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的胡同最让人着迷的地方就是一种浓浓的社区感。走在那些老北京人居住的巷子里,不论是路边把玩核桃还是晒太阳的老人,抑或是骑车经过定要打声招呼的街坊邻里,胡同里的居民都彼此相识,抬头不见低头见地酝酿出了一种自然的社区体系和社交传统。来了亲戚串门就让家里的小孩儿去旁边的小卖铺拎几瓶啤酒,厨房里断了油盐酱醋就去对面邻居家救个急。这种亲近的社区生态如今还少有保留,无奈大多随着胡同的消失或商业化改造尘封于往昔。
坐落在雍和宫对面五道营胡同的Barista咖啡馆是你一不小心就会错过的。12平方米的小店,之前门面上还有块不大但是醒目的挂牌,最近换了一扇透明的玻璃门,摘掉了标牌,只在门上浅浅地打了Barista几个字。这不像五道营新开的那些继承了南锣鼓巷霓虹风的店铺,招揽的更多是老客人而不是初来乍到的猎奇者。这家最多也只能坐下不到十个人的咖啡馆,恐怕是北京最小的精品咖啡店了,凭借着专业的咖啡水准和主人兢兢业业地营造出的一种社区感,成了附近咖啡爱好者们你来我往的据点和平台。
咖啡馆和精品咖啡的概念与文化也只是这两年才在京城流行起来。北京本没有中产阶级,古时候不是达官贵人就是草根子民。不同于上海的商业传统和殖民遗泽,北京的本土文化和生活方式更多是穷人的、把玩式的。精品咖啡的兴起,脱不开茶道的盛行,台湾的茶道进入新中产的生活方式,而台湾茶道本身多少又与受日本茶道影响颇深的日式手冲咖啡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外加避风塘这样的饮品店已经让北京人尝够了不好喝的鲜,星巴克的遍地开花也做足了咖啡品类的普及教育,精品咖啡一跃而起,逐渐成为有闲阶级的日常生活。
Barista的几位创始人早在五六年前就进入了咖啡的行当,那时候北京的咖啡消费还停留在“体验西式生活”的尝鲜阶段。创始人Alex家里在广东开工厂,出于中国制造的下坡路和对加工产业的兴趣不足,决定只身来北京闯荡。Barista的另一位合伙人丁老师来自山东,2009年就开始从事咖啡师的工作,后来因为给Alex供应咖啡豆而相识。第三位成员王彬生在北京大院,从小是吃百家饭长大的,习惯了街坊邻里式的你来我往。三个来自不同地方,成长背景和性格迥异的咖啡师,两年前就攒出了如今甚是红火的小咖啡馆,也是京城咖啡日益蓬勃的咖啡界绕不开的一家精品店。
作为一个已经喝了十三年咖啡的习惯性消费者而非发烧级品鉴控,我总觉得去咖啡馆喝的一半是味道一半是氛围。Barista的咖啡品类简单而齐全,常规的意式、几款经典的单品手冲、外加冰滴、苏打水美式等略为少见的品种。Espresso味道浓郁而体感厚重,手冲咖啡清爽而层次丰富,冰滴则带有轻微发酵后的淡淡酒香。当然对于咖啡的喜好见仁见智,而每一款豆子不同的萃取和冲泡手法都会带来无尽的变化。这是精品咖啡店的咖啡最让人着迷的地方。
如果咖啡馆在人们心中的印象更多是几张桌子依次排开,客人要不抱着笔记本工作,要不埋头读书,要不三两结伴地聊天,Barista更像是一家“居酒屋”,局促的店面一条吧台,客人并排而坐在高凳上,操作台全部敞开,咖啡师一边制作咖啡一边与客人聊天。满客的时候不乏摩肩接踵,连回身也颇为困难。敞开的吧台是有意的改造,打掉了之前操作台与客人之间的隔挡,为了能与客人更好地交流。而这样的小空间和敞开模式,营造的则是一个交流活跃的人文社区。
说起店里的客人,Barista的主人们都像是在说自己的老朋友。凭借着专业的水准和轻松的氛围,Barista一半以上的客人都是隔三岔五就来坐坐的“社区客人”。精品咖啡文化的兴起也意味着客人品位的专业化提升,从入门级的卡布、拿铁到喜欢味道更丰富的手冲,以至可以品鉴不同产区品种的咖啡豆,Barista培养了自己的专业客人,这也意味着客人水准的提升要求咖啡师们不断地学习和精进职业造诣,才可与客人齐头并进地进行交流。当然除了咖啡之外,生活中的交流更是Barista的重要体验,例如,丁老师就津津有味地给我讲了他如何目睹一个宅男技术控与一位女客人情窦初开式的相遇,而这里的许多客人也都因为Barista而相识,进而成为朋友、伙伴。
我在Barista不慌不忙地坐了一上午,十点到店便基本满座。几次翻台换了新的客人,吧台后的王彬都轻松愉快地搭讪,有时与客人分享咖啡体验,有时客人主动说说近况和午餐的计划。这便是小空间的特点,人气的凝聚让人成为空间最重要的因素,而主人的气场和状态往往也决定了空间的氛围。王彬说自己从小长在大院里面,习惯了街坊邻里的串门,吃惯了左邻右舍的饭菜,他希望在Barista营造的,便是这种“大院式”的社区体验,让这家小小的咖啡馆成为陌生人之间的黏合剂和交流平台。而丁老师也说,当年出来北京时,纵使着迷于北京富有生命力的文化气氛和强大的包容性,却依旧苦于城市的冷漠和情感的疏离。的确,这可能是任何大城市和现代化的弊病,但如今的Barista,无疑成为大北京中的一个小据点、小社区。
丁老师回忆起最近的一个瓢泼雨夜,自己站在Barista的吧台里,对面的客人有在故宫从事修复工作的,旁边是从事天然气销售的,再旁边是新东方的数学老师,然后是两位服装设计师,最后是一位从事图书评论和相声的。说起那晚他有些感慨,一群八竿子打不着的客人,如果不是在Barista,生活或许完全没有交集。而就是这样一张吧台一间小店,让一个凌乱的雨夜成了一场聚会。
王彬说自己的大院背景至今影响着他对Barista的运作,作为创始团队中最常在店里的,他希望把儿时那种大院文化变成Barista的精神核心。这也是为什么Barista如此吸引我,不论咖啡界在技术层面是日风当道还是美风盛行,能营造一种熟悉的本土体验,我想是京城文化独特性的一种延续。
坐落在雍和宫对面五道营胡同的Barista咖啡馆是你一不小心就会错过的。12平方米的小店,之前门面上还有块不大但是醒目的挂牌,最近换了一扇透明的玻璃门,摘掉了标牌,只在门上浅浅地打了Barista几个字。这不像五道营新开的那些继承了南锣鼓巷霓虹风的店铺,招揽的更多是老客人而不是初来乍到的猎奇者。这家最多也只能坐下不到十个人的咖啡馆,恐怕是北京最小的精品咖啡店了,凭借着专业的咖啡水准和主人兢兢业业地营造出的一种社区感,成了附近咖啡爱好者们你来我往的据点和平台。
咖啡馆和精品咖啡的概念与文化也只是这两年才在京城流行起来。北京本没有中产阶级,古时候不是达官贵人就是草根子民。不同于上海的商业传统和殖民遗泽,北京的本土文化和生活方式更多是穷人的、把玩式的。精品咖啡的兴起,脱不开茶道的盛行,台湾的茶道进入新中产的生活方式,而台湾茶道本身多少又与受日本茶道影响颇深的日式手冲咖啡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外加避风塘这样的饮品店已经让北京人尝够了不好喝的鲜,星巴克的遍地开花也做足了咖啡品类的普及教育,精品咖啡一跃而起,逐渐成为有闲阶级的日常生活。
Barista的几位创始人早在五六年前就进入了咖啡的行当,那时候北京的咖啡消费还停留在“体验西式生活”的尝鲜阶段。创始人Alex家里在广东开工厂,出于中国制造的下坡路和对加工产业的兴趣不足,决定只身来北京闯荡。Barista的另一位合伙人丁老师来自山东,2009年就开始从事咖啡师的工作,后来因为给Alex供应咖啡豆而相识。第三位成员王彬生在北京大院,从小是吃百家饭长大的,习惯了街坊邻里式的你来我往。三个来自不同地方,成长背景和性格迥异的咖啡师,两年前就攒出了如今甚是红火的小咖啡馆,也是京城咖啡日益蓬勃的咖啡界绕不开的一家精品店。
作为一个已经喝了十三年咖啡的习惯性消费者而非发烧级品鉴控,我总觉得去咖啡馆喝的一半是味道一半是氛围。Barista的咖啡品类简单而齐全,常规的意式、几款经典的单品手冲、外加冰滴、苏打水美式等略为少见的品种。Espresso味道浓郁而体感厚重,手冲咖啡清爽而层次丰富,冰滴则带有轻微发酵后的淡淡酒香。当然对于咖啡的喜好见仁见智,而每一款豆子不同的萃取和冲泡手法都会带来无尽的变化。这是精品咖啡店的咖啡最让人着迷的地方。
如果咖啡馆在人们心中的印象更多是几张桌子依次排开,客人要不抱着笔记本工作,要不埋头读书,要不三两结伴地聊天,Barista更像是一家“居酒屋”,局促的店面一条吧台,客人并排而坐在高凳上,操作台全部敞开,咖啡师一边制作咖啡一边与客人聊天。满客的时候不乏摩肩接踵,连回身也颇为困难。敞开的吧台是有意的改造,打掉了之前操作台与客人之间的隔挡,为了能与客人更好地交流。而这样的小空间和敞开模式,营造的则是一个交流活跃的人文社区。
说起店里的客人,Barista的主人们都像是在说自己的老朋友。凭借着专业的水准和轻松的氛围,Barista一半以上的客人都是隔三岔五就来坐坐的“社区客人”。精品咖啡文化的兴起也意味着客人品位的专业化提升,从入门级的卡布、拿铁到喜欢味道更丰富的手冲,以至可以品鉴不同产区品种的咖啡豆,Barista培养了自己的专业客人,这也意味着客人水准的提升要求咖啡师们不断地学习和精进职业造诣,才可与客人齐头并进地进行交流。当然除了咖啡之外,生活中的交流更是Barista的重要体验,例如,丁老师就津津有味地给我讲了他如何目睹一个宅男技术控与一位女客人情窦初开式的相遇,而这里的许多客人也都因为Barista而相识,进而成为朋友、伙伴。
我在Barista不慌不忙地坐了一上午,十点到店便基本满座。几次翻台换了新的客人,吧台后的王彬都轻松愉快地搭讪,有时与客人分享咖啡体验,有时客人主动说说近况和午餐的计划。这便是小空间的特点,人气的凝聚让人成为空间最重要的因素,而主人的气场和状态往往也决定了空间的氛围。王彬说自己从小长在大院里面,习惯了街坊邻里的串门,吃惯了左邻右舍的饭菜,他希望在Barista营造的,便是这种“大院式”的社区体验,让这家小小的咖啡馆成为陌生人之间的黏合剂和交流平台。而丁老师也说,当年出来北京时,纵使着迷于北京富有生命力的文化气氛和强大的包容性,却依旧苦于城市的冷漠和情感的疏离。的确,这可能是任何大城市和现代化的弊病,但如今的Barista,无疑成为大北京中的一个小据点、小社区。
丁老师回忆起最近的一个瓢泼雨夜,自己站在Barista的吧台里,对面的客人有在故宫从事修复工作的,旁边是从事天然气销售的,再旁边是新东方的数学老师,然后是两位服装设计师,最后是一位从事图书评论和相声的。说起那晚他有些感慨,一群八竿子打不着的客人,如果不是在Barista,生活或许完全没有交集。而就是这样一张吧台一间小店,让一个凌乱的雨夜成了一场聚会。
王彬说自己的大院背景至今影响着他对Barista的运作,作为创始团队中最常在店里的,他希望把儿时那种大院文化变成Barista的精神核心。这也是为什么Barista如此吸引我,不论咖啡界在技术层面是日风当道还是美风盛行,能营造一种熟悉的本土体验,我想是京城文化独特性的一种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