凳、石桌,也可以是坡地台阶,甚至自然地利用周围的地形地貌,而这正是清凉山校区所欠缺的。目前河海的规划空间有限,可以通过巧妙的绿化处理,来进行空间的划分和重新整合,尽量多制造出环境优美、可以让人滞留的凹形空间;其次,可增加流动性的交流空间,例如卖简单食物和水的快餐车,让人们可以停下脚步休息休息。
3.4重新规划绿化
好的绿化规划对交往活动往往可以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整个校区部分山体的景观并未能得到合理的利用和规划,可以在山体临近街道的一侧因地制宜得设置一些绿植,供行人驻足欣赏。对于有条件的山体,甚至可以用绿植修剪出一些造型、标语等来迎接华水100周年校庆。此外,工程馆门前大片的空地均为草皮,鲜有灌木或树木,显得较为呆板和单调。在原来草皮的基础上可适当布置一些苗圃,围合出一些小路,这样既明确了行人交通流线,又增加了一些环境较好的交往空间,让使用者在其间既能安心交流少受外界打扰,同时又能欣赏到小路旁的花草树木。
4 总结
作为具有近百年历史的校区,河海大学清凉山校区在继承历史印记的同时,还必须面向未来新的发展,与时俱进,校区必须改正现有的不足迎接新的更大的挑战。此次课题对于大学校园交往空间的研究,分析了河海大学清凉山校区存在的问题,并借此给予清凉山校区改造上的一些建议,以期更好地迎接河海百年校庆。
【关键词】 大学校区规划;交往空间;改造建议
引言
在大学校园规划中,对于交往空间的合理规划不可忽略,开展对高校交往空间的研究已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而作为中国水利最高学府的河海大学即将于2015年迎来百年校庆,其中清凉山校区作为河海历史传承最为久远的校区,伴随着河海的一路成长。但毕竟经历了五十多年的建设历程,由于各种教学资源、空间的需要与校园面积受限的矛盾,校園空间布局较为呆板,缺少较为开敞的空间场所,特别是在交往空间的处理和布局上存在一些问题。为此本文就校园外部交往空间方面,讨论了河海大学清凉山校区交往空间现存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可行性的改造建议。
1 校区概况
河海大学始于1915年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是一所有近百年办学历史,以水利为特色,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授权授予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实施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以及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学科综合实力处于全国领先位置,水利工程学科总体实力最强,支撑及相关学科门类众多,是中国水利科学的最高学府。
河海大学清凉山校区位于南京市鼓楼区清凉山北麓,占地800余亩,介于西侧的虎踞路和东侧的西康路之间,校区边界沿着两条道路呈曲线形状;而学校南北两侧与城市无明显界限,自由过渡。校园内地形比较起伏,很多路面基本上有坡度,为典型的丘陵地貌。校园内绿树成荫,花香四季,其中工程馆建成后成为江苏省当时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亦为华东水利学院时期老建筑之一。校园有三个主要出入口,一个布置在虎踞路上,两个分布在西康路上,学校周边有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南京教育学院和南京大学等高校以及古林公园、石头城公园和清凉山公园等城市绿地。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清凉山校区是河海大学历史最为悠久的校区,但显然在外部交往空间的营造和发展上,现有水平并不能与它的地位相匹配。通过考察,对其主要问题作如下几点归纳,并针对各个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
2.1校园交往空间数量不足
校区内绿植长势良好、茂密旺盛,参天雪松法桐夹道而立,X型主干路由此成为校区内继友谊山、气象山和清凉山支脉之后的第四大生态景观,很容易形成优质的交往空间,但此法桐林荫大道的一部分却被交通流线占用,其道路拓宽受到限制。
2.2不具吸引力使学生逗留
于交往空间中逗留些许时间,不仅能提高空间区域的活跃度,更能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指数。优质的交往空间可以吸引学生驻足停留,人们既愿意主动参与,又可以自由退出,而交往空间的吸引力与其细部设计紧密相关。河海大学清凉山校区交往空间中普遍缺少具有代表性和吸引力的视觉焦点。考察发现,友谊山、气象山和清凉山支脉三大山体景观空间主要通过绿地和栽植花卉树木围合而成。但规划过程中对树种的搭配和适地种树方面欠考虑,缺乏一定的空间美感和对行人的吸引力。同时过多过密的杂草树木,并没有增加人们与自然的亲和力,反而增大了整体郁闭度,遮蔽了人们的视线,特别在学生密度较大时会给人拥挤感和不适感。而校区中心广场周边,学生更多的只是动态地移步换景,而不是静态地驻足停留、与老师同学促膝长谈或参加集体活动。
2.3交往空间交通流线不佳
清凉山校区交往空间交通流线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校区过于追求轴线和放射形中心等构图效果,而忽略了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步行空间。主要表现为步行空间过于窄小,给人拥挤、约束的感觉,使学生的步行、锻炼、休憩受到影响。二是校区内庭院树、行道树配置不尽合理,导致各种交通线路交叉干扰,交往空间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得不到保证,降低了学生步行出行的几率。这些与优质交往空间对交通流线的要求背道而驰。
2.4不重视交往设施的布置
清凉山校区交往空间对学生的活动规律和交往特点重视不够,许多地方只是完成了大体效果而忽略了一些重要的细部设计。其中交往设施是交往空间细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归纳为空间内的设备与铺地。
除了防空林前和图书馆后山有几张石质座椅,整个校区就再找不出其他可以休息的露天座椅。经考察,工程馆交往空间缺乏必要的交往设施。同时,目前的清凉山校区交往空间的铺地偏于单调,缺乏空间美感。
2.5特色交往空间的缺乏
国外有些教育和心理学家指出:“一个比较灵敏的环境,能造就一个比较灵敏的人,一潭死水,养不出欢蹦乱跳的活鱼”。在有活力的交往空间内,学生才会更有活力和创造力。作为以水利科学为特色的高等学府,河海大学清凉山校区内除外国语学院前“饮水思源”的石雕,再未能发现与“水”有关的特色景观场所实属可惜。
3 改造建议
3.1设置景观焦点
针对清凉山校区缺乏吸引力的问题,校区交往空间内需要一些景观焦点以增加吸引力。具体可以利用河海特有的古树形成向心型景观焦点,或设置景观墙形成指向型景观焦点。对有条件的区域,设置交往空间的认知标志物如雕塑之类,不仅可以吸引周围人群的注意,还可以表现该交往空间的文化内涵,成为交往空间的标志。
3.2地下空间和架空层
考虑到校区本身地上空间有限,才导致可利用的步行空间有限,以及各种交通路线交叉。为此,我们提出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和设置架空层。
地下空间规划主要在机动车较集中的中心广场进行,以此在地下形成一个机动车交通枢纽,而行人步行其上,很好地形成人车分流的同时,也为中心广场交往空间的设置提供了足够的空间。一方面,在宿舍生活区设置架空层可形成宿舍楼下的交往空间;另一方面,在架空层上方可以“架空人行道”的独特步道交往空间,通过抬升交往空间实现人车分流,保证交往的安全性。
3.3完善交往设施
设备的存在在于为学生提供交往空间内随时驻足休息的可能,具体设备可以是人工配备的舒适的木椅、石凳、石桌,也可以是坡地台阶,甚至自然地利用周围的地形地貌,而这正是清凉山校区所欠缺的。目前河海的规划空间有限,可以通过巧妙的绿化处理,来进行空间的划分和重新整合,尽量多制造出环境优美、可以让人滞留的凹形空间;其次,可增加流动性的交流空间,例如卖简单食物和水的快餐车,让人们可以停下脚步休息休息。
3.4重新规划绿化
好的绿化规划对交往活动往往可以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整个校区部分山体的景观并未能得到合理的利用和规划,可以在山体临近街道的一侧因地制宜得设置一些绿植,供行人驻足欣赏。对于有条件的山体,甚至可以用绿植修剪出一些造型、标语等来迎接华水100周年校庆。此外,工程馆门前大片的空地均为草皮,鲜有灌木或树木,显得较为呆板和单调。在原来草皮的基础上可适当布置一些苗圃,围合出一些小路,这样既明确了行人交通流线,又增加了一些环境较好的交往空间,让使用者在其间既能安心交流少受外界打扰,同时又能欣赏到小路旁的花草树木。
4 总结
作为具有近百年历史的校区,河海大学清凉山校区在继承历史印记的同时,还必须面向未来新的发展,与时俱进,校区必须改正现有的不足迎接新的更大的挑战。此次课题对于大学校园交往空间的研究,分析了河海大学清凉山校区存在的问题,并借此给予清凉山校区改造上的一些建议,以期更好地迎接河海百年校庆。 针对清凉山校区缺乏吸引力的问题,校区交往空间内需要一些景观焦点以增加吸引力。具体可以利用河海特有的古树形成向心型景观焦点,或设置景观墙形成指向型景观焦点。对有条件的区域,设置交往空间的认知标志物如雕塑之类,不仅可以吸引周围人群的注意,还可以表现该交往空间的文化内涵,成为交往空间的标志。
3.2地下空间和架空层
考虑到校区本身地上空间有限,才导致可利用的步行空间有限,以及各种交通路线交叉。为此,我们提出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和设置架空层。
地下空间规划主要在机动车较集中的中心广场进行,以此在地下形成一个机动车交通枢纽,而行人步行其上,很好地形成人车分流的同时,也为中心广场交往空间的设置提供了足够的空间。一方面,在宿舍生活区设置架空层可形成宿舍楼下的交往空间;另一方面,在架空层上方可以“架空人行道”的独特步道交往空间,通过抬升交往空间实现人车分流,保证交往的安全性。
3.3完善交往设施
设备的存在在于为学生提供交往空间内随时驻足休息的可能,具体设备可以是人工配备的舒适的木椅、石凳、石桌,也可以是坡地台阶,甚至自然地利用周围的地形地貌,而这正是清凉山校区所欠缺的。目前河海的规划空间有限,可以通过巧妙的绿化处理,来进行空间的划分和重新整合,尽量多制造出环境优美、可以让人滞留的凹形空间;其次,可增加流动性的交流空间,例如卖简单食物和水的快餐车,让人们可以停下脚步休息休息。
3.4重新规划绿化
好的绿化规划对交往活动往往可以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整个校区部分山体的景观并未能得到合理的利用和规划,可以在山体临近街道的一侧因地制宜得设置一些绿植,供行人驻足欣赏。对于有条件的山体,甚至可以用绿植修剪出一些造型、标语等来迎接华水100周年校庆。此外,工程馆门前大片的空地均为草皮,鲜有灌木或树木,显得较为呆板和单调。在原来草皮的基础上可适当布置一些苗圃,围合出一些小路,这样既明确了行人交通流线,又增加了一些环境较好的交往空间,让使用者在其间既能安心交流少受外界打扰,同时又能欣赏到小路旁的花草树木。
4 总结
作为具有近百年历史的校区,河海大学清凉山校区在继承历史印记的同时,还必须面向未来新的发展,与时俱进,校区必须改正现有的不足迎接新的更大的挑战。此次课题对于大学校园交往空间的研究,分析了河海大学清凉山校区存在的问题,并借此给予清凉山校区改造上的一些建议,以期更好地迎接河海百年校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