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新途径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fentongx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1世纪是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移动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带来了巨大改变,同时也对传统教育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移动互联网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是21世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趋势。研究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新途径,对我国高校育人价值的实现必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新途径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项目:新形势下高校网络管理与建设研究(项目号:14B092)、黑龙江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提升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长效机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068-02
  随着我国科技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手机从上世纪90年代的奢侈品早已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进入21世纪以来,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率不断上升,《中国互联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数量已经增加至5.57亿。我们不难看出手机网民已经成为互联网的主力军,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对于这一快捷、方便的新媒体形式,自然得到喜欢追求时尚、享受科技的高校学生的追捧,高校学生几乎人人都通过移动互联网沟通交流、获取信息。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十三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中强调指出,“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的工作领导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依托移动互联网进行宣传教育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高校教育者要牢牢把握时代特色,依托移动互联网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新途径。
  高校学生已经习惯通过移动互联网登录QQ、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进行沟通与交流,在网上获取信息发表评论学习新的知识,促进了教育的普及化与多样化,也开阔了高校学生的视野。然而“在移动互联网社会中,信息和互联网已经不是简单的辅助工具,正在改变社会的构成和面貌”。这种“革命式”的变化带来的各种问题也不断显现,恶意的谣言、虚假的传言比比皆是,移动互联网到处充斥着非理性的情绪宣泄和居高临下的道德审判,这些都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巨大挑战,移动互联网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发展是高校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移动互联网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及重要性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政府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它有利于解决社会矛盾化解纠纷。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在内容和载体上发生深刻变革,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使高校学生热衷于通过手机登陆各种移动互联网平台发表大量信息并进行交流和评价,移动互联网已经逐渐融入高校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这都深刻影响着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后,大学文化的价值正在通过移动互联网平台进行传播与交流,高校学生在移动互联网普及的大背景下思想成长主流是积极进取的,但也不可忽视在移动互联网环境影响下其思想成长过程的迷茫和彷徨,必须依托正确的价值导向对高校学生的思想内涵以及成长进程进行科学规划与理性引导。
  今日的高校学生,日后必将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必将在未来的中国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学生在提高知识文化水平的同时,更要有健康、积极的价值观。而移动互联网相对而言能够更充分快速的反映学生的思想状况,必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中移动互联网的正确应用,学会善用移动互联网循序渐进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式,最終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
  1.高校学生知识文化水平高、传统观念少、具有极强的创新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变化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对移动互联网具有极强的接受性,高校移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必将影响着未来高校学生的思想价值取向,而今天的高校学生日后必将成为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因此高校学生的思想价值取向也必将引领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趋势。
  2.深刻掌握高校移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切实需求,也是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保证。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针下指出引导对策,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成长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加强移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提升,开拓移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境界,是高校立德树人的时代要求,更是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全面掌握问题才能更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终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新的素材,推进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3.在移动互联网普及化的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成长的研究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作为高校教育的时代特征,移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是这一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助于丰富高校移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途径,为高校移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途径的实践活动提供指导,从而提高移动互联网普及化背景下高校移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有利于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健康生态体系的建设,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宏伟目标。
  二、高校移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2012年3月,北京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近70%学生认为自己通过网络获得的信息量占总信息量的一半以上。结合近年来校园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校园移动互联网环境以及整个网络环境对高校学生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意识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当前,高校移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重点弘扬的爱国、奉献等内容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相对弱势。移动互联网环境中信息快速传播并讨论,在各种利益的不断驱使下,增加了高校学生的思想复杂性,对社会、对体制、对历史以及主流价值产生质疑。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易被西方的意识形态和宗教思想渗透,被政治化、自私化。   虽然,近年来我国政府非常重视互联网舆论的引导与梳理,不断加强互联网宣传、监管和教育,但是面对数字时代下移动互联网的高速、便捷,明显缺乏快速反应的管理模式,面对复杂的移动互联网环境,以及利益驱使下西方思潮的渗透,很多不良的移动互联网信息容易引起思想激进、意识活跃的高校学生产生认同感。 “如果不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会使高校学生原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动摇甚至崩塌”。
  1.移动互联网比较分散不易于管理,增加了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的难度。高校学生几乎人手一台手机,随时随地都可以登录移动互联网,这给我们高校学生带来了便捷,但也增加了高校教育者管理的难度,面对如此庞大数量的移动互联网接入平台很难有效管理与引导,在技术层面和管理方面未能跟上移动互联网革新的步伐。
  2.移动互联网使高校学生价值观多元化,缺乏正确价值观引导。移动互联网可以匿名发表信息,人们在这种“自由”的环境下,容易无拘无束的诽谤他人,发表极端言论。高校学生的社会经验不足,极易被一些极端观点所影响,进而在移动互联网社会和现实社会中进行传播与讨论,并且在大量真真假假信息接踵而来时缺少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力,容易孤立的讨论问题并把问题扩大化,甚至上升到政治体制等国家宏观方面的批评和讨论上。
  3.高校教育者管理队伍尚未完全掌握移动互联网技术,缺乏主动出击意识。与国外相比,移动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还很短暂,并且发展速度非常快,这使得高校教育者的思维尚未跟上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步伐,缺乏前瞻性的教育思维,从而缺乏移动互联网对高校学生影响程度的正确判断,导致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对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做出充分、快速的反映,总是被动应对移动互联网舆情,缺乏主动出击的意识与勇气。
  三、高校移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新途径
  在移动互联网普及的大背景下,高校移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无疑在未来的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移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既符合时代的发展趋势,又对我国高校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我们认为结合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点,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从以下几点突破目前高校移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寻找合适的实施新途径。
  1.加强监管,完善移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管理体制。要在党、国家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不断深化改革、逐步完善移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体制,在高校移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进程中必须由一只专业的高素质移动互联网教师队伍进行监督和管理,要能够时时掌控移动互联网资源和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要着重加强这些教师的理论培训,提高其理论知识和技术文化水平,从而更好的完成科学高效的移动互联网监管任务。
  2.充分引导,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確的价值观。高校要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引导学生理性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科学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高校要在德育教育中不断引导示范,培养学生在移动互联网社会中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基本行为准则,把传统德育教育与移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充分结合,在传统教育中扩大移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使其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建设一个健康、理性、有序的移动互联网环境,提高学生抵抗不良诱惑的能力。
  3.提高认识,加强对移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高校要根据学生的思想特点与上网习惯,主动出击发现问题并防患于未然,加大投入力量和重视程度。要跟上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步伐,拥有前瞻性的教育思维。积极推进高校移动互联网文化建设,关注高校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等特点,推动移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高效发展,最终提高高校的德育教育水平。
  4.加大投入,精心打造主题校园移动互联网文化品牌。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引导作用。“要加强大学移动互联网文化阵地建设,建设好功能齐全的公共主页或网站,强化正能量公共主页或网站的内容建设,把经典的纸质内容数字化和移动互联网化”。充分利用校园论坛、人人网、微信公共主页等高校学生频繁使用的移动互联网平台,与学生互动共享信息进行双向交流,在交流中循序渐进的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进行引导,并在交流沟通中更好的把握青年群体的思想特征,更好的维系与高校学生的关系,为今后高校移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参考。
  5.着力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内涵融入到移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理论依据,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充分认识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学生的思想变化特点,提高针对性和可行性。同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多开展面对移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具体问题分析与研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经验进行研究和总结,增强移动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结束语
  在移动互联网迅速普及的发展进程中,高校学生的意识形态呈现出更加复杂与矛盾的状况,高校学生的思想成长过程中出现了迷茫和彷徨。我们需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移动互联网时代发展相结合进行研究,结合高校移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工作的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得出高校移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进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分析原因所在及解决途径。
  比尔盖茨曾经说过:“网络正在改变人类的生存方式。” 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捷,但是我们更要意识到移动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正确利用移动互联网会促进社会的发展,但是如果让移动互联网世界随心所欲,那必将是一场灾难。因此我们要认清移动互联网环境的复杂性,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的基本优势,突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束缚,大力推进高校移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
  参考文献:
  [1]蒋广学.移动互联网社会的崛起与大学使命的传承[J].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7).
  [2]苏威.浅析移动互联网信息安全[J].信息系统工程,2015(03).
  [3]杨凯.新媒体时代下高校移动互联网育人工作困境及路径分析[J].高教学刊,2015(17).
  [4]王青,廖红娟.基于移动互联网文化的高校宣传思想工作[J].湘潮,2011(03).
其他文献
Multi-energy power systems can use energy generated from various sources to improve power generation reliability.This paper presents a cost-power generation mod
目的 考察中职在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并提出教育对策.方法 从福建省云霄职业技术学校随机抽取高一和和高二年段682名学生,采用“学生人格问卷”(UPI)进行测查,得到有效问卷552
顺利的开展政工工作,对企业长远发展与政治思想建设有重要意义。现阶段政工工作存在多种问题,影响工会的顺利运行,还对企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本文主要针对政工工作中存在
西方国家的国宴通常为晚宴,一般在晚上8-9时开始,持续到午夜结束。虽然礼仪非常隆重,但饭菜却远比人们想象的简单:往往是少许冷盘,一或二道肉 State banquets in the West a
期刊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各种社会思潮无孔不入,高职学生的价值观也因此受到强列的冲击和影响,为全面了解高职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及价值观选择,本研究采用心理游戏方式分别对2015级及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教学的灵活运用,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容量,更重要的是它能让课堂教学中的静态知识动态化学习,抽象内容具体化理解
在新媒体对大学生影响日益加深的今天,大学生的身心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都发生了变化,本文对近年来关于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和对策为主题,对近年来相关方面的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是青年学生认识自我本性、评判社会本质、洞悉人生价值的重要过程,应该伴随着青年成长与成才的全过程,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
期刊
本文结合欧拉法和纯拉格朗日法两种方法的优势,提出了基于网格和无网格相结合的方法实现血流仿真.该方法首先将整个血流系统看成一个粒子系统,然后采用有限差分法(FDM)实现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