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联合局部氧疗对创伤性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6年7月— 2019年6月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收治的60例创伤性创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22~72岁[(42.2±12.8)岁]。受伤部位:下肢48例,上肢9例,背部3例。创面面积30~156 cm2[(76.9±25.1)cm2]。20例给予传统换药术(A组),20例
【机 构】
:
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急诊医学科,重庆 400042,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急诊医学科,重庆 400042,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急诊医学科,重庆 40004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联合局部氧疗对创伤性创面愈合的影响。
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6年7月— 2019年6月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收治的60例创伤性创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22~72岁[(42.2±12.8)岁]。受伤部位:下肢48例,上肢9例,背部3例。创面面积30~156 cm2[(76.9±25.1)cm2]。20例给予传统换药术(A组),20例给予VSD+生理盐水冲洗(B组),20例给予VSD+局部氧疗(C组)。比较三组细菌清除率、创面肉芽组织覆盖率、创面组织液氧分压,比较B、C组泡沫干瘪率、堵管率,同时比较三组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和住院时间。
结果A组细菌清除率为(58.5±11.1)%,B组为(78.3±7.0)%,C组为(85.3±9.7)%, B组和C组与A组比较、B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创面肉芽组织覆盖率为(49.1±14.7)%,B组为(71.5±9.9)%,C组为(86.0±9.2)%,B组和C组与A组比较、B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创面组织液氧分压为(49.4±11.2)%,B组为(49.5±10.1)%,C组为(80.9±12.1)%,B组和C组与A组比较、B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泡沫干瘪率[9.5(5.0,13.8)%]、堵管率[0.6(0,1.7)%]与B组泡沫干瘪率[9.0(5.0,10.0)%]、堵管率[0.6(0,1.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创面愈合时间为(36.5±4.8)d ,B组为(25.9±3.9)d、C组为(25.5±4.2)d;A组换药次数为23.0(20.3,27.8)次,B组为8.0(6.0,9.0)次,C组为7.5(5.3,9.0)次;A组住院时间为23.5(19.0,27.8)d,B组为17.0(15.3,19.0)d,C组为17.0(16.0,18.8)d,B组和C组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传统换药方法比较,VSD联合局部氧疗用于创伤性创面能促进创面愈合,减少换药次数;与VSD联合生理盐水冲洗比较,VSD联合局部氧疗能提高创面细菌清除率、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手术治疗下颈椎脱位伴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1年1月— 2018年8月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收治的72例下颈椎脱位伴脊髓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55例,女17例;年龄18~63岁,平均35.8岁。脊髓损伤节段:C3 2例,C4 16例,C6 24例,C7 30例。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A级43例,B级22例,C级6例,D级1例。患者均行
目的探讨直接减压或间接减压联合腰髂固定治疗伴骶孔骨块占位和骶神经损伤Denis Ⅱ型骶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2年3月—2017年3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收治的47例伴骨块突入骶孔和骶神经损伤Denis Ⅱ型骶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行腰髂固定术。手术时间为伤后3~14 d,平均6 d。26例接受直接减压(直接减压组),其中男16例,女10例;年龄(36.
随着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的科学防控进入新阶段,普通患者就诊需求日益凸显。临床骨科急症极为常见,如何在保证骨科创伤急症救治质量的同时,避免发生医患之间交叉感染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提出双缓冲诊疗模式,即患者入院后先在综合缓冲病区或住院缓冲防护室接受医学观察,确认排除COVID-19后再进行专科诊疗的模式。笔者总结COVID-19疫情防控期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骨科采用双缓冲诊疗模式的经
足踝部皮肤软组织损伤常常需要皮瓣进行覆盖修复,但是游离皮瓣修复手术时间长,显微技术要求较高,同时容易造成皮瓣臃肿。局部带蒂穿支皮瓣常只包含单穿支血管供血,一旦切取过长将出现皮瓣远端供血不足,甚至皮瓣坏死。笔者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4年3月— 2017年7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0例足踝部小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临床资料,探讨采用顺行外踝上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手术方法及疗效,为足踝部小
对于儿童陈旧性肱骨髁上骨折合并肘外翻畸形,目前主要的治疗方式是截骨矫形及骨不连处植骨,但是截骨方式多样,术后常遗留外观畸形或肘关节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因此,笔者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5年2月— 2018年9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6例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合并肘外翻畸形患儿临床资料,探讨梯形截骨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为儿童肘外翻畸形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方式。
目的初步探讨大段骨缺损移植组织工程骨(TEB)后,Arpin蛋白介导的宿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迁移至移植区参与骨修复的作用。方法免疫荧光观察BMSCs中Arpin蛋白和肌动蛋白相关蛋白2/3(Arp2/3蛋白)的表达及相对定位。构建干扰Arpin蛋白表达慢病毒,转染BMSCs,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Arpin的抑制水平。按照Arpin蛋白表达含量不同,分为空载体
下肢皮肤脱套伤是一种严重而复杂的软组织损伤,常急诊行反取皮植皮并负压封闭引流,但是经常会出现大腿外侧皮肤坏死,坏死区域往往是在阔筋膜张肌和髂胫束表面,需再次手术切除阔筋膜张肌和髂胫束并植皮。笔者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0年1月— 2017年5月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收治的28例大腿皮肤脱套伤患者临床资料,探讨在反取皮植皮术中切除阔筋膜张肌腱膜和髂胫束对Ⅰ期皮肤成活率和患者后期下肢功能的
皮肤创伤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严重时会危害身体健康,因此医用伤口敷料的使用必不可少。与传统敷料相比,新型生物敷料能够促进创面愈合,具有独特的功能优势。目前,胶原蛋白敷料已经成为辅助伤口或创面愈合的首选产品之一。笔者对胶原蛋白及胶原敷料的来源、作用优势和产品分类等进行综述,并详细介绍多种胶原蛋白敷料产品的特性与应用,为胶原蛋白敷料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目的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前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5年7月— 2017年10月西安交通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收治的21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85例,女133例;年龄32~102岁[(76.0±11.9)岁]。213例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4例接受半髋关节置换术,1例接受外固定术。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前和术后进行双下肢深静脉超
合并骨创伤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是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高危人群,治疗COVID-19过程中必须重视VTE的防治。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通过诱导炎性介质释放、增加纤维蛋白原水平、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等多种途径引起血液高凝状态;创伤及手术直接或间接导致静脉血管壁损伤引起外源性凝血途径激活,微循环受到不同程度破坏,启动VTE形成的外源性途径。骨创伤患者治疗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