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分析了有效性阅读教学的含义,从具体的教学策略出发,探索了小学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阅读教学 有效性 策略 解读
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有效教学理论也逐渐被引入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上,但在探索和实施有效阅读教学过程中,不少老师在认识上还存在一些偏差,还有不少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所以强调教学的有效性就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并适当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以探索为主优化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以读启悟,以悟促读。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解读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以来,新课改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血液。通过这轮课改,语文课堂教学变得更加人文化和生动化,学生的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高。但是,有些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由于对课改缺乏深入研究和准确理解,在新课程教学中急功近利、刻意求新,导致了许多课堂阅读教学过于追求“人文思想”、盲目地追求感悟,使得学生的情感态度发生了过度的自由泛滥。这就促使教育工作者要把握常态教学的有效性,把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培养和基础训练综合到一起,对过于轻视有效性、太过重视自由感悟的教学现象作出必要的矫正。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
(一)激发兴趣。情境教学。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创设必要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语文阅读再现了现实生活,并使读者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想象,这种课堂上的链接行为要通过创设情境,丰富学生想象来完成。情境教学探索的成功会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体会课文意境,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特别是能够使学生投入情境,引发主体感受,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重要作用。
1、创设真实情境。创设真实的情境就是指导学生在生活中进行仔细地观察,尤其是中低年级,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实物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如:教材中的《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师要将蒲公英、苍耳的种子或标本带到课堂中来,让孩子们仔细的观察,然后探索出阅读内容的真实和有趣。
2、创建模拟情境。真实情境的创设有着许多不利因素,但是教师可以根据阅读内容的需要,运用电教手段使学生获得形、声、色的直观感受。也可以通过师生互动,进行小品表演来再现阅读教材中的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样的情境模拟能够动静结合、变抽象为具体、寓教于乐地提高教学效果。如: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阅读理解,可以将学生分组,由组长或教师确定主要演员,然后排练出课本剧,这样学生就会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之中,感受到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其他同学也能够从学生的表演中体会到父爱和母爱的不同与伟大。
3、语感情境。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发挥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地位,老师绘声绘色的语言渲染也是创设情境的很好方式。例如:教学《珍珠鸟》时,当珍珠鸟的图片出现在孩子眼前时,老师以富有情感色彩的语言加以描绘:“看,这支小鸟灵动活泼,站在枝头好像正在向我们问好呢?和这美丽的小鸟做朋友,将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呀!”教师的语言艺术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越生动的形象描述,越能造成较好的语感情境。
(二)有效交流,具体感知。
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是阅读课堂中交流的主要形式,师生交流的主要形式是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句、段,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效的交流活动还可以适时地解决同学们疑惑,引导学生对共同关心的一些话题展开讨论。交流是感知教学的前提,感知结果又为更好的交流合作创造了空间,有效的阅读交流能够产生思维的火花、集思广益、拓宽知识,保证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具体的交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关键词句的交流。语文教学的亮点在词句,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掌握词句的交流,词句交流要注意突破难解词句,积累复习已知的词语,着重探索词在句子中的不同指向。例如:选读文章《索溪峪的“野”》,在指导自读时,就要以“野”为主线,探索文章介绍了几方面的景色之“野”,这个“野”又包含着几方面的含义,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以这些问题为交流主线,来探索作品主旨。
2、文章线索的交流。无论是阅读散文还是阅读记叙文,文章总是有着一定的写作线索,线索的交流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也大有帮助。例如:《小摄影师》一文,在阅读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对文章的时间主线进行探索,由于时间是最简单的线索,学生很快会找出,是按照“摄影前一一摄影中一一摄影后”来描述的。这时教师还要提出交流问题:“你认为这篇作品的时间线索明显吗?有没有其他的线索体现出来?”这时学生会体察、感悟、讨论。然后总结出,文章最主要的线索是主人公情感的变化,而这中间小摄影师的情感变化则是至关重要的。
3、读练结合,增强有效性。练习是有效性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练习不但能够巩固基础知识,还可以使课堂阅读教学成为最直接有效的学习方式。当然要建构有效性的课堂阅读环境,练习就不是机械的重复,而应该是充满智慧的方法指导练习。读是练的初步探索,练是读的进一步升华,读练结合才能使阅读过程把握重点、难点,成为具有显著语文素质培养导向的学习园地。需要注意的是,练习的范围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要保证学生在阅读练习过程中的自我建构,并能够通过阅读练习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在这个体系之中,一般包括理解词句、分辨感情色彩、体会思想感情、体会表达效果、积累等几个大方面。
三、结语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作为小学语文的教育工作者要从改变教学观念,提高阅读质量出发,加强训练,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将鼓励教学与合作探究教学结合起来,为搭建有效性阅读平台添砖加瓦。
参考资料
[1]王云玲.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建构[J].学生之友(小学版)(上半月),2009(11).3
[2]严清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新法初探[J].新课程(小学版),2009.
关键词 阅读教学 有效性 策略 解读
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有效教学理论也逐渐被引入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上,但在探索和实施有效阅读教学过程中,不少老师在认识上还存在一些偏差,还有不少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所以强调教学的有效性就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并适当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以探索为主优化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以读启悟,以悟促读。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解读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以来,新课改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血液。通过这轮课改,语文课堂教学变得更加人文化和生动化,学生的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高。但是,有些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由于对课改缺乏深入研究和准确理解,在新课程教学中急功近利、刻意求新,导致了许多课堂阅读教学过于追求“人文思想”、盲目地追求感悟,使得学生的情感态度发生了过度的自由泛滥。这就促使教育工作者要把握常态教学的有效性,把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培养和基础训练综合到一起,对过于轻视有效性、太过重视自由感悟的教学现象作出必要的矫正。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
(一)激发兴趣。情境教学。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创设必要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语文阅读再现了现实生活,并使读者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想象,这种课堂上的链接行为要通过创设情境,丰富学生想象来完成。情境教学探索的成功会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体会课文意境,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特别是能够使学生投入情境,引发主体感受,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重要作用。
1、创设真实情境。创设真实的情境就是指导学生在生活中进行仔细地观察,尤其是中低年级,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实物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如:教材中的《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师要将蒲公英、苍耳的种子或标本带到课堂中来,让孩子们仔细的观察,然后探索出阅读内容的真实和有趣。
2、创建模拟情境。真实情境的创设有着许多不利因素,但是教师可以根据阅读内容的需要,运用电教手段使学生获得形、声、色的直观感受。也可以通过师生互动,进行小品表演来再现阅读教材中的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样的情境模拟能够动静结合、变抽象为具体、寓教于乐地提高教学效果。如: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阅读理解,可以将学生分组,由组长或教师确定主要演员,然后排练出课本剧,这样学生就会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之中,感受到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其他同学也能够从学生的表演中体会到父爱和母爱的不同与伟大。
3、语感情境。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发挥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地位,老师绘声绘色的语言渲染也是创设情境的很好方式。例如:教学《珍珠鸟》时,当珍珠鸟的图片出现在孩子眼前时,老师以富有情感色彩的语言加以描绘:“看,这支小鸟灵动活泼,站在枝头好像正在向我们问好呢?和这美丽的小鸟做朋友,将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呀!”教师的语言艺术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越生动的形象描述,越能造成较好的语感情境。
(二)有效交流,具体感知。
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是阅读课堂中交流的主要形式,师生交流的主要形式是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句、段,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效的交流活动还可以适时地解决同学们疑惑,引导学生对共同关心的一些话题展开讨论。交流是感知教学的前提,感知结果又为更好的交流合作创造了空间,有效的阅读交流能够产生思维的火花、集思广益、拓宽知识,保证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具体的交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关键词句的交流。语文教学的亮点在词句,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掌握词句的交流,词句交流要注意突破难解词句,积累复习已知的词语,着重探索词在句子中的不同指向。例如:选读文章《索溪峪的“野”》,在指导自读时,就要以“野”为主线,探索文章介绍了几方面的景色之“野”,这个“野”又包含着几方面的含义,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以这些问题为交流主线,来探索作品主旨。
2、文章线索的交流。无论是阅读散文还是阅读记叙文,文章总是有着一定的写作线索,线索的交流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也大有帮助。例如:《小摄影师》一文,在阅读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对文章的时间主线进行探索,由于时间是最简单的线索,学生很快会找出,是按照“摄影前一一摄影中一一摄影后”来描述的。这时教师还要提出交流问题:“你认为这篇作品的时间线索明显吗?有没有其他的线索体现出来?”这时学生会体察、感悟、讨论。然后总结出,文章最主要的线索是主人公情感的变化,而这中间小摄影师的情感变化则是至关重要的。
3、读练结合,增强有效性。练习是有效性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练习不但能够巩固基础知识,还可以使课堂阅读教学成为最直接有效的学习方式。当然要建构有效性的课堂阅读环境,练习就不是机械的重复,而应该是充满智慧的方法指导练习。读是练的初步探索,练是读的进一步升华,读练结合才能使阅读过程把握重点、难点,成为具有显著语文素质培养导向的学习园地。需要注意的是,练习的范围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要保证学生在阅读练习过程中的自我建构,并能够通过阅读练习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在这个体系之中,一般包括理解词句、分辨感情色彩、体会思想感情、体会表达效果、积累等几个大方面。
三、结语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作为小学语文的教育工作者要从改变教学观念,提高阅读质量出发,加强训练,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将鼓励教学与合作探究教学结合起来,为搭建有效性阅读平台添砖加瓦。
参考资料
[1]王云玲.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建构[J].学生之友(小学版)(上半月),2009(11).3
[2]严清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新法初探[J].新课程(小学版),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