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引入到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开拓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视野,也为破解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难题提供了路径。本文从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涵出发,分析了高职院校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积极心理学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学 启示
近几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高校通过设立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组建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开展心理健康主题活动等,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过多地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工作重点放在“问题学生”的心理诊治上,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很难进行。高职学生的心理问题显得尤为突出,高职院校必须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寻找更加切实可行的路径。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为我们破解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难题打开了思路。
1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涵
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界正在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是指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其矛头直指过去传统的“消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平均水平的普通人,它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
2 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和实践,高职学生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意识等方面得到了一定程度提高和普及。然而,由于长期受到传统主流的消极心理学的影响,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关注的是“问题学生”,强调对有心理疾病的学生的诊治,对前期预防没有高度重视,忽略了对全体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和重要性尚未有正确的认识,缺乏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联动机制;心理健康教育老师专业知识和实践水平均有待提高等。
3 积极心理学对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3.1 树立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心理学不仅仅要研究损伤、缺陷和伤害,也应对力量和优秀品质进行研究;治疗不仅仅是修补损伤、缺陷,也是对人类自身的潜能、力量的发掘。
传统心理学狭隘地认为没有心理疾病或心理问题就是心理健康。 基于这一理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工作中重点关注有心理缺陷的学生,而忽视了普通学生群体的心理品质的培养与提高。积极心理学强调从积极的角度来研究和探讨心理问题,强调个体和群体的积极层面,关注个体主观感受,注重个体情绪与体验,对未来保持乐观和充满希望,关注培养积极的社会群体与组织。高职院校应当树立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将工作重点放在提升全体学生心理素质上,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健全的人格,能够乐观积极地面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让学生积极地体验并不断追求幸福感,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达到身心和谐的最高境界。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当坚持积极心理价值取向,全面激发学生的潜能,营造积极向上的群体氛围,最终实现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应有的作用。
3.2 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心理品质包括性格、智力、道德和情感等方面的品质。培养高职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就是培养他们的积极健康的人格。积极健康的人格是良好心理素质的必备条件,积极心理学更关注人格中的积极特质及在未来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应着眼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心境,迅速从过去消极负面的情绪体验中走出来,理智地调控自己的情绪,积极追求自己的幸福感。积极健康的人格有利于学生积极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努力地挑战自己,发掘自身的潜能和创造力。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应更多地传递给学生以心理正能量,正向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心理潜能开发和人格特质成长,组织各种心理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过去我们往往都是把高职学生作为高考失利的群体来看待,工作中也降低了对学生应有的要求。
3.3重视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
积极的情绪体验是从主观体验上探讨人类的幸福感、满意感、快乐感,对未来的乐观态度和对生活的热爱。只有重视高职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能從根本上取得成效。积极心理学研究了包括好奇、乐观等在内的24种积极人格特质, 积极的情绪体验是培养个体积极人格特质的最佳途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要重视学生的参与、活动与体验, 通过自助式心理训练、自助式心理辅导、自助式心理暗示、自助式心理社团等方式,帮助学生关注自我心理成长。
3.4 构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的学科教育以及其他的工作都是一个整体。积极心理学体现出人文关怀、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人的潜能开发和积极品质的培养,这与学校教书育人的工作重心是一致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心理咨询老师的事情,每一个教师、学生和家长都意识到自身积极的潜能,充分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丰富资源,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理念。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等方方面面的资源,构建完善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效能。
4 结束语
积极心理学给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丰富了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拓展了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给我们广大高职心理教育工作者带来了很多启示。社会和经济在不断发展,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更好地应用于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培养学生应对未来挑战的积极心理品质。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学 启示
近几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高校通过设立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组建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开展心理健康主题活动等,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过多地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工作重点放在“问题学生”的心理诊治上,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很难进行。高职学生的心理问题显得尤为突出,高职院校必须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寻找更加切实可行的路径。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为我们破解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难题打开了思路。
1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涵
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界正在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是指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其矛头直指过去传统的“消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平均水平的普通人,它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
2 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和实践,高职学生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意识等方面得到了一定程度提高和普及。然而,由于长期受到传统主流的消极心理学的影响,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关注的是“问题学生”,强调对有心理疾病的学生的诊治,对前期预防没有高度重视,忽略了对全体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和重要性尚未有正确的认识,缺乏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联动机制;心理健康教育老师专业知识和实践水平均有待提高等。
3 积极心理学对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3.1 树立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心理学不仅仅要研究损伤、缺陷和伤害,也应对力量和优秀品质进行研究;治疗不仅仅是修补损伤、缺陷,也是对人类自身的潜能、力量的发掘。
传统心理学狭隘地认为没有心理疾病或心理问题就是心理健康。 基于这一理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工作中重点关注有心理缺陷的学生,而忽视了普通学生群体的心理品质的培养与提高。积极心理学强调从积极的角度来研究和探讨心理问题,强调个体和群体的积极层面,关注个体主观感受,注重个体情绪与体验,对未来保持乐观和充满希望,关注培养积极的社会群体与组织。高职院校应当树立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将工作重点放在提升全体学生心理素质上,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健全的人格,能够乐观积极地面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让学生积极地体验并不断追求幸福感,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达到身心和谐的最高境界。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当坚持积极心理价值取向,全面激发学生的潜能,营造积极向上的群体氛围,最终实现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应有的作用。
3.2 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心理品质包括性格、智力、道德和情感等方面的品质。培养高职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就是培养他们的积极健康的人格。积极健康的人格是良好心理素质的必备条件,积极心理学更关注人格中的积极特质及在未来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应着眼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心境,迅速从过去消极负面的情绪体验中走出来,理智地调控自己的情绪,积极追求自己的幸福感。积极健康的人格有利于学生积极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努力地挑战自己,发掘自身的潜能和创造力。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应更多地传递给学生以心理正能量,正向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心理潜能开发和人格特质成长,组织各种心理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过去我们往往都是把高职学生作为高考失利的群体来看待,工作中也降低了对学生应有的要求。
3.3重视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
积极的情绪体验是从主观体验上探讨人类的幸福感、满意感、快乐感,对未来的乐观态度和对生活的热爱。只有重视高职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能從根本上取得成效。积极心理学研究了包括好奇、乐观等在内的24种积极人格特质, 积极的情绪体验是培养个体积极人格特质的最佳途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要重视学生的参与、活动与体验, 通过自助式心理训练、自助式心理辅导、自助式心理暗示、自助式心理社团等方式,帮助学生关注自我心理成长。
3.4 构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的学科教育以及其他的工作都是一个整体。积极心理学体现出人文关怀、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人的潜能开发和积极品质的培养,这与学校教书育人的工作重心是一致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心理咨询老师的事情,每一个教师、学生和家长都意识到自身积极的潜能,充分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丰富资源,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理念。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等方方面面的资源,构建完善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效能。
4 结束语
积极心理学给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丰富了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拓展了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给我们广大高职心理教育工作者带来了很多启示。社会和经济在不断发展,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更好地应用于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培养学生应对未来挑战的积极心理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