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渐渐飘散的乡音

来源 :大理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mboyaoq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转眼离开乡村几十年了。面对乡村日新月异的不断变迁,在感慨与惊叹之余,却有着丝丝缕缕的失落感,为永远失去一些东西而有些怅然若失。在大理乡下,我感受最深的是莫过于那些曾经熟悉而已远去的小贩叫卖声——
  
  “买吃螺蛳……”
  
   这个声音翻译成汉语后似乎就没有多少味道了,还是用白族话喊出来韵味十足:“买—饮(吃)—磬(音,白族话螺蛳的称呼)—迎(来)……”直译成汉语就是:“买—吃—螺蛳—来……”
   在我童年的时光,往往是在午后,苍山脚下宁静的村庄就会被一声接一声、一声高一声低“买—饮—磬—迎……”的叫卖声唤醒,由远而近,从村口的大青树、大照壁飘进村来,余音拖得很长很长,一直飘到村庄中央的小街子上,在村子里久久回荡,那是挑卖螺蛳的大妈或是大嫂来了。据母亲讲:她们是从很远的洱海边上的罗久邑村来的。她们也许是一大清早,从洱海边上捞起被海潮冲上来的螺蛳,再从螺蛳壳里把螺蛳挑出来,很苦很累的。有时运气好的话还能挑到一些螺黄(相当于螃蟹的蟹黄),偶尔她们还会捎带做来一点清凉味美的螺蛳豆腐。当时的这些东西都是比较便宜的,几角钱就可以买上几碗(也不用论斤卖),在那吃肉比较困难的年月,也算是开开荤、打打牙祭了。而在今天,螺蛳也似乎成了稀罕物了。也许是生态环境变化的原因,洱海周围的螺蛳少了,挑螺蛳卖的也少了,现在的年轻人一般是看不起干这些苦活累活的。因而,那一声声音韵悠长、高亢嘹亮、如同唱调子一般的“买—饮—磬—迎……”的叫卖声也渐渐伴随着岁月远去了……
  
  “补锅—补烂锅……”
  
   我们一般把他们称作“小炉匠”的那些补锅师傅,大概是从外地来的,吆喝和说话都用的是汉话。伴随着一声声“补锅—补烂锅、补烂锅……”粗门大嗓的浑厚男高音走进村口的,往往是一位身材敦实、脸膛黑红的师傅和一名年纪稍小的助手或徒弟。各人挑着一副忽闪忽闪、颤颤悠悠装有小火炉、风箱、栗炭和一些补锅材料的很沉重的担子。
   补锅师傅在吆喝声中把担子卸到村中的小街子上,老师傅坐在自带的简便折叠小椅子上抽根烟、歇歇气。小徒弟便赶忙摆弄好风箱和小火炉,在小火炉上点起柴火、拢起栗炭火,“噗嗤噗嗤”地拉着风箱把栗炭火吹旺。等到四邻八舍把一件件需要补漏补缺的锅碗瓢盆拿出来,老师傅一件件拿起左瞧右看、确定是否能补和收取多少费用,一番讨价还价过后,师傅和徒弟便按照先来后到的秩序对一件件需要补漏补缺的锅碗瓢盆进行修补。对漏裂的锅盆要用炉火融化了的锡或铝修补,有的还要打上补丁用铆钉铆上,这样补好的铜、铝锅和锑瓢锑盆、搪瓷碗等,只要不再在高温烈火上烘烤灼烧,还是能再用一段时日。
   我还曾经看见过小炉匠修补玉手镯的一种绝活:用一个自制的能钻细眼的工具在断成两截的玉手镯的断口两端小心翼翼地轻轻钻上几个眼,再用两片金属片包住后用细小的几个铆钉铆住。想必那只玉手镯的成色一定不错,有一定的价值,值得花功夫修补一番。
   等到把乡亲们的一件件需要补漏的锅碗瓢盆修补好,收完了修补费用,然后师傅和徒弟便熄灭炉火,收拾好火炉、风箱等物件,挑起担子,吆喝着一声声“补锅——补烂锅……”朝着下一个村子一路吆喝而去。
  
  “买—吃—梨—喽……”
  
   每年的春夏或者夏秋之交,洱海西岸的大理村子,断断续续都会飘荡着一些清脆嘹亮的女高音——“买吃桃李果子……”、“买—吃—梨—喽……”这些叫卖声大多出自洱海东岸种植桃梨果子较多的海东村子的白族大妈、大嫂。她们一般都要从海东搭乘木帆船到洱海西岸的码头上岸,然后再挑着满满一挑桃子、李子或者梨子、山林果(大理方言山楂)等水果到大理古城,或者是大理坝子甚至苍山脚下的村子里出售。春夏之交的插秧时节,叫卖的是李子和桃子,夏秋之交叫卖的是水扁梨、火把梨、花红、山楂、海棠果(火把果),再往后是雪梨、棠皮梨(一种冬梨)、柿子等。
   那时的海东比起海西在条件、生存状况和生态环境等方面似乎都要差一些。那些从海东挑着担子远道而来走村串寨叫卖桃梨果子的海东大妈、大嫂,常年奔劳在植被绿化较差的荒山野岭或者海水沙滩间,日复一日在凛冽的海风中和火辣的骄阳下艰辛劳作,脸膛和手脚被风吹日晒得如火把梨和海棠果一般黑红黑红的健康色。那时大理人每每提到海东,或多或少都略微有一点点地域歧视的意思,海西的大人们哄骗自家的小孩,往往都会说这样的话:你是小时候从海东要来的,那个来卖梨的就是你妈妈。我小时候,有的大人就指着洱海对面海东山顶的文笔塔(文革中被毁)对我说:那里就是你海东的家,你卖梨的那个妈今天要来接你回去了。曾经有一段时间,每每听到村口大青树那边飘过来“买—吃—梨—喽”的叫卖声,我就远远地跑回家里躲起来,生怕被带回海东去。现在想来还很好笑。
   如今,苍山脚下的城镇和乡村,再也听不到带着大理浓郁乡音的叫卖声了。而那些早已远去了的叫卖声,被我保存在忆念的仓库中,时不时地加以回味……
  
  责任编辑:彭琼瑶
其他文献
记不得是谁说过了,生活远比小说更像小说。不错,当今的小说确实离生活太远,或者对于现在光怪陆离、气象万千的社会现实知之甚少。作家躲在自己有限的小圈子里。自鸣得意地构建着小说的象牙塔时,生活已经远离。另一种极端则是过分地追求小说的“故事化”。仅仅把小说当成一个故事来讲。全不顾小说的艺术性,且又老生常谈,讲不出什么新意来。这样,小说常常成了圈内人互相之间的交流。找一家刊物发表。认真读的大概只有编辑和作者
期刊
一、天 路  这条路很险 高度  超过鹰的翅膀 长度  超过三条大江 我去的那天  老天好像不太高兴 放出狂风  外加三场暴雨  匍匐在非常想飞的岩石下  我的心情比石头还险  一会儿 箭一样俯冲  比虎跳峡浑浊的江水义无反顾  一会儿 浓雾一样上升  想象比身体还重  接近一座仍然堆着雪的山峰  石头比绵羊跑得还快  我没有觉得与神仙不同  二、剑川木雕  穿过老城 去看一座古楼  我没有登上楼
期刊
望夫云  尽管此时,黄昏已把脸色调暗  我仍要为你,预订一片阳光  给你一览无余的光芒  你是石骡子,临水而居,三十亿立方米的水  域  翻卷着细碎的花朵,爱抚着你苍老的容颜  我是望夫云,飘浮在苍山之巅  我用十九座山峰做桨,划动  你眼眸里一波一波的柔光  亲爱,你要沿着十八条溪水的走向  将阳光举到山顶,阳光叠加着阳光  即使一千次一万次地滑落,也要一如既往  像你离开之前,退下所有的暖  
期刊
1  一池平静的湖水,  一池进入了深秋  泛着湛蓝色的湖水。  一块跳跃了三次的石子。  一块在水面上微微溅起水花  令几个孩子欢呼雀跃的石子。  2  好多垂钓的人把时光都交给了这里。  或者听风。  或者还可以回忆些什么。  在遥远的天幕下,  悠闲的时光一晃而过,  我们却成了湖边的风景!  3  还有孩子们,  这里似乎成了他们的乐园。  嬉戏。追逐。  他们在不经意间弄脏了脸,  弄脏
期刊
园林路71号  鲁迅文学院第二届西南六省区市青年作家培训班办在贵阳,地点是贵阳市委党校,园林路71号。  时间是2012年的9月份。  我后来想,9月这个时间,以及园林路71号贵阳市委党校这个地点,这两个因素。似乎从一开始就为为期半个月的鲁西南二班注定了某种特殊的气息。这种气息,贯穿了我们在贵阳、在培训班的全部白天以及夜晚。  学校离机场不远。到达那天,从机场到学校,是和带队的云南省作协杨红昆副主
期刊
一个叫做麦田的村庄,像一幅水彩画挂在博南山一面向南的山坡上。外婆家就住在麦田,而我的童年就经常住在外婆家。  外婆是妈妈的姨妈,外公是妈妈的姨父,他们是妈妈的养父养母。我在外婆家有两个舅舅,大舅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四川省西昌市工作;因为大舅书读得多了就去得远了,外公外婆担心老舅学业好了也飞远了,高小毕业以后就不让他再继续上学,回村里做了一名小学民办教师。  村庄所在的山脚下,发源于黑山门的一条小河自
期刊
诗 人:我们的吟唱就要转换新的曲调  我们的诗歌就要开启新的篇章  诺马阿美 传说中的故乡②  哈尼人在那里发祥  有一天祖先怆然出走  仿佛流离失所的绵羊  长子牵在手里  幼子背在背上  还有女人的哭声和老人的留恋  以及一路啼声不止的牛羊  这是一支踏上流浪之旅的队伍  不知未来何在 去向何方  我们的祖先 从此走走停停  回望故土 内心悲凉  咪 谷:祖先的故土 诺马阿美③  传说哈尼人在
期刊
在漾濞,一株老核桃树就是一个动人的传说,一片老核桃树林就是一部关于漾濞的核桃发展史。在漾濞,三四百年树龄的老核桃树屡见不鲜,这些历经沧桑的古树展示着漾濞核桃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不失为一道亮丽而独特的风景。  漾濞核桃种植历史悠久,核桃文化源远流长,有“漾濞核桃甲天下,独领风骚三千年”之说,其独特的地理气候孕育了享誉天下的“漾濞核桃”,核桃滋养了生生不息的漾濞人。据记载,漾濞核桃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期刊
大理,祖国西南边陲的一颗明珠。苍山脚下,洱海之滨的这块土地,历史悠久,神奇美丽,人才辈出。在苍山莲花峰下的湾桥镇,有一座周保中将军纪念馆,里面松柏苍翠,绿草茵茵,一座典型的白族三坊一照壁建筑前是将军高大伟岸的塑像,他身穿解放军军装,外披大衣,身材高大魁梧。左手叉腰,右手握拳,眺望远方。那明亮的眼神,坚毅的面容,仿佛是在硝烟四起的东北抗日战场指挥抗联战士浴血奋战。回想将军的一生,不由让人心生崇敬,这
期刊
洱海之邀  你来到洱海  亲临哺育白州的母湖身边  因你的到来  苍山十九峰翠绿叠加  歌唱的洱海水多像你清澈的胸怀  我的手牵着你的手  我的心贴着你的心  西洱河是洱海通向大江大河的大动脉  我们迈步在她的翠柳古道  河水娇惯着风城 你娇惯着我  你是三月风中的人面桃花  我是苍洱怀里的明媚春光  大理的景致是最好的水墨山水  黑龙桥雕刻沧桑 美登桥流动和谐  泰安桥书写文明 兴盛桥气势如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