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打小就酷爱读书,爸说我是书虫,妈说我的眼睛没近视是个奇迹,同学们对我最深的印象是手里总拿本书,走路也在看。这样的我最爱的地方,毫无疑问当然是图书馆了,与它在一起的记忆在我脑海中依然鲜活如初。
第一次见它已是许久之前了,具体日期是早已忘记了的,但当时的感受却留存在了记忆里。小小的我,拉着妈妈的衣角跨进了图书馆的大门,一排排书便撞进了眼睛里。书架好高哇,书好多呀,我愣在原地,问了个很傻的问题:“妈,我们能找到字典吗?”字典当然是不费吹灰之力就找到了,我却不愿离开,一本一本翻看那些对当时的我来说不亚于天书的书,最后是被妈妈硬拉走的,对此我不满了很久。那一排排的书自此便时时浮现在我脑海里。
这一别就是将近十年,再次相见,已是在他乡。那是个私人开设的小图书馆,房间背阴逼仄,灯光昏黄,却胜在安静。于我来说,那是个桃花源。学习之余,总会去那里捧卷静读,我的很多观念便在那时那地形成。在昏黄的灯光下读书的那种惬意也永远地印刻在了我的记忆里。
毕业后,我依依不舍地告别了我的桃花源,却意外地闯入了“天堂”———大学的图书馆。我欣喜于它的大,沉醉于它的丰富,上下两层,什么类型的书都有。我抽出一本从书脊看很有年代感的書,是一本线装的《石头记》———毛笔书写,配有注解,书页已泛黄。不用品读,那种厚重感、苍凉感已扑面而来。此后,自是常去,杂七杂八的书不觉间便读了好多,眼界得以开阔,心胸也更宽广。佛家的隐忍,道家的淡泊,儒家的担当,就在那里融入了我的灵魂。那真是一段幸福的时光,至今我还会不时地梦到它,它静默地矗立着,我伸手去触摸,它却散了,而后又出现在原地,可望而不可即。醒来,却连远看也是奢望了。
我以为它便一直是这样齐整肃穆的样子了,没想到却在上海见到了它的另一种面貌。那次见它,是在一个静谧优美的小区,门不大,却很美,敞开的玻璃门上方是黄色的木质牌匾。跨上台阶,走进去,仅一米宽的通道两边全是书,前行两米左右,左边是一扇小门,稍稍侧身进去,四面墙前全是书架,书架直达屋顶,美好而安静。我忍不住驻足抽出一本书来看,回过神时,时间已流逝了许久。从小屋挪出,再往前踱不到一米,是一段楼梯,那是我见过的楼梯里最让我喜欢的一段。竖面是木板,横面是玻璃,可以揭开。中空,全装进了书,不时看到有人揭开玻璃拿书。台阶两边也是直达屋顶的书。总算直观地看到什么叫书山有路了。真想一直留在那里,攀登那一座座书山。记忆中的图书馆有了另一个修饰词———“美”。
最近见它,已是和学生一起了。学校开设了图书馆,以便学生阅读。书经过了精心的挑选,量是没有那么多,却胜在质上。随便抽出一本便可令人满意,省却了许多挑选的时间。阅读课上,只余哗啦的翻书声和沙沙的笔记声。那声音让我想起春雨徐降,点点滴滴全是希望;那声音让我想起春蚕食桑,一口一口汲取养料;那声音让我想起春芽初生,一个一个努力向上。所有关于图书馆的记忆复苏,它不该只存在于记忆中,更应成为我永远的同伴,与我一起创造出更多属于我们的记忆。
(作者单位:河津市第二中学)
第一次见它已是许久之前了,具体日期是早已忘记了的,但当时的感受却留存在了记忆里。小小的我,拉着妈妈的衣角跨进了图书馆的大门,一排排书便撞进了眼睛里。书架好高哇,书好多呀,我愣在原地,问了个很傻的问题:“妈,我们能找到字典吗?”字典当然是不费吹灰之力就找到了,我却不愿离开,一本一本翻看那些对当时的我来说不亚于天书的书,最后是被妈妈硬拉走的,对此我不满了很久。那一排排的书自此便时时浮现在我脑海里。
这一别就是将近十年,再次相见,已是在他乡。那是个私人开设的小图书馆,房间背阴逼仄,灯光昏黄,却胜在安静。于我来说,那是个桃花源。学习之余,总会去那里捧卷静读,我的很多观念便在那时那地形成。在昏黄的灯光下读书的那种惬意也永远地印刻在了我的记忆里。
毕业后,我依依不舍地告别了我的桃花源,却意外地闯入了“天堂”———大学的图书馆。我欣喜于它的大,沉醉于它的丰富,上下两层,什么类型的书都有。我抽出一本从书脊看很有年代感的書,是一本线装的《石头记》———毛笔书写,配有注解,书页已泛黄。不用品读,那种厚重感、苍凉感已扑面而来。此后,自是常去,杂七杂八的书不觉间便读了好多,眼界得以开阔,心胸也更宽广。佛家的隐忍,道家的淡泊,儒家的担当,就在那里融入了我的灵魂。那真是一段幸福的时光,至今我还会不时地梦到它,它静默地矗立着,我伸手去触摸,它却散了,而后又出现在原地,可望而不可即。醒来,却连远看也是奢望了。
我以为它便一直是这样齐整肃穆的样子了,没想到却在上海见到了它的另一种面貌。那次见它,是在一个静谧优美的小区,门不大,却很美,敞开的玻璃门上方是黄色的木质牌匾。跨上台阶,走进去,仅一米宽的通道两边全是书,前行两米左右,左边是一扇小门,稍稍侧身进去,四面墙前全是书架,书架直达屋顶,美好而安静。我忍不住驻足抽出一本书来看,回过神时,时间已流逝了许久。从小屋挪出,再往前踱不到一米,是一段楼梯,那是我见过的楼梯里最让我喜欢的一段。竖面是木板,横面是玻璃,可以揭开。中空,全装进了书,不时看到有人揭开玻璃拿书。台阶两边也是直达屋顶的书。总算直观地看到什么叫书山有路了。真想一直留在那里,攀登那一座座书山。记忆中的图书馆有了另一个修饰词———“美”。
最近见它,已是和学生一起了。学校开设了图书馆,以便学生阅读。书经过了精心的挑选,量是没有那么多,却胜在质上。随便抽出一本便可令人满意,省却了许多挑选的时间。阅读课上,只余哗啦的翻书声和沙沙的笔记声。那声音让我想起春雨徐降,点点滴滴全是希望;那声音让我想起春蚕食桑,一口一口汲取养料;那声音让我想起春芽初生,一个一个努力向上。所有关于图书馆的记忆复苏,它不该只存在于记忆中,更应成为我永远的同伴,与我一起创造出更多属于我们的记忆。
(作者单位:河津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