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北京小学立足学生养成教育,不断探索创新课程的新途径,在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开发设计了一系列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内容,力争在丰富的学习与实践中培养学生做人做事的优秀品德,在弘扬和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培养自豪的中国人。
经典诵习,童蒙养正
“童蒙养正”是指儿童幼年阶段要给予最重要的养正教育,而诵读中华经典是最好的养正手段。因此,学校在低年段开发设计了“经典诵习”校本课程,“诵”即诵读,“习”即实践。我们主要选择广为流传的中华经典《弟子规》《朱子家训》《孔子家语》中契合现代教育的内容,编写了校本文化经典读本,并利用每天的晨读和两周一次的课时指导学生诵读、理解与实践,力争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引经据典指导现实生活中的言行,培养学生懂礼节、孝父母、尊师长、讲诚信、互友爱、能勤俭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美好品德。我们适时运用儿童喜爱的讲故事、歌舞及儿童剧表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比如,每学年末,学校一年级都会结合课程学习组织《弟子规》诵习展演活动,家长、学生、老师共同参与,让学生在充满童趣的创编表演中增进对经典的理解、体验和感悟,在升华情感的同时指导行为,将经典学习落实于行。
四季节日,实践传承
我国的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深邃的人文内涵,是民族文化中的精华,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是中华儿女共有的精神财富。过中国的传统节日就是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表现。因此,学校开发设计了“四季节日”课程。按照四季的划分,精选出10个中国传统节日,即:春——春耕节、清明节;夏——端午节、乞巧节;秋——中秋节、重阳节;冬——腊八节、除夕节、春节、元宵节,并挖掘每个节日的由来、经典故事和相关习俗,以此作为课程内容,力争通过形式多样、循序渐进的课堂学习和实践体验,让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认识和参与节日活动,从而更好地品味和感悟传统节日的内涵,在学习与实践中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和美德,在过中华节日中收获成长。
国粹课堂,普及渗透
国粹是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和最富有独特内涵的、深受人们欢迎的文化遗产。为了普及渗透这些文化精粹,我们结合国家课程内容的拓展推进,将其与学校体育、艺术、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推出了武术实践周、京剧大讲堂、国医小学堂系列课程,并不断丰富课程形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积极性。
武术实践周在每年春季开展,是为高年级同学设计的专题性学习实践活动,是学校春季综合实践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除在课堂上普及武术知识外,我们还将各类武术名家请进校园授课、展示,组织学生走进武术学校观摩学员演练并亲身参与体验。一周的专题学习与实践促进了学生对武术的热爱,使学生将对武术精神的理解融入到每天的健身运动中。
京剧大讲堂是结合学校艺术节设计的专题性学习活动,向中高年级学生普及京剧常识。学校与手拉手京剧院校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活动,组织学生参观戏曲学校,观摩学员排练,学习绘制脸谱,请京剧专家举办专题讲座并现场授课,请戏曲学校师生到校演出互动等,增进学生对国粹艺术的了解与喜爱,提升艺术素养。
国医小学堂,即“四季国医”课程,面对全体学生开设,以四季变化为线索设计课程内容,依时而学,顺时而动。通过课程学习引导学生了解中医学,并在中医健康理念的指导下,增进自身对健康与和谐身心的关注与调节。目前,学校开发设计了国医讲堂、国医保健系列广播、“夏季养生饮食研究”展览、“校园本草”建言展览、国医故事会、国医微课等多种课程,有效促进了中医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传播与运用。
以上系列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成为了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途径,使全校师生进一步明确了“传承中华文化,做自豪中国人”的精神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浸润了学生心田!
经典诵习,童蒙养正
“童蒙养正”是指儿童幼年阶段要给予最重要的养正教育,而诵读中华经典是最好的养正手段。因此,学校在低年段开发设计了“经典诵习”校本课程,“诵”即诵读,“习”即实践。我们主要选择广为流传的中华经典《弟子规》《朱子家训》《孔子家语》中契合现代教育的内容,编写了校本文化经典读本,并利用每天的晨读和两周一次的课时指导学生诵读、理解与实践,力争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引经据典指导现实生活中的言行,培养学生懂礼节、孝父母、尊师长、讲诚信、互友爱、能勤俭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美好品德。我们适时运用儿童喜爱的讲故事、歌舞及儿童剧表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比如,每学年末,学校一年级都会结合课程学习组织《弟子规》诵习展演活动,家长、学生、老师共同参与,让学生在充满童趣的创编表演中增进对经典的理解、体验和感悟,在升华情感的同时指导行为,将经典学习落实于行。
四季节日,实践传承
我国的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深邃的人文内涵,是民族文化中的精华,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是中华儿女共有的精神财富。过中国的传统节日就是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表现。因此,学校开发设计了“四季节日”课程。按照四季的划分,精选出10个中国传统节日,即:春——春耕节、清明节;夏——端午节、乞巧节;秋——中秋节、重阳节;冬——腊八节、除夕节、春节、元宵节,并挖掘每个节日的由来、经典故事和相关习俗,以此作为课程内容,力争通过形式多样、循序渐进的课堂学习和实践体验,让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认识和参与节日活动,从而更好地品味和感悟传统节日的内涵,在学习与实践中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和美德,在过中华节日中收获成长。
国粹课堂,普及渗透
国粹是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和最富有独特内涵的、深受人们欢迎的文化遗产。为了普及渗透这些文化精粹,我们结合国家课程内容的拓展推进,将其与学校体育、艺术、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推出了武术实践周、京剧大讲堂、国医小学堂系列课程,并不断丰富课程形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积极性。
武术实践周在每年春季开展,是为高年级同学设计的专题性学习实践活动,是学校春季综合实践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除在课堂上普及武术知识外,我们还将各类武术名家请进校园授课、展示,组织学生走进武术学校观摩学员演练并亲身参与体验。一周的专题学习与实践促进了学生对武术的热爱,使学生将对武术精神的理解融入到每天的健身运动中。
京剧大讲堂是结合学校艺术节设计的专题性学习活动,向中高年级学生普及京剧常识。学校与手拉手京剧院校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活动,组织学生参观戏曲学校,观摩学员排练,学习绘制脸谱,请京剧专家举办专题讲座并现场授课,请戏曲学校师生到校演出互动等,增进学生对国粹艺术的了解与喜爱,提升艺术素养。
国医小学堂,即“四季国医”课程,面对全体学生开设,以四季变化为线索设计课程内容,依时而学,顺时而动。通过课程学习引导学生了解中医学,并在中医健康理念的指导下,增进自身对健康与和谐身心的关注与调节。目前,学校开发设计了国医讲堂、国医保健系列广播、“夏季养生饮食研究”展览、“校园本草”建言展览、国医故事会、国医微课等多种课程,有效促进了中医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传播与运用。
以上系列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成为了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途径,使全校师生进一步明确了“传承中华文化,做自豪中国人”的精神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浸润了学生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