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现代相融合的创作审思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taa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第一二胡狂想曲》是王建民先生创作的现代二胡作品。这首二胡作品不但具有云南当地少数民族风格特色,同时以民族音乐为根基,融入了时代的新意,体现出了浓郁的时代气息。本文按照事物由表及里的方法,透过《第一二胡狂想曲》的艺术表象,沿着历史与现代相融合的轨迹进行深入探索,剖析内在情感,从而寻找其不竭生命力的源泉。
  【关键词】第一二胡狂想曲;少数民族;时代气息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第一二胡狂想曲》是王建民先生创作的一首借鉴西方现代作曲技术,又融入了云南当地多个少数民族音乐素材而创作的现代二胡作品。该作品的分析大多都集中于对于音乐本体的研究。尤其是对于作品的曲式结构和演奏技法等的分析更为透彻,但是在该作品的本体分析之下,对于深度探索现代二胡作品广为流传的启示意义还较为缺乏。本文从源的角度、曲的角度、情的角度三个方面对作品展开分析,并在这样的分析之下深入剖析其成为现代二胡作品代表作之一的内在原因,旨在为二胡现代音乐作品寻求创作以及演奏的创新之路。
  一、源的角度——创作背景分析
  (一)时代背景分析
  在刘天华先生之后,二胡的表现力突飞猛进,二胡曲的创作和演奏有了新的成就。《第一二胡狂想曲》(以下简称一狂)创作于80年代末,在改革开放十周年的社会大背景之下,思想开放、各种创新思潮活跃,体现在音乐创作方面则集中表现为各种大小调式的灵活运用,作曲技法的大量涌入,使音乐处于空前繁盛的创作阶段。王建民先生在经历不断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过程中找到了一条在民族音乐中融入时代新意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创作道路。尤其是经历过“文革”和改革开放两个跨时代的历练之后,王建民先生的创作技法越来越纯熟,专业技术越来越坚实,不但在掌握传统作曲技术的基础上融入西方先进的各种现代作曲技法,还将二胡的新型技巧与作品融合,将二胡的表现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二)素材来源分析
  王建民先生在统览过大量二胡曲的基础上,对二胡曲从题材体裁选材到作品曲式结构、旋律语言、演奏技巧技法等做了细致的分析,并且对刘天华、刘文金等作曲大家的作品展开了细致的研读和理解,在这样的研究之后,王建民先生发现了当时大部分二胡作品中存在的一些缺憾:(1)二胡曲目中少有无标题的音乐作品。(2)题材大多写实,但表现重大题材的不多。(3)作品结构大都简单,以快慢快的三部曲式为主,缺乏创新性的曲式结构。(4)旋律语言大都传统保守,无新意。
  王建民先生一番思考过后,为了使自己的作品具有民族风格,避免二胡作品“俗套化”,他将目光集中于西方的“狂想曲”体裁,并以此为基础,为避免二胡曲过于“西方化”,素材选用他最喜欢的云南地区苗族民歌《飞歌》作为基本素材而进行创作。《飞歌》旋律悠扬动听,且富有民族音乐特征,尤其是乐曲具有云南苗族特有的降三音的特点,这段素材成了王建民先生谱写《一狂》的最重要素材之一。
  二、曲的角度——作品本体分析
  (一)旋律节奏
  乐曲的引子为散板,仿佛置身于幽静茂密的原始森林,有小动物细小的语音对答,处处充满着神秘与幽静。演奏时速度较为自由,渐快渐慢较多,处理好乐曲散板中句逗的呼吸间隙是重中之重。第一段节奏6/8拍,旋律线条悠美起伏,演奏时要舒展、自由、潇洒。伴奏先行有隐隐约约行进之感。二胡弱拍进入,抒情性的行板。每一乐句都是独立的但是又是互相联系的,靠强弱对比来突出分句。到第二段节奏开始变化频繁。前部分为3/8、4/8节拍交替,后八小节连顿弓出现,走向活泼、生机。第三段富有歌唱性的柔版,突出的是二胡内外弦音色不同的对比,多切分音,连贯柔和之美,起初像在妈妈的怀抱中既温暖又缠绵;又像一位在夜色中驾着银白色的月光飘飘起舞的少女,逐渐清晰明朗。第四段活泼的小快板速度渐快,也赋予一种自由、野性之感,节奏随旋律线起伏充满着激动与热情。第五段结尾上行渐快,一气呵成,逐渐将整首乐曲推向中心,高潮部分渐露头角。第六段节奏活泼,饱满有力。华彩部分选取了前面的部分素材,这样更能使音乐具有连贯性,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最后尾部急板部分,速度突快,节奏突出重音给人心灵上的冲击之感。
  王建民先生在原有的素材《飞歌》的基础上,进行提炼、加工和融合。《飞歌》最有色彩的是其降三级的音,王建民先生将降三级音与《飞歌》中主要出现的G B D三个音进行组合,形成核心音调。《一狂》的音阶旋律便是在此基础上扩展成人工九声音阶。
  (二)演奏技法
  在《一狂》的演奏中,常见的还有连顿弓的技巧演奏。使用连顿弓演奏颗粒感更强,层次感更加鲜明,也更能渲染气氛。在演奏连顿弓时要注意将左手清晰流畅的按音与右手紧实有力的运弓相结合,声音清晰流畅,注重技巧性。
  《一狂》中还有一种独特的二胡演奏技法是弓杆敲击琴筒。这是一种独特音色,模仿的是云南苗族特有的竹节舞。用二胡弓杆敲击琴筒模仿竹节舞动时竹竿相撞击的声音,在听到这样的声音时就仿佛置身在竹节舞的人群之中。在二胡演奏时,应将弓杆立起,找到敲击声音最佳的地方,用弓杆敲击琴筒发出清脆的声音,旨在模仿竹节舞蹈时发出的悦耳的声音,也保留了云南当地民族音乐特色。
  三、情的角度——思想情感分析
  王建民先生创作这首乐曲的时候正处于改革开放十周年,各种文化元素开始交融,逐步走向活跃,多样和多元。王建民先生运用的狂想曲结构自由的特点将音乐更深层的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突破传统民乐慢快慢的三部曲式的结构特征,采用了散—中—快—慢—急的结构布局,散中有集,急中有缓,主题更加自由。旋律也不只运用墨守成规的传统民乐曲调,而是采用西方人工音阶的作曲技法,摆脱原民族的“原汁原味”,呈现出一种与原民歌“似而非似”的风格与韵味。王建民先生创作出的人工九声音阶具有强大的包容感,将本调的A宫的核心音包含其中,还能衍生出其他不同的调,突出了人工音阶强大的包容力。王建民先生还将核心音和人工音阶运用到整首乐曲中,每一段又配有不同的板式、不同的速度、不同的情感和不同的表现形象。用节奏重组的变化方式,让核心音阶贯穿其中,既获得了内在具有逻辑统一的旋律变化,又避免了节奏单一无趣,可能引起结构松散的状况。这种创新既具有民族意义,又具有时代创新,是我们二胡创作的典范。
  王建民先生虽然创作的是民族与时代交融的音乐,但是民族感还是首要,传统音乐源远流长的重要原因与其旋律的朗朗上口、易于记忆密不可分。因此,决定民族音乐特点的重要因素取决于旋律的特色。所以,素材还是选取了云南地区苗族民歌《飛歌》为基本素材,在此之上延伸扩展。旋律作为一种语言,本身就有着语言的特性——符号性,故而民族音乐的旋律有着本身自然的语言特征和内容丰富的社会内涵。
  尽管王建民先生在创作时运用了西方的作曲技法,但是主题动机的展开并没有运用西方的创作手法,而是通过多年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和了解,发现了我们民族音乐有其独特的主题展开方式。中华五千年音乐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旋律学。我们传统音乐常常运用的是旋律的贯穿而非动机的延伸和展开,与西方的严格变奏展开方式不同。王建民先生通过对大量传统音乐作品的深刻剖析,找到了一条真正适合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之路。好的作曲家不仅能保留五千年传承的精华,也能处理好继承和创新之间的关系,做到真正的雅俗共赏,中西共存。
  经典音乐作品的创作,不能缺少民族音乐为根基。
  四、结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任何能有生命力、富有传承性的作品,都离不开民族传统的特色和时代的新意。若要真正使得传统音乐不断发展、不断传承,就必须与创新相结合,而这种创新必须建立在传统音乐精华的基础之上,“中西融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中为主”。我们中华民族本身就有取之不尽的文化瑰宝,与时代的新意结合时也要矢志不渝地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和精神。在发展和创新的道路上,矛盾是必不可少的,但它更是动力的源泉,我们要不断钻研,旨在为我们的传统音乐选择一条更为宽广的道路,能让我们的传统乐器走向世界,为世人所喜爱。
  参考文献
  [1]王建民.谱民族新韵 抒中华情怀——《第一二胡狂想曲》创作回顾与回想[J].人民音乐,2014.
  [2]陈志坚.《第一二胡狂想曲》演奏浅析[J].音乐教育与创作,2010.
  [3]邓建栋.偏离与回归的完美统一—谈《第一二胡狂想曲》及其演奏[J].人民音乐,2003.
  [4]王广国.论王建民《第一二胡狂想曲》的创作手法[J].艺术探究,2010.
其他文献
【摘要】柯达伊.左尔坦是20世纪享誉国际的匈牙利作曲家、民族音乐家、音乐教育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柯达伊教学法”是对当代音乐教育影响深远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这套音乐教学法有深刻的教育哲学思想,有高标准的艺术审美要求,在理论与实践中都对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笔者根据本校小学音乐教学的实际情况,结合“柯达伊教学法”的部分理念进行实践和加以应用,期望能促进音乐教育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
期刊
【摘要】新时代对于高职声乐教学来说,培养学生职业化的舞台实践能力十分重要。声乐教学改革的方向应重视“职业化”本质属性,应将课堂教学与舞台实践能力密切结合,以学生为主体,改革当前高职传统的课堂声乐教学模式,应强化学生在舞台上的实践演唱表演能力,使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从而更好地提升高职声乐学生职业化素养,能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充满自信,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艺术道路。  【关键词】职业化;舞台
期刊
【摘要】高中音乐鉴赏课程是综合发展教育课程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的延续和扩展。因此,鉴赏课程的教学重点即审美教育,特点是通过各种鉴赏课程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关键词】高中音乐;音乐鉴赏;音乐审美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音乐是一种通过有组织的声音传播使更多的人听到和感知的艺术。因为它具有许多功能价值,如使人身心愉悦、净化灵魂、完美个性、启蒙
期刊
飛扬的青春
期刊
【摘要】丝绸之路为当时“波斯”与“中国”这两大世界级的帝国打开了文化交流的通道,波斯帝国的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是深远的,尤其是在乐舞艺术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在历史的长河里波斯音乐从器乐、声乐以及乐制等方面都对我国传统音乐的形成了深刻的影响,通过长时间的本土化过程甚至成为了我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对波斯音乐内化的研究同时也是对丝绸之路文化研究的重要部分。  【关键词】波斯;丝绸之路;器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愈加深入,素质教育理念日益受到重视。但繁重的学业、单调的学习却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学生思维的僵化和想象力的贫乏。音乐课本该成为一个能使学生放松、愉悦、驰骋想象、提升审美的天地,但事与愿违,由于教师队伍本身教育理念有差距,教学水平参差不齐,造成了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的尴尬局面。由此,探索如何上好音乐鉴赏课,提高音乐鉴赏课的课堂教学质量就势在必行。  【关键词】教育理念;提升教
期刊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因各地人文地理等环境不同而不同。兰州太平鼓是地产兰州,辐射周边的一种鼓舞艺术,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学校社团活动在引入非遗项目后,采用相应的措施,在学生中间开展一系列的活动,丰富了学生学习生活,将技能与文化一同植入学生内心,为非遗传承开辟了一种新的方式。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社团;兰州太平鼓;传承保护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中国历代乐论选》集合了历代乐论之精华,是研究中国音乐理论发展的史料书,该书以点带面地勾勒出历代音乐理论发展的轮廓,对于深化中国音乐史学科史料建设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中国历代乐论选》;音乐理论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自古以来,凡在历史研究方面取得较大效绩者,必定满腹经纶,博古通今,身载文籍。历史之科探索人类社会发展及内部运动规律,讲
期刊
【摘要】肖邦,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杰出的波兰作曲家、钢琴家。他7岁开始创作,8岁开始登台演出,是历史上最具有影响力、最具代表性的钢琴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优美动听,多以波兰民间歌舞为基础,被誉为“浪漫主义钢琴诗人”。《降E大调夜曲》是肖邦夜曲中流传最为广泛的一首,具有传统夜曲的身影,富有诗意,旋律优美而又十分幽静。右手保持着华彩的咏唱,左手始终是相同的节奏型,描绘着大自然美丽的夜色,也倾诉着肖邦内心
期刊
【摘要】《哥德堡变奏曲》是J.S.巴赫所作的一首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键盘乐器变奏曲。这部作品规模庞大,对演奏技术要求较高,是众多钢琴家乐于挑战的曲目之一,其中以古尔德、图雷克、席夫、朱晓玫四人演奏最为著名。本文从演奏风格和演奏技巧角度,浅探了古尔德和朱晓玫二者演奏此曲的异同。  【关键词】哥德堡变奏曲;朱晓玫;古尔德;钢琴演奏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