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法应用广泛,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出现了合作学习无效现象。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尝试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提高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合作学习法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职 公共英语 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6-0187-01
一、合作学习在高职公共英语课堂中被广泛应用
在高职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们正逐步更新教育观念,教学中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和实施英语教学,让学生不再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参与课堂,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教师会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际应用语言和操练语言的机会。这样,在组织安排教学时,将学生合成小组进行交流讨论的合作学习方式非常有必要,并且也被广大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师采用。这样能扩大语言的交际范围,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操练语言和进行沟通的机会,进一步提升高职英语课堂的效率,提高学生的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高职公共英语课堂中合作学习出现的问题
在高职公共英语课堂教学中,采用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非常普遍。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和与其他的教师交流中发现,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投入的不少,但学生的收获却与预想大相径庭。很多的小组活动是流于形式,对于课堂教学的推进作用不大,这样就出现了无效学习的现象。具体暴露出的问题总结如下:
(一)合作效果欠佳
在教学中发现,当教师布置完成任务让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完成时,有的是组员间一言不发,十分沉默;有的是热火朝天,闲聊与学习任务不相关的东西;有的是派一名代表回答解决所有问题,这样就背离了合作学习的目的,不能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
(二)忽视教师作用
在英语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将任务布置完成后,对小组执行任务过程缺乏指导和监督,没有使自己也成为一个活动参与者,而只是在学生表达观点之后进行总结性的阐述。
(三)缺乏对合作学习的评价
在交流中发现,由于受课堂教学时间和班级人数的限制,教师无法逐一听取、指导对每个组及每个组员的观点,也无法逐一地给出评价考核分数。所以在教学中,合作学习经常就是一种活跃“课堂气氛”的形式。缺乏对这一环节的评价,也就不能全面的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影响教学效果。综上所述,学生在这一教学活动中,如果没有学到什么或者没有兴趣参与,那就产生了无效或低效的教学现象,应该采取措施应对和避免。
三、避免高职公共英语课堂合作学习无效现象的几点建议
(一)对合作学习的过程进行记录
合作学习要求每个成员都能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能分享交流这些观点。为了增强合作学习的效果,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英语讨论活动中去,实现有效学习,应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进行记录。具体做法是:教师分发若干个小组活动记录册,在划分小组后,选定一名学生(也可以小组成员轮流)记录每次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的参与情况,注明某人发表了什么样的观点或完成了什么样的任务,然后集体讨论总结本组的观点并汇报。这样就提高了学生课堂参与的动力和意识,学生间相互交流的机会多了,语言的应用也就多了。同时,教师通过查阅小组活动记录册,还便于对小组成员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指导和评价。
(二)强调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的任何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教师的参与。要避免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无效现象,教师需要对各个环节进行充分的考虑和总体的把握。1.斟酌选取合作学习内容。合作学习是否能顺利开展,学生是否能进行有效学习,取决于教师设置任务是否合理。并非所有的教学任务都适合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在选取内容时,要考虑到是否绝大多数的学生有能力参与这样的问题讨论,讨论题应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并且难度适中,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2.科学分组。在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时,要综合考虑性别、性格、能力、学习基础、应变、同学关系等各方面的因素,合理分配学生。避免英语基础差的学生一组,这样不利于分组讨论;避免活泼的学生一组,防止他们笑闹干扰小组活动;避免关系过好的同学一组,这样可以不用担心他们因过于熟悉而不好意思张口或变讨论为闲聊。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对分组及时的更新或重组。3.提供相应的词汇和句型。教师在对学生布置分组合作学习完成任务时,可以提供一些相应的句型结构或者是相关词汇,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在就某个问题讨论时无话可说,或者不知道怎么说,这样也能避免无效合作学习现象。
(三)建立合作学习的评价体系
教师要重视对合作学习的评价,并将它作为形成性评价的一部分,与终结性评价一起在学期末综合评价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通过组内成员互评、小组间互评、教师点评相结合的方式,建立起合理的评价体系,更大的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实现高职公共英语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陈秀丽.高职公共英语合作学习模式的研究.职业时空,2010(10):156-157.
[2]汪雯波.合作学习策略在高职公共英语课中的应用研究.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13(3):75-78.
责任编辑:武聪
[关键词]高职 公共英语 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6-0187-01
一、合作学习在高职公共英语课堂中被广泛应用
在高职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们正逐步更新教育观念,教学中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和实施英语教学,让学生不再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参与课堂,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教师会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际应用语言和操练语言的机会。这样,在组织安排教学时,将学生合成小组进行交流讨论的合作学习方式非常有必要,并且也被广大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师采用。这样能扩大语言的交际范围,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操练语言和进行沟通的机会,进一步提升高职英语课堂的效率,提高学生的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高职公共英语课堂中合作学习出现的问题
在高职公共英语课堂教学中,采用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非常普遍。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和与其他的教师交流中发现,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投入的不少,但学生的收获却与预想大相径庭。很多的小组活动是流于形式,对于课堂教学的推进作用不大,这样就出现了无效学习的现象。具体暴露出的问题总结如下:
(一)合作效果欠佳
在教学中发现,当教师布置完成任务让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完成时,有的是组员间一言不发,十分沉默;有的是热火朝天,闲聊与学习任务不相关的东西;有的是派一名代表回答解决所有问题,这样就背离了合作学习的目的,不能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
(二)忽视教师作用
在英语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将任务布置完成后,对小组执行任务过程缺乏指导和监督,没有使自己也成为一个活动参与者,而只是在学生表达观点之后进行总结性的阐述。
(三)缺乏对合作学习的评价
在交流中发现,由于受课堂教学时间和班级人数的限制,教师无法逐一听取、指导对每个组及每个组员的观点,也无法逐一地给出评价考核分数。所以在教学中,合作学习经常就是一种活跃“课堂气氛”的形式。缺乏对这一环节的评价,也就不能全面的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影响教学效果。综上所述,学生在这一教学活动中,如果没有学到什么或者没有兴趣参与,那就产生了无效或低效的教学现象,应该采取措施应对和避免。
三、避免高职公共英语课堂合作学习无效现象的几点建议
(一)对合作学习的过程进行记录
合作学习要求每个成员都能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能分享交流这些观点。为了增强合作学习的效果,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英语讨论活动中去,实现有效学习,应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进行记录。具体做法是:教师分发若干个小组活动记录册,在划分小组后,选定一名学生(也可以小组成员轮流)记录每次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的参与情况,注明某人发表了什么样的观点或完成了什么样的任务,然后集体讨论总结本组的观点并汇报。这样就提高了学生课堂参与的动力和意识,学生间相互交流的机会多了,语言的应用也就多了。同时,教师通过查阅小组活动记录册,还便于对小组成员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指导和评价。
(二)强调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的任何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教师的参与。要避免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无效现象,教师需要对各个环节进行充分的考虑和总体的把握。1.斟酌选取合作学习内容。合作学习是否能顺利开展,学生是否能进行有效学习,取决于教师设置任务是否合理。并非所有的教学任务都适合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在选取内容时,要考虑到是否绝大多数的学生有能力参与这样的问题讨论,讨论题应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并且难度适中,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2.科学分组。在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时,要综合考虑性别、性格、能力、学习基础、应变、同学关系等各方面的因素,合理分配学生。避免英语基础差的学生一组,这样不利于分组讨论;避免活泼的学生一组,防止他们笑闹干扰小组活动;避免关系过好的同学一组,这样可以不用担心他们因过于熟悉而不好意思张口或变讨论为闲聊。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对分组及时的更新或重组。3.提供相应的词汇和句型。教师在对学生布置分组合作学习完成任务时,可以提供一些相应的句型结构或者是相关词汇,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在就某个问题讨论时无话可说,或者不知道怎么说,这样也能避免无效合作学习现象。
(三)建立合作学习的评价体系
教师要重视对合作学习的评价,并将它作为形成性评价的一部分,与终结性评价一起在学期末综合评价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通过组内成员互评、小组间互评、教师点评相结合的方式,建立起合理的评价体系,更大的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实现高职公共英语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陈秀丽.高职公共英语合作学习模式的研究.职业时空,2010(10):156-157.
[2]汪雯波.合作学习策略在高职公共英语课中的应用研究.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13(3):75-78.
责任编辑:武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