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面对水土流失、水资源污染严重等生态问题的不断出现和加重,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大上提出要全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并不断实践,于2018年5月18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确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它包括生态文明兴衰论、生态生产力论、生态民生论、生态系统工程论、生态法治论,对于中华人民的永续发展具有极大意义。在新时代的今天一定要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并以其为基本原则,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美丽世界。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永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X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0)04-0007-02
近几十年,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的经济进步飞速,但同时,水资源污染、雾霾等生态问题也向我们袭来。为了应对不断出现的自然灾害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上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的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而要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首先就要坚持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以其为基本进行遵循,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环境有深刻阐发。他认为生态文明与国家兴起、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的幸福生活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也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需要以法律为后盾,才能更好地实现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也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因此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包括生态文明兴衰论、生态生产力论、生态民生论、生态系统工程论、生态法治论。
(一)生态文明兴衰论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国运衰[1]。这一理论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宏观视野出发,在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永续发展的价值取向的基础上,概括了生态与文明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认识论角度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理论[2]。习近平总书记从经济发展所引起的一系列生态问题出发,得出这一结论,也为我国各项事业发展提出了价值遵循。一切都要在生态环境不受损的情况下进行,不得在破坏生态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事业。历史证明古埃及、古巴比伦等都是因为没有保护好环境,使土地荒漠化,绿水青山變成了大荒地,生态问题严重而灭亡。关于生态与国运密切相关的例子数不胜数,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兴衰论”揭示了生态与国家兴起灭亡的直接关系,也为新时代中国发展和未来提供了指导思想。
(二)生态生产力论
生产力是人类开发利用大自然的能力,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前提[3]。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4]。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中国现实和国情提出来的环境发展理念,辩证地指出发展生产力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事实上,生态环境是生产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正确处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与经济建设的辩证关系,才能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生产力论”对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使生态环境从生产力的外围进入了生产力的内核[5]。
(三)生态民生论
“生态民生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越发认识到只有把生态问题当作民生问题来处理、解决,才能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6]。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便是为了满足人们群众的“生态需要”而提出的。满足人们的“生态需要”,让人们获得“生态幸福”,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完成的任务,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上也提出了“五位一体”的发展目标,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让人民感到生态宜居、生活幸福,是社会主义国家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四)生态系统工程论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性工程,站位全局统筹规划、协调配合是必由之路[7]。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大工程,它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对于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把握应当从系统论角度出发,首先应当重视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制度保障,注重改革的系统性与协同性,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8]。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从全局出发去认识和保护生态环境,从根源出发,找准病因,全面治理,才能解决问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体现了普遍联系的观点,他认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就要把山水田等世间万物做为一个整体,进行保护和预防,才能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五)生态法治论
法制的目的是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了实现人民群众的生态需要,所以生态文明建设中法制也不能缺席。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只有“以法律为准绳”才能更好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要坚持以缜密、严格的法律制度为其提供保障,把法制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保护伞”,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真真正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要保证生态法律的有效实施,不能手下留情,也不能下次再处罚。把生态治理的相关责任落实到人,实行终身追究制,以法律的强制性、无情性对人们的行为进行约束,从而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要为人民群众普及生态法律的意义,让其真正了解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意义以及实现我国伟大复兴的战略性意义,让人民群众自觉、主动地保护生态环境,从而实现美丽中国、绿色中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生态法治论”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态幸福。事实证明,生态治理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中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也严格有效地保障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推进、快速推进。
二、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就生态与经济的关系作出“两山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9]。良好生态环境便是绿水青山,发展经济是为了“金山银山”,当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冲突时,生态优于经济,生态环境对于我国的重要性显露无疑。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意义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要求把生态从一个地区扩展到一个领域,又从一个领域扩展到整个世界。他从自然界生命共同体的概念出发并且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10]。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
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11]。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大势所趋。当生态危机来临,各国只有通力合作,抛弃利己主义,发达国家通过经济及科技输出帮助不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做出自己应做的贡献,才能成功应对生态危机。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12]。个人尚且如此,国家也只有在合作中才能更加从容地应对、战胜灾难。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意义
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经济飞速发展,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生态问题,例如:部分地区的沙漠化、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生态自然观为基础、以两山理论为实现路径、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以人类生态共同体为国际担当,强调生态文明建设中党的领导、人民主体性和美丽中国的统一[13]。他认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人民千秋万代的事,一定要严肃对待。生态文明建设刻不容缓,不能以任何理由来破坏生态环境。习近平总书记自上任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硕果累累,我国的赛罕坝林场就被联合国评为“地球卫士奖”。
三、结语
我国是第一个把生态文明写进党章的国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提出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建成美丽中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史为鉴,以政府为主导,各部门单位同心协力,人民配合,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只是经济上的复兴,而是全方面的复兴,是人民满意、人民幸福、人民健康的复兴。因此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努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国富民强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习近平.生态兴则文明兴——-推进生态建设打造“绿色浙江”[J].求是,2003(13):42.
[2]陈俊.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逻辑结构与现实意义[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4):14.
[3]钱春萍,代山庆.论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J].学术探索,2017(4):17.
[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 外文出版社,2018.
[5]华章琳.论习近平“生态环境生产力”——-当代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J].学术论坛,2015(9):2.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7]刘赫男.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刻内涵[J].新长征,2019(12):19.
[8]陈俊.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逻辑结构与现实意义[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4):16.
[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10]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1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人民代表大會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3]郝栋.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理论解读与时代发展[J].科学社会主义,2019(1):90.
(责任编辑:李凌峰)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永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X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0)04-0007-02
近几十年,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的经济进步飞速,但同时,水资源污染、雾霾等生态问题也向我们袭来。为了应对不断出现的自然灾害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上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的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而要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首先就要坚持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以其为基本进行遵循,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环境有深刻阐发。他认为生态文明与国家兴起、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的幸福生活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也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需要以法律为后盾,才能更好地实现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也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因此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包括生态文明兴衰论、生态生产力论、生态民生论、生态系统工程论、生态法治论。
(一)生态文明兴衰论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国运衰[1]。这一理论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宏观视野出发,在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永续发展的价值取向的基础上,概括了生态与文明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认识论角度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理论[2]。习近平总书记从经济发展所引起的一系列生态问题出发,得出这一结论,也为我国各项事业发展提出了价值遵循。一切都要在生态环境不受损的情况下进行,不得在破坏生态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事业。历史证明古埃及、古巴比伦等都是因为没有保护好环境,使土地荒漠化,绿水青山變成了大荒地,生态问题严重而灭亡。关于生态与国运密切相关的例子数不胜数,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兴衰论”揭示了生态与国家兴起灭亡的直接关系,也为新时代中国发展和未来提供了指导思想。
(二)生态生产力论
生产力是人类开发利用大自然的能力,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前提[3]。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4]。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中国现实和国情提出来的环境发展理念,辩证地指出发展生产力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事实上,生态环境是生产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正确处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与经济建设的辩证关系,才能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生产力论”对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使生态环境从生产力的外围进入了生产力的内核[5]。
(三)生态民生论
“生态民生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越发认识到只有把生态问题当作民生问题来处理、解决,才能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6]。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便是为了满足人们群众的“生态需要”而提出的。满足人们的“生态需要”,让人们获得“生态幸福”,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完成的任务,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上也提出了“五位一体”的发展目标,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让人民感到生态宜居、生活幸福,是社会主义国家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四)生态系统工程论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性工程,站位全局统筹规划、协调配合是必由之路[7]。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大工程,它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对于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把握应当从系统论角度出发,首先应当重视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制度保障,注重改革的系统性与协同性,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8]。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从全局出发去认识和保护生态环境,从根源出发,找准病因,全面治理,才能解决问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体现了普遍联系的观点,他认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就要把山水田等世间万物做为一个整体,进行保护和预防,才能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五)生态法治论
法制的目的是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了实现人民群众的生态需要,所以生态文明建设中法制也不能缺席。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只有“以法律为准绳”才能更好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要坚持以缜密、严格的法律制度为其提供保障,把法制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保护伞”,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真真正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要保证生态法律的有效实施,不能手下留情,也不能下次再处罚。把生态治理的相关责任落实到人,实行终身追究制,以法律的强制性、无情性对人们的行为进行约束,从而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要为人民群众普及生态法律的意义,让其真正了解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意义以及实现我国伟大复兴的战略性意义,让人民群众自觉、主动地保护生态环境,从而实现美丽中国、绿色中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生态法治论”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态幸福。事实证明,生态治理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中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也严格有效地保障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推进、快速推进。
二、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就生态与经济的关系作出“两山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9]。良好生态环境便是绿水青山,发展经济是为了“金山银山”,当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冲突时,生态优于经济,生态环境对于我国的重要性显露无疑。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意义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要求把生态从一个地区扩展到一个领域,又从一个领域扩展到整个世界。他从自然界生命共同体的概念出发并且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10]。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
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11]。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大势所趋。当生态危机来临,各国只有通力合作,抛弃利己主义,发达国家通过经济及科技输出帮助不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做出自己应做的贡献,才能成功应对生态危机。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12]。个人尚且如此,国家也只有在合作中才能更加从容地应对、战胜灾难。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意义
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经济飞速发展,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生态问题,例如:部分地区的沙漠化、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生态自然观为基础、以两山理论为实现路径、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以人类生态共同体为国际担当,强调生态文明建设中党的领导、人民主体性和美丽中国的统一[13]。他认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人民千秋万代的事,一定要严肃对待。生态文明建设刻不容缓,不能以任何理由来破坏生态环境。习近平总书记自上任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硕果累累,我国的赛罕坝林场就被联合国评为“地球卫士奖”。
三、结语
我国是第一个把生态文明写进党章的国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提出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建成美丽中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史为鉴,以政府为主导,各部门单位同心协力,人民配合,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只是经济上的复兴,而是全方面的复兴,是人民满意、人民幸福、人民健康的复兴。因此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努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国富民强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习近平.生态兴则文明兴——-推进生态建设打造“绿色浙江”[J].求是,2003(13):42.
[2]陈俊.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逻辑结构与现实意义[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4):14.
[3]钱春萍,代山庆.论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J].学术探索,2017(4):17.
[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 外文出版社,2018.
[5]华章琳.论习近平“生态环境生产力”——-当代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J].学术论坛,2015(9):2.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7]刘赫男.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刻内涵[J].新长征,2019(12):19.
[8]陈俊.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逻辑结构与现实意义[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4):16.
[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10]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1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人民代表大會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3]郝栋.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理论解读与时代发展[J].科学社会主义,2019(1):90.
(责任编辑:李凌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