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阳的后裔》大结局了,这部关注度堪比《来自星星的你》的造梦韩剧,我印象最深的却只有一句“套路玩得深,谁把谁当真”。没错,“套路”两个字显然已经成为朋友圈刷屏的热门词汇,与“宋仲基”“撩妹”等词汇的出镜率不相上下。
前阵子科比退役,一时间全世界都在致敬科比,但其中有多少是发自内心的真诚和崇拜,又有多少纯粹是在跟风“致青春”?
就连一些从来不看NBA也不懂篮球的妹子也纷纷发动态:“你永远是我心目中的追梦24号,退役只是另一个起点。科比,加油!”配图却是威尔·史密斯。甚至某些伪球迷还在转发《再见科比,青春仿佛因你而谢幕》的文章时说出“再见,一路走好,愿天堂没有病痛,致敬”这样的话,引得一众路人纷纷造句嘲讽。诸如“科比是我最喜欢的歌手,他代言的美白产品我一直都坚持在用”之类的段子也在微博上冒出来了……诚如某网友所言“突然间全世界都在为逝去的青春叹息,所有人都跟科比熟得好像拜了把子一样”。
即使在此之前从未看过NBA,甚至连全明星赛和季后赛的区别都还没搞明白,也能毫无违和感地参与到这场“致敬青春”的群情激昂中。一方面是公众号和营销号争先恐后地蹭热点,及时推出各种各样的致敬青春致敬科比,以供朋友圈刷屏之需;另一方面是伪球迷们不明觉厉地去搜百度找配图,顺便合乎时宜地粘贴一句“即使出现第二个科比,我们也没有第二个青春去追随,永远的MVP,科比”。
又是一场借以“情怀”渲染的哗众取宠的大众狂欢。
就像周杰伦结个婚,沉珂被曝还活着,小李子夺个奥斯卡小金人,每一次都会“套路式”地出现一大批“不明觉厉”的观众跟风感叹和缅怀,不管是否和自己的记忆挂上钩,都能心胸坦荡地“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而事实上周杰伦的十几张专辑里他听过的可能还不到十首,“沉珂还活着”的话题被顶上热门之前,他压根就不知道“沉珂”是谁,至于小李子究竟陪跑了多少届奥斯卡他更是完全没有关注过。
即使什么都不知道不了解,也依旧要跟风刷屏,仿佛不这样做就不能证明自己还活着一样。大家都不自觉地做着这些毫无意义的“从众行为”,甚至是身陷其中无法自拔。
就连《奇葩说》的辩手马薇薇也都忍不住在自己的微博上说了一句“科比虽然退役了,可他永远活在我们的朋友圈里!”——即使她本意只是想讽刺那些随意跟风“致青春”的人,却也因此引起了一些科迷的不满,毕竟这些毫无来由的调侃和戏谑对于真正的粉丝来说,无疑是在消解科比本身的球星光环。
况且科比也不可能“永远活在我们的朋友圈里”,最多只能“活三天”。分别是热点爆出、热点发酵和热点褪热。大家的热情总是会恰如其分地“适可而止”,跟风欢呼雀跃之后,一切便又重归平静。直到下一个热点出现,又会条件反射般地“套路”出一个与众人无异的立场和感想,孜孜不倦地追求认同感和获得自我感动。
然而喧闹过后又能获得什么呢?不过是一场毫无方向的随波逐流。
亲爱的,你该学会不被大流所同化,也不被那些激昂的情绪所影响,从而失去自己的个性和判断。即使大家都在刷科比,你依然可以坦然晒你书桌上的小多肉,因为“科比”对你而言只是一个熟悉的名字,你并没有那么多关于他的青春记忆,也没有那么多不得不发的感慨,所以,别为了发动态而特意百度,真的没有这个必要。
在还可以诚心相待的年纪,千万不要习惯以套路去敷衍,否则在一点一点消磨别人对你好感的同时,也无形中给自己的心筑上了一堵越发厚重的墙。
前阵子科比退役,一时间全世界都在致敬科比,但其中有多少是发自内心的真诚和崇拜,又有多少纯粹是在跟风“致青春”?
就连一些从来不看NBA也不懂篮球的妹子也纷纷发动态:“你永远是我心目中的追梦24号,退役只是另一个起点。科比,加油!”配图却是威尔·史密斯。甚至某些伪球迷还在转发《再见科比,青春仿佛因你而谢幕》的文章时说出“再见,一路走好,愿天堂没有病痛,致敬”这样的话,引得一众路人纷纷造句嘲讽。诸如“科比是我最喜欢的歌手,他代言的美白产品我一直都坚持在用”之类的段子也在微博上冒出来了……诚如某网友所言“突然间全世界都在为逝去的青春叹息,所有人都跟科比熟得好像拜了把子一样”。
即使在此之前从未看过NBA,甚至连全明星赛和季后赛的区别都还没搞明白,也能毫无违和感地参与到这场“致敬青春”的群情激昂中。一方面是公众号和营销号争先恐后地蹭热点,及时推出各种各样的致敬青春致敬科比,以供朋友圈刷屏之需;另一方面是伪球迷们不明觉厉地去搜百度找配图,顺便合乎时宜地粘贴一句“即使出现第二个科比,我们也没有第二个青春去追随,永远的MVP,科比”。
又是一场借以“情怀”渲染的哗众取宠的大众狂欢。
就像周杰伦结个婚,沉珂被曝还活着,小李子夺个奥斯卡小金人,每一次都会“套路式”地出现一大批“不明觉厉”的观众跟风感叹和缅怀,不管是否和自己的记忆挂上钩,都能心胸坦荡地“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而事实上周杰伦的十几张专辑里他听过的可能还不到十首,“沉珂还活着”的话题被顶上热门之前,他压根就不知道“沉珂”是谁,至于小李子究竟陪跑了多少届奥斯卡他更是完全没有关注过。
即使什么都不知道不了解,也依旧要跟风刷屏,仿佛不这样做就不能证明自己还活着一样。大家都不自觉地做着这些毫无意义的“从众行为”,甚至是身陷其中无法自拔。
就连《奇葩说》的辩手马薇薇也都忍不住在自己的微博上说了一句“科比虽然退役了,可他永远活在我们的朋友圈里!”——即使她本意只是想讽刺那些随意跟风“致青春”的人,却也因此引起了一些科迷的不满,毕竟这些毫无来由的调侃和戏谑对于真正的粉丝来说,无疑是在消解科比本身的球星光环。
况且科比也不可能“永远活在我们的朋友圈里”,最多只能“活三天”。分别是热点爆出、热点发酵和热点褪热。大家的热情总是会恰如其分地“适可而止”,跟风欢呼雀跃之后,一切便又重归平静。直到下一个热点出现,又会条件反射般地“套路”出一个与众人无异的立场和感想,孜孜不倦地追求认同感和获得自我感动。
然而喧闹过后又能获得什么呢?不过是一场毫无方向的随波逐流。
亲爱的,你该学会不被大流所同化,也不被那些激昂的情绪所影响,从而失去自己的个性和判断。即使大家都在刷科比,你依然可以坦然晒你书桌上的小多肉,因为“科比”对你而言只是一个熟悉的名字,你并没有那么多关于他的青春记忆,也没有那么多不得不发的感慨,所以,别为了发动态而特意百度,真的没有这个必要。
在还可以诚心相待的年纪,千万不要习惯以套路去敷衍,否则在一点一点消磨别人对你好感的同时,也无形中给自己的心筑上了一堵越发厚重的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