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学生和教师的角色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教师充当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学生则转变为学习的主体。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同样也要对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改善原有的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法,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需要注重培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锻炼自己的学习综合能力,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形成自己的逻辑思维,掌握数学的知识与技能,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 数学 自主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4-369
随现代教学方式持续创新,教学活动中教师需注重自身引导作用的有效发挥。在初中阶段,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能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学生只有具备自主学习能力,才能积极的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重视自主学习的条件,积极构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体系结构,激发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动力,以保障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
首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对于新课程改革,教学的改革应从意识形态方面开始着手。如果一直无法扭转“教师主导一切”的教学现状,“教”与“学”之间的分离定然会加重,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不出来,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这不利于教育事业的积极发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理解知识,才能让教育教学活动更加轻松有趣。其次,初中时期是学生在学习生涯中智力发展的黄金阶段,数学相对于小学的知识也更加复杂抽象。教师通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历练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不停的自我探索过程中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更深入地了解数学的本质,实现知识的再创造。最后,在各个方面都迅猛发展的中国,只有学习才能让我们在社会上继续前进,自主学习能力可以让学生在终身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二、当前中学生的学习特点
当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学习初中数学知识后,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必然会有所增强。小学阶段对于数学的学习更倾向于动手能力,大多数使用特定的图像和直观的描述来解释知识。但初中数学知识更抽象复杂,需要学生提供更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会利用类比、归纳、合情和演绎推理解决数学问题。所以,教师也会相应地做出教学改变,讲课的速度稍微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能力也随之加快。初中教师和小学教师在课堂的授课方法和模式上必然不同,因此,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初中的学习,应继续以直观形象的数学知识为拐杖,逐渐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概括水平。初中数学的运算部分也不仅仅是简单的正数和分数的加减乘除,范围扩大到了有理数、单项式和多项式的运算,以后还有函数方程等方面的相关运算。这就需要学生加强运算能力,做到精准地解决数学问题。初中的几何学习也相对于小学加大难度,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求平面几何图形的面积了,还包括平面图形的平移、旋转、相似和立体图形三视图等。所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也会有所提升。
三、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1.引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方式
分析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难以产生兴趣,主要原因在于数学知识太过枯燥且抽象,学生对教师在课堂中所讲述的内容难以理解,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未得以提升,学生所遇到的问题将会增多,阻碍数学学习活动的顺利展开,导致学生数学学习效率、教师教学效率下降等问题。对此现象,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并预先完成教学设计,如教师讲述新知识点时,需先引导学生展开预习活动,促使学生可对所学内容形成初步了解,并对预习过程中所遭遇的问题加以记录,通过课上的认真听讲,完成问题的解决。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问题的发现,再到问题的解决,学生将会产生成就感,由此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掌握自主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可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收获快乐的学习体验。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初中数学学习活动中,学生可利用的自主学习方式很多,如整理笔记、学生间互相探讨、课后复习及课前预习等。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可针对所学问题进行提问,并将下节课即将讲述的内容向学生提问,并让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展开探讨,并记录探讨过程,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展开数学知识的探索活动,以此推动学生合作探讨习惯、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3.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为推动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教师转变自身教学方式尤为重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可将答案直接呈现于学生面前,而是应引导学生自主找寻问题的处理方式,将学生思考问题自主性予以充分调动。数学学科具备较强逻辑性,而每个问题也并非仅有一种解决方式,因此,教师需鼓励学生思考,并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以多视角出发,实现问题的处理。
结束语:总而言之,数学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认识世界,形成自己的逻辑思维方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设计良好的问题教学情境或者游戏教学情境,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也能够使学生从“要学”到“想学”最后转变为“会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动性。
参考文献
[1]付广东.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中学),2019(12):228.
[2]曹军.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方式初探[J].教育界(基础教育),2019(12):56-57.
[3]李瑞生.初中数学课堂中如何实现学生自主学习[J].数学大世界(中旬),2019(12):71.
[4]王会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科普童话,2019(48):44.
[5]吴志强.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策略[J].天津教育,2019(34):72-73.
关键词:初中 数学 自主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4-369
随现代教学方式持续创新,教学活动中教师需注重自身引导作用的有效发挥。在初中阶段,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能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学生只有具备自主学习能力,才能积极的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重视自主学习的条件,积极构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体系结构,激发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动力,以保障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
首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对于新课程改革,教学的改革应从意识形态方面开始着手。如果一直无法扭转“教师主导一切”的教学现状,“教”与“学”之间的分离定然会加重,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不出来,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这不利于教育事业的积极发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理解知识,才能让教育教学活动更加轻松有趣。其次,初中时期是学生在学习生涯中智力发展的黄金阶段,数学相对于小学的知识也更加复杂抽象。教师通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历练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不停的自我探索过程中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更深入地了解数学的本质,实现知识的再创造。最后,在各个方面都迅猛发展的中国,只有学习才能让我们在社会上继续前进,自主学习能力可以让学生在终身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二、当前中学生的学习特点
当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学习初中数学知识后,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必然会有所增强。小学阶段对于数学的学习更倾向于动手能力,大多数使用特定的图像和直观的描述来解释知识。但初中数学知识更抽象复杂,需要学生提供更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会利用类比、归纳、合情和演绎推理解决数学问题。所以,教师也会相应地做出教学改变,讲课的速度稍微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能力也随之加快。初中教师和小学教师在课堂的授课方法和模式上必然不同,因此,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初中的学习,应继续以直观形象的数学知识为拐杖,逐渐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概括水平。初中数学的运算部分也不仅仅是简单的正数和分数的加减乘除,范围扩大到了有理数、单项式和多项式的运算,以后还有函数方程等方面的相关运算。这就需要学生加强运算能力,做到精准地解决数学问题。初中的几何学习也相对于小学加大难度,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求平面几何图形的面积了,还包括平面图形的平移、旋转、相似和立体图形三视图等。所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也会有所提升。
三、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1.引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方式
分析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难以产生兴趣,主要原因在于数学知识太过枯燥且抽象,学生对教师在课堂中所讲述的内容难以理解,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未得以提升,学生所遇到的问题将会增多,阻碍数学学习活动的顺利展开,导致学生数学学习效率、教师教学效率下降等问题。对此现象,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并预先完成教学设计,如教师讲述新知识点时,需先引导学生展开预习活动,促使学生可对所学内容形成初步了解,并对预习过程中所遭遇的问题加以记录,通过课上的认真听讲,完成问题的解决。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问题的发现,再到问题的解决,学生将会产生成就感,由此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掌握自主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可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收获快乐的学习体验。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初中数学学习活动中,学生可利用的自主学习方式很多,如整理笔记、学生间互相探讨、课后复习及课前预习等。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可针对所学问题进行提问,并将下节课即将讲述的内容向学生提问,并让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展开探讨,并记录探讨过程,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展开数学知识的探索活动,以此推动学生合作探讨习惯、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3.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为推动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教师转变自身教学方式尤为重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可将答案直接呈现于学生面前,而是应引导学生自主找寻问题的处理方式,将学生思考问题自主性予以充分调动。数学学科具备较强逻辑性,而每个问题也并非仅有一种解决方式,因此,教师需鼓励学生思考,并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以多视角出发,实现问题的处理。
结束语:总而言之,数学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认识世界,形成自己的逻辑思维方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设计良好的问题教学情境或者游戏教学情境,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也能够使学生从“要学”到“想学”最后转变为“会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动性。
参考文献
[1]付广东.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中学),2019(12):228.
[2]曹军.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方式初探[J].教育界(基础教育),2019(12):56-57.
[3]李瑞生.初中数学课堂中如何实现学生自主学习[J].数学大世界(中旬),2019(12):71.
[4]王会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科普童话,2019(48):44.
[5]吴志强.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策略[J].天津教育,2019(34):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