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近代美术发展史上,一些主张变法维新的上层文人,从民族存亡的角度,大力提倡介绍和引进西方的艺术和艺术思想,试图通过吸收新的因素和手段来改造中国的传统艺术,补充中国传统文化的缺陷,以使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获得新的转机。正是在他们的推波助澜下,学习西方美术,并在中西艺术的比较中抨击传统绘画之弊端,企求改良中国画成为一股强大的思潮。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以“冰雪山水画”而崛起于中国画坛,并屡获大奖的于志学,凭其一幅幅诸如《雪乡》、《塞外风》、《魂系雪乡》,《春融》等作品,诠释了传统与革新对中国画倡兴的辩证关系。
“冰雪山水画”是新品种,从形式到内容,从笔墨到符号都是中国山水画史上从未有过,它是一个当代画家心中凛冽的自然,即经过处理的冰雪山水无不透出崭新的美感境界与魂力;同时仍然含有大量历史文化的“积淀”与传统美学的静谧、淡远与和谐。
在艺术领域,对传统的继承有多种类型:第一,同一艺术风格渐进中的继承,这是艺术过程中量的渐进,它往往表现在同一时代的艺术品之间继承的效果,是对某一艺术风格的完善。第二,不同艺术风格飞跃断裂的继承。在艺术发展过程中既有量的渐进,也有质的断裂飞跃。于志学正是在传统基础上实现艺术风格飞跃断裂的继承,从一定意义上说实现了革新。
革新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第一革新是艺术的任务所决定的,艺术的任务是反映生活。生活是发展,因此,反映生活的艺术也是发展的,这是艺术革新的需客观必然性。第二,革新是艺术本性所决定的。艺术的生命就在于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艺术。第三,革新是欣赏者的审美需求所决定的。欣赏者在艺术欣赏时总是求新、求异、求变,欣赏者的审美需求决定了艺术革新的必要性。第四,革新是艺术家的个性和思想感情的独特性所决定的。不同的艺术家的思想感情固然有等同点,但必然具有独特性。一切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思想感情的独特的表现,这就决定了艺术革新的必然性。
在中国画上千年的历史中,诸多画理画论尚未有人全面、系统地阐述中国画墨韵和白光的理论,在中国画即将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全面透彻地认识和理解中国画墨韵和白光的价值和意义。
于志学结合中国传统水墨画总结出了中国画墨韵的几种状态:
用笔产生的律韵:律动韵、组合韵、醇槁韵……
用墨产生的涵韵:瑟缩韵、衍射韵、淋漓韵、遥逸韵……
赋干中国水墨画以独特外在表现风貌的“冰雪山水画”不仅是于志学借鉴传统,突破传统之所得,也是他善于吸收和接纳西方异质绘画,重视用光来表现物体,虽然他没有照搬西方绘画中的用光模式,恰恰是西画中的光影因素,使于志学意识到在他的“冰雪山水雪”中的重要性。
“随着我对冰雪山水画研究的逐渐深入,我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在中国画创作过程中,用光是绘画手段中和用笔、用墨一样不能回避的重要因素。不去重视它,如果我们说二十世纪中国画审美是笔和墨的二维空间,光将成为中国画第三审美内涵而熠熠闪光”。
于志学将西方绘画用光带给他的启迪来点燃他对中国画用光的探索:“我们所说中国画的光,如果从光的自然属性来看是一种物质,而从人们的意识上来看它是一种精神。它有多种方式存在,一种是有光源的光,这是一种向外扩散的光;另一种是无光源的光,是一种收缩状态,表现的是光被物体所吸收。”
他把中国画用光分为五类:结构光、轮廓光、散光、一元光、抽象光……
从属性上看,光分五品:玄光(黑光)、辉光(白光)、幻光(不定光)、冷光(静止光)、意光(天光)……
可见,传统与革新确有矛盾,要实现二者的高度统一,关键是在打进传统的过程中,注重克服消极的思维定势,使自己寻求独创的内在动力愈益高涨,最终走向独树一帜的革新。
跳不出传统框框的人,多为传统偏食者。始终专注于某一传统风格的吸收,由于吸收传统取向过于单一。使自己独立思考的自主意识也逐渐丧失。于是心安理得地终生摹仿崇拜偶像的风格,成为某一大师的卫道士。
明末清初的山水画家王时敏和王鉴,他们终生崇尚五代董源、巨然和元代黄公望等所谓南宗传人的艺术风格,在艺术传统上极端偏食,终于导致清初,虽在笔墨语言功夫上功力过人,但其作品造境章法雷同,毫无生机,强大的思维惯性,使其艺术成为了没有新意的死板公式。
与此相反,吸取传统精华,并能最终走上艺术革新之路的人,多为于传统中博采众长者。在美术史上,元代画家赵孟粮,本来是主张“画贵有古意”的复古主义者,但因他吸收传统兼融并包,某作品不乏新意。更为典型的例子,是力倡“借古以开今”的清代画家石涛,他在复古之风盛行的时代里,虽然针锋相对地强调师造化,强调“搜尽奇峰打草稿”,主张“我自用我法”,但他并不否定学习传统的重要性,只是强调以“我”为中心,在有鉴别地接受古法。他不仅在同时代人中交了许多诗、书、画友,而且还广泛研究,摹写过唐五代和宋元、明代诸大家的作品。他对古人大师不宗一家,博采众长,最终以古人的传统技法来丰富自己的艺术表现语言,进而为表达自己从自然中得来的心灵感受服务,他那种不为古法所束缚的革新精神,成功地孕育了新颖奇异、充满生意的苍浑风格。只有对异质文化传统兼收,才能克服某一艺术传统的惯性力,从而选择与融合传统精华,创造充满个性的新艺术。
在中外现代美术史上,凡属于独创性的艺术大师的传统渊源,一般都融合了相异的审美取向。众所周知,齐白石所接受的传统,恰是多个审美取向格格不入的文化范型,一是民间艺术“俗”文化,一是文人书、画“雅”文化。通过他的消化与融合,终于雅俗兼得,从而创造了现代艺术史上的奇迹。林凤眠走的是一条中西融合的道路。就西画传统而言,他广泛吸收古典艺术与现代艺术的营养:就中国传统而言,他追踪宋元乃至汉唐美术,并极为珍视书问美术。他那充满美和力的独创风格,正是他特殊方式的中西融合的结果。
总之,中国画的革新不可能没有源头,它必须立足于民族传统绘画的基础,任何新的艺术规范的建立都是摒弃了传统中的某些因素,同时又继承发展了传统中的另外一些因素的结果。艺术家只能在他们的先辈积累的基础上改变创新。以主动的姿态进行合乎我们自己需要的取舍,惟有这样才能使国外的东西在中国生根,才能使西方异质艺术成为中华民族文化意识中的一部分:才能真正实现中国画的革新,而不是对西方艺术在中国画领域里的简单克隆。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以“冰雪山水画”而崛起于中国画坛,并屡获大奖的于志学,凭其一幅幅诸如《雪乡》、《塞外风》、《魂系雪乡》,《春融》等作品,诠释了传统与革新对中国画倡兴的辩证关系。
“冰雪山水画”是新品种,从形式到内容,从笔墨到符号都是中国山水画史上从未有过,它是一个当代画家心中凛冽的自然,即经过处理的冰雪山水无不透出崭新的美感境界与魂力;同时仍然含有大量历史文化的“积淀”与传统美学的静谧、淡远与和谐。
在艺术领域,对传统的继承有多种类型:第一,同一艺术风格渐进中的继承,这是艺术过程中量的渐进,它往往表现在同一时代的艺术品之间继承的效果,是对某一艺术风格的完善。第二,不同艺术风格飞跃断裂的继承。在艺术发展过程中既有量的渐进,也有质的断裂飞跃。于志学正是在传统基础上实现艺术风格飞跃断裂的继承,从一定意义上说实现了革新。
革新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第一革新是艺术的任务所决定的,艺术的任务是反映生活。生活是发展,因此,反映生活的艺术也是发展的,这是艺术革新的需客观必然性。第二,革新是艺术本性所决定的。艺术的生命就在于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艺术。第三,革新是欣赏者的审美需求所决定的。欣赏者在艺术欣赏时总是求新、求异、求变,欣赏者的审美需求决定了艺术革新的必要性。第四,革新是艺术家的个性和思想感情的独特性所决定的。不同的艺术家的思想感情固然有等同点,但必然具有独特性。一切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思想感情的独特的表现,这就决定了艺术革新的必然性。
在中国画上千年的历史中,诸多画理画论尚未有人全面、系统地阐述中国画墨韵和白光的理论,在中国画即将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全面透彻地认识和理解中国画墨韵和白光的价值和意义。
于志学结合中国传统水墨画总结出了中国画墨韵的几种状态:
用笔产生的律韵:律动韵、组合韵、醇槁韵……
用墨产生的涵韵:瑟缩韵、衍射韵、淋漓韵、遥逸韵……
赋干中国水墨画以独特外在表现风貌的“冰雪山水画”不仅是于志学借鉴传统,突破传统之所得,也是他善于吸收和接纳西方异质绘画,重视用光来表现物体,虽然他没有照搬西方绘画中的用光模式,恰恰是西画中的光影因素,使于志学意识到在他的“冰雪山水雪”中的重要性。
“随着我对冰雪山水画研究的逐渐深入,我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在中国画创作过程中,用光是绘画手段中和用笔、用墨一样不能回避的重要因素。不去重视它,如果我们说二十世纪中国画审美是笔和墨的二维空间,光将成为中国画第三审美内涵而熠熠闪光”。
于志学将西方绘画用光带给他的启迪来点燃他对中国画用光的探索:“我们所说中国画的光,如果从光的自然属性来看是一种物质,而从人们的意识上来看它是一种精神。它有多种方式存在,一种是有光源的光,这是一种向外扩散的光;另一种是无光源的光,是一种收缩状态,表现的是光被物体所吸收。”
他把中国画用光分为五类:结构光、轮廓光、散光、一元光、抽象光……
从属性上看,光分五品:玄光(黑光)、辉光(白光)、幻光(不定光)、冷光(静止光)、意光(天光)……
可见,传统与革新确有矛盾,要实现二者的高度统一,关键是在打进传统的过程中,注重克服消极的思维定势,使自己寻求独创的内在动力愈益高涨,最终走向独树一帜的革新。
跳不出传统框框的人,多为传统偏食者。始终专注于某一传统风格的吸收,由于吸收传统取向过于单一。使自己独立思考的自主意识也逐渐丧失。于是心安理得地终生摹仿崇拜偶像的风格,成为某一大师的卫道士。
明末清初的山水画家王时敏和王鉴,他们终生崇尚五代董源、巨然和元代黄公望等所谓南宗传人的艺术风格,在艺术传统上极端偏食,终于导致清初,虽在笔墨语言功夫上功力过人,但其作品造境章法雷同,毫无生机,强大的思维惯性,使其艺术成为了没有新意的死板公式。
与此相反,吸取传统精华,并能最终走上艺术革新之路的人,多为于传统中博采众长者。在美术史上,元代画家赵孟粮,本来是主张“画贵有古意”的复古主义者,但因他吸收传统兼融并包,某作品不乏新意。更为典型的例子,是力倡“借古以开今”的清代画家石涛,他在复古之风盛行的时代里,虽然针锋相对地强调师造化,强调“搜尽奇峰打草稿”,主张“我自用我法”,但他并不否定学习传统的重要性,只是强调以“我”为中心,在有鉴别地接受古法。他不仅在同时代人中交了许多诗、书、画友,而且还广泛研究,摹写过唐五代和宋元、明代诸大家的作品。他对古人大师不宗一家,博采众长,最终以古人的传统技法来丰富自己的艺术表现语言,进而为表达自己从自然中得来的心灵感受服务,他那种不为古法所束缚的革新精神,成功地孕育了新颖奇异、充满生意的苍浑风格。只有对异质文化传统兼收,才能克服某一艺术传统的惯性力,从而选择与融合传统精华,创造充满个性的新艺术。
在中外现代美术史上,凡属于独创性的艺术大师的传统渊源,一般都融合了相异的审美取向。众所周知,齐白石所接受的传统,恰是多个审美取向格格不入的文化范型,一是民间艺术“俗”文化,一是文人书、画“雅”文化。通过他的消化与融合,终于雅俗兼得,从而创造了现代艺术史上的奇迹。林凤眠走的是一条中西融合的道路。就西画传统而言,他广泛吸收古典艺术与现代艺术的营养:就中国传统而言,他追踪宋元乃至汉唐美术,并极为珍视书问美术。他那充满美和力的独创风格,正是他特殊方式的中西融合的结果。
总之,中国画的革新不可能没有源头,它必须立足于民族传统绘画的基础,任何新的艺术规范的建立都是摒弃了传统中的某些因素,同时又继承发展了传统中的另外一些因素的结果。艺术家只能在他们的先辈积累的基础上改变创新。以主动的姿态进行合乎我们自己需要的取舍,惟有这样才能使国外的东西在中国生根,才能使西方异质艺术成为中华民族文化意识中的一部分:才能真正实现中国画的革新,而不是对西方艺术在中国画领域里的简单克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