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广东金融学院对口帮扶梅州市五华县华城镇城镇村。该村距广州300多公里,距梅州市区70多公里,全村行政区域面积仅有0.9平方公里,村里无山地,田地少,水利设施落后,周边产业不发达,村民致富的路子不多。该村村民以外出务工和小商小贩为主,2015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仅1.19万元。
要改变当地的落后面貌,帮助贫困户脱贫,并非易事,但却是一项光荣而重大的使命。一年过去了,在学校的关心、支持和指导下,广金驻村干部认真扎实地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与镇驻村干部和村“两委”干部紧密合作,工作进展顺利,达到预期目标。
广东金融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党委书记李建军、校长雍和明任双组长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会多次就扶贫工作做专题研究。李建军指出“要把认识高度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上来,打好扶贫攻坚战责无旁贷”。雍和明表态:“服务社会是高校的一项重要职能,也是实现自身价值、实现内涵发展的需要,学校要发挥好人才和智力优势,对帮扶工作给予人力、物力、财力的全方位支持”。
与此同时,学院选派优秀年轻干部挑重担。采取自荐和组织推荐的形式产生驻村干部,最后经学院党委会讨论,决定选派保险系党总支副书记何晓华任驻村工作队队长兼村第一书记,外语系正科级辅导员陈坚任驻村工作队员, 扎实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 开局良好
用真情打动基层干部群众
一年来,驻村工作队牢记组织的嘱托,按照学校党委的指示精神,在五华县、华城镇两级党委直接关怀和指导下,自始至终满腔热情地投入工作,苦干实干加巧干,用真情打动基层干部群众,用细致的工作换来群众的支持。
对村民嘘寒问暖,与他们唠家常、交朋友,是扶贫工作队驻村一年来的“常态”。这样使驻村工作队真正融入了村子,为驻村扶贫工作的开展赢得村心民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自进驻城镇村以来,务求为百姓多办好事实事,大力协助当地党委政府完善村基础设施建设,美化村容村貌,促进城镇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农村百姓幸福度。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做好各自然村道路硬底化、垃圾处理、路灯、治安视频监控等公共设施建设。所谓“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驻村工作的成效关键在于老百姓认不認可。
梅州市扶贫局黄副局长和梅州市人社局陈副局长到城镇村调研,每到一个贫困户家里他们都会询问一个问题:村干部有没有到家里来看看?不少贫困户都回话:广州来这位何书记来得多,经常碰面。两位局长对驻村干部竖起拇指:“辛苦啦!何书记,这么短时间,老乡们就记住你啦!”
狠抓村“两委”班子建设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兼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的工作队队长何晓华清醒认识到要做好扶贫工作,关键在干部,重点在班子。为此,他以村“两委”班子建设作为切入点,通过村“两委”换届选举充实加强干部班子,充分调动班子成员的工作积极性。为了进一步提升村“两委”干部的政治素养,驻村工作队两次邀请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杨明教授到城镇村为党员干部上党课,坚持执行“三会一课”制度,严格党员管理,加强党员教育。
在驻村工作队的推动下,村委会逐步完善了村干部勤廉双述、村务公开、村民议事、村财管理等制度,保障了村里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序开展。目前,村“两委”班子成为一个朝气蓬勃、奋发有为、干净做事、群众拥护的领导集体,增强了凝聚力和战斗力。
精准识别零投诉取信于民
驻村工作队充分认识到,要做好精准扶贫工作,走好第一步尤为关键,必须遵循新时期相对贫困人口的认定标准核查方法,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开展新时期贫困户建议名单的审核评议确认工作,也就是“精准识别”。此外,对部分未能达到贫困户要求的村民做好解释工作,妥善安抚他们的情绪,减少不必要的纠纷和对立情绪,最终起到凝聚民心的正面效果。
全村共有441户1867人。经过驻村干部和村“两委”干部反复甄别,最终核定城镇村贫困户37户共95人。在对贫困户逐户实行精准识别后,两位驻村干部逐户为他们建档立卡,登记造册,报上级扶贫办并将数据登陆输入广东省新时期精准扶贫信息管理平台,接受上级的审核。同时在城镇村公示栏里将名单长期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公示一年来,取得了零投诉的好成绩。
對于贫困户的识别和认定,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纳入帮扶对象的贫困户名单公示一年来零投诉,可以说,驻村干部的工作真正让村民信服。
○ 扶贫之路
“扶贫先扶志”是基础
“扶贫先扶志”,不论造成贫困有何种直接原因,精神贫困始终是主观上的首要根源。广金驻村干部认识到,要发挥高校思想智库优势,综合运用数据分析、信息技术、实地查看、环境评测等多种手段,帮助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准确诊断“病情”,找出致贫原因,建立个性化动态管理档案,这是评价精准扶贫质量、建立长效工作机制的思想根基。
驻村干部积极发挥高校思想文化优势,宣讲帮扶政策、教育引导困难群众正确认识贫困、正确对待贫困、正确摆脱贫困。驻村工作队何晓华和陈坚两位干部,在引导工作中不带一点知识份子的傲气,也没有居高临下的俯视,在街头巷尾、田间地头与村民平等地交流,为了让村民了解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以及上级文件精神,他们没有照本宣科念文件,而是深入农户,了解他们心中所想所需,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开展宣传并加以引导,使得贫困户解放思想,拓展思路,树立了信心和决心,这是帮助困难群众放下心理包袱,勇敢迈出脱贫致富第一步的思想根基。
“智力扶贫”是抓手
精准扶贫是一项科学的系统工程,牵涉到经济、科学、社会环境、市场变化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必须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对症下药。对于高校来说,参与扶贫工作一个很重要的抓手就是开展“智力扶贫”。该校党委书记李建军到对口帮扶村开展深入调研时指示驻村干部,要充分发挥高校的智力优势,组织学校专家教授下乡调研,结合村情民情,探索可持续发展模式。 按照这一思路,驻村工作队围绕五华县委县政府、华城镇委镇政府对城镇村的发展定位,依托广东金融学院资源优势,积极争取校内协同创新中心和科研机构的支持,研究如何根据五华县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将扶贫点所在的华城镇纳入总体发展框架以对辐射带动城镇村的发展,为村民们脱贫致富带下坚实的基础。
为进一步推动智力扶贫,发挥广金的人才优势,打造当地的智库建设,实现广金与当地的校政合作,驻村工作队多次赴五华县城水寨与相关领导会商合作事宜。这个设想得到该校广东特色金融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的大力支持,中心主任唐松计划组织相关专业和学科力量,调配优质资源,配合五华县做好规划设计、决策咨询等工作。
2016年暑期,由驻村工作队统筹安排,该校互联网系组建了“精准扶贫三下乡队”到城镇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全校唯一获团省委“精准扶贫三下乡队”立项的队伍,他们以驻点村的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提供智力支持,并挖掘利用校友资源,多形式开展系列宣传和服务活动,为驻点村的建设和发展建言献策。
“帮扶项目”是关键
对于帮扶贫困户,驻村工作队力求做到一户一策的原则,量身定制脱贫方案,真正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在帮扶的过程中,发展什么、怎么发展,效果如何、前景怎样,都要做到科学评估、审慎决策。
为此驻村工作队采取多种途径,谋划扶贫工作取得突破。他们一方面组织村“两委”班子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地平远县畲脑村、蕉岭县三圳镇九岭村、兴宁市径南镇东升村等地学习交流,积极论证适合城镇村生态发展的项目,探讨石柱塘农旅结合发展新模式,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方法,加快扶贫产业帮扶项目推进;另一方面,工作组在多方调研,广泛听取当地干部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在华城镇石柱塘附近物色合適地点,让贫困户入股办“农家樂”餐饮点。同时,根据五华县当地农产品资源特色,驻村工作队还加大了与梅州市县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争取他们加大对城镇村的扶持力度,并借助该校互联网系相关技术力量,为贫困户打造农产品销售的电商平台。
回顾这一年的驻村工作,两位驻村干部颇有感触:我们最本质的工作就是要帮助困难群众脱贫,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要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实事求是为村里谋发展,在帮助群众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也要常帮助群众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我们来到城镇村,代表的是广东金融学院,一定要让群众真正感受到广金师生的一片真心和一片真情!
要改变当地的落后面貌,帮助贫困户脱贫,并非易事,但却是一项光荣而重大的使命。一年过去了,在学校的关心、支持和指导下,广金驻村干部认真扎实地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与镇驻村干部和村“两委”干部紧密合作,工作进展顺利,达到预期目标。
广东金融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党委书记李建军、校长雍和明任双组长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会多次就扶贫工作做专题研究。李建军指出“要把认识高度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上来,打好扶贫攻坚战责无旁贷”。雍和明表态:“服务社会是高校的一项重要职能,也是实现自身价值、实现内涵发展的需要,学校要发挥好人才和智力优势,对帮扶工作给予人力、物力、财力的全方位支持”。
与此同时,学院选派优秀年轻干部挑重担。采取自荐和组织推荐的形式产生驻村干部,最后经学院党委会讨论,决定选派保险系党总支副书记何晓华任驻村工作队队长兼村第一书记,外语系正科级辅导员陈坚任驻村工作队员, 扎实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 开局良好
用真情打动基层干部群众
一年来,驻村工作队牢记组织的嘱托,按照学校党委的指示精神,在五华县、华城镇两级党委直接关怀和指导下,自始至终满腔热情地投入工作,苦干实干加巧干,用真情打动基层干部群众,用细致的工作换来群众的支持。
对村民嘘寒问暖,与他们唠家常、交朋友,是扶贫工作队驻村一年来的“常态”。这样使驻村工作队真正融入了村子,为驻村扶贫工作的开展赢得村心民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自进驻城镇村以来,务求为百姓多办好事实事,大力协助当地党委政府完善村基础设施建设,美化村容村貌,促进城镇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农村百姓幸福度。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做好各自然村道路硬底化、垃圾处理、路灯、治安视频监控等公共设施建设。所谓“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驻村工作的成效关键在于老百姓认不認可。
梅州市扶贫局黄副局长和梅州市人社局陈副局长到城镇村调研,每到一个贫困户家里他们都会询问一个问题:村干部有没有到家里来看看?不少贫困户都回话:广州来这位何书记来得多,经常碰面。两位局长对驻村干部竖起拇指:“辛苦啦!何书记,这么短时间,老乡们就记住你啦!”
狠抓村“两委”班子建设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兼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的工作队队长何晓华清醒认识到要做好扶贫工作,关键在干部,重点在班子。为此,他以村“两委”班子建设作为切入点,通过村“两委”换届选举充实加强干部班子,充分调动班子成员的工作积极性。为了进一步提升村“两委”干部的政治素养,驻村工作队两次邀请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杨明教授到城镇村为党员干部上党课,坚持执行“三会一课”制度,严格党员管理,加强党员教育。
在驻村工作队的推动下,村委会逐步完善了村干部勤廉双述、村务公开、村民议事、村财管理等制度,保障了村里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序开展。目前,村“两委”班子成为一个朝气蓬勃、奋发有为、干净做事、群众拥护的领导集体,增强了凝聚力和战斗力。
精准识别零投诉取信于民
驻村工作队充分认识到,要做好精准扶贫工作,走好第一步尤为关键,必须遵循新时期相对贫困人口的认定标准核查方法,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开展新时期贫困户建议名单的审核评议确认工作,也就是“精准识别”。此外,对部分未能达到贫困户要求的村民做好解释工作,妥善安抚他们的情绪,减少不必要的纠纷和对立情绪,最终起到凝聚民心的正面效果。
全村共有441户1867人。经过驻村干部和村“两委”干部反复甄别,最终核定城镇村贫困户37户共95人。在对贫困户逐户实行精准识别后,两位驻村干部逐户为他们建档立卡,登记造册,报上级扶贫办并将数据登陆输入广东省新时期精准扶贫信息管理平台,接受上级的审核。同时在城镇村公示栏里将名单长期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公示一年来,取得了零投诉的好成绩。
對于贫困户的识别和认定,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纳入帮扶对象的贫困户名单公示一年来零投诉,可以说,驻村干部的工作真正让村民信服。
○ 扶贫之路
“扶贫先扶志”是基础
“扶贫先扶志”,不论造成贫困有何种直接原因,精神贫困始终是主观上的首要根源。广金驻村干部认识到,要发挥高校思想智库优势,综合运用数据分析、信息技术、实地查看、环境评测等多种手段,帮助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准确诊断“病情”,找出致贫原因,建立个性化动态管理档案,这是评价精准扶贫质量、建立长效工作机制的思想根基。
驻村干部积极发挥高校思想文化优势,宣讲帮扶政策、教育引导困难群众正确认识贫困、正确对待贫困、正确摆脱贫困。驻村工作队何晓华和陈坚两位干部,在引导工作中不带一点知识份子的傲气,也没有居高临下的俯视,在街头巷尾、田间地头与村民平等地交流,为了让村民了解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以及上级文件精神,他们没有照本宣科念文件,而是深入农户,了解他们心中所想所需,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开展宣传并加以引导,使得贫困户解放思想,拓展思路,树立了信心和决心,这是帮助困难群众放下心理包袱,勇敢迈出脱贫致富第一步的思想根基。
“智力扶贫”是抓手
精准扶贫是一项科学的系统工程,牵涉到经济、科学、社会环境、市场变化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必须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对症下药。对于高校来说,参与扶贫工作一个很重要的抓手就是开展“智力扶贫”。该校党委书记李建军到对口帮扶村开展深入调研时指示驻村干部,要充分发挥高校的智力优势,组织学校专家教授下乡调研,结合村情民情,探索可持续发展模式。 按照这一思路,驻村工作队围绕五华县委县政府、华城镇委镇政府对城镇村的发展定位,依托广东金融学院资源优势,积极争取校内协同创新中心和科研机构的支持,研究如何根据五华县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将扶贫点所在的华城镇纳入总体发展框架以对辐射带动城镇村的发展,为村民们脱贫致富带下坚实的基础。
为进一步推动智力扶贫,发挥广金的人才优势,打造当地的智库建设,实现广金与当地的校政合作,驻村工作队多次赴五华县城水寨与相关领导会商合作事宜。这个设想得到该校广东特色金融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的大力支持,中心主任唐松计划组织相关专业和学科力量,调配优质资源,配合五华县做好规划设计、决策咨询等工作。
2016年暑期,由驻村工作队统筹安排,该校互联网系组建了“精准扶贫三下乡队”到城镇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全校唯一获团省委“精准扶贫三下乡队”立项的队伍,他们以驻点村的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提供智力支持,并挖掘利用校友资源,多形式开展系列宣传和服务活动,为驻点村的建设和发展建言献策。
“帮扶项目”是关键
对于帮扶贫困户,驻村工作队力求做到一户一策的原则,量身定制脱贫方案,真正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在帮扶的过程中,发展什么、怎么发展,效果如何、前景怎样,都要做到科学评估、审慎决策。
为此驻村工作队采取多种途径,谋划扶贫工作取得突破。他们一方面组织村“两委”班子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地平远县畲脑村、蕉岭县三圳镇九岭村、兴宁市径南镇东升村等地学习交流,积极论证适合城镇村生态发展的项目,探讨石柱塘农旅结合发展新模式,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方法,加快扶贫产业帮扶项目推进;另一方面,工作组在多方调研,广泛听取当地干部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在华城镇石柱塘附近物色合適地点,让贫困户入股办“农家樂”餐饮点。同时,根据五华县当地农产品资源特色,驻村工作队还加大了与梅州市县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争取他们加大对城镇村的扶持力度,并借助该校互联网系相关技术力量,为贫困户打造农产品销售的电商平台。
回顾这一年的驻村工作,两位驻村干部颇有感触:我们最本质的工作就是要帮助困难群众脱贫,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要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实事求是为村里谋发展,在帮助群众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也要常帮助群众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我们来到城镇村,代表的是广东金融学院,一定要让群众真正感受到广金师生的一片真心和一片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