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年前,“法国印象派绘画珍品展”在北京展出,那些天从早到晚观众络绎不绝,京城涌动多年未见的艺术热潮,情景着实令人感动。
印象派艺术家绘画重光色运用,大幅的作品须在一定距离欣赏才能见其妙。今天的观者已容易领会,而当年却不是这样。
印象派绘画(泛至其他西方绘画)初入中国时,中国艺术界对它缺乏理解,当时有句话形容说:“近看一塌糊涂,远看栩栩如活”,可见艺术圈内人的印象。
著名画家吴冠中曾回忆道,他少年时听到人们对欧洲现代绘画的评价是“远看西洋画,近看鬼打架”;他去参观刘海粟画展,展览会上有文字提醒观者“须离画十一步半”,这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为什么观赏印象派画作要有一定的距离?这要从人的视觉上分析。先看简单的情况,观察早期印刷的黑白图像,贴近看就是一个个分离的黑点,原以为是灰色的部分实际上也是黑点,只是分布稀疏产生了变浅的感觉。就是说,超出一定距离,人的眼睛会对物体本真产生错觉。故拉开一段距离看画(假定是用黑点排布的),画面上黑点密集的部分就呈现黑色,稀疏的部分就呈现为灰色。同理,换成红色的点,稀疏的部分,人的视觉会当作粉色。若换上不同的色点呢?可以想象,会产生补色或混合色的效果。
再来看印象派绘画,贴近了你看到“粗糙”的纯色的笔触,而拉开距离,你就会看到色彩的若干细微变化,竟能生出一种水波荡漾,树影婆娑,烈焰腾腾的亦真亦幻的感觉。以印象派大师莫奈的画为例,在《蒙特戈依街道》(1878)中,他特别突出了蓝、白、红三色旗在五彩缤纷的光线中摇曳的构图,笔触的动感在画家的作品中达到了极致境界,创作对象似乎在无数生动的纯粹色点后面分解又重新组合。在《隆弗洛尔雪天的马车》(1867)中,莫奈对覆盖在地上的雪的表现细致入微,周围的环境根据不同情况在白色雪地上反射出蓝色、绿色和玫瑰色的光,甚至有些是你无法说清却能分明感受的光!这就是印象派绘画的高妙之处,凝固自然界光色的瞬间,观赏它利用距离产生美感。
其实,不要说印象派艺术家,其他艺术家也知道距离美感的效果。比如教堂等建筑大厅的天顶绘画,决定了人们只能站在地面上欣赏,以这种约定的距离,要求画家展示艺术。贡布里希(E.H.Gombrich)在《艺术与科学》中说到这样的例子:“在维尔茨堡(Würzburg)的提埃波罗(Tiepolo)的天顶画中,蓝色覆于黄色、红色覆于绿色以及抵消甚至破坏色彩纯度的笔触创造了一种优美、灿烂而清新的灰色,人们从地面可以看到色调,我相信这是画家的意图,艺术家的确知道距离的效果。”
说来西方艺术家对距离美感的认识是有历史的。古罗马时期,玻璃镶嵌画(亦称“马赛克”)已显繁荣,这种画以大小不同的玻璃片镶嵌而成,一般用来装饰建筑物的墙壁、天花和地面,适宜隔一定距离看。镶嵌时每个色域都由许多色点构成,每块嵌片都显示一定的色调。嵌片的色彩事先要经选择和斟酌,需要较高的色彩运用能力,高明的镶嵌师还能通过“补色”创造出许多不同的效果。中世纪时期,玻璃镶嵌画工艺日臻完善,嵌片变小,使画面更接近于绘画的效果。玻璃镶嵌画曾给19世纪末的“点彩派”绘画风格以直接的启示。
艺术大师达利的《在20米外观看亚伯拉罕·林肯的肖像》(1976),是一幅典型的利用马赛克效应的创作。拉开相当的距离观赏这幅名画,“眺望大海的裸体加拉”(加拉为达利之妻)不觉化作美国总统林肯的头像浮现出来。犹如影像般模糊处理的这幅作品,反映了达利对距离美感的深刻理解和把握。
说到观赏绘画的距离,不仅与作品尺度有关,也应视艺术形式而定。如对三维立体画来说,距离一般十几到几十厘米。三维立体画(也称“随机点描立体图”)由匈牙利籍的美国心理学家贝拉·尤勒斯(Bela Julesz)利用计算机的随机点描而创造。这种立体图,乍看之下只能看到乱七八糟的点或无意义的图案,但经过指点和训练,就可见隐藏在内的生动的立体图像。这也可说是计算机时代的“距离美感”吧。若说到微雕艺术品,那距离更得缩小,非凑近了看(还得借助放大镜)才能领略其妙。
艺术受惠科学,“距离美感”在新时代也赋予新含义。过去我们都是在地面上看画,思维无形受到一定局限。今天我们乘飞机翱翔,从天空俯瞰大地,以往“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景物,突然尽在视野里,纳入取景框中:九曲十八弯的黄河,蜿蜒起伏如苍龙的长城,东海岛屿的浪花镶边,城市中如花结似玉叶的立交桥……如果高翔白云之上,观赏奇异的云朵造型,更使你美不胜收。
如果有幸遨游太空,俯视养育我们的家园——蔚蓝色的地球,会激起多少遐想!谁能否认,这不是一种新的距离美感?
印象派艺术家绘画重光色运用,大幅的作品须在一定距离欣赏才能见其妙。今天的观者已容易领会,而当年却不是这样。
印象派绘画(泛至其他西方绘画)初入中国时,中国艺术界对它缺乏理解,当时有句话形容说:“近看一塌糊涂,远看栩栩如活”,可见艺术圈内人的印象。
著名画家吴冠中曾回忆道,他少年时听到人们对欧洲现代绘画的评价是“远看西洋画,近看鬼打架”;他去参观刘海粟画展,展览会上有文字提醒观者“须离画十一步半”,这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为什么观赏印象派画作要有一定的距离?这要从人的视觉上分析。先看简单的情况,观察早期印刷的黑白图像,贴近看就是一个个分离的黑点,原以为是灰色的部分实际上也是黑点,只是分布稀疏产生了变浅的感觉。就是说,超出一定距离,人的眼睛会对物体本真产生错觉。故拉开一段距离看画(假定是用黑点排布的),画面上黑点密集的部分就呈现黑色,稀疏的部分就呈现为灰色。同理,换成红色的点,稀疏的部分,人的视觉会当作粉色。若换上不同的色点呢?可以想象,会产生补色或混合色的效果。
再来看印象派绘画,贴近了你看到“粗糙”的纯色的笔触,而拉开距离,你就会看到色彩的若干细微变化,竟能生出一种水波荡漾,树影婆娑,烈焰腾腾的亦真亦幻的感觉。以印象派大师莫奈的画为例,在《蒙特戈依街道》(1878)中,他特别突出了蓝、白、红三色旗在五彩缤纷的光线中摇曳的构图,笔触的动感在画家的作品中达到了极致境界,创作对象似乎在无数生动的纯粹色点后面分解又重新组合。在《隆弗洛尔雪天的马车》(1867)中,莫奈对覆盖在地上的雪的表现细致入微,周围的环境根据不同情况在白色雪地上反射出蓝色、绿色和玫瑰色的光,甚至有些是你无法说清却能分明感受的光!这就是印象派绘画的高妙之处,凝固自然界光色的瞬间,观赏它利用距离产生美感。
其实,不要说印象派艺术家,其他艺术家也知道距离美感的效果。比如教堂等建筑大厅的天顶绘画,决定了人们只能站在地面上欣赏,以这种约定的距离,要求画家展示艺术。贡布里希(E.H.Gombrich)在《艺术与科学》中说到这样的例子:“在维尔茨堡(Würzburg)的提埃波罗(Tiepolo)的天顶画中,蓝色覆于黄色、红色覆于绿色以及抵消甚至破坏色彩纯度的笔触创造了一种优美、灿烂而清新的灰色,人们从地面可以看到色调,我相信这是画家的意图,艺术家的确知道距离的效果。”
说来西方艺术家对距离美感的认识是有历史的。古罗马时期,玻璃镶嵌画(亦称“马赛克”)已显繁荣,这种画以大小不同的玻璃片镶嵌而成,一般用来装饰建筑物的墙壁、天花和地面,适宜隔一定距离看。镶嵌时每个色域都由许多色点构成,每块嵌片都显示一定的色调。嵌片的色彩事先要经选择和斟酌,需要较高的色彩运用能力,高明的镶嵌师还能通过“补色”创造出许多不同的效果。中世纪时期,玻璃镶嵌画工艺日臻完善,嵌片变小,使画面更接近于绘画的效果。玻璃镶嵌画曾给19世纪末的“点彩派”绘画风格以直接的启示。
艺术大师达利的《在20米外观看亚伯拉罕·林肯的肖像》(1976),是一幅典型的利用马赛克效应的创作。拉开相当的距离观赏这幅名画,“眺望大海的裸体加拉”(加拉为达利之妻)不觉化作美国总统林肯的头像浮现出来。犹如影像般模糊处理的这幅作品,反映了达利对距离美感的深刻理解和把握。
说到观赏绘画的距离,不仅与作品尺度有关,也应视艺术形式而定。如对三维立体画来说,距离一般十几到几十厘米。三维立体画(也称“随机点描立体图”)由匈牙利籍的美国心理学家贝拉·尤勒斯(Bela Julesz)利用计算机的随机点描而创造。这种立体图,乍看之下只能看到乱七八糟的点或无意义的图案,但经过指点和训练,就可见隐藏在内的生动的立体图像。这也可说是计算机时代的“距离美感”吧。若说到微雕艺术品,那距离更得缩小,非凑近了看(还得借助放大镜)才能领略其妙。
艺术受惠科学,“距离美感”在新时代也赋予新含义。过去我们都是在地面上看画,思维无形受到一定局限。今天我们乘飞机翱翔,从天空俯瞰大地,以往“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景物,突然尽在视野里,纳入取景框中:九曲十八弯的黄河,蜿蜒起伏如苍龙的长城,东海岛屿的浪花镶边,城市中如花结似玉叶的立交桥……如果高翔白云之上,观赏奇异的云朵造型,更使你美不胜收。
如果有幸遨游太空,俯视养育我们的家园——蔚蓝色的地球,会激起多少遐想!谁能否认,这不是一种新的距离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