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师德建设针对的不仅是一线教师,对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人员同样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后勤人员的思想道德、职业道德也是高校师德建设的核心成分之一,他们在工作中同样会与学生接触,因此,他们的言行举止对学生依然发挥着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对高校的教学、高校的外在形象及校风得的建设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对高校的自我发展也具有间接的促进或阻碍作用。本文对我国高校师德建设情况作了一定的调查和分析,发现了建设过程的一些问题,并根据高校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解决策略,以望改善师德建设现状。
关键词:高校;后勤人员;师德建设;对策
后勤管理部门与高校的教学组织不同,不会直接参与到高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但是同样也是高校不能缺少的一个重要部门,面向的也依然是高校全体师生。现代教育理论普遍重视学生在课堂和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也是人本主义理论的首要观点,强调学生的价值、学生的立场。因此,高校后勤管理人员的师德建设依然要以学生核心,必须将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师德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生为本。
一、加强高校师德建設的意义
高校是培养和输送人才的主要阵地,师德建设关乎高校的长远发展以及师生的切身利益,只要做好师德建设,才能谈人才培养和素质教育。在实践中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此外,国家教育部门也将师德建设纳入教育发展的关键点,重视师德建设对培养和打造优秀教师队伍的重要推动作用。
二、当前高校后勤师德建设的困境
(一)师德意识淡薄
后勤教职工虽未直接参与到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但是也依然是高校教师力量的重要一支,对学生的发展主要是起到间接的推动作用,后勤管理人员依然要把“身正为师”“以身作则”等原则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但是,据有关调查结果显示,笔者发现,目前国内的后勤管理人员素质整体状况较好,但是也依然存在一些不好的现象。个别后勤管理人员没有摆正心态,师德意识淡薄,忽视了师德建设对自我、对学生、对高校的重要作用,自我服务意识不强烈,没有正确认识到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辩证关系。从高校角度来看,在进行人员招收和人员引进时,忽视了对这一方面的考核,此外,也不注重对后勤管理人员的培训,使得后勤管理人员素质出现良莠不齐现象。
(二)师德理论缺失
后勤管理人员没有树立正确师德意识,高校和后勤管理部门也忽视了对这一方面的引导和管理。后勤管理部门重视实际工作的开展,而未组织人员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对国家教育方针漠不关心,政治素养低下,没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信念,这对实际工作的开展也必将造成直接的影响;此外,后勤管理工作人员无须专业的教师资格证,也没有对教育知识和心理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培训,没有正确认识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没有理论来指导实践。
(三)师德建设机制不完善
后勤管理部门对高校主要是起到一个保障作用,不会直接参与到高校的教学活动和科研活动,只是为这些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资保障,处理师生物资问题等。正是因为后勤管理的特殊地位,很多高校就因此忽视了对它的管理,很多高校认为只要搞好教学科研就足够了,但是却没有意识到后勤管理对教学科研活动的支撑与保障作用,后勤管理工作的不足或停滞必然对教学科研活动造成重要的阻碍作用。其次,后勤部门也没有专门的师德建设机制,或者是机制不完善,并不能发挥出师德建设机制的有效作用,导致机制多流于形式,没有实际的可操作性,没有发挥出“制度管人”“制度管事”的实际作用。
三、加强高校后勤人员师德建设的对策
(一)加强后勤人员教育,树立学习意识
一是要加强宣传教育。后勤管理部门要重视政治理论知识、教育理论知识以及教师职业道德知识等相关知识的学习与宣传,加大宣传力度,组织管理人员进行学习,从而促使管理人员转变思想观念,树立学习意识,自觉用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践,同时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理论知识,将理论知识与具体的社会实践有效结合起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更好的为师生服务。
二是要树立师德学习意识。为更好的促进学习、加强学习效果,后勤管理部门必须建立科学的师德学习教育机制,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自我。同时,在组织学习时,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组织形式,切忌形式单一,消耗学习人员的学习积极性,采取多种形式的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讲座、论坛等,还要注意互联网技术的引用,多渠道组织学习,增加后勤管理人员的知识储备。
(二)健全管理制度,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一是健全管理制度,通力合作。师德建设仅靠一己之力、一时之力是无法完成的,它需要多方的支持与保障。高校要重视后勤管理人员的师德建设,后勤管理负责人也要将师德建设纳入工作范围,统一领导、各司其职。高校和后勤管理部门应该通力合作,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同时要将制度的作用切实发挥出来,不搞形式、不浮夸,努力将每项制度和措施落到实处。
二是完善高素质人才培养机制。后勤管理部门在进行人员招收和引进过程中,要注意人员师德的选拔和培养,将师德作为招收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严格把好人才选拔关。做好人才选拔工作只是第一步,只要做好人才培养工作才能真正发挥好人才的作用。后勤管理部门要完善高素质人才培养机制,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学习与培训,加强人才的素质教育和师德教育,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和综合能力。此外,可实行“师带徒”的形式,老员工加强对新员工的指导与帮助,实现共同进步。
(三)后勤人员要适应新时代的变化,加强专业能力的提升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是教师的职业要求之一,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加强教育理念的更新和知识结构的重组,才能站稳讲台。后勤人员也需如此,在适应新时代变化的同时,加强自我提升,在工作中不断完善自我、充实自我,适应教育的更高要求,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
(作者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许晓鸿.以人为本的高校德育建设新思考[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2):184-185.
[2]赵浚.新形势下高校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5(12):66-69.
关键词:高校;后勤人员;师德建设;对策
后勤管理部门与高校的教学组织不同,不会直接参与到高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但是同样也是高校不能缺少的一个重要部门,面向的也依然是高校全体师生。现代教育理论普遍重视学生在课堂和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也是人本主义理论的首要观点,强调学生的价值、学生的立场。因此,高校后勤管理人员的师德建设依然要以学生核心,必须将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师德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生为本。
一、加强高校师德建設的意义
高校是培养和输送人才的主要阵地,师德建设关乎高校的长远发展以及师生的切身利益,只要做好师德建设,才能谈人才培养和素质教育。在实践中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此外,国家教育部门也将师德建设纳入教育发展的关键点,重视师德建设对培养和打造优秀教师队伍的重要推动作用。
二、当前高校后勤师德建设的困境
(一)师德意识淡薄
后勤教职工虽未直接参与到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但是也依然是高校教师力量的重要一支,对学生的发展主要是起到间接的推动作用,后勤管理人员依然要把“身正为师”“以身作则”等原则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但是,据有关调查结果显示,笔者发现,目前国内的后勤管理人员素质整体状况较好,但是也依然存在一些不好的现象。个别后勤管理人员没有摆正心态,师德意识淡薄,忽视了师德建设对自我、对学生、对高校的重要作用,自我服务意识不强烈,没有正确认识到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辩证关系。从高校角度来看,在进行人员招收和人员引进时,忽视了对这一方面的考核,此外,也不注重对后勤管理人员的培训,使得后勤管理人员素质出现良莠不齐现象。
(二)师德理论缺失
后勤管理人员没有树立正确师德意识,高校和后勤管理部门也忽视了对这一方面的引导和管理。后勤管理部门重视实际工作的开展,而未组织人员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对国家教育方针漠不关心,政治素养低下,没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信念,这对实际工作的开展也必将造成直接的影响;此外,后勤管理工作人员无须专业的教师资格证,也没有对教育知识和心理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培训,没有正确认识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没有理论来指导实践。
(三)师德建设机制不完善
后勤管理部门对高校主要是起到一个保障作用,不会直接参与到高校的教学活动和科研活动,只是为这些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资保障,处理师生物资问题等。正是因为后勤管理的特殊地位,很多高校就因此忽视了对它的管理,很多高校认为只要搞好教学科研就足够了,但是却没有意识到后勤管理对教学科研活动的支撑与保障作用,后勤管理工作的不足或停滞必然对教学科研活动造成重要的阻碍作用。其次,后勤部门也没有专门的师德建设机制,或者是机制不完善,并不能发挥出师德建设机制的有效作用,导致机制多流于形式,没有实际的可操作性,没有发挥出“制度管人”“制度管事”的实际作用。
三、加强高校后勤人员师德建设的对策
(一)加强后勤人员教育,树立学习意识
一是要加强宣传教育。后勤管理部门要重视政治理论知识、教育理论知识以及教师职业道德知识等相关知识的学习与宣传,加大宣传力度,组织管理人员进行学习,从而促使管理人员转变思想观念,树立学习意识,自觉用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践,同时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理论知识,将理论知识与具体的社会实践有效结合起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更好的为师生服务。
二是要树立师德学习意识。为更好的促进学习、加强学习效果,后勤管理部门必须建立科学的师德学习教育机制,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自我。同时,在组织学习时,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组织形式,切忌形式单一,消耗学习人员的学习积极性,采取多种形式的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讲座、论坛等,还要注意互联网技术的引用,多渠道组织学习,增加后勤管理人员的知识储备。
(二)健全管理制度,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一是健全管理制度,通力合作。师德建设仅靠一己之力、一时之力是无法完成的,它需要多方的支持与保障。高校要重视后勤管理人员的师德建设,后勤管理负责人也要将师德建设纳入工作范围,统一领导、各司其职。高校和后勤管理部门应该通力合作,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同时要将制度的作用切实发挥出来,不搞形式、不浮夸,努力将每项制度和措施落到实处。
二是完善高素质人才培养机制。后勤管理部门在进行人员招收和引进过程中,要注意人员师德的选拔和培养,将师德作为招收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严格把好人才选拔关。做好人才选拔工作只是第一步,只要做好人才培养工作才能真正发挥好人才的作用。后勤管理部门要完善高素质人才培养机制,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学习与培训,加强人才的素质教育和师德教育,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和综合能力。此外,可实行“师带徒”的形式,老员工加强对新员工的指导与帮助,实现共同进步。
(三)后勤人员要适应新时代的变化,加强专业能力的提升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是教师的职业要求之一,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加强教育理念的更新和知识结构的重组,才能站稳讲台。后勤人员也需如此,在适应新时代变化的同时,加强自我提升,在工作中不断完善自我、充实自我,适应教育的更高要求,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
(作者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许晓鸿.以人为本的高校德育建设新思考[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2):184-185.
[2]赵浚.新形势下高校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5(12):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