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信息素养教育起源于信息产业,是一门与时代发展息息相关的学科,现已成为全球发展的优先项目。高校的信息素养教育以高校图书馆为执行工作的主要机构,在各国均处于领先地位,其发展引领着整个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对高校图书馆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素养教育创新进行梳理,有助于引领相关机构紧跟时代步伐,推动我国信息素养教育的整体发展。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信息素养教育 O2O 教学创新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终端的日趋普及,互联网已深入到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的方方面面。线上线下资源整合,为人们打开了前所未有的便捷通道,O2O模式应运而生。李克强总理早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出了“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1],明确了互联网资源开发对我国发展建设的重要意义。会后《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2]的推行,掀起了各个领域引入线上元素的热潮。高校图书馆的学者也注意到了互联网的应用潜力,并已在探索信息素养教育O2O创新服务模式的道路上大步迈进。
一、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
1.信息素养教育概述。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又被称为信息素质教育,译自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由用户教育演变而来。早在19世纪,随着馆藏资源的不断丰富,图书馆成为社会上储存知识最密集的机构,图书馆员开始通过开设诸如目录学的课程以培养读者(包括潜在读者)利用文献情报的能力,用户教育成为图书馆在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及发挥教育职能方面而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到了20世纪四五十年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信息的增长速度大大加快,电子计算机等新型信息处理工具开始出现,社会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利用信息工具、正确处理信息的能力对人们的生活越来越重要,图书馆员意识到了传统的用户教育已无法适应社会需求,着手开展用户调查,探索有价值的教学内容。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 Zurkowski结合社会新形势提出了信息素养,这一全新的概念很快为人们所接受,其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丰富演变,成为信息时代人们适应社会的必备能力的代名词。从此图书馆用户教育开始向信息素养教育演进,图书馆也由馆藏资源的管理机构转型为信息资源集聚地。
2.信息素养教育目标。信息素养的内涵较宽泛,不仅有同一时代的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过多种看法,而且不断发展的时代也在赋予其新的内容。2015年2月,美国颁布了《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该框架是目前最新的对全球信息素养教育影响最大的文件。框架中专门指出它“是基于一个互相关联的核心概念的集合,可供灵活选择实施,而不是一套标准,或者是一些学习成果或既定技能的列举”,表明了该框架仅限于指导作用,而不是对信息素养教育的具体工作进行硬性规定,并在框架中借鉴了元素养的概念来描述信息素养在快速变化的生态系统中的动态内涵[3]119。
《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从权威的构建性与情境性、信息创建的过程性、信息的价值属性、探究式研究、对话式学术研究、战略探索式检索六个维度对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进行了整合,并从知识技能和行为方式两方面为学习者提出了具体建议,显示出了信息素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能够在信息搜索、分析、利用、创造等各个环节积极思考、勇于尝试、敢于质疑、正确交流、承担责任、作出贡献。
3.高校图书馆的使命。正如前文所言,盡管知识载体的形式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图书馆仍承担着作为知识宝库的历史使命,是人们查询信息、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此外,图书馆也承担着普及知识的社会使命,其教育职能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更新,由传统的用户教育向信息素养教育成功转型。高校图书馆实施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对象为大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的图书馆,还承担着辅助科学研究的任务,对国家科研水平与未来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笔者认为,高校图书馆在信息素养教育中承担的使命内容根据面向对象的不同发生变化。对在校大学生而言,高校图书馆需要帮助他们学会充分利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并培养其独立使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高校图书馆普遍开展了新生入馆教育与各类专题培训、讲座,并设置了咨询馆员的岗位;对学校与教师而言,高校图书馆应积极与校领导、任课教师沟通交流,在教职工队伍中适时正确地普及信息素养教育的相关理念,同时了解学科需要,及时更新信息素养教育中专业内容的部分;对社会而言,高校图书馆应积极促进校企合作、了解社会需求,积极开拓学生实践平台,为宣传信息素养寻找时机或制造机会,促进全民重视信息素养,从而为普及信息素养教育、提高国民信息素养创造出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O2O模式的引入与应用
Online To Offline(O2O)模式兴起于电子商务领域,Internet和相关Web技术的发展为第三方网站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消费者与商家借助网站平台拉近距离,使得双方信息的沟通与交流更加便利[4]98。这种线上结合线下的服务模式在促进交易完成的同时收集了大量消费与评价数据,为研究消费者行为、观察市场动向、提升用户体验提供了依据。
电子商务领域的实践证明了融合线上线下资源是互联网背景下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随着“互联网+教育”理念的贯彻深入,我国高校图书馆与时俱进,在积极学习国外先进成熟的经验同时,结合国内现状思考实践、不断改进,实现了信息素养教育在互联网环境下的成功转型。高校图书馆通过借助移动应用、MOOC课堂、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平台等线上功能与资源的优势,不仅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课时不足、欠缺交流、学生学习被动等问题的缺点,而且为学生提供了新颖灵活的学习方式,开创了线上线下优势互补、合作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使信息素养教育步入了O2O时代。同时,信息素养教育工作者综合使用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向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水平、辅助科研任务顺利进行、普及整个社会的信息素养教育、提升国民竞争力的伟大目标大步迈进。 1.信息共享空间。个人信息素养的提高离不开信息化的环境熏陶,营造传统物理空间与互联网相融合的前沿学习氛围对学生信息素养的进步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基于此,现高校图书馆在设施、资源、服务等方面均引入了线上元素,打造出图书馆的信息共享空间,实现了线上线下的对接。基础设施方面,高校图书馆开辟了电子阅览室,专门为学生提供了一定数量的可连接网络的电脑,实现了学生在图书馆期间不仅可以查阅书籍报刊,还可以应用电脑获取网络资源的信息化学习模式,并基本实现了无线网络的覆盖,方便学生使用私人电脑与移动终端。资源方面,高校图书馆不仅通过线上平台收集了学生的书籍需求,及时购进书籍,满足学习需要,还对文本、图片、语音、影像等信息资源进行收集、处理、加工,转化为数字资源并上传网络,方便学生使用;此外还成立了高校联盟,通过馆间资源传递、信息共享实现互补[5]150。服务方面,高校图书馆开始为学生提供独立的讨论空间,为学生沟通交流提供便利条件,以培养学生创造信息、与人交换信息的能力。作为学生日常学习交流的主要场所,高校图书馆着眼于学生在馆期间的使用需求,引入网络设施与技术,使学生在图书馆期间能够密切接触到信息技术与知识,充分感受到信息化的魅力,从而于无形中产生积极影响,恰到好处地对学生进行了信息素养教育。
2.在线教育资源。传统信息素养教学形式仅限于面授,课程知识通过教师讲解、纸质教材、书写笔记传递和记录,引入线上平台后,许多高校图书馆已经将信息素养课程相关的图文资料、多媒体资源收集整理,通过静态与动态网页结合的表现形式公布在网站上,供读者在线浏览与下载。这些资源有的源于本馆的实践积累,有的则来自馆外数据商[6]97。调查发现,现在我国39所985高校的图书馆均已在首页读者服务的栏目下设置了与信息素养教育有关的链接,有的已明确在链接名称中使用了信息素养的字眼,如信息素养教育,还有的尽管仍使用用户教育、教学培训、帮助指南等名称,内容则与信息素养教育有关,如为读者提供信息素养教育类的讲座培训与活动比赛信息。在电脑与移动终端逐渐普及的今天,高校图书馆通过网站及时公布信息素养教育的相关信息,为读者获取信息提供了极大便利。无论读者是否前往图书馆,都能够掌握图书馆举办的各类讲座信息,再加上读者与身边同学沟通交流的口口相传,大大提高了宣传效率,进而提升了讲座的出席率,促进了信息素养知识的普及,实现了线上线下的完美结合。此外,线上教育资源的内容还包括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与服务介绍,数据库与网络信息的检索方法与技巧,知识产权保护、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文献整理软件的使用等。线上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不仅丰富了学生获取信息素养知识的途径,使得学生学习信息素养的方式更加灵活,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还为学生提供了实践机会,在应用先进信息工具学习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收获了信息知识,提升了信息意识与信息道德,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他们的信息技能,恰好使得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紧跟时代前沿的教学目标。
3.新型教学模式。信息素养课程是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途径。传统课堂需要学生到场听课,由老师将知识单方面传递给学生,存在着内容与学生需求不符、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差、积极性不高及课堂出席率低等问题[7]124。高校图书馆借助网络平台,创新使用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实现了线上线下的合作教学,有效解决了传统课堂的缺陷。通过线上学习平台,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按照知识点分割并录制成简短的小视频上传,供学生课前自学使用。由于视频短小且知识点明确,学生可以利用碎片时间择己所需,避免了从前集中时间授课、教学内容单一而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线上平台的引入,不仅为传统教学模式的颠覆提供了可能,还为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与主动学习意识创造了机会。教师布置课前任务后,学生根据个人情况自由安排时间,通过重复观看、查找资料等方法,完成课程内容的学习,课堂时间教师不必再作为传授者,而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师生或同学间交流讨论,调动了学生思考学习的积极性,加深了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实现了知识的内化。此外,学生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的过程,也是通过实践提升信息素养的过程,通过线上线下合作教学,使学生得到了充分的培养与锻炼,大大提升了教学质量。
4.即时联络交流。关注学生需求、增加交流互動是提高信息素养教育有效性的有力途径。当代大学生是成长于社交网络中的一代,使用社交软件已成为他们日常不可或缺的环节。高校图书馆普遍设立了微信、微博等主流社交软件的官方账号,并于图书馆网站上进行宣传,呼吁学生关注,使得图书馆与学生互动的途径更加丰富多样,更加贴近了学生的生活,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通过社交网络,高校图书馆不仅能够即时发布与信息素养相关的活动资讯,还能够收集学生的反馈与评价,也带动了少数尚未使用社交网络的学生学习使用并加入其中,跟上时代信息化发展的步伐。一些高校图书馆还在图书馆网站上提供了工作时段的QQ即时咨询功能,或公布馆员的电子邮件、QQ号码等联系方式,使得学生遇到问题时能即时向馆员申请帮助。以往学生只能通过亲身到图书馆与馆员面对面交流的方式解决问题,如今线上途径的开辟,实现了学生既可以在图书馆实地获得帮助,又能于馆外在线上获得馆员支持的O2O模式,为学生平时使用图书馆的基本需求与进行科学研究的专业需求都提供了极大便利。通过与学生的密切沟通,图书馆员能够更加清楚大学生的信息素养现状,在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过程中有的放矢,提高工作效率。
面对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社会环境网络化的新态势,高校图书馆工作者发挥了良好的专业素养,运用其高度的信息敏感意识发觉了信息素养教育在互联网时代转型的必要性,关注社会与学生的需求、挖掘网络技术与工具的应用潜力,于信息素养教育的各方面与环节开辟了线上途径,创新使用了线上与线下对接教学的模式,实现了信息素养教育的O2O转型,使得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焕发出新的活力。相信在高校图书馆的引领下,我国的信息素养教育也会尽快完成转型并得到普及。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EB/OL].[2015-03-17].http://cpc.people.com.cn/n/2015/0317/c64094-26
702593.html.
[2]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全文)[EB/OL].[2015-07-05].http://cpc.people.com.cn/n/2015/0705/c64387-27255409.html
[3]韩丽风,王茜,李津,管翠中,郭兰芳,王媛.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5(06):118-126.
[4]卢益清,李忱.O2O商业模式及发展前景研究[J].企业经济,2013(11):98-101.
[5]刘园园.浅谈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J].图书情报导刊,2016(03):150-152.
[6]邓佳,詹华清.我国高校图书馆在线信息素养教育资源调查及建设策略[J].图书情报工作,2014(06):96-100.
[7]隆茜.“翻转课堂”应用于信息素养教育课程的实证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06):97-102+96.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信息素养教育 O2O 教学创新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终端的日趋普及,互联网已深入到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的方方面面。线上线下资源整合,为人们打开了前所未有的便捷通道,O2O模式应运而生。李克强总理早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出了“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1],明确了互联网资源开发对我国发展建设的重要意义。会后《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2]的推行,掀起了各个领域引入线上元素的热潮。高校图书馆的学者也注意到了互联网的应用潜力,并已在探索信息素养教育O2O创新服务模式的道路上大步迈进。
一、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
1.信息素养教育概述。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又被称为信息素质教育,译自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由用户教育演变而来。早在19世纪,随着馆藏资源的不断丰富,图书馆成为社会上储存知识最密集的机构,图书馆员开始通过开设诸如目录学的课程以培养读者(包括潜在读者)利用文献情报的能力,用户教育成为图书馆在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及发挥教育职能方面而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到了20世纪四五十年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信息的增长速度大大加快,电子计算机等新型信息处理工具开始出现,社会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利用信息工具、正确处理信息的能力对人们的生活越来越重要,图书馆员意识到了传统的用户教育已无法适应社会需求,着手开展用户调查,探索有价值的教学内容。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 Zurkowski结合社会新形势提出了信息素养,这一全新的概念很快为人们所接受,其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丰富演变,成为信息时代人们适应社会的必备能力的代名词。从此图书馆用户教育开始向信息素养教育演进,图书馆也由馆藏资源的管理机构转型为信息资源集聚地。
2.信息素养教育目标。信息素养的内涵较宽泛,不仅有同一时代的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过多种看法,而且不断发展的时代也在赋予其新的内容。2015年2月,美国颁布了《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该框架是目前最新的对全球信息素养教育影响最大的文件。框架中专门指出它“是基于一个互相关联的核心概念的集合,可供灵活选择实施,而不是一套标准,或者是一些学习成果或既定技能的列举”,表明了该框架仅限于指导作用,而不是对信息素养教育的具体工作进行硬性规定,并在框架中借鉴了元素养的概念来描述信息素养在快速变化的生态系统中的动态内涵[3]119。
《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从权威的构建性与情境性、信息创建的过程性、信息的价值属性、探究式研究、对话式学术研究、战略探索式检索六个维度对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进行了整合,并从知识技能和行为方式两方面为学习者提出了具体建议,显示出了信息素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能够在信息搜索、分析、利用、创造等各个环节积极思考、勇于尝试、敢于质疑、正确交流、承担责任、作出贡献。
3.高校图书馆的使命。正如前文所言,盡管知识载体的形式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图书馆仍承担着作为知识宝库的历史使命,是人们查询信息、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此外,图书馆也承担着普及知识的社会使命,其教育职能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更新,由传统的用户教育向信息素养教育成功转型。高校图书馆实施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对象为大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的图书馆,还承担着辅助科学研究的任务,对国家科研水平与未来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笔者认为,高校图书馆在信息素养教育中承担的使命内容根据面向对象的不同发生变化。对在校大学生而言,高校图书馆需要帮助他们学会充分利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并培养其独立使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高校图书馆普遍开展了新生入馆教育与各类专题培训、讲座,并设置了咨询馆员的岗位;对学校与教师而言,高校图书馆应积极与校领导、任课教师沟通交流,在教职工队伍中适时正确地普及信息素养教育的相关理念,同时了解学科需要,及时更新信息素养教育中专业内容的部分;对社会而言,高校图书馆应积极促进校企合作、了解社会需求,积极开拓学生实践平台,为宣传信息素养寻找时机或制造机会,促进全民重视信息素养,从而为普及信息素养教育、提高国民信息素养创造出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O2O模式的引入与应用
Online To Offline(O2O)模式兴起于电子商务领域,Internet和相关Web技术的发展为第三方网站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消费者与商家借助网站平台拉近距离,使得双方信息的沟通与交流更加便利[4]98。这种线上结合线下的服务模式在促进交易完成的同时收集了大量消费与评价数据,为研究消费者行为、观察市场动向、提升用户体验提供了依据。
电子商务领域的实践证明了融合线上线下资源是互联网背景下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随着“互联网+教育”理念的贯彻深入,我国高校图书馆与时俱进,在积极学习国外先进成熟的经验同时,结合国内现状思考实践、不断改进,实现了信息素养教育在互联网环境下的成功转型。高校图书馆通过借助移动应用、MOOC课堂、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平台等线上功能与资源的优势,不仅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课时不足、欠缺交流、学生学习被动等问题的缺点,而且为学生提供了新颖灵活的学习方式,开创了线上线下优势互补、合作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使信息素养教育步入了O2O时代。同时,信息素养教育工作者综合使用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向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水平、辅助科研任务顺利进行、普及整个社会的信息素养教育、提升国民竞争力的伟大目标大步迈进。 1.信息共享空间。个人信息素养的提高离不开信息化的环境熏陶,营造传统物理空间与互联网相融合的前沿学习氛围对学生信息素养的进步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基于此,现高校图书馆在设施、资源、服务等方面均引入了线上元素,打造出图书馆的信息共享空间,实现了线上线下的对接。基础设施方面,高校图书馆开辟了电子阅览室,专门为学生提供了一定数量的可连接网络的电脑,实现了学生在图书馆期间不仅可以查阅书籍报刊,还可以应用电脑获取网络资源的信息化学习模式,并基本实现了无线网络的覆盖,方便学生使用私人电脑与移动终端。资源方面,高校图书馆不仅通过线上平台收集了学生的书籍需求,及时购进书籍,满足学习需要,还对文本、图片、语音、影像等信息资源进行收集、处理、加工,转化为数字资源并上传网络,方便学生使用;此外还成立了高校联盟,通过馆间资源传递、信息共享实现互补[5]150。服务方面,高校图书馆开始为学生提供独立的讨论空间,为学生沟通交流提供便利条件,以培养学生创造信息、与人交换信息的能力。作为学生日常学习交流的主要场所,高校图书馆着眼于学生在馆期间的使用需求,引入网络设施与技术,使学生在图书馆期间能够密切接触到信息技术与知识,充分感受到信息化的魅力,从而于无形中产生积极影响,恰到好处地对学生进行了信息素养教育。
2.在线教育资源。传统信息素养教学形式仅限于面授,课程知识通过教师讲解、纸质教材、书写笔记传递和记录,引入线上平台后,许多高校图书馆已经将信息素养课程相关的图文资料、多媒体资源收集整理,通过静态与动态网页结合的表现形式公布在网站上,供读者在线浏览与下载。这些资源有的源于本馆的实践积累,有的则来自馆外数据商[6]97。调查发现,现在我国39所985高校的图书馆均已在首页读者服务的栏目下设置了与信息素养教育有关的链接,有的已明确在链接名称中使用了信息素养的字眼,如信息素养教育,还有的尽管仍使用用户教育、教学培训、帮助指南等名称,内容则与信息素养教育有关,如为读者提供信息素养教育类的讲座培训与活动比赛信息。在电脑与移动终端逐渐普及的今天,高校图书馆通过网站及时公布信息素养教育的相关信息,为读者获取信息提供了极大便利。无论读者是否前往图书馆,都能够掌握图书馆举办的各类讲座信息,再加上读者与身边同学沟通交流的口口相传,大大提高了宣传效率,进而提升了讲座的出席率,促进了信息素养知识的普及,实现了线上线下的完美结合。此外,线上教育资源的内容还包括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与服务介绍,数据库与网络信息的检索方法与技巧,知识产权保护、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文献整理软件的使用等。线上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不仅丰富了学生获取信息素养知识的途径,使得学生学习信息素养的方式更加灵活,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还为学生提供了实践机会,在应用先进信息工具学习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收获了信息知识,提升了信息意识与信息道德,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他们的信息技能,恰好使得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紧跟时代前沿的教学目标。
3.新型教学模式。信息素养课程是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途径。传统课堂需要学生到场听课,由老师将知识单方面传递给学生,存在着内容与学生需求不符、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差、积极性不高及课堂出席率低等问题[7]124。高校图书馆借助网络平台,创新使用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实现了线上线下的合作教学,有效解决了传统课堂的缺陷。通过线上学习平台,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按照知识点分割并录制成简短的小视频上传,供学生课前自学使用。由于视频短小且知识点明确,学生可以利用碎片时间择己所需,避免了从前集中时间授课、教学内容单一而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线上平台的引入,不仅为传统教学模式的颠覆提供了可能,还为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与主动学习意识创造了机会。教师布置课前任务后,学生根据个人情况自由安排时间,通过重复观看、查找资料等方法,完成课程内容的学习,课堂时间教师不必再作为传授者,而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师生或同学间交流讨论,调动了学生思考学习的积极性,加深了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实现了知识的内化。此外,学生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的过程,也是通过实践提升信息素养的过程,通过线上线下合作教学,使学生得到了充分的培养与锻炼,大大提升了教学质量。
4.即时联络交流。关注学生需求、增加交流互動是提高信息素养教育有效性的有力途径。当代大学生是成长于社交网络中的一代,使用社交软件已成为他们日常不可或缺的环节。高校图书馆普遍设立了微信、微博等主流社交软件的官方账号,并于图书馆网站上进行宣传,呼吁学生关注,使得图书馆与学生互动的途径更加丰富多样,更加贴近了学生的生活,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通过社交网络,高校图书馆不仅能够即时发布与信息素养相关的活动资讯,还能够收集学生的反馈与评价,也带动了少数尚未使用社交网络的学生学习使用并加入其中,跟上时代信息化发展的步伐。一些高校图书馆还在图书馆网站上提供了工作时段的QQ即时咨询功能,或公布馆员的电子邮件、QQ号码等联系方式,使得学生遇到问题时能即时向馆员申请帮助。以往学生只能通过亲身到图书馆与馆员面对面交流的方式解决问题,如今线上途径的开辟,实现了学生既可以在图书馆实地获得帮助,又能于馆外在线上获得馆员支持的O2O模式,为学生平时使用图书馆的基本需求与进行科学研究的专业需求都提供了极大便利。通过与学生的密切沟通,图书馆员能够更加清楚大学生的信息素养现状,在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过程中有的放矢,提高工作效率。
面对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社会环境网络化的新态势,高校图书馆工作者发挥了良好的专业素养,运用其高度的信息敏感意识发觉了信息素养教育在互联网时代转型的必要性,关注社会与学生的需求、挖掘网络技术与工具的应用潜力,于信息素养教育的各方面与环节开辟了线上途径,创新使用了线上与线下对接教学的模式,实现了信息素养教育的O2O转型,使得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焕发出新的活力。相信在高校图书馆的引领下,我国的信息素养教育也会尽快完成转型并得到普及。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EB/OL].[2015-03-17].http://cpc.people.com.cn/n/2015/0317/c64094-26
702593.html.
[2]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全文)[EB/OL].[2015-07-05].http://cpc.people.com.cn/n/2015/0705/c64387-27255409.html
[3]韩丽风,王茜,李津,管翠中,郭兰芳,王媛.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5(06):118-126.
[4]卢益清,李忱.O2O商业模式及发展前景研究[J].企业经济,2013(11):98-101.
[5]刘园园.浅谈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J].图书情报导刊,2016(03):150-152.
[6]邓佳,詹华清.我国高校图书馆在线信息素养教育资源调查及建设策略[J].图书情报工作,2014(06):96-100.
[7]隆茜.“翻转课堂”应用于信息素养教育课程的实证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06):97-10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