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

来源 :祖国·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5069352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有关探究式教学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但在实际操作中却较难下手实施。数学探究式教学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手段,对于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和课后反思,总结了几点探究式教学有效实施的方法和各位同仁共勉。
  【关键词】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有效实施
  有关探究式教学的理念,我相信已深入到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心中和实际教学行动中,但是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却感觉很难实施。笔者作为一名工作了十余年的青年教师,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来谈谈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有效实施问题。
  数学探究式教学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手段,对于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笔者认为就初中数学学习而论,成功的数学探究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学生仿照科学研究的过程来探究数学知识,或者另辟蹊径达到目的,进而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获得科学研究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
  探究教学既改善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也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性和学习能力。能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笔者认为,探究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实施。
  一、教师用心做好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心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敏锐的观察力是思维的启动器。首先,要求学生观察之前教师要提出明确具体的任务,让学生清楚观察点。其次,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观察方法。如整体观察、部分观察、细节观察等。最后,要求学生对观察的结果进行整合,使对事物的认识从表象到本质。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想象,可以让其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得以提升,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无穷的奥秘。3.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灵感。对于学生与众不同的思想、方法教师要予以鼓励,并要求全体学生都去大胆尝试。久而久之,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都会有所增强。
  二、结合学生实际和自身素养,深入研究挖掘教材
  一般教材的内容由于受到篇幅和结构体系的制约,都比较简略,只是给出了探究的大致框架,而不是详细的探究步骤和活动细节。因此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把教材中‘死的’东西转化为教师头脑中‘活的’情境,在依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教师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把一个个具体的探究活动演变成一幕幕的情景剧。
  三、适时创设问题情境,引领学生参与探究,合作交流
  数学教材中有许多结论和规律需要由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集体交流而获得。教师适时的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充分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和探奇心理,把学生引入一种探究情境中。这一过程将激发学生强烈的发掘欲望,给他们以强大的探究动力。但有时这种探究不是仅凭个人的才智能够达到的,需挖掘集体智慧。因此要引导学生群体参与,进行有效的合作交流。教师只需充当引路人的角色。
  四、教师要善于倾听,及时指导
  学生一旦进入主动学习,教师的工作就由引导转换为倾听。有效教学课堂上的倾听要求教师将学生的声音转化为有效教学的资源。所以倾听实际就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状况的有效地关注。倾听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善于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关注能够帮助教师诊断教学,纠正偏差,更是教师反思的起点。教师只有在平时的教学中学会倾听,善于倾听,尊重悦纳学生的意见,才能让学生的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地疏通。
  对学生理解不了,理解不对,理解不深的地方教师要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当然,这种指导和传统的讲授是有本质区别的。一是指导在必需时发生。只有学生遇到困难,实在是无力解决时,教师可以通过准确的指导来帮助他们。正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二是方法和思维的指导。学生学习上的困难,多数是思维上的不到位和方法的欠缺。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想到办法。
  五、进一步提升教师素养,游刃有余驾驭课堂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再精心的教学设计也教学设计也无法预知整个课堂的全部细节内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意外情况不可避免的发生。我们要有心理准备应对“突发事件”。一旦出现意外,不能一味的局限于教学预设,强把学生扭转到预设中来,有时反而可以利用意外获得良好的效果。但也不能一味的放任即时的意外,出现“放而不收”的现象,致使课堂缺乏主题。因此我们要理性的对待意外事件,既不能强加约束,也不能放任不理。预设要有弹性,有适当拓展的空间,以便在目标的达成上取得曲径通幽和条条大路通罗马的效果。
  总之,课堂是学生的舞台和竞技场,学生是课堂的主角。教师要放开手脚,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绽放自己的精彩。
  参考文献:
  [1] 《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 朱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6
  [3] 赵瑞芝,数学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现代教育》,2011.6
其他文献
【摘 要】中学思想政治课是中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由于其思想性、时代性强,而且又是理论性的科目,普遍存在着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学质量不高等现象。要改变这一种状况,达到素质教育,即要牢固掌握知识,而且要达到知识、能力、觉悟的全面提高的要求,就必须端正教学思想,从实际出发,大胆改革。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教学质量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所使用的思想政治教材,具有接近社会、接近学生、接近实际
期刊
【摘 要】1. 宽松和谐激趣法2. 赞扬欣赏激趣法3. 认真倾听激趣法 4. 平等评学激趣法  【关键词】语文课堂;气氛;激趣  兴趣是学习语文最好的老师,是教好小学语文的平台,是吸引人注意力的一个不可缺少重要因素。一旦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 教学语文的教师就会得心应手。  新课标要求教师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了使学生愿学、乐学,我在多年的课改实践中作了以下
期刊
【摘 要】课堂教学离不开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而最普遍最主要的师生互动方式就是师生之间的提问。在高中数学的课堂上,教师进行教学提问是保证课堂有效运转的一个必要步骤。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及时得到学生的学习反馈,可以更好地调整教学安排,提高教学效率。本文拟从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具体价值和意义展开讨论。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教学效益;寓教于乐;启迪思维  一个和谐完整的课堂运行,离不开师生之间的
期刊
【摘 要】小学生作文的教学重点,其实质是作文兴趣的培养问题。兴趣是认识的主体在认识客观的过程中产生的特殊的情感倾向。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是写作训练取得最佳成效的一种强有力的推动力量。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关键字】小学语文;语文教学;写作兴趣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是语文的“半壁江山”,但长期以来,很多学生都怕写作
期刊
目前,全国高中英语教学全面进入的新课程改革阶段,学会学习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许多未来学家认为,将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当今社会,科技高速发展,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将成为生产的主要要素,这就要求人们不能只有现有的知识,而应该是不断创新的知识。今天的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后要适应社会、适应时代,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进行知识的补充
期刊
考场作文时间紧、要求高,每位考生都希望考出最高水平。要做到这一点,下笔前的构思与作文的成功关系很大。那么,在考场作文中又应该如何巧妙构思、出奇制胜、赢得高分呢?  首先,作文构思的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角度巧妙  构思的精巧,常常表现在表现角度的巧妙。苏轼曾在诗中说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的就是同一事物,我们从不同角度观察,就会有不同的视觉效果。越是常人不易想到的角度,越是奇
期刊
【摘 要】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占据最大比重的是语文,而在语文教学中,最难教的是作文。在小学阶段,学生往往怕写作文,不知如何写作文,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深入了解学生怕写作文的原因,并给予其正确的指导。为使学生写作水平更快的提高,本文论述了两种教学模式,即看图—写话模式和课文—再创模式。  【关键字】小学作文;作文教学;写作兴趣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占据最大比重的语文,而在语文教学中,最难教的
期刊
【摘 要】作文教学可以促进学生更全面地观察社会、更深刻地认识社会,赞美生活中的真善美,抨击现实中的假恶丑,培养学生正确的是非观念。在作文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与思想实际,引导学生在作文中悟“道”,有机渗透道德教育。  【关键词】语文;教学;思想品德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的同时,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
期刊
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除了让学生掌握有关知识外,更应该提高他们发现规律掌握和运用规律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更加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有目的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找规律的能力。  一、深挖教材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规律来组织教学。如:一年级上册教学大纲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时,结合认数教学让学生知道相邻两数相差1的规律,以后逐步结合看图写算式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课程目标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出发,加强了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重要维度。我认为语文教学中要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渗遗于教学过程之中,应加强语文教学的情感功能。深入挖掘教材内涵,调动情感功能;创设教学情境,激发情感功能;努力实现情知交融,升华情感功能。整个教学活动趋于“和谐”、“情感与知识交融”。实现新课程目标要求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