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庭教育的历史沿革
家庭教育有悠久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远古时代。在原始社会就出现了儿童公有和儿童公育的理念。儿童为公社所有,并由公社所公育,男孩归男子指导,女儿由妇女教育。所有的儿童都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都可以在氏族无偏无私的教导下,成长为合格的成员。在《论语注疏·季氏》中记载了我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学家孔子教导他儿子孔鲤的典故:(孔子)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有一次孔子独自站在堂上,孔鲤快步从庭里走过。孔子问:“学《诗经》了吗?”孔鲤回答说:“没有。”孔子说:“不学《诗经》,就不知道说什么好。”孔鲤就回去学《诗经》。又有一天,孔子又独自站在堂上,孔鲤又快步从庭里走过。孔子问道:“学《礼记》了吗?”孔鲤回答说:“没有。”孔子说:“不学习《礼记》就不懂得怎么样立足于社会。”孔鲤就回去学《礼记》了。注释:《礼》古书名,指《周礼》、《仪礼》、《礼记》)清末的政治家曾国藩在教子方面也有三个启迪世人的经验:教育子孙读书的目的在于明白事理;教育子孙要艰苦朴素;身教重于言教。
随着时代的进步,中国的家庭教育也在与时俱进。1911年的辛亥革命之后,封建的家庭伦理道德观念受到冲击,各种各样的学校取代了家庭的功能。传统家庭结构、家庭功能也随之发生改变,百年的家庭教育嬗变既浓缩了中国数千年传统家庭教育的精华,又体现出中西文化相互交融互动、家校共育的时代特征。翻译家严复曾表示教育不能只停留于设学堂、置教科、植师范,应该重视最重要最根本的家庭教育。要教育子女,家长必须加强自身修养。
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国的家庭教育又发生了变化,实现从最初的向苏联学习,到现在的互联网 新时代 教育新思维之间的伟大跨越。2015年10月11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中表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对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家庭教育的经验
经过漫长的传承和总结,中国家庭教育有了完整的经验体系。训练良父贤母的百年家庭教育告诉我们,家庭教育主要是父母教育。要做先生,必先做学生,教育者自身更应受教育,这是绝对正确的事实,因为“盲者不能教人以色,聋者不能教人以声”。做父母的想要施行良好的家庭教育,必须自身先有适当的学习与修养,获得教育子女必备的知识、技能、态度等,才能有良好的结果。但是现在父母群体中能深切明了教养儿童方法的好父母实在是寥寥无几。大多数父母用于教养子女的方法,完全是依据传统习惯与个人成见。如何应用科学方法为国家培育下一代新公民,则盲无所知。这实在是当前民族、国家的严重现实问题。
应摒弃宗法传统观念中的糟粕 我国社会现时仍充满宗法社会气氛,家庭关系中尤为显著。如夫权与父权、重男轻女、视子女为私产等观念都是家庭教育
的障碍。因为有夫权观念的存在,使儿童感到父母间的不平等;因为重男輕女,使儿童感到彼此待遇的差异;因为有父权观念的存在,使儿童感到父亲威严可怕;因为视儿童为私产,成为父母的附属品,而使儿童失去独立人格。作为父母应该用正确的观念,在家庭中排除一切威权制、不平等制,实行合理的民主制度,只有这样才能扫除各种隔阂,从而养成儿童有爱、活泼的精神,尤其应使儿童深切了解求学立行,树立准备献身社会,为群众谋福利,为民族增光荣,并非只为一人一家谋生的人生目标。
父母要以身作则 “以身作则”是教育儿童最有效的方法,父母的言行举止,儿童极容易效法、模仿,因此父母教育务必使父母在各方面能养成合理的态度与良好的习惯,如生活上力求简单、朴素,待人方面做到诚恳、温和、宽大、慷慨,如此才能作儿童的楷模。反之赌博、酗酒、虚伪、骄纵、欺骗以及一切自私自利的行为都不能沾染。否则,一定会贻害儿童,带给他们恶劣的影响。
学习儿童教育必需的知识;对儿童进行初步的基础训练
我国大多数父母,多以传统习惯与个人成见教养儿童,这就是父母认为将孩子培养成才比较困难的原因。因此父母教育必须教他们学习儿童生理、儿童心理、脑科学以及儿童教育方法等,掌握相应的知识才能使父母更顺畅地根据科学方法教育儿童。父母应该给予儿童适当的感官训练、德行训练,以便养成儿童的基础智识与道德。
对儿童要有正确的爱 父母对于子女的态度,对儿童人格发展影响很大,如父母对于儿童态度失当,往往使儿童养成盲从或傲慢的态度,而这种态度在不知不觉中,又可迁移到家人以外。在我国家庭中,父母最常表现的态度是溺爱、专制、时宽时严,父严母慈。因溺爱而养成儿童怯懦、依赖或性情乖僻的习惯;因专制而养成儿童绝对服从,缺乏独立判断的能力;因时宽时严,致使儿童对某种行为,往往不知何去何从;因父严母慈,以致养成儿童畏怯父亲而亲近母亲,形成父子间的隔阂,而对于母亲的正当教训,又往往视为不足轻重。
中国家庭教育的反思与启示
纵贯中国百年家庭教育,可以悟出万变不离其宗的若干真谛。因为父母家人在日常生活中与儿童有最亲密的接触,对儿童的个性也很了解,最容易因材施教,所以家庭是儿童生活教育的中心,从不识不知、饮食起居,全赖父母及其他家人的辅助、养育、保护、教养,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孩子开始能自立。考察家庭史、教育史的发展,社会文化尚未大进步之前,人类本来没有特设的教育机构,更没有所谓学校教育。
人民自幼而壮,自壮而老,其立身处世的学问、见识,大半得益于家庭之中,家庭为古代唯一有效的教育机关,直到学校制度建立,因此家庭教育对人的一生,实实在在具有重大的意义。家庭是儿童生活的中心,当然也是儿童教育的中心。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曾说:“教育是经验持续不断的改组和改造,这改组是使经验的意义增加,也使后来控制经验的能力增加。”经验的改组与改造,都是以实际生活为出发点。因此我们教育儿童,应从家庭日常生活中着手。总之,在德、智、体三方面,家庭训练是一个人一生训练的第一步。其他像社交、审美、经济等方面的教育,也都是家庭生活奠定的基础,因此家庭教育为个人生存世界的基础训练,万万不可轻视、忽视。
习近平主席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工作开展的如何,关系到孩子的终身发展,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近年来,经过全国各地不断地努力探索,家庭教育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还存在认识不到位、教育水平不高、相关资源缺乏等问题,导致一些家庭出现了重智轻德、重知轻能、过分宠爱、过高要求等现象,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提升家长素质,提高育人水平,家庭教育工作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各地教育部门和中小学、幼儿园要从落实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不断加强家庭教育工作,进一步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形成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网络,推动家庭、学校、社会密切配合,共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