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历了建国后的六次清理整顿,尤其是在第六次清理整顿后,信托业的股东背景格局已悄然被重塑。
观察这几年信托公司股东背景的变化,信托公司更多引入了央企、国企以及金融机构资本,其中也不乏海外资本的身影,地方政府背景逐渐淡化。华宝证券将信托公司控股股东分为4类:地方政府背景、央企国企背景、金融机构背景和民营企业背景,整体上仍可看出国有资本独大、民营资本势单的格局。
另外,华宝证券从信托公司的资产质量及风险角度进行研究后发现,虽然地方政府背景的信托公司先天占有多重优势,但金融人才匮乏及风险程度却最高。
地方政府背景逐渐淡出
事实上,信托公司的四类控股股东中,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央企国企均带有强烈的国有资本背景。
华宝证券报告数据显示,2012年有产品发行纪录的信托公司有67家,其中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央企国企控股的信托公司合计达58家,占信托公司总数的86.57%。而民营资本控股的信托公司仅9家,其中包括2012年新成立的万向信托。
在国有资本中,地方政府背景控股又为其中最大,2012年,由地方政府背景控股的信托公司有29家,占信托公司总数的43.28%;其次为央企国企背景的,占比为28.36%;金融机构占比14.93%;民营资本控股占比为13.43%。
不过,在信托业第六次整顿后,随着不断的规范与清理,信托公司引入了更多的央企、国企等资本,地方政府背景控股其实在逐渐淡出。
华宝证券数据显示,2004年,33家公开年报的信托公司中,由地方政府背景控股的公司占信托公司总数的75.76%。与2012年时占比相比,已经大幅下滑。
控股股东之所以国有资本独大,原因有二。
第一是历史原因。信托业自诞生之初,便定位为发展地方经济、搞活银行业务。相应的,当时的信托公司几乎都由地方政府控制,为发展地方经济提供融资渠道。其后虽然几经整顿,信托公司历经重组并购,国有资本凭借强大的资金实力,依然成为被并购方及监管方的首选。
第二是过高的准入门槛。从监管政策来看,对民营资本入股信托公司并没有特殊限制,但信托业务的开展是一种以信用为基础的法律行为,民营控股的信托公司存在更大的监管难度和道德风险。
另一方面,信托行业作为金融的子行业,对风险控制能力、资本实力要求很高。因此两方面共同形成了高准入门槛,民营资本在信托业显得势单力薄。能够进军信托业的民营企业都显示出了较强的经营实力,经营方向均为实业投资、资本运作、投资咨询,范围涵盖房地产、采矿、化工、贸易、旅游等,具备资本运作经验、项目来源、资金实力三要素。
例如,控股四川信托的四川宏达集团、控股万向信托的中国万向控股公司、控股云南国投的涌金实业集团、控股新华信托的新产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控股新时代信托的新时代远景投资公司等。
金融机构背景实力较强
尽管地方政府背景信托公司数量及占比最多,但其平均总资产却并没有拔得头筹,而是数量占比位列第三的金融机构背景信托公司位居首位。
根据信托公司发布的2011年报,金融机构背景信托公司的平均总资产为98亿元,地方政府背景信托公司的平均总资产为87亿元。
此外,信托资产规模也能体现出不同背景股东的项目资源和产品发行能力。
华宝证券数据显示,金融机构背景信托公司的平均信托资产管理规模为1301亿元,雄踞榜首,由此看出金融机构入主信托后带来极大的协同效应。
央企国企背景信托公司的平均信托资产管理规模为1007亿元,居于第二。该类公司管理规模大,一方面是由于央企将部分资金委托给信托公司管理;另一方面,央企国企在产业内巨大的影响力可以为信托公司带来大量优质项目资源。
地方政府背景的信托公司规模只有538亿元,也就是说虽然此类公司具有当地优势,但其开发产品能力严重不足。
民营企业背景信托公司管理规模仅为334亿元,体现出其身处较为不利竞争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信托资产脱离净资产快速增长,会酝酿风险;如果信托公司的内控和风险管理能力跟不上,单体信托业务风险就可能发生。
根据2011年年报,信托资产/净资产最高的5家公司中,有三家是央企国企背景,排名第一的是国家电网的英大信托,指标高达80.26,远超32.33的平均值。
地方政府背景的粤财信托居于第二位,控股股东是广东省政府组建的广东粤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其信托资产居于众地方政府背景信托公司之首。
列居第三、第四位的是北大方正集团控股的方正信托、中国中化控股的外贸信托。央企国企的项目资源是其得以快速提高信托资产的基础,但与净资产差距过大,会加剧风险。
观察这几年信托公司股东背景的变化,信托公司更多引入了央企、国企以及金融机构资本,其中也不乏海外资本的身影,地方政府背景逐渐淡化。华宝证券将信托公司控股股东分为4类:地方政府背景、央企国企背景、金融机构背景和民营企业背景,整体上仍可看出国有资本独大、民营资本势单的格局。
另外,华宝证券从信托公司的资产质量及风险角度进行研究后发现,虽然地方政府背景的信托公司先天占有多重优势,但金融人才匮乏及风险程度却最高。
地方政府背景逐渐淡出
事实上,信托公司的四类控股股东中,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央企国企均带有强烈的国有资本背景。
华宝证券报告数据显示,2012年有产品发行纪录的信托公司有67家,其中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央企国企控股的信托公司合计达58家,占信托公司总数的86.57%。而民营资本控股的信托公司仅9家,其中包括2012年新成立的万向信托。
在国有资本中,地方政府背景控股又为其中最大,2012年,由地方政府背景控股的信托公司有29家,占信托公司总数的43.28%;其次为央企国企背景的,占比为28.36%;金融机构占比14.93%;民营资本控股占比为13.43%。
不过,在信托业第六次整顿后,随着不断的规范与清理,信托公司引入了更多的央企、国企等资本,地方政府背景控股其实在逐渐淡出。
华宝证券数据显示,2004年,33家公开年报的信托公司中,由地方政府背景控股的公司占信托公司总数的75.76%。与2012年时占比相比,已经大幅下滑。
控股股东之所以国有资本独大,原因有二。
第一是历史原因。信托业自诞生之初,便定位为发展地方经济、搞活银行业务。相应的,当时的信托公司几乎都由地方政府控制,为发展地方经济提供融资渠道。其后虽然几经整顿,信托公司历经重组并购,国有资本凭借强大的资金实力,依然成为被并购方及监管方的首选。
第二是过高的准入门槛。从监管政策来看,对民营资本入股信托公司并没有特殊限制,但信托业务的开展是一种以信用为基础的法律行为,民营控股的信托公司存在更大的监管难度和道德风险。
另一方面,信托行业作为金融的子行业,对风险控制能力、资本实力要求很高。因此两方面共同形成了高准入门槛,民营资本在信托业显得势单力薄。能够进军信托业的民营企业都显示出了较强的经营实力,经营方向均为实业投资、资本运作、投资咨询,范围涵盖房地产、采矿、化工、贸易、旅游等,具备资本运作经验、项目来源、资金实力三要素。
例如,控股四川信托的四川宏达集团、控股万向信托的中国万向控股公司、控股云南国投的涌金实业集团、控股新华信托的新产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控股新时代信托的新时代远景投资公司等。
金融机构背景实力较强
尽管地方政府背景信托公司数量及占比最多,但其平均总资产却并没有拔得头筹,而是数量占比位列第三的金融机构背景信托公司位居首位。
根据信托公司发布的2011年报,金融机构背景信托公司的平均总资产为98亿元,地方政府背景信托公司的平均总资产为87亿元。
此外,信托资产规模也能体现出不同背景股东的项目资源和产品发行能力。
华宝证券数据显示,金融机构背景信托公司的平均信托资产管理规模为1301亿元,雄踞榜首,由此看出金融机构入主信托后带来极大的协同效应。
央企国企背景信托公司的平均信托资产管理规模为1007亿元,居于第二。该类公司管理规模大,一方面是由于央企将部分资金委托给信托公司管理;另一方面,央企国企在产业内巨大的影响力可以为信托公司带来大量优质项目资源。
地方政府背景的信托公司规模只有538亿元,也就是说虽然此类公司具有当地优势,但其开发产品能力严重不足。
民营企业背景信托公司管理规模仅为334亿元,体现出其身处较为不利竞争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信托资产脱离净资产快速增长,会酝酿风险;如果信托公司的内控和风险管理能力跟不上,单体信托业务风险就可能发生。
根据2011年年报,信托资产/净资产最高的5家公司中,有三家是央企国企背景,排名第一的是国家电网的英大信托,指标高达80.26,远超32.33的平均值。
地方政府背景的粤财信托居于第二位,控股股东是广东省政府组建的广东粤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其信托资产居于众地方政府背景信托公司之首。
列居第三、第四位的是北大方正集团控股的方正信托、中国中化控股的外贸信托。央企国企的项目资源是其得以快速提高信托资产的基础,但与净资产差距过大,会加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