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词鉴赏是近几年来高考考查的重点项目。古诗词鉴赏,对众多的学生而言都觉得有点难。有时即使看懂了诗词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在答题的时候,也不容易答完整,或有遗漏、或有偏颇,不能取得满意的分数。那么,在答题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结合具体的作品来谈几点。
1.鉴赏意象
鉴赏古典诗词的时候,不仅要着眼于诗词所描写的客观物象,还应透过物象看到注入其中的意念和感情;注意主客观两方面融合的程度。只有抓住作品的意象,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意象所体现的情调,意象的社会意义和感染作用,才能真正地鉴赏古代的诗词作品。
解答要点:表层含义+深层含义
例:《柳》 (唐)李山甫
弱带低垂可自由,傍他门户依他楼。
金风不解相抬举,露压烟欺直到秋。
这首诗表面上刻画了受“露压烟欺”而不被“金风”抬举的柳的形象。实际上柳的形象喻指的是依附于豪门,但又得不到重用的寒士。借“柳”抒发诗人的愤懑之情。
2.分析人物形象
形象性是诗歌的主要特征之一。诗人在创作时总是通过种种手法,把自己的意念、感情等因素融合在一起,刻画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表达一定的思想。
解答要点:抓住特征+分析举止+阐释内涵
例:《玉阶怨》 (唐) 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湿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分析:这首诗描写了一位思妇,即一位内心充满“幽怨”与“相思”的女性。她“眼底”充满了“哀愁”,明知心上人是等不到的,但仍要情不由己、久久不舍地站在台阶上望月,足见其情之痴绝。
3.抒发情感
借景抒情,是中国古典诗词的一大特色,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的特定情感服务。同样,一首优秀的咏物诗,总是以其生动的形象和强烈的美感吸引读者,而且有意无意地透过所咏之物,或流露诗人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理想,或隐含生活的道理。
解答要点:通过什么+抒发(表现、寄托)什么感情
例:《台城》 (唐)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南京古城阴雨连绵,青草茂盛。昔日的六朝已成为一场旧梦,如今只听到凄凉的鸟鸣。古城的柳树不管谁兴谁亡,依然枝繁叶茂,如绿烟笼罩长堤。开头描写阴雨、江草、鸟鸣,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后两句寓情于景,于常见的景物中寄寓了无限的惆怅,抒发了盛衰兴亡的感慨。
4.体味意境
意境是指作品描写某种事物所达到的艺术境界,是作家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结果。诗歌作品形象鲜明、情景交融,往往使读者如身临其境,在思想感情上可以产生强烈的共鸣和感染。
解答要点:客观形象+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样的感情
例:《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写秋晚山景,描绘了山中秋雨过后清朗明净的月夜:松间的明月、石上的清泉、竹林中的浣女、溪中的渔舟有机地勾勒出了一幅恬静、淡远的秋色晚景图。这首诗是王维晚年隐居辋川时所作,写秋晚山景,借以表达作者对纯朴安静、放纵山林生活的热爱。
5.品味关键字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一个词、一个句子,运用得好,绝妙异常,可以给整篇诗作起到提神运气的作用,从而更能使人真切地进入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一起波动。
解答要点:词语含义+手法+表达作用
例:《秋夜》 (唐)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要求从三、四句中找到最能体现全诗感情的一个字。答案中说明“凉”是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用双关手法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
6.赏析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指诗人在借助语言文字塑造艺术形象时,灵活运用一般创作规则和方法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而又特殊的艺术手段。
解答要点:表现手法+表达作用
例:《闺意献张水部》 (唐)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通过新颖的比喻,委婉含蓄地把作者的心事表现出来,“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语),诗中写新娘的郑重其事和忧虑紧张,正是用以表达诗人对前程的急切关注。
上述六类问题,固然不能将诗歌鉴赏题型囊括,但基本上抓住了几年来高考考察的重点。只要在答题时避免偏颇,不再遗漏,定能取得满意的成绩。
(作者单位:河北省邢台市金华中学)
1.鉴赏意象
鉴赏古典诗词的时候,不仅要着眼于诗词所描写的客观物象,还应透过物象看到注入其中的意念和感情;注意主客观两方面融合的程度。只有抓住作品的意象,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意象所体现的情调,意象的社会意义和感染作用,才能真正地鉴赏古代的诗词作品。
解答要点:表层含义+深层含义
例:《柳》 (唐)李山甫
弱带低垂可自由,傍他门户依他楼。
金风不解相抬举,露压烟欺直到秋。
这首诗表面上刻画了受“露压烟欺”而不被“金风”抬举的柳的形象。实际上柳的形象喻指的是依附于豪门,但又得不到重用的寒士。借“柳”抒发诗人的愤懑之情。
2.分析人物形象
形象性是诗歌的主要特征之一。诗人在创作时总是通过种种手法,把自己的意念、感情等因素融合在一起,刻画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表达一定的思想。
解答要点:抓住特征+分析举止+阐释内涵
例:《玉阶怨》 (唐) 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湿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分析:这首诗描写了一位思妇,即一位内心充满“幽怨”与“相思”的女性。她“眼底”充满了“哀愁”,明知心上人是等不到的,但仍要情不由己、久久不舍地站在台阶上望月,足见其情之痴绝。
3.抒发情感
借景抒情,是中国古典诗词的一大特色,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的特定情感服务。同样,一首优秀的咏物诗,总是以其生动的形象和强烈的美感吸引读者,而且有意无意地透过所咏之物,或流露诗人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理想,或隐含生活的道理。
解答要点:通过什么+抒发(表现、寄托)什么感情
例:《台城》 (唐)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南京古城阴雨连绵,青草茂盛。昔日的六朝已成为一场旧梦,如今只听到凄凉的鸟鸣。古城的柳树不管谁兴谁亡,依然枝繁叶茂,如绿烟笼罩长堤。开头描写阴雨、江草、鸟鸣,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后两句寓情于景,于常见的景物中寄寓了无限的惆怅,抒发了盛衰兴亡的感慨。
4.体味意境
意境是指作品描写某种事物所达到的艺术境界,是作家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结果。诗歌作品形象鲜明、情景交融,往往使读者如身临其境,在思想感情上可以产生强烈的共鸣和感染。
解答要点:客观形象+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样的感情
例:《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写秋晚山景,描绘了山中秋雨过后清朗明净的月夜:松间的明月、石上的清泉、竹林中的浣女、溪中的渔舟有机地勾勒出了一幅恬静、淡远的秋色晚景图。这首诗是王维晚年隐居辋川时所作,写秋晚山景,借以表达作者对纯朴安静、放纵山林生活的热爱。
5.品味关键字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一个词、一个句子,运用得好,绝妙异常,可以给整篇诗作起到提神运气的作用,从而更能使人真切地进入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一起波动。
解答要点:词语含义+手法+表达作用
例:《秋夜》 (唐)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要求从三、四句中找到最能体现全诗感情的一个字。答案中说明“凉”是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用双关手法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
6.赏析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指诗人在借助语言文字塑造艺术形象时,灵活运用一般创作规则和方法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而又特殊的艺术手段。
解答要点:表现手法+表达作用
例:《闺意献张水部》 (唐)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通过新颖的比喻,委婉含蓄地把作者的心事表现出来,“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语),诗中写新娘的郑重其事和忧虑紧张,正是用以表达诗人对前程的急切关注。
上述六类问题,固然不能将诗歌鉴赏题型囊括,但基本上抓住了几年来高考考察的重点。只要在答题时避免偏颇,不再遗漏,定能取得满意的成绩。
(作者单位:河北省邢台市金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