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竞争和知识竞争的日益激烈,社会对我们教师的工作质量和效益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基础教育的不断深入与发展,使我们教师存在许多困惑和压力。对此,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审时度势,做到: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同时,也要以我们教师的发展为本,与时俱进。这样,才能为自己在今后的竞争中争得一片蓝天。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成人、成才的同时,自身也得到成长与发展哪?
学者波斯纳认为:经验+反思=教师成长,我认为:学习+实践+反思+行动研究=教师专业发展。
为此,我在历史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初步尝试。
首先我加强理论和实践上的学习,观念上做到: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融合。
结合新课程要求,认真学习称职教师应具备的品质,学习一堂好课的标准,并将其内化为教学行为。在观念上坚定了:一堂好课绝不应该孤立于生活之外,与学生的整体成长无关。 一堂好课应该是学生探索世界的窗口,是学生人生旅途中的加工厂和加油站的理念。我的历史课也如此来设计。
如:《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这一课,课标要求: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为了体现新的教育观、课程观、教学观和学生观,我结合学生实际,学习了:口述史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课堂教学模式,设计我的教学。在这一课中我让学生通过调查、采伐等方式去粗略地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历史,把学生个人的经历和国家的事件联系在了一起;个人访谈让学生感觉历史学习并不是枯燥乏味,而是富有活力和朝气的。正像评课教师所说“这就将生活化、口语化、个性化的口述史料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引入课堂教学”,转变了教学方式,从单纯的‘填鸭式’教学逐渐向引导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方向发展;能全面实现三维目标。
我的这一设计可以说,宏观上是从国家发展角度看历史;微观上,让学生自己调查、走访,上下结合、体验,去感觉,发现变迁,从中了解社会、历史和教育,学生仿佛亲身经历。正是这样一个过程,能丰富学生的生活知识,增进生存体验,接近生命教育。这个过程,使学生成长和发展,我作为历史教师自身也获得了成长和专业发展。
这一设计符合了,我们学科培训中所要求的;“新课程的教学应该是生活进入、融入、成为书本(课堂教学)。新课程的教学应该是经历、体验、探究、感悟,把间接经验转化为直接经验,间接经验整合、充实、提升直接经验,使之不断丰富、发展、升华,从而实现——课堂教学体系的重建。”这一理论要求。
历史课教学的学习和实践,使我充分认识到:教师要想获得成长与发展首要途径是学习。要学好,就必须掌握学习策略。那就是:基本理论笃学,本职业务深学,修身知识勤学,急需知识先学。这是我学来的,也是我多年从事历史教学积累的经验,这样才能使自己尽快成长与发展,从而实现教学相长。
其次,我在历史课教学中力争做到学习、实践、反思和行动研究相结合。 教学注重从生活实际中引入课题 ,教学注重从学生经验出发,让学生的智慧、思维等都充分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同时,注重课前、课中与课后的反思和研究。
偶然一次,我了解到:有一位教师在教历史课《西汉与匈奴的关系》一章时,并没有按部就班地从头讲到尾,而是首先向学生提出来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读一读本节教材内容,看一看谁能够把这些内容用两个字总结出来。如果你能把本节教学内容用两个字总结出来的时候,说明你就学会了怎样来学习历史课了,并且呢还抓住了本节教学的精髓。
经过几分钟的讨论,学生们的意见很快达成了共识,一致认为西汉与匈奴的关系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战”与“和”
教师接着又问“战”,重要的战役有哪几次?是谁与谁战?战果如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和”,是哪一个方面在什么情况下求和、求和的方式和措施又是怎样的?这种“和”在当时具有怎样的意义?
语言很平实,没有什么精彩之处,但就是:学会了学习历史课,还抓住了教学精髓这一句让我深深振动和感动。它体现了教学不仅让学生主动学会,更主要的是让学生会学和乐学这一真谛。这堂历史课的学习与研究让我意识到: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这既是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生长点”,又是“核心点”。也是教师设计与实施教学的依据。
为此,我针对部分学生不爱学习,对教育及其历史了解甚少的现状,选择、整合了《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这一课,并在教学实施中,参考重点校的教学,尝试、探索适合我校学生实际的历史课堂教学。我整合了教学资源,调整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使课堂成为师生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教学相长”的动态生成过程。
根据课标要求,制定和落实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新中国教育发展历程,理解教育与国家命运、个人命运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分析概括等能力。使学生了解和初步感受中国教育现状和发展。
实施中指导学生运用调查表,提取有效信息,分析材料。调查表由师生共同讨论、探究形成。内容由简到难,由浅入深,以点带面 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既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又有实效性和前瞻性。教学实施中,学生结合教材口述回答,我又找了两则材料给学生……。
父母忆:实现自己的理想。 90后的“我”:自己的生活。
材料本身就让学生感觉历史教学时时、处处与己有关。他们的思维活跃了,激情涌动了,话匣子打开了……。
这堂课真正的让课堂焕发了生命的光彩。
在教学中和教学后我进行了反思和研究:这堂课教学我的选材以两代人为线索展示我国教育历程,突破展现时代特点,力度不够,一堂课底线是课标,需要了解教育、国运和个人命运三者关系,要以小见大,所以,需要我讲一讲,否则教育内涵有误区,学生该理解偏颇了。教育是立体化、多元化的,概念剖析不到位,我缺乏引导,学生把它简单化了。这些问题的出现提醒我,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要不断地钻研专业知识,丰富学识,提升专业技能,积淀教育智慧,这样才能创造适合的教育,做到时刻观注、尊重、润泽生命;才能創造生命化课堂,使历史课堂成为学生生长的田园,自主的乐园,学习、生命创造的学园,心灵的家园。而我们教师也只有不断地学习、实践、反思和行动研究,才能与时消息· 与时偕行,与时俱进。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成人、成才的同时,自身也得到成长与发展哪?
学者波斯纳认为:经验+反思=教师成长,我认为:学习+实践+反思+行动研究=教师专业发展。
为此,我在历史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初步尝试。
首先我加强理论和实践上的学习,观念上做到: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融合。
结合新课程要求,认真学习称职教师应具备的品质,学习一堂好课的标准,并将其内化为教学行为。在观念上坚定了:一堂好课绝不应该孤立于生活之外,与学生的整体成长无关。 一堂好课应该是学生探索世界的窗口,是学生人生旅途中的加工厂和加油站的理念。我的历史课也如此来设计。
如:《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这一课,课标要求: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为了体现新的教育观、课程观、教学观和学生观,我结合学生实际,学习了:口述史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课堂教学模式,设计我的教学。在这一课中我让学生通过调查、采伐等方式去粗略地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历史,把学生个人的经历和国家的事件联系在了一起;个人访谈让学生感觉历史学习并不是枯燥乏味,而是富有活力和朝气的。正像评课教师所说“这就将生活化、口语化、个性化的口述史料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引入课堂教学”,转变了教学方式,从单纯的‘填鸭式’教学逐渐向引导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方向发展;能全面实现三维目标。
我的这一设计可以说,宏观上是从国家发展角度看历史;微观上,让学生自己调查、走访,上下结合、体验,去感觉,发现变迁,从中了解社会、历史和教育,学生仿佛亲身经历。正是这样一个过程,能丰富学生的生活知识,增进生存体验,接近生命教育。这个过程,使学生成长和发展,我作为历史教师自身也获得了成长和专业发展。
这一设计符合了,我们学科培训中所要求的;“新课程的教学应该是生活进入、融入、成为书本(课堂教学)。新课程的教学应该是经历、体验、探究、感悟,把间接经验转化为直接经验,间接经验整合、充实、提升直接经验,使之不断丰富、发展、升华,从而实现——课堂教学体系的重建。”这一理论要求。
历史课教学的学习和实践,使我充分认识到:教师要想获得成长与发展首要途径是学习。要学好,就必须掌握学习策略。那就是:基本理论笃学,本职业务深学,修身知识勤学,急需知识先学。这是我学来的,也是我多年从事历史教学积累的经验,这样才能使自己尽快成长与发展,从而实现教学相长。
其次,我在历史课教学中力争做到学习、实践、反思和行动研究相结合。 教学注重从生活实际中引入课题 ,教学注重从学生经验出发,让学生的智慧、思维等都充分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同时,注重课前、课中与课后的反思和研究。
偶然一次,我了解到:有一位教师在教历史课《西汉与匈奴的关系》一章时,并没有按部就班地从头讲到尾,而是首先向学生提出来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读一读本节教材内容,看一看谁能够把这些内容用两个字总结出来。如果你能把本节教学内容用两个字总结出来的时候,说明你就学会了怎样来学习历史课了,并且呢还抓住了本节教学的精髓。
经过几分钟的讨论,学生们的意见很快达成了共识,一致认为西汉与匈奴的关系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战”与“和”
教师接着又问“战”,重要的战役有哪几次?是谁与谁战?战果如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和”,是哪一个方面在什么情况下求和、求和的方式和措施又是怎样的?这种“和”在当时具有怎样的意义?
语言很平实,没有什么精彩之处,但就是:学会了学习历史课,还抓住了教学精髓这一句让我深深振动和感动。它体现了教学不仅让学生主动学会,更主要的是让学生会学和乐学这一真谛。这堂历史课的学习与研究让我意识到: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这既是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生长点”,又是“核心点”。也是教师设计与实施教学的依据。
为此,我针对部分学生不爱学习,对教育及其历史了解甚少的现状,选择、整合了《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这一课,并在教学实施中,参考重点校的教学,尝试、探索适合我校学生实际的历史课堂教学。我整合了教学资源,调整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使课堂成为师生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教学相长”的动态生成过程。
根据课标要求,制定和落实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新中国教育发展历程,理解教育与国家命运、个人命运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分析概括等能力。使学生了解和初步感受中国教育现状和发展。
实施中指导学生运用调查表,提取有效信息,分析材料。调查表由师生共同讨论、探究形成。内容由简到难,由浅入深,以点带面 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既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又有实效性和前瞻性。教学实施中,学生结合教材口述回答,我又找了两则材料给学生……。
父母忆:实现自己的理想。 90后的“我”:自己的生活。
材料本身就让学生感觉历史教学时时、处处与己有关。他们的思维活跃了,激情涌动了,话匣子打开了……。
这堂课真正的让课堂焕发了生命的光彩。
在教学中和教学后我进行了反思和研究:这堂课教学我的选材以两代人为线索展示我国教育历程,突破展现时代特点,力度不够,一堂课底线是课标,需要了解教育、国运和个人命运三者关系,要以小见大,所以,需要我讲一讲,否则教育内涵有误区,学生该理解偏颇了。教育是立体化、多元化的,概念剖析不到位,我缺乏引导,学生把它简单化了。这些问题的出现提醒我,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要不断地钻研专业知识,丰富学识,提升专业技能,积淀教育智慧,这样才能创造适合的教育,做到时刻观注、尊重、润泽生命;才能創造生命化课堂,使历史课堂成为学生生长的田园,自主的乐园,学习、生命创造的学园,心灵的家园。而我们教师也只有不断地学习、实践、反思和行动研究,才能与时消息· 与时偕行,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