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现豕脊齿象属(Choerolophodon)头骨化石

来源 :科技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an_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象类化石历来引人注目,但大部分的发现都是一些零碎的牙齿,完整的头骨少之又少。最近,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王世骐和邓涛报道了发现于甘肃和政地区的广河豕脊齿象(Choerolophodon guangheensis)新种头骨化石,该文发表在《中国科学:地球科学》(http://earth.scichina.com/cn/dqml.asp)2011年第4期上。这件标本弥足珍贵,因为它是中国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象类头骨化石。广河豕脊齿象的时代约为1600万年前的早中新世晚期,时间已接近于中国出现的最早的象类(党河铲齿象下颌,约2000万年前),而众所周知的黄河象的生存时代不过约250万年前。
  这件标本的珍贵之处还在于它是中国目前唯一的豕脊齿象头骨(头骨全长765毫米,象牙长超过1米)。豕脊齿象是一种原始的象类,这一大类象的臼齿上有大小不一的乳突状结构,因而称为乳齿象类。然而,豕脊齿象又具有向上弯曲的象牙和较发达的长鼻,下门牙退化,这些特征与同时代的其他乳齿象迥然不同,反而与现代的象类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打个比方说,豕脊齿象是一类早熟型的象类,因为它处于乳齿象的较原始的阶段,却具有进步的现代象的特征。显然,这类动物对于研究象类的进化和适应辐射有重要意义。然而,这类动物此前在中国发现的非常之少,可以说几乎没有。德国古生物学家托宾(Tobien)等人1986年曾经把一些零星牙齿归入到这类动物,然而,当时对这一类动物的特征认识还不明确,他归入的这些牙齿,绝大多数可能都不正确。而广河豕脊齿象头骨的发现,是这类动物曾出现在中国的一个确凿无疑的证据。
  这件标本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在于对豕脊齿象类的起源和演化过程提出了新的证据。法国古生物学家皮克弗德(Pickford)在2004年报道,在东非约1300万年前的中中新世地层中,发现了较原始的矮豕脊齿象(Choerolophodon pygmaeus)化石,他據此认为豕脊齿象属起源于中中新世的非洲。而广河豕脊齿象头骨化石的臼齿,具有一些比矮豕脊齿象更原始的特征,但从头骨来看它属于豕脊齿象又确定无疑。因此,这件标本的发现证明,豕脊齿象属的起源时间至少要上推至早中新世,起源地点也不一定是非洲,而很有可能在亚洲。
  现在的象类只有两个属、三个种,分布范围很局限,数量也不多,在中国更是仅分布在云南省的边缘地带。然而象类在历史上却是非常繁荣的的动物,中国的象类化石也非常丰富,世界上共发现了43属,中国已发现18属。广河豕脊齿象头骨化石的发现,在这个丰富的象类的化石记录中又加入了浓重的一笔。
其他文献
20世纪人们为开放与交流而兴建的建筑都有要求一个大的空间,其中有代表性的是体育、会议展览和机场建筑,并采用了不少引人注目的空问结构。文中评述了当代体育建筑中采用空间结
桥梁墩台作为桥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桥梁的上部结构。随着交通建设迅速的发展,桥梁墩台的构建方法也有新的进展,本文以桥梁墩台的常见的型式为例,对桥梁
高师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高师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在内容上要充分体现"师范特色"和"学科特色"的特点;在建设方法上要充分收集具有代表性的文献资源,满
莎士比亚既是一位伟大的戏剧家,又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154首十四行诗有一个共同的主题--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思想体现在他献给友人及爱人的颂歌中,也体现在他对人类艺术及爱
主要论述了什么是学案、多媒体学案较之传统学案的区别和优劣势以及设计多媒体学案应注意的问题,最后以师专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为蓝本设计一个实例来说明如何设计多媒体学
本文通过对洛阳市区域路网结构及功能分析,研究王城大道规划改建快速路的功能定位。