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故事一:不微博,太OUT了
早在去年下半年,微博就已如燎原之势,“烧”到我的身边了。许多下属和同事,都开始使用微博,一时间火热程度甚至胜过了去“开心”。一开会,凡遇上点什么想不明白的事,就会有同仁说:“在微博上发个调查吧……”;再或者,想出个新产品,有了一些思路但不知道市场会不会认同,依然是那句“我发个微博呗,大家都转一下啊”。
作为还没开通微博的70后部门主管,我显然已经很OUT了。同事们都说:“头儿,你得开个微博了,你这么有思想的人,准能火。”
我开始还不以为然,不就是加了个“V”,谁知道会不会像博客一样,蹦蹬不多久就悄无声息了。然而,没有多久,同事给我拿来了他通过微博调查获得的数据,参与调查者竟然有数百人之多,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上升。真是大大出乎我的意料。要知道,这些数据,对我们新产品的推出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那还有什么可说的,赶紧注册。这时我才骤然发现,原来离那些名人、专家可以如此近距离,在网络上大家可以随时互动,分享观点和身边的事情,真是让人兴奋。
接下来,我开始有事没事就经营一下我的微博。随时发表一下看法,关注一下同行、专家观点,乐此不疲地看着自己的粉丝从十位,升到了百位,再接近千位,欣喜。而现在,微博已经成了我生活工作的—部分,与客户、同行、朋友们,即使不能经常见面和打电话,也会了解到他们的近况。微博,俨然已经成为我的一个新型沟通手段和资源库。
故事二:成也“微博”,
败也“微博”
近日,与大学同学聚会,发现有些人没来,有点遗憾。一个同学带着笔记本电脑,开始一个劲儿地发微博,原来,他几乎是在“实况转播”我们的这次聚会。大家一有个什么话题和观点,他就发上去了,陆续就有没参加的同学们回复,简直是一次线上线下的大聚会。最有意思的是,还有不少与我们毫无关系,看热闹的“围观者”,观点、感慨层出不穷。感觉这个聚会变成了一个拥有大学时光的所有人的畅谈会。
而这次经历,对我这个要时时关注市场动态的研发部主管来说,真是很受启发。为什么不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呢?于是,我成了所有工作所需要同行、专家、客户、媒体的“粉丝”,而我决策的智囊团也一下子呈现几何级增长。有时,一个微博可能会给我很大的启发。
而我的下属呢,也由此和我有了更融洽的工作关系。我的一些观点,被同事间热烈地转发,而有时讨论什么问题,下属会用我曾经说过的观点来说服我,这正是我曾经很喜欢用的方法
用他人曾经的正确去投射他今天的偏差。而双方的沟通,很容易的就在这种基于对对方的了解中效率大增。
然而,微博也并不是没有缺陷的。一次,我打电话向一个朋友询问他对一个观点的看法,他却对我说:“去看我的微博吧。”说实话,当时我很愤怒,他已经完全不会与人正常交流了,难道他的沟通能力退化到只能和电脑对话了?还是不屑于和我“一对一”的谈话了?
要微博,但是,不要因为微博而失去了人与人之间最面对面、眼对眼的交流。
责任编辑:子 荷
早在去年下半年,微博就已如燎原之势,“烧”到我的身边了。许多下属和同事,都开始使用微博,一时间火热程度甚至胜过了去“开心”。一开会,凡遇上点什么想不明白的事,就会有同仁说:“在微博上发个调查吧……”;再或者,想出个新产品,有了一些思路但不知道市场会不会认同,依然是那句“我发个微博呗,大家都转一下啊”。
作为还没开通微博的70后部门主管,我显然已经很OUT了。同事们都说:“头儿,你得开个微博了,你这么有思想的人,准能火。”
我开始还不以为然,不就是加了个“V”,谁知道会不会像博客一样,蹦蹬不多久就悄无声息了。然而,没有多久,同事给我拿来了他通过微博调查获得的数据,参与调查者竟然有数百人之多,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上升。真是大大出乎我的意料。要知道,这些数据,对我们新产品的推出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那还有什么可说的,赶紧注册。这时我才骤然发现,原来离那些名人、专家可以如此近距离,在网络上大家可以随时互动,分享观点和身边的事情,真是让人兴奋。
接下来,我开始有事没事就经营一下我的微博。随时发表一下看法,关注一下同行、专家观点,乐此不疲地看着自己的粉丝从十位,升到了百位,再接近千位,欣喜。而现在,微博已经成了我生活工作的—部分,与客户、同行、朋友们,即使不能经常见面和打电话,也会了解到他们的近况。微博,俨然已经成为我的一个新型沟通手段和资源库。
故事二:成也“微博”,
败也“微博”
近日,与大学同学聚会,发现有些人没来,有点遗憾。一个同学带着笔记本电脑,开始一个劲儿地发微博,原来,他几乎是在“实况转播”我们的这次聚会。大家一有个什么话题和观点,他就发上去了,陆续就有没参加的同学们回复,简直是一次线上线下的大聚会。最有意思的是,还有不少与我们毫无关系,看热闹的“围观者”,观点、感慨层出不穷。感觉这个聚会变成了一个拥有大学时光的所有人的畅谈会。
而这次经历,对我这个要时时关注市场动态的研发部主管来说,真是很受启发。为什么不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呢?于是,我成了所有工作所需要同行、专家、客户、媒体的“粉丝”,而我决策的智囊团也一下子呈现几何级增长。有时,一个微博可能会给我很大的启发。
而我的下属呢,也由此和我有了更融洽的工作关系。我的一些观点,被同事间热烈地转发,而有时讨论什么问题,下属会用我曾经说过的观点来说服我,这正是我曾经很喜欢用的方法
用他人曾经的正确去投射他今天的偏差。而双方的沟通,很容易的就在这种基于对对方的了解中效率大增。
然而,微博也并不是没有缺陷的。一次,我打电话向一个朋友询问他对一个观点的看法,他却对我说:“去看我的微博吧。”说实话,当时我很愤怒,他已经完全不会与人正常交流了,难道他的沟通能力退化到只能和电脑对话了?还是不屑于和我“一对一”的谈话了?
要微博,但是,不要因为微博而失去了人与人之间最面对面、眼对眼的交流。
责任编辑:子 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