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晓惠自从生了宝贝后就没再睡过安稳觉:5个月六的宝贝整天哭个不停,连吃奶喝水也都有气无力,很容易就受到惊吓,还常常流口水,表情呆滞。
刚开始的时候,晓惠还以为是由于宝贝太小、身体弱的缘故,没有太在意。但宝贝5个月大了仍然头竖不直,眼睛不会追视物体,也不会伸手取物。在亲朋好友的提示下,她带宝贝去医院做了检查。让她难以接受的是,医生的诊断结果是宝贝患有小儿脑瘫。
目前脑瘫发病率高,并无特效药治疗
有统计显示,我国现有脑瘫患者约175万人,其中0-6岁患脑瘫的宝贝约有31万,患病率为1.86%。脑瘫给患者本人、家庭乃至社会都带来了极大的负担。但更糟糕的是,到目前为止,尚没有治愈此病的特效药,唯一能采取的措施便是康复治疗。
引起脑瘫的4个原因
脑瘫是指患儿在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因各种原因所导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的综合征。
脑瘫的发病原因复杂多样:
1.产前因素:发生宫内感染、宫内发育迟缓、妊娠期外伤多胎妊娠等。
2.产时因素:主要是早产(由围产期窒息造成的脑瘫占8%~10%)、难产(难产可造成小儿脑损伤、缺氧)。
3.产后因素:可能导致脑瘫的新生儿并发症,包括高胆红素血症、失血、感染等原因引起的新生儿休克、脑损伤及癫痫抽搐等。
4.遗传因素:一些脑瘫患儿可能有家族遗传病史,在同辈或上辈的母系及父系家族中有脑瘫、智力障碍或先天畸形等。近亲结婚出生的小儿,脑瘫发生率增高。
在这些病因当中,以早产、低出生体重是目前公认的最主要的脑瘫致病因素,且孕期越短,出生体重越低,脑瘫患病率越高。
各时期脑瘫表现
小儿脑瘫的早期症状其实很明显,只要家长细心观察就能发现脑瘫的蛛丝马迹:
新生儿期——小儿脑瘫在新生儿朝一般没有明显表现,不容易被发现。
1.患儿对周围一切都没有兴趣,反应性很差,动作明显减少,就连吸吮能力都很差,经常出现呛奶。
2.如果请医生检查,会发现觅食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等一些先天性反射减弱,或根本不出现。
婴儿期——有的宝贝出现智力发育落后等表现。
1.民间有这样一个顺口溜,叫做“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这是对婴儿时期运动行为发育规律的粗略概括,而脑瘫婴儿的这些运动发育明显落后。
2.脑瘫患儿肌张力及姿势异常,如大腿外展困难、膝部屈曲不易伸直、竖立抱起时双腿伸直内收、两腿交叉呈剪刀状、上肢肘腕关节屈曲及手经常握拳而拇指内收。
3.主动运动少,宝贝5个月后,仍不能主动伸手抓取自己喜欢的东西,或总用一只手去抓取。
4.出现异常反射,即一些原始反射延迟消失,而正常保护性反射减弱或不出现,还可能出现一些病理反射。
幼儿期——宝贝已具备许多行为能力,如有异常很容易被
1.患儿肢体运动障碍,不会走路或走路姿势异常,如脚尖着地、剪刀步态、跛行、不能下蹲等。
2.手的运动不灵活,不能用手取物或者总用一只手去拿东西。
3.出现智力落后、语言发育落后或语言障碍,或有视力异常、听力减退等。
4.出现认知和行为异常,表现为兴奋、多动或孤独、脆弱等。
5.有的脑瘫患儿出现手足徐动、共济失调、肌张力低下及强直、震颤等症状。
对妈咪的提醒
1.脑瘫不是一过性疾病,而是永久性的运动功能障碍。
2.脑瘫不经治疗与康复训练,而能自然恢复正常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3.很多患儿随着年龄的增大,病情会呈进行性发展,有的还会伴随继发性肢体关节畸形、挛缩等第二次致残,这些因素都会不断加重病情的发展。
4.对脑瘫患儿必须强调早期治疗、康复,才有利于阻遏病情的发展,不要寄希望于不治自愈。
发现宝贝患有脑瘫,父母千万不要拖延,最要紧的是一定抓紧治疗和训练。治疗和训练得越早,恢复得越好。
家庭康复治疗6法
1.支撑站起
大人可拉着宝贝的一只手,诱使他从坐位过度到双腿为跪姿,然后再让他站起来。也可以在宝贝抓住小床栏杆时,家长把双手放在他的腋下支撑站立,再逐渐减少帮助,让宝贝自己保持平衡。
2.学会走路
关键要让宝贝学会移动身体重心,从开始拉着他的双手向前走,渐渐过度为拉一只手,最后达到他自己能独立行走。也可用学步吊带帮助他练习。
3.上下楼梯
逐渐让宝贝脱离大人的支持,用自己的手臂和腿的力量上下楼梯。对大一点儿的宝贝,要鼓励他一步一个台阶、两脚交替上下楼梯,可配合音乐进行练习。
4.训练跳跃
这是锻炼下肢肌肉的一个重要项目,可让宝宝练习蹲起动作,为跳跃做准备。家长可以经常拉着患儿的双手从台阶上跳下,作为自行跳跃爆发力的准备,也可在室内挂上一些鲜艳的纱布和小玩具,让宝贝跳跃着去触摸、拍打。
5.平衡训练
选择无障碍物的场地或房间,在大人的保护下让患儿闭目直行、走脚印、走直线、荡秋千、骑小三轮车、拍球、接球、在地上翻滚,这些都是练习平衡协调动作的好方法。
6.精细动作训练
主要是训练手与大脑的协调能力,提高患儿的动手能力和手的灵活性。训练方法主要有抓、捏、握物品或玩具,要选择适合宝贝玩的物品,由方形、长方形逐步过渡到圆形。
专家提示
1.对脑瘫儿的训练不是几次、几天就能见成效的,必须持之以恒,长年累月坚持。
2.有语言障碍、智力低下者,还要同时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和智力训练。
3.患者脑瘫程度千差万别,病情严重者要到大医院的神经外科、康复科检查治疗,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学会一些基本的康复训练,以便于在家里开展训练。
3招预防小儿脑瘫
1.坚持优生优育,做好出生前的预防。比如做婚前保健,对准备结婚的男女双方进行性卫生、生育和遗传病知识的指导,主动到当地的妇幼保健医院进行婚前医学检查,预防遗传病。
2.做好孕期保健,定期产前检查,增加营养,防止感染性疾病的发生,避免早产和低体重儿的出生。
3.实行住院分娩,防止感染性疾病的发生。鼓励母乳喂养,注意保护新生儿的皮肤,保持新生儿脐部的干燥、清洁,密切观察黄疸的消长,预防高热惊厥的发生。
刚开始的时候,晓惠还以为是由于宝贝太小、身体弱的缘故,没有太在意。但宝贝5个月大了仍然头竖不直,眼睛不会追视物体,也不会伸手取物。在亲朋好友的提示下,她带宝贝去医院做了检查。让她难以接受的是,医生的诊断结果是宝贝患有小儿脑瘫。
目前脑瘫发病率高,并无特效药治疗
有统计显示,我国现有脑瘫患者约175万人,其中0-6岁患脑瘫的宝贝约有31万,患病率为1.86%。脑瘫给患者本人、家庭乃至社会都带来了极大的负担。但更糟糕的是,到目前为止,尚没有治愈此病的特效药,唯一能采取的措施便是康复治疗。
引起脑瘫的4个原因
脑瘫是指患儿在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因各种原因所导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的综合征。
脑瘫的发病原因复杂多样:
1.产前因素:发生宫内感染、宫内发育迟缓、妊娠期外伤多胎妊娠等。
2.产时因素:主要是早产(由围产期窒息造成的脑瘫占8%~10%)、难产(难产可造成小儿脑损伤、缺氧)。
3.产后因素:可能导致脑瘫的新生儿并发症,包括高胆红素血症、失血、感染等原因引起的新生儿休克、脑损伤及癫痫抽搐等。
4.遗传因素:一些脑瘫患儿可能有家族遗传病史,在同辈或上辈的母系及父系家族中有脑瘫、智力障碍或先天畸形等。近亲结婚出生的小儿,脑瘫发生率增高。
在这些病因当中,以早产、低出生体重是目前公认的最主要的脑瘫致病因素,且孕期越短,出生体重越低,脑瘫患病率越高。
各时期脑瘫表现
小儿脑瘫的早期症状其实很明显,只要家长细心观察就能发现脑瘫的蛛丝马迹:
新生儿期——小儿脑瘫在新生儿朝一般没有明显表现,不容易被发现。
1.患儿对周围一切都没有兴趣,反应性很差,动作明显减少,就连吸吮能力都很差,经常出现呛奶。
2.如果请医生检查,会发现觅食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等一些先天性反射减弱,或根本不出现。
婴儿期——有的宝贝出现智力发育落后等表现。
1.民间有这样一个顺口溜,叫做“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这是对婴儿时期运动行为发育规律的粗略概括,而脑瘫婴儿的这些运动发育明显落后。
2.脑瘫患儿肌张力及姿势异常,如大腿外展困难、膝部屈曲不易伸直、竖立抱起时双腿伸直内收、两腿交叉呈剪刀状、上肢肘腕关节屈曲及手经常握拳而拇指内收。
3.主动运动少,宝贝5个月后,仍不能主动伸手抓取自己喜欢的东西,或总用一只手去抓取。
4.出现异常反射,即一些原始反射延迟消失,而正常保护性反射减弱或不出现,还可能出现一些病理反射。
幼儿期——宝贝已具备许多行为能力,如有异常很容易被
1.患儿肢体运动障碍,不会走路或走路姿势异常,如脚尖着地、剪刀步态、跛行、不能下蹲等。
2.手的运动不灵活,不能用手取物或者总用一只手去拿东西。
3.出现智力落后、语言发育落后或语言障碍,或有视力异常、听力减退等。
4.出现认知和行为异常,表现为兴奋、多动或孤独、脆弱等。
5.有的脑瘫患儿出现手足徐动、共济失调、肌张力低下及强直、震颤等症状。
对妈咪的提醒
1.脑瘫不是一过性疾病,而是永久性的运动功能障碍。
2.脑瘫不经治疗与康复训练,而能自然恢复正常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3.很多患儿随着年龄的增大,病情会呈进行性发展,有的还会伴随继发性肢体关节畸形、挛缩等第二次致残,这些因素都会不断加重病情的发展。
4.对脑瘫患儿必须强调早期治疗、康复,才有利于阻遏病情的发展,不要寄希望于不治自愈。
发现宝贝患有脑瘫,父母千万不要拖延,最要紧的是一定抓紧治疗和训练。治疗和训练得越早,恢复得越好。
家庭康复治疗6法
1.支撑站起
大人可拉着宝贝的一只手,诱使他从坐位过度到双腿为跪姿,然后再让他站起来。也可以在宝贝抓住小床栏杆时,家长把双手放在他的腋下支撑站立,再逐渐减少帮助,让宝贝自己保持平衡。
2.学会走路
关键要让宝贝学会移动身体重心,从开始拉着他的双手向前走,渐渐过度为拉一只手,最后达到他自己能独立行走。也可用学步吊带帮助他练习。
3.上下楼梯
逐渐让宝贝脱离大人的支持,用自己的手臂和腿的力量上下楼梯。对大一点儿的宝贝,要鼓励他一步一个台阶、两脚交替上下楼梯,可配合音乐进行练习。
4.训练跳跃
这是锻炼下肢肌肉的一个重要项目,可让宝宝练习蹲起动作,为跳跃做准备。家长可以经常拉着患儿的双手从台阶上跳下,作为自行跳跃爆发力的准备,也可在室内挂上一些鲜艳的纱布和小玩具,让宝贝跳跃着去触摸、拍打。
5.平衡训练
选择无障碍物的场地或房间,在大人的保护下让患儿闭目直行、走脚印、走直线、荡秋千、骑小三轮车、拍球、接球、在地上翻滚,这些都是练习平衡协调动作的好方法。
6.精细动作训练
主要是训练手与大脑的协调能力,提高患儿的动手能力和手的灵活性。训练方法主要有抓、捏、握物品或玩具,要选择适合宝贝玩的物品,由方形、长方形逐步过渡到圆形。
专家提示
1.对脑瘫儿的训练不是几次、几天就能见成效的,必须持之以恒,长年累月坚持。
2.有语言障碍、智力低下者,还要同时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和智力训练。
3.患者脑瘫程度千差万别,病情严重者要到大医院的神经外科、康复科检查治疗,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学会一些基本的康复训练,以便于在家里开展训练。
3招预防小儿脑瘫
1.坚持优生优育,做好出生前的预防。比如做婚前保健,对准备结婚的男女双方进行性卫生、生育和遗传病知识的指导,主动到当地的妇幼保健医院进行婚前医学检查,预防遗传病。
2.做好孕期保健,定期产前检查,增加营养,防止感染性疾病的发生,避免早产和低体重儿的出生。
3.实行住院分娩,防止感染性疾病的发生。鼓励母乳喂养,注意保护新生儿的皮肤,保持新生儿脐部的干燥、清洁,密切观察黄疸的消长,预防高热惊厥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