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后浪到乘风破浪

来源 :项目管理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3421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技术体系规划建设到研发队伍管理,从项目管理办公室(PMO)管理到重点项目集管理,于丽丹从事信息化项目管理工作已超过20年。对于她来说,北京华油信通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华油信通公司”)总工程师、技术总监、公司PMO/技术委员会主任不只是后浪的标签,获得PgMP认证,更搭建了其乘风破浪的舞台。
  突破瓶颈的金钥匙
  记者:对于企业来说,项目管理涉及的业务范围越来越广,项目交付的整合工作越来越复杂,交付中同时进行的项目越来越多;对于项目管理者来说,传统项目管理方法难以满足大规模投资项目、组织变革项目、整体解决方案项目及新产品研发项目的需求。可以说,项目集管理无疑是帮助企业和个人突破瓶颈的金钥匙。
  于丽丹:是的,项目集管理不仅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个人职业发展的需要。华油信通公司是石油石化企业的信息中心,大多数业务与化学品管控相关。我在做企业信息化建设任务中发现,单项目的成功交付并不能达到企业收益最大化,尤其是采用瀑布式模式时,经过需求调研、分析、设计,到实施、测试、上线,都要经过一定的建设周期。而随着技术进步的加快、业务运营模式的发展、传统企业业务转型的推动,以及政府管控要求的更新,业务需求和外部环境时时都在变化,以交付为目的的单项目管理就略显不足,而以收益为核心的项目集管理能让企业信息化更好地支持业务发展。
  华油信通公司的项目集管理实践是逐步推进的。之前,关联项目和大项目由参与人员自发地在统一协调下分别管理,没有明确应用项目集管理的理念;近几年,华油信通公司已经正式以项目集来组织关联项目,项目集管理的理念已经贯穿在日常工作中。
  从效果来看,项目集管理对华油信通公司业务推动效果较明显。在没有应用项目集管理的时候,各项目分别实施、分别交付,每个项目经理都以自己负责的项目范围作为关注点,全力推动项目进度,确保项目按期完成,交付项目可研报告中预期的成果;在应用项目集管理后,项目集管理团队站在整体收益的角度来协调解决各项目的资源、进度、风险,关注点是项目集的总体收益,这个收益不仅是项目实施单位的收益,还有客户的收益。对于客户来说,应用效果良好,实现了融合应用、集成应用、贯通应用;对于实施单位来说,项目集中单一项目或单一工作包的成果和资源的复用性更大,总体实施成本也降低了。
  核心理念是收益管理
  记者:您曾说过,项目集管理的理念充分体现了最佳实践,是有生命力的,值得在每个项目/项目集中去贯彻执行。对于项目集管理的理念,您还有哪些思考和理解?项目集管理在实际工作中有何指导意义?
  于丽丹:我认为项目集管理的核心理念是收益管理。收益是动态的,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项目集经理要持续开展收益识别,有效执行项目集管理的五个绩效域,让项目集为客户产生真正的价值,这才是成功的项目集管理。
  在项目集治理中,企业一定要建立一个合理的治理结构,要有明确的管理标准、方法和工具,回答好“Who(谁)、When(何时)、What(何事)、How(如何做)”的问題,才能使项目集按预期推进,获得良好的收益。
  项目集管理关注的是收益,一切工作都围绕收益实现展开;项目管理关注的是可交付成果符合范围、成本、进度、质量的要求。二者从当前知识体系的角度看是不同的,我认为项目集管理的关注点更加符合社会需求。在实际工作中,项目管理也应像项目集管理一样关注最终应用效果,拥抱变化,而不是教条地以项目立项范围为边界来排斥变化。目前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如果仍以需求为边界来交付项目成果,很难跟上变化;而以收益为出发点来做项目,当变则变,项目的实施才更有价值。
  此外,项目集管理的原则是要持续保持战略一致性,向上看齐,使项目集的战略与组织战略一致。当组织战略发生调整时,项目集战略也要做出相应改变。只有做到战略一致,项目集管理才不会使收益跑偏,最终达到收益目标。
  应用前景广阔
  记者:您如何看待项目集管理在国内企业的应用前景?成为PgMP对您有哪些影响?
  于丽丹:华油信通公司是信息化企业,很注重项目的规范化管理,PMP持证人员每年都在增长。由于华油信通公司专注于物流信息化行业,项目间的关联度较强,比较而言,项目集管理更为适用。
  从信息化行业看,国内企业已经逐渐意识到信息化系统交付成果与业务发展之间总有差距的原因。近些年被广泛应用的敏捷开发、开发运维一体化(DevOps)等,其目标也在从以“按照用户需求交付成果”为原则,逐步向“为用户创造收益”改变。从当前广泛开展的项目后评价也能看出,项目应用后的收益才是评价项目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而项目集管理符合这一趋势并能指导项目获得成功。由此看来,项目集管理在国内企业会得到较好应用。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项目集管理目前面临的困难是普及面还很有限,很多人对其了解太少。
  对于个人来说,学习PgMP后,我对项目/项目集管理的站位更高了,能够站在企业整体收益的角度,站在客户应用收益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实现既定收益的项目集才是成功的项目集,否则,项目集经理即便按照客户需求交付了成果,项目集依旧是失败的。
  PgMP对应的《项目集管理标准》(第4版)不仅是一套知识体系,也是一种指导实际工作的方法,每一个知识点都对日常工作有参考价值。通过对PgMP的学习,我对企业的愿景、使命、价值观和战略有了更深刻的思考,树立了系统思维和战略思维,能随时把战略一致性融入日常工作中。我不再只追求可交付成果,而是随时关注企业收益、客户收益和整体收益。当这一关注点落地生根时,项目实施单位与客户就会密切支持、通力合作,交付工作自然也变得更顺利了。
  展望未来,我会继续在项目集管理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为项目集管理事业的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P
其他文献
根据(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项目集管理标准》(第4版)的定义,项目集管理指在项目集中应用知识、技能与原则来实现项目集的目标,获得分别管理项目集组成部分所无法实现的收益和控制。项目集管理注重作为组成部分的项目与项目集之间的依赖关系,以确定管理这些项目的最佳方法。  项目集管理在企业要实现落地,重点在于以“正确”的方式开展项目集。项目集管理在企业战略落地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要“承上”,
期刊
2020年,已成过往,但并不好过。一场猝不及防、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引发了颠覆性变化。变化是挑战,亦是机遇。面对颠覆性变化,项目管理将何去何从?项目管理者该如何乘风破浪?构建“项目管理4.0”时代的法则是什么?带着以上问题,《项目管理评论》杂志采访了十几位中外顶级专家。  热点:2021年项目管理风向标  1.项目VUCA特性的凸显  2020年的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行业和社会变革,项目的VU
期刊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空地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被英国《卫报》评为“世界新七大奇跡之首”,具有“树立服务国家战略新标杆、打造展示国家形象新国门”的战略意义。  “平安、绿色、智慧、人文”四型机场是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设计的基本理念,其中“平安”是基本要求,“绿色”是重要内涵,“智慧”是创新动力,“人文”是根本目标。这些理念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得到了充分落实。  项目伊始,项目指挥部就提出了“引领世
期刊
“一次就把事情做对,代价小,质量高,收效大。通过一次就把事情做对,人们可以达到组织管理的高境界:建立预防体系,实现‘无火可救’。”  以上是《一次把事情做对》一书的核心观点。但是,在项目管理实践中,返工似乎已成为常态。在项目管理4.0时代,受VUCA(V-volatility易变性、U-uncertainty不确定性、C-complexity复杂性、A-ambiguity模糊性)元素的影响,各种项
期刊
2020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将“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确立为引领公司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并发布“数字新基建”十大任务,聚焦大数据、工业互联网、5G、人工智能等领域,建设以云平台、企业中台、物联平台等为核心的基础平台,打造能源互联网数字化创新服务支撑体系,建设以电力数据为核心的能源大数据中心。  当前,电力工程造价管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迫切需要进行信息化改革。特别是“单纯造价控制”
期刊
近日,我去某项目工地办公室开会。设计师急匆匆地进来说:“刚才领导说了,窗户颜色改成铜色。”  “开什么玩笑?都已经加工了。”施工单位项目经理甚是诧异。  “没办法,领导说必须要改。”设计师很坚决。  “那已经加工的窗户怎么办?你们设计师应该坚持自己的立场,说服领导不要变来变去。”施工单位项目经理责怪道。  “那怎么可能?我后面的项目不想干了啊?”设计师很实在。“我也觉得铜色更好看些”,设计师补充道
期刊
输变电工程项目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及利益相关方多等特点,有效加强工程项目管理,确保投资实现良性管控,是保证项目成功的基础。在输变电工程项目实施中,现场签证作为一种应对施工现场变化的快速处理机制,可有效应对施工现场的不确定性、突发性等情况,被广泛应用于施工过程中。但是,由于工程监管体系的不完善、现场签证界定的概念缺失、项目交易双方存在信息不对称及天然的投机行为等,现场签证过程中常出现错误签证、
期刊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因为现场管理、设计缺陷、施工工艺、分包商管理、自然条件等各种内外部因素,在建工程出现或大或小质量问题的情况较为常见。在此情形下,建设单位往往会基于业主优势地位,要求施工单位立即修复返工,以尽量减少质量问题对工期的影响。但此时,质量问题的原因往往还未完全确定,返工后双方常常就因此导致的质量要求变化、工期延长和增加的成本分担发生争议。  2017年2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
期刊
项目管理进入 VUCA时代,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特别是对于信息技术类企业来说,科学的项目管理方案、高效的项目管理平台、创造性的项目解决方案,为企业战略的最终落地提供了有效的支持和保障。本文以TCL电子PLM(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一期研发项目管理系统的建设历程为案例,以期追根溯源、抽丝剥茧,解析研发项目管理系统建设的前世今生。  吐故纳新:从PDM系统到PL
期刊
項目管理中,仅仅通过金钱或地位等因素来激励团队成员是远远不够的。根据心理学家克洛伊·马丹斯(Chloé Madanes)的说法,人类的行为受六种需求驱动。这六种需求分别是:确定性(Certainty)、多样性(Variety)、重要性(Significance)、联系(Connection)、成长(Growth)、贡献力(Contribution)。每个人都有这六种需求,但对它们的排序因人而异。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